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邱亮:高一新课改实验教
陈东亮:历史教材编写对
徐贵亮:历史新课程实施
陈东亮:文明史观与中学
陈东亮:关注现实与服务
孙亮:《世界政治经济地
冯贤亮:多媒体技术在中
张洪亮:新文化运动的兴
李明亮:《认罪与否认侵
李明亮:二战爆发原因启
最新热门    
 
陈东亮:历史教师的课程智慧

时间:2009-10-18 17:12:56  来源:陈东亮
 

陈东亮:讲述一节课的故事
      ——兼谈“教师的课程智慧”

 

欢迎光临陈东亮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44831/index.shtml

 


作为一名历史任课教师,我总觉得必须有更多的智慧。一者历史教科书编的非常好,学生完全可以抛开老师自学;二者历史本来就是一门智慧的科学。它要求人们有卓越的智慧来解读。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我总有一种担心,害怕被历史和学生淘汰。于是,我不断的进行“充电”,读完福师大历史自考本科,深入阅读名师教育名著……最近,读完刘良华老师的《教师成长》,给了我很多做老师的智慧。


刘良华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而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因此,教师的课程智慧应表现在如何“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以更好的实现课标的要求。刘老师的观点对我们历史教学很有帮助。我们不是一直在埋厌学生不喜欢上历史课吗?正如《教师成长》中的案例——“照本宣科”的张老师,你说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是谁的责任?所以,历史老师如何发挥自己的课程智慧,对教材进行处理,显得至关重要。对此,我结合一节课例,谈谈教师如何对课程的开发、利用。


上学期,我担任了学校政史地教研组组长,承担了校里的校本教研的课题。经过思考,我决定把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实现历史有效教学做为课题。为了研讨这一课题,我深入学习,并在八年级开了一节汇报课。我给自己定下要求:这节课不能是简单的知识习得,必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一方面要顾及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体现合作、探究性学习。


一、 故事的构思:


要上好这节课,首先要选好题。选什么题呢?

第一,要学生已懂得的知识,并能从看似简单的内容发掘新的东西,让学生受益;

第二,要体现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具有实效、可行、操作性。

想来想去,我选择了一个大家比较熟悉而且意见统一的内容——分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真实面目。我就是想通过揭开朱元璋真实的面目,引起大家的思考,从中探讨历史人物与历史的关系。于是,在确定主题后,我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统帅、灵魂):一,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加巩固、深化;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历史,初步感知学习历史需要有质疑、合作、探究的意识。三,通过朱元璋真实面目的探究,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评判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趣味性。

 
二、 故事的经过:


(一) 导入课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首闽南语歌谣:“光头洪武君,点火我吃烟。火没明,给我骂。……”?(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闽南语歌谣,很多学生都耳熟能详,因此学生都举手表示听过。)


老师:既然大家都熟悉,那么,老师有个疑问,歌谣唱的是谁呢?(学生大都回答: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好,那么,朱元璋长得帅吗?(学生七嘴八舌,意见各异。有的学生谈到很丑,理由是民间称他为光头洪武君。有的学生则说是个美男子,理由是电视里的朱元璋就是一个白马王子。教师对于孩子的回答予以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一改刚才拘谨的气氛,开始兴奋了)


老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从朱元璋的真实面目下手,通过大家一起来探究,还给朱元璋一个真实,由此来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历史。


(二) 转入探究:(展示朱元璋的图片并简要解说。)

 

老师: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有两张主要画像流传至今,但形态各异。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同样是一个人,为什么一俊一丑呢?(学生顿时感到疑惑!对啊!应当讲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和南京明孝陵珍藏都是比较有权威的,但为什么相差甚远?)


老师: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前两位画师被杀的奥秘,在描摹时只是脸型的轮廓有些像朱元璋,但却画得满脸和气,在慈祥仁爱中,又显得威严沉稳。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摹写了许多本子,分赠给诸王和公主。然而,传说故事能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吗?(学生听完老师的故事,本来以为有了答案。但在老师的发问之后,心中的疑惑更大了)

 

 


(三) 聚焦讨论:(学生猜测,聚焦文献,展开讨论)


老师:我们在上学期读历史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传说、故事不能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它要求我们透过传说、故事的背后去探寻真实的历史。那么,朱元璋的真实面目怎样呢?为什么流传下来的画像一俊一丑呢?学生们的猜测十分分散:有的认为这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丑化朱元璋,因为在汉代就出现过画师毛延寿故意丑化王昭君的先例;有的则反对这种看法,认为在封建时代是没有人敢故意丑化皇帝的;有的认为比较漂亮的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画像是朱元璋用来送给宗室功臣的,所以需要处理得比较威严、美观。而明孝陵的挂像是为让子孙凭吊的,所以需要写实;……(在学生们的猜测过程中,教师仔细倾听并不断追问)


(四) 借势深入(聚焦材料——发现问题——破解谜底)


老师:同学们,学习历史是需要大胆的猜测的,但也应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从客观真实的历史记载或考古发掘去寻找证。下面,我们来查查当时的历史记录,看看能不能找到证据。 (教师出示史料:《明太祖实录》卷一载朱元璋前往濠州城投军,郭子兴见“上(朱元璋)状貌奇伟,异常人”。同书卷三载陶安第一次看见朱元璋时说他“龙姿凤质,非常人也”。同书卷二八载:“上(朱元璋)梦人以璧置于项。既而项肉隐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药敷之,无验,后遂成骨,隆然甚异。”


《明史·太祖本纪一》载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明史·后妃·宁妃郭氏传》载精通相术的濠州人郭山甫,初见朱元璋时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
《明太祖实录》的编纂者大多亲眼见过朱元璋的御容;编纂《明史》的主要史料,应为明代官方正史。如果把上述史料中“奇伟”、“非常人”、“奇骨贯顶”、“隆然甚异”、“贵不可言”等描述串在一起,与画像相对照,应以长脸丑像为真迹。


然而,张瀚(嘉靖、万历年间人)在《松窗梦语·方术纪》中记载,他任南司空之职时,曾入武英殿,亲眼瞻仰了太祖朱元璋的画像: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奇异之像大不类。相传太祖图像时杀数人,后一人得免。意者民间所传,即后一人所写,未可知也。 由此可知,明政府承认、采用的是圆脸俊像。)


老师:通过史料记载,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大多认为,根据《明史》记载,长脸丑像为真迹;根据张瀚描述,应为圆脸俊像。)我们知道,人的相貌只有一个,为何他朱元璋有三头六臂呢?其实,中央电视台(CCTV—4)《国宝档案》2006年12月27--28日就播出了一个专栏节目“朱元璋画像之谜”。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回放。(教师播放多媒体影音资料)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分析背后的原因。同学们经过分析、探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教师对学生的见解进行总结、完善)


见解一: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并非朱元璋一人。但在布衣皇帝中,朱元璋却是最特殊的人物。他不仅种田、放牛,而且当过和尚、讨过饭。从和尚到天子、从乞丐到皇帝的经历,不仅汉高祖刘邦、宋武帝刘裕不及他卑微,大约在世界帝王史中,也算是最突出的一位。聪明的中国古代画家们,正是将朱元璋贫贱与富贵、和尚与天子、乞丐与皇帝的天壤之别的传奇经历,化为两幅画像:长脸丑像象征着贫贱、和尚、乞丐,圆脸俊像象征着富贵、天子、皇帝。


见解二: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对朱元璋的评价,争论最大。正史多以“功大于过”四字来概括其一生; 与此相反,在官方正史中难以寻觅的朱元璋劣迹,却在“野史”、民间传说中到处可见。 与正史、野史相对应的是官方与民间。两者之间对朱元璋的诠释天悬地隔、一龙一猪,因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朱元璋的形象:圆脸俊像是官方、正史的化身,长脸丑像是民间、野史的想象。


见解三:有人把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用“明君——恩君——暴君”6字、3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加以勾勒。其中,他在收拾元朝统治者积重难返的腐朽、战争对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上,有足够的气魄与精力;对民间疾苦知之甚深,有造福天下的美好行动与动机——这是明君、恩君的表现。他撤中书、罢丞相,施行特务政治,大小事一人独断;杀功臣、诛文人,实行残暴的文化专制,使元朝生动活泼的文学艺术一落千丈,近百年未能恢复生机。朱元璋用在位31年的岁月,自塑了暴君形象,使极端专制主义皇权恶性发展至顶峰。流传至今的朱元璋两类画像,如同戏曲中正、反两种角色的脸谱:正角的俊像象征着明君、恩君,反角的丑像代表着暴君。朱元璋的两具脸谱、两张脸皮,似乎代表着他一生的功与过。

 
(五) 归纳总结,深化主题


老师: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分析,让我看清楚了朱元璋的真实本来。假如你们今后遇到类似的历史疑问时,应该如何去分析破解?(学生有的说要找史书的记载,好好读懂原文;有的说要运用科学、全面的方法看历史;有的说要注意处理好史实与传说的关系;……)


老师: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实际上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学历史,要懂得质疑,把结论与史实结合起来,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我真诚的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大家今后的学习有所启发!(谢谢同学们,下课!)

 

 


三、 反思


上完本节课,给我的感觉非常好,一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热烈;二来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从课后实际来看,效果不错。究其原因,我认为重在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运用教师知识储备优势,深入挖掘隐藏的历史信息,通过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规律。由此可见,我们历史老师应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发挥教师的课程智慧,“吃透”教材、“补充”教材、“更新”教材,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好的实现课标的要求。我不能改变一切,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让我们努力吧!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关注:历史课程网12期精彩《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7438.html


 

欢迎光临“成长沙龙”历史博客群组

http://blog.cersp.com/userlog22/151077/index.shtml


 

素质教育报(历史专刊)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本网:聂幼犁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482.html

 


本网:赵亚夫教授部分作品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11/8240.html

 


关于北美独立战争引发的求真求实大讨论

http://hist.cersp.com/Remotestudy/recommendsrc/200712/8518.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