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邱亮:高一新课改实验教
陈东亮:历史教材编写对
徐贵亮:历史新课程实施
陈东亮:历史教师的课程
陈东亮:文明史观与中学
陈东亮:关注现实与服务
孙亮:《世界政治经济地
冯贤亮:多媒体技术在中
李明亮:《认罪与否认侵
李明亮:二战爆发原因启
最新热门    
 
张洪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二

时间:2009-10-18 17:06:45  来源:张洪亮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学设计(二)
山东省济宁师专附属高中 张洪亮 李广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将、主要阵地;蔡元培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及原因。探究: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等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体现有效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分析历史史料并提出问题总结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本课重点,对比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意,探究本课难点问题。师生互动,学生全面参与,教师讲解为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探索;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使学生得出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在了解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事迹过程中,感受他们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把握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理解它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录像资料《走向共和》、《开天辟地》、课件《新文化运动》、相关的文字原始资料、历史图片等。

学生:从教科书、课外读物、互联网等处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人物传记、文字资料等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自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就不断地进行抗争与探索。出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展开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但在甲午海战日本的打击下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兴民权倡新学”的维新变法运动,也只推行了103天。最终以戊戌六君子喋血的悲剧而告终;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了最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革命的道路何在?中国富强的前途何在?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改造黑暗的旧中国又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新青年》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自然段,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辛亥革命的结局等内容,思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分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其爆发有历史的必然性。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课件出示:《青年杂志》图片、有关人物图片及生平资料。并利用教材的【历史纵横】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学生学会对教材内容归纳梳理及对有关史料的分析等基本方法。

教师:进一步设问蔡元培的学术方针及其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实质是让新文化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原因:蔡元培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新青年》迁到北大。

二、“德先生和赛先生”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归纳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完成表格:

新文化运动

前期

后期

内容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民主和科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及教材本目内容,思考文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各指什么?陈独秀提出二者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学生阅读后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言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史料以及补充的相关材料,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节选材料,思考:陈独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有何感想?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陈独秀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中国要摆脱愚昧的状态,必须要用科学的指示破除迷信,用民主取代专制。只有科学和民主才可以打破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的这篇文章发表在《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揭开了序幕。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教师提出设问,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为什么要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入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由于旧道德是历代统治者用来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因此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鲁迅的《狂人日记》有关内容,并回顾语文教材中的《祥林嫂》,体会鲁迅先生是怎样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中著名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所体现出的勇敢无畏的精神和先锋作用。

4.文学革命

课件出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鲁迅的《狂人日记》、《孔已己》等作品。学生阅读后教师分析指出,胡适主张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提出“须言之有物”等文学改良八项主张,主要是内容和文体方面的改革,陈独秀号召文学革命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鲁迅出色的把反封建旧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成为文化革命的主将。

5.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找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发展变化,并讨论发展变化的原因。

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发生这一变化是因为辛亥革命及其之后反对北洋军阀的失败,使人们渐渐认识到单纯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已难以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之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三、思想界的空前解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提问近代中国有哪几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对封建思想有什么样的冲击?新文化运动在这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又是怎样?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进行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思想的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提倡民主、科学、新文学、新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

2.这次思想解放潮流也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3.它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教师:结合中国近代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讨论总结这一历程呈现的特点?

学生课堂讨论

教师总结:自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器物(洋务运动)到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再深入到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推展到一个深层次的全面发展阶段。它成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又成为新民主主义的序曲。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讲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它的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激烈斗争,是辛亥革命以来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解放和发展之路的新探索。因此,作为历史的重要一环,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又是新民主革命的序曲。

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本课测评1、2题

课后练习  教材课后学习延伸

板书设计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