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郭子其:“问题包”在历
郭子其:历史课堂应注重
郭子其:中小学教师如何
郭子其:“西柏坡精神”
陈其:人教版历史教科书
陈其: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
陈其:历史教学中的爱国
郭子其:历史教学研究性
郭子其:教师应坚持生成
最新热门    
 
郭子其:高中历史学科的女性教育

时间:2009-10-18 17:14:47  来源:郭子其
 

 

郭子其:论高中历史学科的女性教育

四川省华蓥市华蓥中学 

(638600)

 

郭子其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3/69217/archives/2007/370608.shtml

《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12期

当前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学出现“见事难见人,见人难见女人”的弊端,由于历史教科书对女性的忽视,也就规划了历史教学对女性的忽视,因此,我们必须从历史教材观和历史教学观来审视当前的女性教育。

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省略。

对女性的角色和活动略而不谈,例如,对女性在历史上的贡献略而不谈。

二是忽视。

教科书与教学中即使提及女性,但与男性出现的次数与频率不成比例,她们是历史的配角或注脚,而非各领域的积极参与者。

三是刻板化。

存在“男女有别”的特征,似乎是“男主外,女主内”。四是歪曲。教科书描述的女性形象在本能上是依赖的,而且是次等的、被动的、家庭取向的,缺乏智慧、能力、冒险性和创造性。虽然历史教科书与历史教学存在以上问题,但是,历史教科书也作了较大改进,力求克服性别歧视的弊病,这就需要历史教学关注女性教育,引导学生平视性别,注重性别公平。因此,不仅要注重性别差异,关注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方式、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还要注重有关女性历史内容的学习,以内在性地激发女性学生的价值追求。惟其如此,才会实现让女性自己通过接受教育实现内心和谐发展,才会让大家拥有平等的性别意识和观念,才会实现异性之间和谐相处的目标。

亚当斯(Adams)认为,分析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1)教科书提过女性的次数多少?

(2)以女性为章节名称的有多少?

(3)插图中女性出现的情形如何?

(4)女性从事家务工作的情形如何?

(5)女性是否从事家务以外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并依据历史教科书的特点,分析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并探讨女性教育:

 

一、教科书中关于女性角色内容的叙述。

(一)关于女性在历史中得到发展的内容。从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下同)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内容:

(1)在中国古代史中有: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女史箴图》对女性的描绘;隋唐历史的选学内容介绍到:唐朝时期,“妇女盛行穿男装,那时的女装,流行袒胸窄袖,反映了唐代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隋唐两代,一些贵族妇女也愿骑马出门,季节性的节日,连宫女也能出来观灯。这些内容说明隋唐时期女性地位得到了提高;宋daili学“存天理,灭人欲”对女性的压抑。

还有图像中对女性生活的反映,例如,“唐朝身穿丝绸的妇女”图;“敦煌壁画《胡旋舞》”图;《韩熙载夜宴图》(部分)。

 

 

(2)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有:天平天国时期,洪秀全提出天下女子皆是姊妹的思想,实行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要求妇女放足等;资本主义兴起时女工工资低,以及地狱般的工作环境(还配了《在把头监视下劳动的纱厂女工》图像);戊戌变法时期康梁提倡妇女不缠足,辛亥革命以后,明令禁止妇女缠足,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有所提高,国民政府时期女性穿旗袍,衬托出女性的曲线美,深受妇女的喜爱;据1985年调查,女学生平均身高增长2.5厘米;新中国成立后,年轻姑娘穿色彩鲜艳的衣裙,改革开放后女性服装样式多样。

另外,我们也从八国联军侵华后奸淫妇女、1946年美军强奸中国女大学生事件等内容看出女性在国难时期遭受了更多的屈辱。

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政治性结婚,蒋介石走上了亲美的外交路线,可以看出女性在历史中的灰色角色。

还有图像:《就义前的张挹兰》;电影《渔光曲》剧照;《四川金堂县农民在分配土地》(有女性作为工作人员,说明妇女地位的提高);《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有女性参与);《“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考场》(有女生参加高考),《西藏大学成立》(反映了女性接受教育的情况);《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侧面揭示国际女性的进步。

 

(3)世界近代现代史中有:土耳其扩大世俗教育;《联合国宪章》中规定不分性别,增进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还有图像:《从美洲来的大量金银使欧洲人可以制造和使用更多的硬币》(有女性的画面);《西斯廷圣母》;《蒙娜丽莎》;《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新式学校》(画面有女性接受教育);《安娜·卡列尼娜》插图;《苏珊娜·芙尔曼肖像》;《中国的成人教育》。

 

(二)关于女性自身在历史中的行为。从教科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下内容:(1)在中国古代史中有:母系氏族公社(山顶洞人、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昭君出塞;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杂居;《木兰辞》对女性历史贡献的歌颂;武则天的统治;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也要注意对褒姒、杨贵妃等负面历史人物的公正评价。

(2)中国近代现代史中有:慈禧太后发动北京政变,实行“垂帘听政”,曾支持洋务运动,1898年发动戊戌政变,实行清末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秋瑾等领导浙皖起义;土地革命时期,妇女参加劳动;宋美龄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努力;一个老妇女为台儿庄战役的国民革命军报信而被日军炸死;《中华女儿》电影反映了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的故事;阮玲玉、赵丹、白杨等优秀演员;《红灯记》剧照反映了女性在文艺上的贡献;丁玲的长篇小说;1949年,宋庆龄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舍身抢救国家财产的青年女工向秀丽;江清反革命集团对中国的危害;中国女子排球队创“五连冠”记录(还配了图像)。

(3)世界近代现代史中有:16世纪英国女工的劳动(原始材料中反映);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教科书小字,以及后面介绍英国在16世纪的殖民扩张等史实);1688年玛丽与她的丈夫威廉共同入主英国,第二年,两者共同登上英国王位;特蕾西亚女皇统治奥地利;居里夫妇的科学成就;苏联的舞蹈家乌兰诺娃(还配有图像)。

还有图像:《意大利的纺织工场》;《市场归来》;《特蕾西亚女皇与子女在一起》;《墨西哥革命中的女战士》;《遇刺前的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拉瓦锡及其夫人》;《居里夫妇在做实验》;《自由引导人民》;《天鹅湖》剧照;《凯恩思和他的夫人》;《泰坦尼克号》。

 

二、女性教育的方法。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教科书在照顾女性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这就需要历史教育应该充分挖掘并利用好这有限的教学资源,进行正确的女性教育,主要方法有:

1、重视女性的家庭角色教育。

教育不但要关注学生的现实,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要为提高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质量、家庭生活质量奠基。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历史教育也应该注重对他们的家庭角色教育,可以利用历史事实让学生感受如何扮演家庭角色,进行模拟性体悟,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家庭生活的能力,作为女性学生,主要的是思考如何对待男女之间的感情?如何与对偶在家庭中和睦相处?如何支持对偶的事业?如何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如何在家庭中拥有相应的地位?

一句话,怎样成为这些成功的角色。为此,我们可以挖掘教材的隐性知识,对学生进行女性教育(包括男性的女性观),《泰坦尼克号》图像反映了男女之间的恋情,其缠绵的画面让人领会两颗年轻的心在交融,这就应引导学生应慎重对待异性间的情谊,不可滥交异性朋友,否则如行尸走肉;《拉瓦锡及其夫人》图像可以观察出拉瓦锡正在学习,他脉脉含情地注视着夫人,而拉瓦锡夫人美丽的容貌,小鸟依人般形象让人感觉是“郎才女貌”,也反映了妻子对丈夫的无限支持,真是“军功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就引导男性学生要想干事业,就应该选择支持自己的女性为伴,反过来,女性学生也应该支持对偶的事业,只有这样,才会有爱情与事业的双丰收,这说明高中学生不宜谈恋爱,因为大家心理不成熟,事业发展方向不明;

 

 

 

《凯恩思和他的夫人》图像可以观察出夫妇两人在野外交流,二者笑容满面,很有生活情趣,这就引导学生知晓事业与爱情应该兼顾,这种生活才会更加灿烂;《居里夫妇在做实验》图像就反映了夫妇比翼齐飞的情境,说明女性也应该追求事业,这样才会有独立的人格,这就应引导女性学生要巾帼不让须眉,不可老是作男性这棵树上的藤;《特蕾西亚女皇与子女在一起》图像则反映了女性作为母亲的一面,把女性政治之刚与爱子之柔有机结合,一个真实的女性政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市场归来》与《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说明女性在家庭地位的提高,前者反映夫妇共同关心收入,后者反映妇女关心涉及家庭的社会利益,说明女性在家庭地位的提高。

2、重视女性的社会活动教育。历史教育注重女性的社会活动,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传统上对女性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化认识,历史教育应该着力揭示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文学、艺术、军事等方面的突出贡献(前面关于女性的成就已详细叙述),尤其是对距今久远的历史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揭示,凸显女性在历史中的贡献,关注女性的献身精神(如伊丽莎白女王终身未婚),让学生深刻感知女性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的艰辛努力,因为人类首先奴役就是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开始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女性的觉醒和历史责任感让她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关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内容,我们更应让人看到女性率先的历史贡献,以消除女性的成绩是男性赋予女性权利后而有所作为的认知偏见。

 

第二,除了女性在以上方面的成就以外,我们还应关注她们的革命英雄行为,例如,木兰从军;张挹兰英勇就义;抗日女英雄投江,舍身抢救国家财产的向秀丽等。这些事例可以消除人们的偏见,那些认为女性不大具有勇敢行为,少有壮烈行为的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我们更应该关注女性在历史中的艰难贡献,以至更要关注女性遭受的屈辱,唤起大家对女性的崇敬与保护。例如,各民族的通婚,有利于民族融合。又如,中国古代实行了和亲政策,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这既有屈辱的一面,也有十分积极的历史作用。再如,八国联军侵华后奸淫妇女;1946年美军强奸中国女大学生事件等,我们同胞遭受了巨大的屈辱,大家对此要具有足够的同情心,这点良知是怎么也不能泯没的。

 

第四,关于女性的历史贡献,我们不得不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就是褒姒、杨贵妃等负面女性人物;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江清反革命集团对中国的危害等,这些女性确实对历史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我们要消除“女人是祸水”、“最毒不过妇人心”的传统偏见,这是男尊女卑文化下对女性政治人物的歧视,一则女性也是人,历史长河中出现这种女性人物与这种男性人物是一样的正常;二则我们要全面看待历史上所有女性人物的贡献,例如,武则天“政启贞观,治宏开元”(郭沫若语)的业绩,宋庆龄、撒切尔夫人等政治业绩;三则我们要辨证对待她们的行为,例如,怎样评价杨贵妃?1992年高考试题就有对传统认识的纠正,该题是: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赵翼的这一观点。该题就要求公正评价杨贵妃,从这个角度看,此题具有公平的性别观。

3、重视女性权利的艰难进步。女性自身地位的变化充满艰辛与复杂,首先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但随着父系氏族的到来,女性的地位是每况愈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的进步,例如,隋唐时期,女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与开放,那时,妇女盛行穿男装,女装也流行袒胸窄袖,反映了唐代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一些贵族妇女也愿骑马出门,季节性的节日,连宫女也能出来观灯,这些进步是值得称道的。但到了宋daili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给女性产生极大的压抑。后来女性禁止缠足,穿着丰富多彩,并广泛接受教育、体制的进化等,表明女性在近代现代的历史进步。但比较遗憾的是,教科书没有明显地反映女性在政治上获得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发展变化,这是需要教师进行适当介绍的。

 

 

4、重视对女性美的鉴赏,学会赏识女性。教科书中的《西斯廷圣母》、《蒙娜丽莎》、《苏珊娜·芙尔曼肖像》等图像,这些女性具有突出的性别美,例如,《蒙娜丽莎》画像,天空蔚蓝蔚蓝的,后面是低小的丘陵,还有静静的河水,蜿蜒的小路,这些静谧的自然环境衬托出主人公的温柔美,而蒙娜丽莎含笑而美丽的面容,注目的神情,披肩的柔发,丰腴而性感的身材,右手自然地放在左手上,再加上柔和的光线,很有韵味的衣褶,给人美不胜收的人性美。对女性美的揭示,需要培植对女性的敬重情感,防止对女性美的亵渎,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观,也利于建立健康的爱情观。

5、重视女性经验、认知方式的开发与利用。历史教育重视女性教育,不是要求男女平等,而是需要性别公平,因为“男女有别”,女性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与认知方式,所以历史教育要予以照顾,有助于女性的学习,提高女性的学习效率;注意女性多元化、开放性理解。我们要克服单一地以男性价值观主导下的学科知识体系线性、封闭性、抽象性、去情境性的方式独霸课堂的弊病。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男女在许多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历史教育也不能矫枉过正,反而走向了女性主义的教学观。

6、重视女性文化生存环境的改造。历史教育应该关注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学校隐性课程对女性进行轻视与漠视的不良影响,教师应该端正性别思想,克服对女性刻板化的错误认识,教师要善于利用教科书蕴涵的有效信息进行正面的性别教育,张扬女性的价值观,例如,传统认为女性生理上的劣势导致科研能力的缺乏,我们就可以利用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她两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证明女性在科学上同样有所作为。又如,传统认为女性有社会竞争力劣势,我们可以利用中国古代史上的武则天的政治成就,以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称为“铁娘子”)的政治成就来引导女性学生树立起“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想,增强事业成就感。

 

三、关于女性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教科书充满的是男性话语权,构建的是男性话语体系,教科书更多的是从侧面反映女性的历史,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有限的教学资源,对文字叙述要着力揭示,对图像性材料要引导学生以女性内容为主题(如前面的女性家庭角色组图的分析)进行观察与思考,正如杜威所说:“应当仔细地选择那些实际上可以直接观察的方面,并认真地加以保护,不能满足于粗枝大叶和呆板无效的观察,从而减弱了学生的好奇心。”否则,我们的课堂就会漠视女性的存在。再者,教师要作课程的开发者,教学中要进行适当的补充,丰富女性教育的内容,例如,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铸就了马克思的辉煌成就,其功劳与燕妮的付出密不可分。

教科书为我们的历史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提供了教育资源,需要我们依托文本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包括人本对话、师生的自我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进行公平的性别教育,构建生态性课堂,让历史教育充盈着人文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月茹、陈英敏.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 〔J〕.教育发展研究 ,2005(11)

〔2〕 王雷.走向生活:论学校对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

〔3〕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1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