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李铜玉:历史教学运用对
最新热门    
 
张元:历史的理解

时间:2009-10-18 17:08:00  来源:张元
 

张元:历史的理解


关键词:教学札记/长平之战/历史的理解
  

  有一堂历史课,讲到战国时代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老师讲完之后,问学生对于赵括的看法。学生大概都会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导致大败,应予批判。如果,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他的理由是:

  长平被围了三年,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姓的吃喝怎么解决?外面的援兵又没有。摆在赵括面前的出路,要不就是活活饿死,要不就是投降秦军,但他既不是等死也不是投降,而是冒死突围。他就这么做了,虽然战败而死,但也是为国捐躯,怎么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呢?

  老师应该如何响应这位学生的发言呢?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鼓励,对于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表示肯定与赞许,这是必要的。接着,老师就要带领学生对于“长平之战”与“赵括”进行“历史的理解”,也就是老师要教学生如何去认知过去的一件大事和一位人物

  一、回到当时的情景。老师对于历史上这场著名的战役不可能记住很多细节,但脑中总有些大致的图像,用它来检验学生的第一句话,立即可以发现很有问题。我们大概不会记得长平之战是由于韩地上党人民弃秦投赵而引起,但总记得在赵括指挥大军之前,赵军的主帅是名将廉颇,廉颇“坚壁不出”,采取守势以抗拒秦军,这个图像应该相当清楚。所以,学生所说“内有饿殍,外无援军”的情况并不存在,前提不能成立,之后论述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二、关于赵括,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呢?我认为,还是必须重视史书中的赵括形象,这是认识这位人物最主要的依据。我们大概不会不记得蔺相如不赞成赵王任命赵括,取代廉颇;特别赵括的母亲很反对,还把父子二人作一比较,应该还有印象。蔺相如和赵母的话,代表了有识者对于这位青年军事理论家的看法,也是对赵括这类人物的历史评价。赵母把赵奢和赵括父子二人做一对比,本身就是既生动、有趣,又有训诲意义的小故事,十分精彩,历史课堂不讲可惜。

  三、想要理解过去,就要尽量进入过去,过去与今天不同,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历史是一门时间的学问,讲历史一定要讲出时间上的特点,也就是要有时间感。公元前260年,是一种怎样的氛围?韩人、赵人心中,秦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老师都要设法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能够有所感受。

  四、理解过去,很重要但很不容易;批评过去,作些翻案文章,并不困难,却无意义。历史不是事情的经过,历史知识不是一些原因、解释的表面陈述;我们要有深入的了解,尽可能了解当时人们内心的想法,也要知道各种解释有其数据上的证据。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证据的重要,学生有独特的意见时,老师除了要问有证据吗?还要尽可能举出一些反证,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说明。理解过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能得到“历史知识”;只是背诵过去大事的原因、经过、影响等等表面的叙述,并不困难,但无法取得“历史知识”。

 

 

  今天,在学校担任老师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今天的学校对历史老师的要求,不再是一位历史事实、历史解释的传播者,而是一位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的“专家”。这位专家既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充分的“教育知识”。专家不是几年就能养成,而是长时间的努力,不断积累旧学、吸收新知才能做到的。

  历史知识,既有具体内容、解释说明的一面;也有知识结构、认知方法的一面。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必须兼顾两者,不可偏废,而且两者之间有着必然依附的关系,也不是可以任意切割。例如:我们阅读古代史籍,可以增进对于具体内容和解释说明的“知识”外;经由精心研读、细心推敲,了解古人何以如此记载,何以如此论述,同样可以让我们认识历史的结构,熟悉认知的方法。就以“赵括”为例,如果我们阅读《资治通鉴》有关长平之战的篇章,我们一定会注意到胡三省的按语。诸如:赵王接纳韩人上党的献地,并派平原君前往受地。胡三省写道:“秦有吞天下之心,使赵不受上党而秦得之,亦必据上党而攻赵。故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而在于用赵括。”虞卿建议派人带“重宝”去联结魏、楚,形成对秦的合纵,赵王不纳。胡三省说道:“史言赵之丧师蹙国,不特以赵括代廉颇之故,亦由不用虞卿之计也。”赵军在赵括指挥下,大举进攻,为秦人所围,粮食断绝四十六天,内部动乱不已,赵括出击秦军营垒。胡三省记曰:“史言急来攻垒,赵括为计如此耳。下言欲出而不能出,而赵括自出而死,其势可见。”

  我们可以在这些有限的按语中,看到胡三省注意到当时的局势、人们的心理和决策的影响。胡三省阅读这些“事情”,产生一点想法,就随手写了下来。我们在阅读典籍的时候,是否也应该学学胡三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有点想法,就写下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也不妨讲几个有趣的故事,把时代的情景、人们的心理、面对的问题、处理的手法以及取得的教训等都呈现出来,带领学生去思考、去感受、去体会。你们能理解吗?随时问一问,知道了学生的想法,老师才好带路。老师不是告诉学生过去有这有那,而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引领学生进入那我们今天很不熟悉的古代世界,去看看那里的百官之富、宗庙之美。

  我们教中国古代历史,最好读一点传统史学的典籍,像《资治通鉴》就是很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读《通鉴》的时候,请特别留意胡三省的按语,它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如果我们同时研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收获必将更为丰硕。

  最后,还是要提醒老师,不要批评学生这里错了,那里不对。学生都会了,还需要来上课吗?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论如何不妥,如何幼稚,都表示他对这门课有兴趣、有热忱。他已经在学习的起点上整装待发,这时就要看老师如何带领了。

    作者简介:张元,台湾清华大学,中国台湾张元(1941- ),男,河北广宗人,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宋史及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原载《历史教学》(津),2005.11.59~6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