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野鸭子博客:关于历史探
程晓波博客:做粗暴的法
枫叶博客:小议历史“学
李清博客:听历史课有感
刘德心:博客应用于历史
我对历史博客班的思考
兰辉博客:新课程高二历
困惑着博客:1——5课学
最新热门    
 
博客看点:众说纷纭的“历史意识”

时间:2009-10-18 17:15:37  来源:杜苇等
 

        按:2006-12-20 15:18:00,晚凉中的杜苇老师在个人博客上发布《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一文,转述“历史意识”的概念并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章刚贴出,即有大仙、蓬蓬、凌寒、XZC等老师发表观点,一时围绕什么是“历史意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目前这一讨论还未完结,敬请各位继续留意!

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意识的养成是一个重要目标,在这一个命题没有提出来之前,我们似乎没有注意中国人讲话要么夸大其辞、要么主观臆断与历史教育有多大关系,这样的现象在校园内课堂里有之,在校园外更比比皆是。最近我进行的一些专项训练中,尤其发现,学生用主观已有的观念强加于历史,小而言之答题离之千里,大而言之思维方向不着边际,既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又或坠入虚无主义的空间。

今天把历史意识这一概念再提上来,自己学习学习,开开窍,以便今后画瓢备用着。

摘抄朱煜《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论述课程功能和教学实施问题时,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什么是历史意识?学术界的解释并不一致。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历史意识固然包含思维主体对历史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理性思考。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历史意识与历史观念、历史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历史意识倾向于心理学上的含义,历史观念常常表现出历史哲学理论的形式,而历史思维则主要指思考历史问题的过程与途径,侧重于认知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课程教学的三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历史知识的教学是基础。但是,学习历史,又决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所谓‘历史意识’”。此外,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如,历史的真伪、史料的价值及研习历史的探究精神等。

 

No.1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大仙(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2-20 15:40:00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还是没有明白。不如杜苇老师亲自操刀,将它写明白。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俺就怕拿刀,没把问题解决,把自己砍伤了。等俺练点功夫先。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2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大仙(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2-20 15:48:00
感觉“历史意识”好像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如此一来,真的很难培养“历史意识”。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哪里跑来的大仙?一针见血的!!看了第一段俺还明白怎么回事,准备找了学生实事求是地做点工作,看了第二段之后,俺就被这个大箩筐搞得不知怎么办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3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博雅 发表评论于2006-12-20 16:17:00
这个与初中的社会或历史教学具有很大关系,到高中后需要洗脑,到大学后更是如此!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也许吧。就是不知拿什么给学生洗。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4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真正的蓬蓬 发表评论于2006-12-20 18:20:00
首先要说的是:我对朱煜先生所举出来的这个“颇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很不赞同的。

“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

从公民教育的定位来说,这样的说法实在还没有走出唐太宗“以史为鉴”的窠臼。更谈不上和“对历史的理性思考”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历史意识呢?我的看法是:
1。时序与空间的观念;
2。对重要事件的敏感;
3。有证据意识;
4。对历史因果律的认同;
5。对“过去”的兴趣;
具备以上五个方面的自觉,才可以说是具备了历史意识。否则的话,一大批西方(倾向于)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历史学家都可以被称为“无历史意识”的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5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晚凉中的杜苇 发表评论于2006-12-20 21:22:00
蓬蓬,我查了一下,朱教授的那句话,是课标解读里的.俺对你提的五点比较赞同,但俺疑惑的是:你说的完整了吗?是核心吗?凭什么?

那么,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对立统一的思考,对人民群众与伟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的质疑,对现象与本质本能的敏感等等,难道不是历史意识内的重要理念吗?

你讲的五点非常实在,而文中的又非常直白,初浅,我们该如何办?今天真是问不到聂教授了,他太忙了,以后再请教了.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6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真正的蓬蓬 发表评论于2006-12-20 21:42:00
我是不大在乎“专家”的,我只在乎他说什么。所以“何必读书史,直撸血性做文章”。如果这位朱先生的话是写在课标解读里的,那么这就是这一次课标制定的一个问题,好在这东西相对比较虚(本来是他的缺点,但是在需要不遵守的时候却变成了优点),不必理他。

我这五点只是我个人的认识,不过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缺少其中任何一点的自觉,我们可以说他是有历史意识的人吗?如果他具备了这五种自觉,但是并没有“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我们就可以说他是没有历史意识的吗?而朱教授的定义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但是朱先生后面的话我是完全赞同的,我只是觉得他前后文之间没有什么逻辑的联系而已。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7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真正的蓬蓬 发表评论于2006-12-20 21:48:00
我又仔细读了一遍朱先生的这段话,我觉得他只是倾向于这个定义而已,仅仅是举了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而已,他所要强调的也正是这种定义的不足之处,他的看法是必须补充理性的思维等等。

所以,我也有我的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个和朱先生应该没有本质的冲突。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8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真正的蓬蓬 发表评论于2006-12-20 21:53:00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对立统一的思考,对人民群众与伟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的质疑,对现象与本质本能的敏感等等,难道不是历史意识内的重要理念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在历史哲学方面倾向于分析的历史哲学,你应该是倾向于思辨的历史哲学的。所以这个问题在我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一般不做关于这几方面的思考。

这真的是很有意思呀,我突然我发现了我们在历史哲学上的分歧。^_^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哈,一下就被你发现这么高层次的分歧,晕倒,俺还找不着北,分析的与思辨的,为什么会在同一个层次?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9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真正的蓬蓬 发表评论于2006-12-21 9:36:00
昨天晚上做梦都在想这个历史意识问题。

更深入地一想,我对这个“代表性的观点”还是不能接受,因为它只描述出了一种主观的态度。不过,从历史中吸取智慧的态度作为历史意识定义的一部分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我之前对这个有点太排斥了。

所谓分析的历史哲学或者称批判的历史哲学与思辨的历史哲学在沃尔什看来,根本的分歧在于对千禧年理论的态度,前者不承认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自然也不十分关心规律一类的东西,更关心方法,所以演变下去引起现代叙事的历史哲学就很自然了;而后者则因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有一个必将到达的终极目标(千禧年),或者认为人类历史有一个确定的发展方向,所以格外的关心规律或者其他之前您提出的问题。

我今天早晨正好在看历史研究2006第3期,26页上彭刚的《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写得十分清楚,可以一读。

 

No.10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凌寒(游客)发表评论于2006-12-21 19:23:00
蓬蓬有关历史意识的表述得更精妙!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怎么去做?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1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xzc 发表评论于2006-12-22 8:26:00
我对此也关注已久,不过当个文抄公,转抄如下:
历史意识,即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这种再现,是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的,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结的。学习历史,接受历史教育,应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体验,考察演进的社会,并不断与现实对话,不断从现实中寻求历史规律的延伸轨迹,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与把握现实社会的变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历史意识是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之企望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心灵活动。”(胡昌智《历史知识与社会变迁》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25页)

什么是历史意识?学术界的解释并不一致。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历史意识固然包含思维主体对历史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理性思考。历史意识倾向于心理学上的含义。

什么是历史意识?有的学者从考察历史意识的形成、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所谓历史意识,从一般意义上说,它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还有的学者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历史意识,认为“历史意识,即是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国外有的学者则从历史学本身的定义出发,把历史意识限定为“交织着解释过去、理解现在、预测未来的网”。

历史意识是人的时间意识的这样一种形式,其中,过去的体验被解释为当前的历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历史的领悟和觉解却不是客观给定的,也不单纯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也就是所谓的历史意识,即对历史本身的反思。

所谓"历史意识"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用哲人的话说,"我们来自何处"--过去、"我们身在何处"--现在、"我们将往何处"--未来。

历史意识,按我的理解,略近似于历史观,但其中更多的融入了主体亲身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的积淀,因而显得更加形象化,对个人的影响也更加具体和深远。历史意识是一个人思考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历史意识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它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对复杂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的基础上,把一切事物看成是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

于友西等人认为,“历史意识”的内涵包括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等历史情感。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2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xzc 发表评论于2006-12-22 8:37:00
再多说一点,历史意识这个东西本就有点玄,比如我曾写了以下几句话,但也不知对否:
人类最初是没有历史学的,但自人类有意识的保存自己的过往时,人类已有了明确的历史意识了。但是这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可以说自文明产生即已如此,再之前的历史只能到口耳相传的故事(神话)中去找了。可以说,先有历史意识,后有历史学,不然古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过往种种保存下来?
但是历史意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对此是众说纷纭。历史是过去之客观存在,但有没有历史意识却大不一样。一个庸碌的普通人是了解自己的过去的,但他(她)是不会去刻意地追问自己过去的意义,但当一个人开始记日记,有意识地记录保存自己过去的种种时,我们可以肯定有其目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应该也是如此,历史学并不是庸人自扰,而是自有其意义。
我无法给出历史意识是什么的答案,但我想,人类的历史意识首先起源于对时间的感觉。时间的本质在于变迁。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3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xzc 发表评论于2006-12-22 8:42:00
我跟彭禹老师一样,倾向于分析的历史哲学,如果我们真的了解了它,才知道我们的独断论倾向是多么的严重,最起码的一点是:如果连历史的真相还没有弄清楚就去思考所谓规律或终极目标,那可真是“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可惜,不要说历史教学,连我们的历史研究也不大在意这些。西方的历史教学为什么跟我们有很大的区别,我怀疑就是受了分析的历史哲学的影响,当然仅仅是怀疑。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4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真正的蓬蓬 发表评论于2006-12-22 10:14:00
话说回来,我觉得历史意识的问题还是有些大,对于这一类难以归纳的问题大概学术上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像我这样或者李清老师这样,通过个人的感悟与理解建立一个范式,如果能够得到比较多的认可,就成为朱先生说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另外一种更加严肃的形式是李清老师在另一个回复里所作的,将各种对于历史意识的定义罗列出来,不过还要加以甄别、比较,最后去芜存菁,得到一个新的定义。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5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晚凉中的杜苇 发表评论于2006-12-24 20:16:00
谢谢各位同志们在俺这里留下来的财宝!!哈,俺捧回去,藏到床底下.....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6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张汉林 发表评论于2006-12-25 12:42:00
您悍然挑起“内战”,大家都等着你来收拾呢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7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两宁两京 发表评论于2006-12-25 15:04:00
夏老师,你发起的“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一文,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火”味道可是越来越“浓烈”了。
正因为嗅到它的气味,俺虽然晕乎乎的,但还没有晕到。于是俺觉得在还有点意识的时候,也来揍个热闹。
夏老师,你提出的问题是历史教师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说实在,因为是司空见惯,工作了还真没有好好想想,一时可能也说不好。不过,俺觉得所谓历史意识是不是可以从历史的特点和参照系以及历史分析的方法等方面来着眼呢?
历史的特点主要是过去性和一度性,据此,历史意识能不能从时间这个角度来考察,也即历史意识是不是指要以通过乘上时间隧道的方式而回到过去的意识呢?
历史的参照系主要是指不同时代的“现在”,据此,能不能这样说,历史意识就是指不同时代的“今人”和“古人”永无休止的“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是不是总也以不离历史的特点为基本准则为好。
历史分析的方法很多,但重要一点是马克思历史主义方法,据此,能不能这样说,在把握了历史的过去性和参照系的基础上采取这种分析历史的方法,就具有某种程度的历史意识呢?
以上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层层递进统一于人们对历史的思维活动之中,从而也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历史意识。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是不是也要以此为基础而展开呢?
夏老师,前几天看了朋友们的讨论,俺晕乎乎的,现在刚下课,俺更晕了,先随口唠叨到这儿。等俺看清醒了,看看大家的观点后,再聊吧,欢迎你指点!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18 讨论:关于历史意识的养成
晚凉中的杜苇 发表评论于2006-12-25 18:02:00
同志们对历史意识的关注,就是对历史教育能力核心的关注,哈,俺收不了场,等俺去请教了,再来画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