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聂幼犁真的是李鸿章卖的
聂幼犁:以《嘉善田歌》
聂幼犁:历史课程三维目
聂幼犁:历史有效教学
与汉林继军李惠军聂幼犁
聂幼犁:从美英历史课程
李惠军 聂幼犁:历史教
著名教学研究专家聂幼犁
杜苇:晤华师大聂幼犁教
聂幼犁:由串门“历史博
最新热门    
 
聂幼犁:上海高考题命题技巧三

时间:2009-10-18 17:15:56  来源:聂幼犁
 

四、问答题的教学导向

1、人与自然的文明问题(大跨度)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远古时代,长江、黄河流域就是我国先民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防洪治水、农田灌溉和舟楫航运的进步与创新,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请按前述四个方面分别举出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若干史实。(13分)

 

2、国际关系的文明问题(小切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纽约“9·11”事件                 

希特勒和他的主要将领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1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10分)

(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3分)

 

3、科技创新的文明问题(大跨度——史实开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器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请按朝代顺序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十项成果,并逐项概要说明理由。(共13分)

例:战国时期的“四诊法”,奠定了中医诊断的基础。                               

汉代的造纸术,方便了文字记录,也是对世界文化交流的一大贡献。             

 

4、政治格局的文明问题(大跨度—观点开放)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大致经历了四次重大的演变。(本题共13分)

第一次:拿破仑战争后,形成了维也纳体系。俄、普、奥三国组成“神圣同盟”分割欧洲。

(1)请按上述方式,概要回答后三次世界格局的形成及特点。(9分)

(2)纵观这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你认为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5、执政能力的文明问题(小切口——史实开放)

“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简要分析其原因与表现。(13分)

 

6、经济格局的文明问题(大跨度——观点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

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问题:(13分)

(1)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11分)

 

五、论文题的不同类型

1、史实型

(1)文字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你的历史知识与理解,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当中日战争急迫之时,翁同龢衔西太后之命诣李鸿章问策时,“鸿章怒目向视,半晌无一语。徐掉头曰:‘师傅(指翁同龢)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同龢曰:‘计臣以樽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鸿章曰:‘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同龢语塞。”

引自陈旭麓 著《近代中国新陈代谢》

材料二:亚细亚洲,我中日两国最为临近,且系同文,讵可寻仇?今暂时相争,总以友好为是,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未必与日有益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最强,不轻起衅,我中日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也。”    

——李鸿章《马关条约》签订时语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2)图表

以世界眼光观察与理解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30分)

注意:

1.必须联系世界史内容论述。

2.应突出一个方面或主题,并涉及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不要泛泛而谈。

3.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南京条约》抄件                               

“万年和约”,还是千年变局?

                 

总理衙门大臣在议事

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

 

签订《马关条约》的日本马关春帆楼                 

闯入中国的“春帆”不仅是日本                    

 

呼唤“德先生”和“赛先生”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1972年周恩来与尼克松在宴会上

跨越太平洋的碰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3)混合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你的历史知识与理解,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政治变革与经济转型、思想启蒙与观念解放,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文明的进化,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人民常常却忽视了一个在历史上几乎时时发生的问题——移民。阅读下列材料,请就移民问题与美国历史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度的变化。

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

(单位:万人)

时间(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1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著《世界经济千年史》

注意:

1、联系地理大发现,注意移民问题的由来以及材料中数字背后的历史。

2、要从材料出发,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主题,全方位地加以论述。

3、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阅读下列关于日本“锁国”的资料,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引自川崎庸之等《日本宗教史》[日]山川出版社1981年版

葡萄牙商人的……活动,如果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的话,那还不能说它具有很大意义。附随于那些冒险商人的活动,甚至可以说制约那些活动的基督教教团的动向,才使那些活动变得复杂而多彩。”

材料二:1583——1636年日本皈依天主教人数统计

年份           人数              年份          人数

1583             1               1610         2,500

1596           100               1615         5,000

1605        1,000               1617        13,000

1608        2,000               1636        38,000

                    资料来源:藤井甚太郎:《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引自陈乐民《16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葡萄牙商人东航的动因,一是为了传播宗教,一是为了做买卖,很难说哪一条是第一位的;但实际上(至少在十六世纪)是做买卖,并由此建立定居点,发展为殖民地。

 

材料四:海老泽有道《南蛮学统的研究》[日] 创文社1978年版

基督教在向武断的专制统治者、封建政治家,以及儒士佛僧显示其世界性的同时,也传递了使他们不能容忍的危险思想。西欧的思想、学问、文化在日本社会成熟以前,已为统治者提供了断然禁教的理由。

材料五: 引自《长崎荷兰商馆日记·1641年10月31日》

商馆长接到通知,除有关医药、外科、航海等方面的书籍以外,其它书籍一概不准带入日本。

材料六:引自岩生成一《日本的历史》[日] 中央公论社1976年版

提起锁国,人们往往容易将它想象为关上国门断绝彼此间的交往。但是如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上在经济方面,日本同世界市场始终存在着联系。在各国商品进入日本满足国民生活需要的同时,许多日本商品也进入了欧亚市场。毫无疑问,同海外的接触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它还包括文化,特别是实用性的学问和技术等的输入。

材料七:引自荒野泰典:《近世日本和东亚》[日] 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版

第一,当时所有的日本人,均没有将当时的体制称为“锁国体制”。“锁国”一词只是在志筑忠雄1801年翻译了坎培尔《日本志》中的一章,并冠以《锁国论》的标题后,才流传于世的。这一词汇因将日本近世社会和自给自足的社会相对应,从而脱离了历史实态。第二,由于坎培尔不了解日本和东亚各国的关系,而志筑忠雄翻译此书时又处于如何处理日本同一些欧洲国家的关系具有燃眉之急的时刻。事实上,“锁国”一词将日本同东亚各国的传统关系置于视野之外。

材料八:引自大久保利谦等编《从史料看日本的脚步》[日] 吉川弘文馆1988年版

日本的“锁国时代”正式开始于17世纪30年代,以德川家光从1633年12月至1639年7月连续五次颁布的所谓“锁国令”为标志。这五个“锁国令”的主要内容是:1、禁止日本船只出海贸易及日本人擅自与外国人交往,违者处死;2、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对潜入传教者必须予以告发和揭露,以防基督教在日本蔓延;3、对驶抵日本的外国船只实行严密监视,其贸易活动由幕府进行严格管制。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可有选择、有重点地运用本题的材料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2、史论型

(1)宏观

●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

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2)中观

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材料一:科学革命作为现代世界和现代思想的起源如此赫然地耸现,以致我们对欧洲历史时期的通常的划分已成为一种时代错误,成为一种阻碍物。

——赫伯特.巴特菲尔德

材料二:马克思在评价启蒙运动思想家时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材料三:马克思说:“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材料五:恩格斯说:“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注意:

1、结合时代特征,理解人类文明转型时期的历程。

2、充分运用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确定撰写角度。

3、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4、注意历史现象或事件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

 

 

 

 

 

(3)  微观

●  观察下列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几幅漫画。根据你的理解与历史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旧的国际格局

 

“天哪,这不公平”

 

要和平,拒绝战争

 

新的国际格局

 

新“柏林墙”——横亘全球南北间的、无形的“经济墙”却依然存在

 

注意:

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

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

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历史课程网发布的聂教授同类教育资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