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孙存元:笑声背后的思考
王家范:大一统并非自古
张元:与高中学生谈学习
张鸣:大历史里的小细节
张元:老师读《通鉴》
赵士祥:学习张元先生讲
張元:寄自疆場的家書—
张元:历史的理解
张元:历史的理解—以长
张元:朱子讲历史之一:
最新热门    
 
张元:大学生心目中的历史课程目标

时间:2009-10-18 17:16:51  来源:张元
 

 

大学生心目中的历史课程目标—以清华大学两门课为例

 

张元 教授

 

中国台湾清华大学  历史研究所

 

(一)

 

大学通识教育之中,历史课程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属于核心领域之一。通识教育历史课程应该怎样实施方能得到最佳成效,值得大家悉心研讨,同道之间应该提供经验,分享交流。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要一点一滴,辛勤耕耘,一定可以看到成效。

 

本文的课程目标,不是指通识教育中的历史课程应该拟定一个怎样的总目标,为各课程作规划时的参考,而是想就个别教课的有关调查,略作分析,提出报告,敬请指教。

 

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课怎么教,一直存在着要偏重「通识」不要讲得太专精,以及应保持历史知识的深度,不宜过于通俗简易,两种不同意见。其实,两种意见都有道理,似乎不是加以折衷就能解决,关键应该在于学生的反应。一门课程好或不好,还是需要由学生来决定。课程讲得太浅,学生觉得收获有限,不算是好课;若讲得太深,学生难以接受,同样也不是好课。学生希望的通识课程,既要难易适中,很有收获,又要生动有趣,不觉枯燥。就这方面来说,满足学生希望并不困难,先仔细考虑课程的目标,再安排一些可以达成目标的步骤,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执行,不难成为一门不错的历史课。

 

(二)

 

   笔者于2002学年度下学期在清华大学开了两门通识教育的历史课程,供全校各院系学生修习。一门是「中国历史的变迁的发展(二)」,另一门是「《资治通鉴》选读」,前者选修学生约一百位,收得附在试卷中的回答为八十二份(四年级提前考试),后者修习学生六十八人,试卷中的回答全数收到。两份试卷的这一道题目相同,问学生:大学生修习历史有必要吗?如有必要,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如何达成?学生认真回答,写出自己的想法,就给予高分。

 

「中国历史的变迁的发展」的班上有四位认为大学生不必要修习历史。有三位是成绩不错的好学生,认为不需必修的理由是大学不应该再规定强迫学生修习历史,历史课只开给真正想学的同学,上课质量就能大大提提高。反对必修的理由中并没有质疑历史这门知识的存在价值与功用,也没有说中小学读过,大学不必再读。「《资治通鉴》选读」班上也有两位说大学生不应必修历史,理由相似。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大学仍应开设必须修习的历史课,那么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是什么呢?大致统计的结果是,培养与发展思维能力为最多,「中国历史的变迁的发展」班上有四十二人,「《资治通鉴》选读」班上亦有二十七人。其后学生提出的目标,两班有所不同,「中国历史的变迁的发展」班为: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十二人),提升人文修养(八人),以古为鉴(五人),因果关系(五人);「《资治通鉴》选读」班则为:学习古人处事方法(十四人),鉴往知来(八人),培养兴趣(八人),提升人文素养(八人)。其它都是一些像是基本史实或研究方法等相去甚远的个别想法。比较两班学生的意见,可以看出内容与教学目标有关,内容的性质略有不同,目标就不应全然一致。

 

 

 

关于历史思维做为教学目标,看看学生们是怎么说的,先看一年级学生的说法。

 

我觉得大学生仍然要修读历史,而修读历史也不该只是像中学生一样背背了事。大学的历史课目标应该放在研读历史背景,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去分析,用各种角度去评判事情,做出客观的意见和决策。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当然必需从阅读做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帮助我们有系统的吸收知识,增加个人的深度。阅读之后,了解历史背景,就可以开始探讨历史人物在怎样情况下,会做出怎样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是否高明,会引起其它人物怎样的互动,而其它人又是怎样去评论这样的行为。一旦培养评判和分析的能力,我们就可以看看现今的社会,社会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存在?而谁用了什么方法去处理问题,是否可行?我们是否有能力去改变去解决?所以,总归一句,我认为大学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解决问题,用多方面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经济一911302石佩如)

 

我觉得大学生仍是非常有必要修读历史课,但此时历史课的课程目标与高中以前历史课课程目标是十分不同的。高中以前的历史课重视的是历史知识的累积,而大学历史课应该训练的是思维方法。我们此时要学习的是如何去思考,当我们在看一个历史事件时,我们如何去发掘它表面下的意义,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思维方法的训练,不但将来可以运用在职场上,也可以用在生活上,是十分有用的。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最重要的在课程设计,课程的设计上不要太注重死背的东西,要多讨论。(经济一912350陈巧瑜)

 

她们二人都提及高中时的历史课,学习方法主要是记诵,到了大学,历史的学习应该以思考为主。她们也都重视学习历史的实际功用,而且相信只要用对方法,就可以取得实效。她们谈思维方法时,观点相同,只是一详一略。但在达致目标的手段上,一主阅读一主讨论,正好是这门课程「《资治通鉴》选读」的两个重点。一年级下学期,刚进大学不久,有着这种的认识,已属难得。

 

高年级学生怎么看以思维能力为主的历史课程目标呢?这里也举三个例子,略作说明:

 

我觉得大学生还是需要修历史课程。大学历史课程的目标应着重让学生能依据史料推析出当时的情景,了解并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藉由这些训练,以及大量史料的提供,让大学生在为人处世上有帮助。达到上述目标的方法是:一、不要直接说出答案,多诘问辨思,让学生多动脑;二、训练提出意见时,要握有证据再说;三、采集适当资料,引导学生利用史料描绘的当时的历史情景图像,而不是读「死」料。(物理四870321黄启荣)

 

我认为修习历史课程是必要的。历史课程的目标应该放在培养学生对一个事件作出解释,以及用不同的观点看待一件事情的方法。现在教育往往因升学压力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当太过于注重表面功夫时,就会丧失洞察能力。学生因为自然科学的不可侵犯定律而常有太过主观、直接、不变适的思考模式,若利用历史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拥有多方思考的能力,可补足长期思考处事不周延之处。(化学三890423王振仪)

 

 

 

需要修习历史课程。其实我不是觉得去学习接触一门学问,必然会有它最终的功用。我只能说,修了老师一年这堂历史课,我对自己的反省不少,我欠缺思考的训谏。老师分析历史事件的深度上,让我认知到自己的不足。历史课程,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是有历史的,属于历史的」。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学到高中,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这个世界是有着怎样的辉煌,或许就像我们应该在大学里学会的,大学的历史课也应该是教我们怎么独立去思考,怎么面对那纷杂的观点。历史数据就跟每天的报纸一样,数据是扭曲了的纪录,而「思考」,让我们继续「活着」。(物理二900337林睿茵) 

 

三位都是修习「中国历史的变迁的发展」的学生。他们上课态度很认真,成绩很好,也许不能代表所有选修同学,却多少反映了大多数的意见。其中,黄启荣讲得最全面,王振仪指出了理工科学的特点,而林睿茵写得最感性,流露出真情。

 

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目标应在历史思维,藉以发展自身的思考能力,为什么他们会有此认识?是阅读了那一篇文章?还是记得我在第一堂课,介绍课程时强调学习历史应以发展历史思维为重点?我想都不是。多数学生把「思维能力」列为课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熏陶,将实际感受与第一堂课所听到的观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应该是我在教学中朝着这个目标推进,学生受到上课方式的感染,不知不觉中就把它当成首要目标了。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大部份的讲述内容都以解答问题的方式呈现。从教学内容中选取重点,设计问题,解答这个问题就成了课堂讲述的主要部份,所以,历史课可说是针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思考、分析、推证、论辨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我在过去几篇读大学历史教学的小文章中一再提及,并无新义。这里再讲一遍,是想把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说明这种教学法是可以达成提升历史思维能力的目标,是一种值得大家采用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成效。在学生的答题中已经显示出来。

 

学生多次提及史料阅读,我经常采用,方式是选取史料片断,大多取自正史等典籍,印成讲义,上课阅读。这些史料作为讲述内容的左证之外,更重要的是讨论史料本身的问题,其主要概念为何?如何经由这些史料建构起对史事的重新认识?例如从《贞观政要》选出的数据可以看到唐太宗施政的前后之异,学生读了之后,脑海中的唐太宗形象大为改变,对历史的了解也就更加深刻。史料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达至这个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

 

不论是对问题进行解析,或阅读古文史料,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尚且感到厌烦。如果历史课让学生感到枯燥、烦闷,一定不是一门好课。所以,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前来上课,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目标。不少学生认为引起学习兴趣,应是课程的重要目标。兹引录几位学生的说法:

 

我赞成继续修习历史课程。其一,单纯为了生活中的乐趣。读历史沿革,有趣;讲文人武士,有趣;看政经发展,有趣。它像针炙一样,有意无意牵动一下麻痹的神经,刺激一下味蕾。其二,为了提升人文素养。……(物理二900324郑憬筠) 

 

 

 

大学生是要修习历史课程的。我一直认定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或许时代背景和我们现在所处的不一样,却可以带给我们想象空间,去参加那个时代的盛会。最好玩的是使用历史数据,如典籍、古物去临摹一个时代的风情。有历史背景的城市的整个感觉一定和台北城不同,那是一种时代的粹炼。我相信洛阳或鲁国当地人民行事风格、思考模式也和我们不同,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去体验和本身生活不同的经验。大学历史课程目标最主要是去建立学生独立思考和体会的实力,光背人名或时代是无用的,要去运用数据建构想法(想象)才是真正学习历史课程的要点。……(经济一911339张怡平)

 

我认为大学生是必须要修习历史课程的。……大学生修习历史可以接触到历史更深更广的一面,吸收更多更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丰富了我们的见闻,精采我们的人生。我认为大学历史课程的目标,不是一味的灌输历史知识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走进历史隧道,感同身受的体验每一个时代的思想、精神及生活面貌,从这里喜欢历史,对历史产生兴趣。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很重要的方法,在于我们要如何进入那距离我们如此久远的古代?我想就是从人物、史料阅读的培养。我们从历代人物的言行,可以看到许多生动有趣的时代背景及思想,借着人物的分析,我们可以更贴近当时人们的想法,加上大量史料、传说故事的阅读,我们可以用更开阔的心胸来接触历史,进而达成历史课程的目标。(中文三891140施易汝)

 

施易汝在上、下两个学期都是全班最高分。他们所说的乐趣,不是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更不是无关的闲谈,而是能够进入过去,感同身受地体验每个时代的生活情况、思想观念与精神面貌。西人说:「过去就是一个外国」,读历史如同去外国游历观光一样,可以增长见闻,丰富人生。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如何扮演「导游」角色,让学生觉得目不暇给,留连忘返,需要有一些准备。教师带领学生神游古代世界,最有效果的办法或许还是讲一些含有深义的动人故事,把那个时代的心态、气氛呈现出来,敏锐的学生必然有所感动而留下印象,同时也觉得趣味盎然。这些故事在传统史书中相当不少,我们可以挑选采用。

 

学生喜欢有趣的历史课,我们不妨把「历史的趣味」也当作课程的目标,要想一想如何才能达成。历史的趣味决不是讲些「有趣」的故事而已。就像张怡平与施易汝两位同学所述,要穿过时光隧道,去到那与我们很不相同的古代,见到杰出人物的精彩表现,体会到他们的深刻用心,才会感到真正的趣味。教师要选用怎样的教材,采取怎样的教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设计,譬如说,要选那些故事?要怎样讲述?怎样向学生发问?都要悉心思考,做好准备工作。既然把「历史的乐趣」当作课程目标之一,就要规划达成此目标的方法与步骤。

 

(四)

 

笔者担任的这两门通识历史课程,性质不同,难易有别(「《资治通鉴》选读」每周阅读一卷,难度较高,退选的同学很多),但是,基本的目标并无不同,就是提升思维能力以及引起历史乐趣。笔者也相信,若能达成这两项目标,这门通识教育的历史课程应该可以得到学生的肯定。一位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有疑必问的学生,她心目中的课程,或许就是结合两项目标后的理想型态。她写道:

 

课程目标应朝向省思,了解事务的内在意义,而不是背诵死记一堆无意义的事件。所要知道的是:是能使我们有发自内心的感动,进而愿意效仿学习古人的好行迹;是在对发生的事懂找证据,并会思考,判断对错,并由多方考虑比较,而不是单是接受。这种训谏也能运用到生活中的决策与处世;而要达到此,首先要有引导的老师,及愿意学习这种新式的历史课程的同学,进而在课程中引起同学的思考,并渐渐会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再辅以用文章报纸去练习分析。如果说大学的历史课程仍是背诵,那我主张还是癈除好了。(经济二902316许雅清)

 

她用了一个没有任何其它同学用过的词语??「新式的历史课程」。这种课程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对人物的深刻体会,乃至起而仿效;二是对事情多方考虑,严密论证。前者或可归于历史乐趣,而后者必属历史思维。尽管只是一位好学的学生在考试中匆匆忙忙回答的最后一题,却流露出她对理想课程的向往。她的向往固然根据于上课经验,但也有超出上课经验的追求,特别是在思维训练方面,希望得到的要比一年课堂中得到的要多得多。一个好学生的理想课程目标,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现的目标。

 

 

 

(五)

 

如果说学生对于课程目标的看法是上了一个学期课之后的心得,那么这个学期的课程如何设计,怎样进行,方能导致学生有了这样想法,似应有所说明。兹以「中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中的一讲:「大唐风华」中有关唐太宗的部分为例,略作说明。

 

讲述某个时代的历史,总希望学生对于这个时代能够留下一些鲜明的印象。教师拟定教学重点,选取教材,设计教法,应该想到如何可以让学生领会到时代的特有气氛,而对这个时代得到较为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挑选一些十分精彩又适合学生程度的文章,要他们课外阅读,也不失为有效的办法。然而,文章既要十分精采,又要适合学生阅读,挑选实属不易。就以个人经验来说,过去讲到唐朝,总会选几篇闻一多在《唐诗杂论》里的文章,(〈类书与诗〉、〈四杰〉、〈宫体诗的自赎〉、〈孟浩然〉、〈贾岛〉)其中以〈宫体诗的自赎〉最为精彩,该文篇幅较长,内容较丰,意境甚高,文字又美,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与卢照邻〈长安古意〉等诗篇的閳释,将唐人的生命力量、精神面貌,呈现出来。我选闻一多的文章,还有介绍这位清华校友的用意。但是,学生反应并不理想。学生说,读不懂,文章中引用的宫体诗是什么意思,难以了解,也就是无法阅读下去。当然也有学生读了大呼过瘾,然而终究是少数几位。所以,闻一多的唐诗杂论并不是提供学生认识唐代特色的理想读物,在试验失败之后,应该更换。

 

这个学期,我选了另外一篇介绍唐代的文章:〈大唐盛世〉,是美国汉学家谢弗撰,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中的一章,不连注释的本文即有五十页之长。学生反应如何?首先是太长了,五十页的简体字,真是阅读上的一大负担。然而,只要时间许可,奈者性子慢慢读下去,好像随着谢弗在唐代这里看看,那里逛逛,觉得颇有趣味。按:〈大唐盛世〉一章的子题有:历史概况、唐朝的外国人、商船与海路、商队与陆路、唐朝境内的外来居民、唐朝外来居民的待遇、进贡、胡风、外来事物在文学中的反映。颇能反映有唐一代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况且文笔活泼生动,读来引人入胜,用功的学生都表示喜欢,而且感到很有收获。与闻一多〈唐诗杂论〉比较,这篇文章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不少学生非但从这篇文章看到了大唐盛世的概括面貌,也尝到了一点「读史的乐趣」。

 

(六)

 

拟定教学重点之后,对于讲述内容需要加以设计。「大唐风华」一讲自然不能没有唐太宗李世民。他的事迹甚多,与其泛泛而谈,不如有所选择,深入分析。我是从三个方面来设计。

 

第一、李世民在李唐得天下的重要战役中杰出的表现,用讲故事的方式陈述,并引导学生思考。李唐击败东都王世充与河北窦建德,清除主要对手,统有天下的局势遂告形成。而这场著名的战役(虎牢之战)起因于李世民率军进围东都王世充,窦建德率军十万南来救援,并致书世民,要唐军退至潼关,复俢旧好。李世民面对这样的形势,怎么办呢?这是故事前半段的起头,让我把一本《唐太宗传》(赵充尧、许道勋着,人民出版社,1984)中的有关叙述抄录于下:

 

李世民的部下出现了意见的分歧。记室薛收等认为,王世充困守东部,唯缺粮草。如果夏、郑相连,以河北之粟供应东都,那么战斗将延续不已,统一事业就遥遥无期了。因此建议留部分兵力围洛阳,慎勿出兵﹔秦王则亲率精兵,抢先占住成皋的险要武牢,击败窦建德,王世充的东都自然会不攻而下。但是,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认为,王世充坚城固守,难以攻克﹔窦建德锋锐气盛,不易抵挡﹔若东去武牢,必将背腹受敌﹔妥当的办法是退保新安,据险而守,伺机再战。

 

这段文字系依《通鉴》卷一百八十九改写。讲述两种意见之后,不妨可以问问学生,你想李世民会采取哪一方的意见?学生会回答:薛收。接着问:为什么?学生会说:李世民是一位英雄人物,一定不畏艰难;或是,李世民猛勇善战,一定不会避敌退守。这些都答得很好,但只能说明,某些学生对于李世民已有所认识,这个故事并没有为这些学生增添新的知识,但对于从来不知李世民为怎样人物的学生来说,同学的见解必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薛收讲的比较好,因为他讲到如果不出兵挡住窦建德会有严重的后果,也提出相当具体的做法,萧瑀他们则讲的简单空洞,大为不如。」表示这位学生能够就故事内容加以分析,展现出很不错的思考力,值得称赞。

 

 

 

这个故事后半段就是「虎牢之战」。李世民进据武牢,窦建德率大军来攻,两军列阵对垒,战事一触即发。《通鉴》卷一百八十九的记载可以作为描述战役经过的蓝本,教师不妨据以讲述:

 

建德列阵,自辰至午,士卒饥倦,皆坐列,又争饮水,俊巡欲退。世民命宇文士及将三百骑经建德阵西,驰而南,戒之曰:「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士及至阵前,阵果动,世民约:「可击矣!」帅轻骑先进,大军继之,直薄其阵。建德群臣方朝谒,唐骑猝来,朝臣趋就建德,建德召骑兵使拒唐兵,骑兵阻朝臣不得过,建德挥朝臣令却,进退之间,唐兵已至,建德窘迫退依东坡。世民率骑赴之,所向皆靡。于是诸军大战,尘埃涨天。世民帅史大奈、程知节、秦淑宝、宇文歆等卷旆而入,出其阵后,追奔三十二里,斩首三千余级。建德中槊。(被俘)

 

唐军进击,窦建德的骑兵军然为朝谒的群臣所阻,真是一幅怪异的景象。窦建德大败的故事应该怎样解释呢?问问学生。学生说李世民善于用兵,很对;窦建德轻敌托大,也对。李世民手下不少勇降,窦建德似乎很少,同样是很好的解释。

 

这个故事还没结束,窦建德被俘,王世充只有投降,李世民完成了一件大功业。回到长安,必然是踌躇满志,请看《通鉴》卷一百八十九的记载:

 

世民披黄金甲,齐王元吉,李世绩等二十五将从其后,铁骑万匹,前后鼓吹,俘王世充、窦建德及随乘舆、御物献于太庙,行饮至之礼以飨之。

 

披黄金甲的李世民心里想的是什么?不妨请学生发表意见。如果有学生说,李世民会觉得天下应该是他的。教师接着问:既然李世民建有大功,唐高祖李渊为什么不立世民为太子?李建成是长兄,而且表现不差,高祖没有废立的理由。于是,兄弟相争,血染玄武门,高祖退位,世民登上天子宝座。他为了掩饰这件不名誉的事,他会怎样做?篡改历史,将起义之功据为己有,还有就是抹黑建成,把他说成一个不堪的人。一连串的问答,不只把学生有关的知识连缀起来,而且让他们接触到「历史记载」的真伪问题,很有意义。

 

第二、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可以用现代史学研究来说明,藉以让学生了解一点历史学的思考与方法。唐太宗与魏征的君臣相得一直是历史上的美谈,唐太宗信任并重用魏征的原因何在?魏征敢于进谏,长孙皇后说:「(魏征)引仁义以抑人主之欲,真乃社稷之臣。」以及许多这类事例,得到太宗这位「明主」的赏识,是昔日最为常见的问答,却不能令现代史学家满意,需要探寻其它解释。

 

陈寅恪是公认的史学大师,他对唐太宗与魏征的君臣关系作了深入精辟的分析。提出崭新的解释,值得向学生介绍。我用的方法只是口述说明,并未印成数据带领阅读,我想若能采取史料阅读的方式,效果可能更好。陈寅格的解释见于〈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一文,兹引录于下:

 

旧唐书魏征传虽称征是巨鹿曲阳人,北史征父长贤传亦言其为魏收之族叔,就表面而论,征似为山东之高门,此不过南北朝隋唐时代衿夸郡望之风习耳。然据元和郡县图志载魏收墓在恒州鼓城县,且言「后魏北齐贵族诸魏皆此邑人也。所云巨鹿曲阳人者是也」。但同书载魏长贤墓在澶州临黄县,新书宰相世系表以征为馆陶魏氏,高达夫诗又谓郡北有征旧馆,是征父坟墓及己身所居皆与魏收葬地并不相近,新表之言甚得其实。依此推论,则征家不可视为后魏北齐贵族之盛门,可以无疑也。明乎此,则太宗所以任用征之故始可了解。太宗虽痛恶山东贵族,而特重用征者,正以其非山东盛门,而为山东武装农民集围所谓山东豪杰之联络人耳。在太宗心目中,征既非山东贵族,也非山东武人,其职任仅在接洽山东豪杰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以供分合操纵诸政治社会势力之妙用。苟征之行动踰越此种赋与之限度,则必启太宗之疑忌,自不待言也。史言征荐杜正伦为相,而正伦者出自山东之盛门,则征监视山东贵族之作用消失,转有连合山东社会文武两大势力之嫌疑。君集者,两唐书本传虽不详载其家也,只言其为武人,然周书北史均有君集祖传,又新唐书中宰相世系表侯氏条亦载其祖植为周标骑大将军肥城公,与周书北史相同。后来出土之侯植墓志称植曾赐性贺屯氏,复与周书北史所载符合。是君集与太祖俱属六镇胡汉关陇集团,史言其才备将相自非偶然,征竟与之相通,则是总和当日东西文武三大社会势力,而己身为枢纽,此为太宗甚不能容忍者,幸其事发觉于征已死之后,否则必与张亮侯君集同受诛灭,停婚仆碑,犹是薄惩也。观征自请召抚山东,发一书而降徐世绩,先劝建成讨平刘黑闼,因其地深自封植,建成果从其策,及建成不幸失败,又自请于太宗亲往河北安喻其党徒,能发之,后能收之,诚不世出之才士。故建成用之以笼络河北英俊,太宗亦用之以召抚山东豪杰,其个人本身之特点故不应抹杀,但如历来史家论征之事功,颇忽社会集体之关系,则与当时史实不能通解,故略办之如此。至若征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褚遂良,太宗知之不悦者,盖太宗沽名,征又卖直,致斯结果,本无可怪,然其事仅关系个人,殊征末不足道矣。

 

这一大段精彩的历史论述,怎样用于课堂教学?如果只用讲述方式的话,重点为:一、先对三股社会势力,即:关陇集团、山东贵族与山东豪杰所说明;二、介绍陈寅恪的主要论点,唐太宗之重用魏征,「仅在接洽山东豪杰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以供分合操纵诸政治社会势力之妙用。」及其后来的变化。三、解释「停婚仆碑」,即将嫁至魏家的公主召回,并击毁亲为魏征所立的墓碑,可见唐太宗对魏征极为不满;四、解释陈寅恪论述史事最为要紧的地方,即强调社会集团之关系,使表面史事之所以然得到深刻的解释。这一点最为重要,最能显示陈寅恪学养功深,不愧大师手笔,值得向学生多加介绍。

 

如果将上录文字作为二手史料在班上阅读,除了以上四点亦须讲述之外,还可以加上两项重点。一是魏征与候君集两人家世出身的考证。虽然是寥寥数笔,但举证确凿,推断严谨,是介绍史料运用的好例子。二是讨论最后一句,史书记载太宗不悦魏征之事,陈寅恪何以认为是「微末不足道」?这里可以看出陈寅恪对历史的解释有其准则,表浅的理由在他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第三、从《贞观政要》中选取唐太宗与魏征关于纳谏的史料,与学生阅读讨论。阅读直接史料,最容易让学生进入当时情景,只是上课时间有限,安排的史料必须精要,学生读后不只增加一点知识内容,还能带动他们的思考,让他们能够对于所读史料的含意提出解说。我在关于唐太宗的课上所进行的史料阅读取材于《贞观政要?纳谏第五》,是唐太宗与魏征的一段对话,兹录于下:

 

贞观十二年,太宗谓魏征曰:「比来所行得失政化,何如往前?」对曰:「若恩威所加,远夷朝贡,比于贞观之始,不可等级而言。若德义潜通,民心悦服,比于贞观之初,相去又甚远。」太宗曰:「远夷来服,应由德义所加。往前功业,何因益大?」征曰:「昔者四方未定,常以德义为心,旋以海内无虑,渐加骄奢自溢。所以功业虽盛,终不如往初。」太宗又曰:「所行比往前何为异?」征曰:「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勉强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太宗曰:「于何事如此?」对曰:「即位之初,处元律师死罪,孙伏伽谏曰:『法不致死,无容滥加酷罚。』遂赐以兰陵公主园,直钱百万。人或曰:『所言乃常事,而所赏太厚。』答曰:『我即位来,未有谏者,所以赏之。』此导之使言也。徐州司户柳雄于隋资妄加阶级。人有告知者,陛下令其自首,不首与罪。遂固言是实,竟不肯首。大理推得其伪,将处雄死罪,少卿戴冑奏法止合徒。陛下曰:『我已与其断当讫,但当与死罪。』冑曰:『陛下既不然,即付臣法司。罪不合死,不可酷滥。』陛下作色遣杀,冑执之不已,至于四五,然后舍之。乃谓司法曰:『但能为我如此守法,岂畏滥有诛夷。』此则悦以从谏也。往年陕县丞皇甫德参上书大忤圣旨,陛下以为讪谤。臣奏称上书不激切,不能起人主意,激切即似讪谤。于时虽从臣言,赏物二十段,意甚不平,难于受谏也。」太宗曰:「诚如公曰,非公无能道此者。人皆苦不自觉,公向未道时,都字谓所行不变。即见公论说,过失堪惊。公但存此心,朕终不违公语。」

 

这是一篇精彩的对话。唐太宗的反应敏锐以及魏征的直言敢谏,在一来一往的言辞中充分展现,而魏征心中的忧虑更与唐太宗的自信形成明显的对比。

 

唐太宗对魏征提出问题,其实是满怀信心的,但听到魏征的回答,显然与自己的期盼有不小的落差,所以接着就说功业应以德义为根据,既然魏征认为德义不如初年,那么近年功业又从何而来呢?逼得魏征只能坦白说出,太宗初年心中有德义,近年功业有成,于是骄奢起来。太宗明白魏征是说他的表现作为与初年不同,于是接着问:有什么不同。魏征也很直率地以太宗听纳谏言的态度变化来说明前后之异。太宗一听,立即要魏征举出事例,魏征也立刻讲了三件事做为左证。三事足可支持魏征的论断,太宗只有默认,最后讲了几句漂亮的话,嘉勉魏征。唐太宗真会接受魏征的劝谏,向初期一样虚心纳谏吗?问问学生,他们大都说:「不会」。因为这位充满自信的皇帝,功业愈盛,愈是骄傲,也就愈难听纳谏言了。而魏征呢?心中的忧虑也只会有增无减。

 

阅读这段史料,要学生注意三点,一、唐太宗贞观时期的政事有前后之异,随着功业渐盛,骄奢自满也就愈趋明显,初年劝谨俭朴的作风,快速消失。二、唐太宗与魏征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彼此不满逐渐加深,终至「停婚仆碑」。三、藉这些文字辞句进入人物心中,揣摩想象当时情景。探索人们的内心世界,既能对史事有深入体会,又颇为有趣,但需要数据左证,不能任意猜测。

 

(七)

 

「虏获窦王,世民之功」与「贞观称治,前后有异」只是「大唐风华」这一讲中的两个小节,课堂教学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我为了这三十分钟所做的准备工作,包括历史故事的讲述与讨论,现代史学方法的介绍以及史料的阅读与解析,都是有目的的安排与设计。这二小节如此,其它部分亦然。一学期的课程,得到学生的肯定,在他们回答的课程目标中已有所反映。至于一些用功的同学希望再多读些史料,再多一些讨论,则显示这门课程仍有学生并不满意的地方,也就是尚有向上提升的空间,这也是我应该努力改进的方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