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郭子其:“问题包”在历
郭子其:历史课堂应注重
郭子其:中小学教师如何
郭子其:“西柏坡精神”
陈其: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陈其: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
陈其:历史教学中的爱国
郭子其:高中历史学科的
郭子其:历史教学研究性
最新热门    
 
郭子其:求真—美国独立战争再讨论

时间:2009-10-18 17:13:04  来源:郭子其
 


参考文章1  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

老任


《历史教学》2007年第8期

http://hist.cersp.com/Article/200709/6985.html

 

 

参考文章2   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以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例 

《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

 华中科技大学附中胡运珉

http://hist.cersp.com/xspd/200710/7968.html

 

 

参考文章4换一种思路“求真、求实”解“困惑”或许更好——与任世江、胡运珉商榷

陈新祥


/kcjs/kcyj/200711/8192.html

 

 

 

 


求佳,实现求真、求实的有效方法

郭子其

树德中学 四川  成都市   (610091)

 

艾亨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69217/index.shtml

 

任世江主编的文章极具穿透力,中学老师读后茅塞顿开,任主编在《历史教学》(中学版)第8期发表了《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其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也给中学教师极大的震撼,但所例举的事例就会让中学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遭遇困惑,所以,在本刊第9期就有了胡运珉老师的《求真、求实与我们的困惑》的文章,中学老师自身的专业理解水平十分有限,不知选择哪家学说的观点,要想把这些观点定于“一”更是困难。面对中学老师的无奈,又有了陈新祥在本刊第10期发表的《换一种思路“求真、求实”解“困惑”或许更好》的文章,在该文中,作者提出了要注意进行多种解释的思路,笔者认为,这种思路是正确的,但处理不好,又有泛化和走向不可知的危险。加之该问题还涉及到究竟怎样来解释这些众说纷纭的历史问题的话题。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了本文的观点,求佳,实现求真、求实的有效方法。其理由与方法如下:

我国著名史学理论家何兆武先生有关于历史学Ⅰ(对史实和史料的认识,这在人们认识一致时可以是客观的和不变的)与历史学Ⅱ(对上一层次的理解和诠释,这是随着人们的思想变化而改变的)两个层次的区分,应该说,这种划分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同,由此可知,在对历史史实的认知与理解上要尽力实现客观真实性,也容易找到一定的标尺来判断是非曲直。而对于历史的解释就会受制于解释者的立场、学识、方法,甚至是经验的影响了,抛开立场与价值观来说(中学教学肯定是在主流价值观下进行,故不予论说),解释者的学识、方法与经验对历史认识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正是如此,才会出现对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不同认识,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已成为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上卷)》认为“北美居民享受较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而且也削弱了英国在北美统治的基础,从而为美国独立战争铺平了道路”。尽管任主编认为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书的作者水平更高(暂不说中学教师未必都能这样判断),但刘宗绪主编的书经过修改后仍然成为面向21世纪的大学教材,所以,这种见解不失为一家之言,像专家们产生这类分歧在历史学界俯拾即是,也就无足奇怪了。

那么,针对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是否是听之任之呢?是否是没有一个在大家认可的学理标准下的解释方法呢?笔者认为,我们既要注意史学的复杂性,又要注意在基本史实下的持之有据的理解,因此,这种理解应该是史论结合的,至少是被一部分群体所认同,即能形成公共知识,而不是一个人信口雌黄,信马由缰地言说,教师不应是毫无原则与依据地加以肯定。否则,这种没有确定性的知识就陷入了不可知论了。当然也不是不理不问。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有:

第一,介绍新观点,形成最佳点。

就是把史学界形成公认的新观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对该问题的最佳认识,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诱导学生关注新的学术成果,以养成求新求真的史学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林则徐时,就可以介绍两个林则徐,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另一个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显示无可奈何状!他写的这些私函,还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包括林则徐还相信英兵不善陆战,“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等。这些介绍,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真实的林则徐,也符合林则徐的实际情况,因为,处于闭关锁国的时代,了解世界与认识世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这就克服了现有教材过于溢美的缺陷(主要是回避了问题),让学生真实了解林则徐认识西方的情况(包括优缺点)。这样就可以解决教材知识相对滞后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保证如任主编所倡导的求真、求实的教学底线的落实。而对于教师来说,该让学生形成确定性知识的,就不能似是而非地进行教学,要注意筛选信史(起码是逼近真实的),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介绍争论点,形成开放点。

就是那些有较大争论的,彼此各执一端的观点,教师采取介绍争论双方(或多方)观点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使教师恰当好处地发挥主导作用。

例如,本文所例举的对北美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不同认识,教师就可以介绍这两种观点,让学生进行讨论,包括进行史料的查找与分析论证,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使是学生暂时保留这两个观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也无妨碍(就是高考,也应当在选择题中回避这类问题的)!值得一说的是,通过史学大家的研究,一般存在某几种观点,但是不能对另外毫无根据的论说加以肯定,或者敷衍了事,否则就有害无益了。对于以上这种情况,教师切忌不闻不问,也切忌偏执一端。因为如果是不闻不问,就使课堂丧失了一次接触新的史学前沿观点的机会,浪费了很好的教学资源,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因为学生面对疑问才会有浓厚的思维兴趣)。如果是偏执一端,就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思维(包括赞成教师观点的那部分学生),甚至是伤害学生的心灵,教学也缺乏应有的活力,也会给学生形成教师是“学霸”或不学无术的不良印象。而且,教师面对反对派的质疑与释惑也会浪费不少的精力,实在是劳心费神。

第三,介绍问题点,形成思维点。

这就是教师在介绍某些未解之谜或未形成公认结论的史学问题时,就要鼓励学生今后关心或研究它,让他们怀着还待研究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强化他们的研究意识。所以,对待这些问题点,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好奇地问、广泛地读、自由地议、实实在在地求证,张扬学生的个性,最大化地释放学生的生命能量,有利于学生挑战自我,也有利于学生向思维的极限挑战,当然,也还会让个别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立志研究这些问题,也许发展成未来的历史学家,这就是坚持教学播种的应有回报。

历史是一门解释的学问,人们研究它就是尽力逼近真实,尽力找寻历史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人生智慧与人文修养。对于一些难成定论的问题,教师索性作为教学资源,用来“教学生怎样学”(陶行知语),本着最优化的教学思想,在求真求实的思想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的方法,以寻求最佳的教学结果(应包括教学策略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失为教学上策(美国的很多教学内容就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愿以上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这些困惑。

所以,在新课程下,教师不能对一些问题置若罔闻,也不能信口开河,而是注重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参与者的作用,以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否则,教师就会处于教学尴尬境地或无所作为状态,我们的教学甚至会抑制学生发展或危害学生的发展前途,这绝非危言耸听。

参考文献:〔1〕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4〕任世江,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若干细节〔J〕.历史教学,2007(8)

发表在《历史教学》2007年11期.

 


——————————————————————

历史课程网:图书频道

http://hist.cersp.com/book/Index.html


 
历史课程网:精品推荐

http://hist.cersp.com/Article/

 

历史课程网:历史教育学硕士论文摘要

http://hist.cersp.com/lstd/lists/200710/7867.html

 

素质教育报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208/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