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编:历史对联谜语类习
中学生阅读书目推荐100
侯云燕:历史教学中的心
马善昀:历史点拨教学“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刘强:历史思维插上想象
田振国:历史教学要寻找
历史博客:历史新课导入
林金木:历史教与学的一
最新热门    
 
推荐:历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时间:2009-10-18 17:16:53  来源:佚名
 

历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教学论


一、 说明
(一)课程性质
《历史教学论》是一门以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而设置的基础课程,也是形成师范生职业特征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历史教学论》以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依据,结合历史学科固有的学科特点,广泛选择和采纳古今中外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优秀教学方法、技能和经验,以历史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将基础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为一体的应用理论学科。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科的学习与实践,应使历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历史课程与历史教育的一般理论与演进历程,知道当今世界范围内历史教学的基本状况以及我国历史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现状;学习和通晓与中学历史教学有关的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材、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基本技能等基础应用理论,并通过校内“微格教学”实践,初步形成适应中学历史教学要求的教学与管理能力;学习和了解关于学生学习态度、方法、能力等培养和指导的一般理论,为适应我国不断发展的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新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1、“历史课程论”:学习有关“课程”的一般理论和与学科有关的分科“课程”理论以及历史教材的编写、审定、使用等基础理论,使学生在接受和了解有关“课程”一般理念的基础上,加深对本学科相关基础理论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增强对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策略的理解与操作能力,减少对教材的盲目依赖心理,形成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的基本能力。
2,“历史教学论”:介绍有关课堂教学的一般原理,课堂类型、教学模式、教学技能等与历史教师职业能力形成直接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变化、教学方式的更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内容,使学生既学习到传统的教学技能与理论,同时也学习到新科技教学设备下新的教学技能与方法。创造条件,建立健全现代教学手段模拟训练系统,利用“微格教学室”等条件,使新的教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形成未来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能力。
3、“历史学习论”:系统学习有关“学生学习”的一般概念、本学科学习的相关知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新的学习观以及新的学习模式,使学生通过对新的学习理念的理解,提高对现代教学过程及其本质与特征的理解,并依此为基础强化新时代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的自觉性。
4、,“历史教育评价论”:系统地介绍教育教学评价发展的一般历程、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时代特征、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学生学业评价的一般方式与操作要领等有关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最基本的知识。通过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现状、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形成对教学评价新的认知结构,力求使教学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成长和学校提升的重要手段。使评价活动变成多主体参与的多边活动,使我国在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上与世界同步。
5、“历史教师论”:课堂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备课的一般理论与技能,了解历史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关教师培养的先进经验与模式,使原来简单的“校内学习+校外实习=合格教师”的培养模式,发展成为“理论学习+微格技能训练+校内现代化教学设备模拟教学+校外实习”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最后,从学生一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介绍历史教师的继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有关途径与方法。
(四)教学时数
课堂教学:45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从宏观角度讲,历史教学论的教学过程,应是课堂教学与技能培养的微格教学、全面素养培养的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仅就“课堂教学”而言,为使学生加深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教学方式应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专题研究等多种方式,使师范生的能力形成有一个与新的教育理论相一致的“浸润”环境。

 



二、 正文

第一章 中学历史课程

教学要点与内容

第一节:课程的基本概念
1、 课程的含义
掌握“课程”一词的产生、发展、以及古今涵义的变化;
2、 当代课程涵义的新发展
了解当代世界范围内,有关课程理念的不同观点;理解并把握课程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二节:我国历史课程的沿革和发展
1、中国古代的历史课程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教育及其内容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知道中国古代历史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中国近代的历史课程
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教育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知道康有为、梁启超、顾颉刚在历史教育改革中的主要主张;
3、新中国建立后历史课程的发展
了解新中国建立后历史课程发展的历程;知道并理解新中国建立后不同阶段制定的历史课程教学大纲及其特点;
第三节  当代世界历史课程发展的典型特征
1、 美国的历史课程状况
知道20世纪初美国历史课程发展的特点;知道并理解20世纪后半期美国历史教育改革的背景、特点。
2、 英国的历史教育
知道20世纪60年代英国历史教育的危机和发展特点;了解20世纪后期,英国历史教育改革的内容。
3、 其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教育
了解当代俄罗斯、韩国、香港历史教育发展的现状。
第四节:我国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趋势
知道并理解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

教学时数:
4课时

考核要求:
识记:课程的含义
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分析:世界历史教育发展与我国课程改革的关系

教材及参考书目: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1月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8月版
《史编拾遗》 苏寿桐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聂幼犁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版


第二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


教学要点与内容

第一节:课程标准的性质与作用
1、 课程标准的含义
了解我国由《历史课程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的发展过程;掌握“历史课程标准”概念;
2、 历史课程标准的特性
知道并理解历史课程标准属性与特征;
3、 课程标准的作用
知道历史课程标准在历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初步学会使用历史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
1、 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区别
理解课程标准与课程大纲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点。
2、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分析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为掌握和使用课程标准打好基础。
3、 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通过对新编《高中历史课程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与特点。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材的分类与编写
1、 中学历史教材的含义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教材”概念的本质特征。
2、 中学历史教材的类型
知道历史教材分类的一般方法;了解和掌握历史教材常见的类型。
3、 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
了解我国教材编写制度的历史与现状;理解和掌握历史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与中学历史教学
1、 历史教科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识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以新编历史教科书为依据,分析历史教科书的结构以及各部分在整体框架中的作用;掌握历史教科书使用应注意的一般问题。

教学时数:
5课时

考核要求:
理解并掌握的重要概念:“历史教学大纲”、“历史课程标准”、“教材”
列举课程标准的特性;
了解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分析新编“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列举历史教材主要类型;
概述历史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通过历史教科书的结构,分析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历史教科书;

教材及参考书目: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走进新课程》 基教司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版

 


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
  
教学要点及内容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学任务
1、基本历史知识的传授
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概念;分析历史基本知识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
2、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理解和掌握历史教学中学生智力和能力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3、对学生道德、情操、人生观的培养
理解并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节: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
1、历史知识的特点
理解并认识历史知识的一般特点。
2、中学历史教学的特点
认识并掌握历史教学过程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中学历史教学、教育原则
1、教育的意义
了解“教育”的一般含义;认识教育在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2、中学历史教育的原则
理解并掌握历史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类型与结构
1、综合课型的内涵与结构
形成“综合课型”的正确概念;理解综合课型适应的范围;掌握综合课型的一般结构与使用方法。
2、单一课型的内涵与结构
了解中学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单一课型及其结构;理解并掌握绪论课、授新课、复习课、考察课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
6课时

考核要求
解释概念:基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综合课、绪论课、授新课、复习课、考察课;
分析正确传授历史基本知识应注意的问题;
概括历史教学中开发与提高学生智力、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列举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依据历史知识的特点,探讨历史教学的特点;
概述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列举常用的历史教学课型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教材与参看书目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版
《中小学历史教学法》 茅蔚然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中学历史教学法》  夏子贤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 于友西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中学历史教学手册》 北京教育学院编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887年版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


教学要点及内容


第一节: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
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理解并掌握讲述法、讲解法、图表示意教学法、谈话法等常用教学方法的概念、适应范围、注意问题。学会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历史课堂教学。
2、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综合创新方法
了解我国目前在历史教学中形成的几种综合教学方法,理解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历史专题史内容的讲授方法
理解并掌握历史教学中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战争史、民族史以及历史人物等专题历史的特点、讲授中应注意的问题、讲授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中学阶段的乡土历史教学
1、乡土历史的概念
理解“乡土历史”概念的含义
2、乡土历史的教学功能
认识乡土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作用。
3、乡土历史教材的形式和内容
了解乡土历史教材的一般呈现方式。
4、乡土历史资料的收集和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
熟悉和掌握乡土历史资料收集的方法以及编写教材时应注意的原则。
5、乡土历史教学的实施
了解和掌握乡土历史教学的几种主要形式。


第三节: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
1、历史教学课外活动的作用
了解历史课堂课外活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历史教学课外活动的形式与方法
了解历史课外活动常见方式;掌握主要活动方式的组织方法。
3、历史课外活动的基本原则
理解并认识历史课外活动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中学历史教学、教育模式的选择
1、着眼于信息处理的历史教学教育模式
了解和认识历史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与接受的基本理论;认识“信息反馈”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着眼于人际关系的教学模式
认识人际关系教学模式的理论价值;了解并初步掌握协作教学模式、小组研究模式等新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着眼于人格发展的教学模式
了解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特征和培养的一般理论。
4、着眼于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
了解行为控制教学模式的一般原理;掌握行为控制教学模式实施的一般步骤。
5、历史教学中范例教学模式
了解范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掌握范例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时数
6课时

考核要求
解释概念:讲述法、描述法、概述法、叙述法、讲解法、谈话法;
概述描述法、叙述法、概述法适应的范围以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列举讲解法所包含的几种常用方式;
列举图表示意法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列举谈话法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简述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战争史讲述中应注意的问题;
列举讲述民族史讲述时应坚持的原则何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简述乡土历史教学的意义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列举常见的历史课外活动方式;
概述一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

教材及参考资料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历史学科教育学》 于友西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历史教育学》 赵恒烈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 吴立刚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五章  中学历史教学技能
教学要点及内容


第一节:教学技能概述
1、教学技能的概念
了解“技能”的含义;理解教学技能的内涵。
2、教学技能的特点
理解教学技能形成与表现过程所固有的特点
3、教学技能的分类原则
了解教学技能的分类原则;
4、教学技能的分类体系
了解教学技能的不同分类标准以及世界上著名的技能分类模式。


第二节:语言技能
了解并掌握语言教学技能范畴、作用以及口头语言构成要素、应用原则;了解并学会掌握书面语、形体语的作用、类型、及使用原则。


第三节:变化、演示与提问技能
1、变化技能
了解变化技能的作用、类型以及使用原则;初步学会在教学中使用变化技能。
2、演示技能
了解演示技能的作用、类型及使用原则;初步学会在教学中使用演示技能。
3、提问技能
了解提问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类型;掌握提问技能使用的过程和要领;初步学会在教学中使用提问技能。


第四节:调控技能
1、导入技能
了解调控技能的一般理论;了解导入技能使用的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的作用、分类、应用原则;初步学会在教学中使用导入技能。
2、结束技能
了解结束技能使用的范畴、作用、类型以及应用原则;初步学会在教学时使用结束技能。
3、强化技能
了解强化技能的作用、类型、要求以及使用原则;初步学会在教学中使用强化技能。
4、组织技能
了解组织技能在教学中作用、类型以及使用原则;初步领会教学中组织技能的使用技巧。

教学时数
4课时

考核要求
解释概念:教学技能
列举教学技能的特点;
简述教学技能分类的原则;
简述教学口语技能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列举常用板书的类型,分析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
简述变化技能、演示技能、提问技能、导入技能、结束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技能的作用及其使用原则。

教材与参考书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中学历史教师基本功》于友西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 赵克礼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第六章  中学历史现代化教学

教学要点和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什么是多媒体
了解“多媒体”的含义,掌握其概念。
2、多媒体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认识、理解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增强历史形象、增大课容量等多种作用。
3、多媒体CAI课件的类型
了解多媒体CAI教学课件演示型、练习型、网络教学型、互助合作小组学习型、个别型、仿真型、开放学习型的类型的特和其所适应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第二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1、多媒体CAI可见的设计制作原则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CAI课件设计制作的科学性原则、控制性原则、简约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2、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CAI课件的个别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导航策略设计的基本原理、步骤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步骤
了解并掌握课件制作前“需求的调查研究”、“教材系统结构的设计”、编写制作脚本等准备工作的程序和要领。
4、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制作软件
了解多媒体素材制作所需的文本编辑软件、图像编辑软件、绘画和作图软件、音频编辑软件、动画制作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的一般知识并掌握制作技能。
了解较为广泛使用的几种多媒体集成软件。


第三节:网络化教学与学习
1、网络教育及其发展前景
了解网络教育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前景。
2、网络教学的特点
认识网络教学的资源共享性、时效性、交互性、个别化学习等特点。
3、网络教学的模式
了解网络教学的独自学习、一对一学习、一对多学习、多对多学习等学习模式的特点及其实用价值。
4、网络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了解网络教学在历史教育过程的使用要求。


第四节: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注意的问题
了解和掌握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应注意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等理论问题,以及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简约高效、资源共享等原则;理解网络教学中加强人文环境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数
4课时

考核要点
解释概念:多媒体辅助教学。
简述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列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原则。
结合具体教学任务,说说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要求和程序。
结合我国国情说说网络化教育的价值。
网络化教育和多媒体课件使用时,应怎样注重人文教育。

教材及参考资料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历史卷》 于友西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 王志强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案例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全平 中国远程教育 2002年5期
《论现代远程教育的师生关系》 张萍 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2年1期

 



第七章  中学历史学习

教学要求及内容


第一节:历史学习的基本概念
1、学习的内涵
认识有关“学习”活动的界定和概念;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2、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
了解中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历史与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区别与特点。


第二节: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特征
1、影响学习的因素
了解并认识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2、历史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的特点及其价值。
3、历史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了解学生学习历史时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4、学生学习历史的外部因素
了解教师、教材等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影响。

第三节:历史知识的学习
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特征;了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具体目标;熟悉并掌握学生学习历史时常用的感知历史、理解历史、巩固历史、运用历史的方法。

第四节:教师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指导
1、了解学习指导的意义
2、指导学习的内容
认识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思维方式、阅读方法等方面知道的意义与具体要求。

课时计划:
4课时

考核要点:
简述学生学习与广义学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历史学习的特点;
内驱力在学习动机形成中的表现与价值;
影响历史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有哪些;
教师与教材对学生学习历史有哪些影响;
怎样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的方法有哪些类型,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时,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材和参考资料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学习论》 施良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现代学习论与学习指导》 刘晓明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学法指导艺术》蒋宗晓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年版
《快乐学习法》志鹏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历史学习方略》 赵亚夫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第八章 历史教学的评价

学习要点与内容


第一节: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1、评价的鉴定功能
了解评价鉴定功能的主要表现;
2、评价的导向功能
了解评价在指导教学改革方面的“双刃剑”功能。
3、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
认识评价也是学习;了解评价的信息反馈作用。


第二节:课程改革与评价理论的发展
1、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发展
了解目标取向评价、过程取向评价、主体取向评价的一般原理与作用。
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特征
了解两种评价的主要理念;分析两种不同评价方式在教学中的作用。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理念
了解和掌握新的评价观念:以质性评价统整、取代量性评价、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于发展、重视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强调评定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不仅重视结论,更加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第三节:学校教学、教育活动中常见的评价类型
1、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
了解学生评价中的定位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结果评价等不同类型的评价特征及其不同的功能。探讨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化评价方式。
2、学生评价目标领域的划分
了解布鲁姆有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与健康评价理论的基本框架,探讨学生评价更为科学的区域划分方法。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了解学生学业评价的过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阶段以及三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和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测验试题
1、题型分类
了解题型分类的一般理论;
2、历史教学测评中的常见题型
了解是非题、配对题、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不用类型测试题的特点与命题方法。


第五节:教育测评中常见的质量指标
了解并掌握“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等评价概念与方法,初步掌握评价试题优劣的方法与途径。

课时安排
6课时

考核要点
概述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解释概念:目标取向评价、过程取向评价、主体取向评价。
分析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功能与局限性。
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评价理念。
概述布鲁姆有关评价目标领域划分的理论及其价值。
列举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
解释概念:难度、区分度、效度、信度。

教材及参考书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教育测量与评价》 胡中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教育评价概论》  侯光文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李本固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历史教育测量研究》  刘凡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九章 历史教学的准备工作

教学要点与内容


第一节:教学准备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1、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意义
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体现教师责任心等方面认识备课的重要性。
2、课前准备的要求
认识课前准备必须符合全面性、计划性、创造性、针对性等要求。
3、教学准备的方式
了解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特点与优缺点。


第二节:学期教学准备工作
1、学习课程标准、熟悉和掌握教科书
2、了解学生情况
认识了解学生情况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掌握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3、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认识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学期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与制定步骤;熟悉学期工作计划的一般格式。


第三节:课前的教学准备工作
1、专研教材
了解并掌握专研教材的基本方法:吃透教材、明确观点、搞清教材的内部联系、明确重点、解决难点。
2、确定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组织教材
了解组织教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组织教材的一般方法。
4、编写教案
认识编写教案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教案编写的要领与技能;能够分清教案的不同类型及其作用。认识课后反思是教学准备工作的延续

课时安排
6课时

考核要点
概述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
学期准备工作的要点与程序;
教案编写前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教材及参考文献
《历史教学论》  赵克礼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004年版
《中学历史教学法》 于友西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 赵克礼 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