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邱亮:高一新课改实验教
徐贵亮:历史新课程实施
陈东亮:历史教师的课程
陈东亮:文明史观与中学
陈东亮:关注现实与服务
孙亮:《世界政治经济地
冯贤亮:多媒体技术在中
张洪亮:新文化运动的兴
李明亮:《认罪与否认侵
李明亮:二战爆发原因启
最新热门    
 
陈东亮:历史教材编写对新课程影响

时间:2009-10-18 17:20:15  来源:陈东亮
 

 


历史教科书的编写问题对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以华师大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为例

 
历史课程网  陈东亮的博客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已有许多年了。在广大同仁的努力下,初中历史教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长期滞后低效的局面。然而,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更多的投向历史课程教学的技术层面上时,蓦然回首,却发现作为师生学习的载体——历史教科书的某些编写存在着缺陷,美玉有瑕疵,从而成为影响新课程改革深入的绊脚石。笔者不才,就以华东师范大学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例,浅谈历史教科书在编写中所出现的问题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科书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的范例,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①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认知历史的中介,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初中学生阅读、收集、运用其他历史书籍的能力有限,其作用更大)。华东师范大学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全书共分为四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系统讲述了中国古代史隋唐——明清部分,生动活泼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衰败史。在叙述隋唐、宋元部分的历史时,能全面再现、分析这一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貌,编写得十分出色。然而,在叙述明清部分时,过多的介绍政治、军事内容,对经济内容着墨极少(仅以一个“郑和下西洋”子目一带而过)。这样就有了一种虎头蛇尾的缺陷,毕竟明清时期是我国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重要阶段,简约不得。这种编写上出现的问题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首先,它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理解历史,建构历史认识。笔者在教完明清部分的历史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学习完明清历史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写得最多的是:皇帝专权、特务统治、文字狱等等,总体上学生对明清两朝的历史认识近此而已。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教科书的编写问题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明清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显示,明清两朝虽然在政治上走入封建君主专制的高峰,但在同时也创造了高度繁荣的经济、文化、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教科书的这种编排容易使学生形成误解,再加上一些电视剧的戏说,学生真的是没办法看清历史的真面目的。因此,为了弥补教材的缺失,在上完本册后,我补充了一个单元:明清时期的经济、思想文化和艺术,较为全面系统的叙述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演变、文学艺术繁荣及其相互关系,力使学生对明清的历史认识较为完整、丰富。

其次,它不利于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推进。伴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初中历史新课程在某些地方与高中历史新课程割裂开来,无法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服务。我们都知道,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是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模块按专题形式来展开的。这种模块专题形式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较为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在初中的历史学习当中无法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那么他在高中的学习中将是举步惟艰的。因此,我们希望初中历史新课程教科书的编写能全面化、系统化,尽善尽美,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高度协调、统一。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创新意识有余而力不足。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本版的教科书特别安排了一些探究活动课,从编者的初衷来看是非常好的,然而在实际中却缺乏可操作性,增加了一线教师的施教难度,使得许多探究活动课形同虚设。因此,我们期待再版的华东师范大学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能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① 陈志刚.《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文本的对话和理解》.历史教学,2008(15).

本文发表于《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年10月刊

 

 

历史课程网历史博客

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历史教研互动社区

http://eblog.cersp.com/eblog.asp?usertype=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