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思考:我国台湾学生的历
2003年我国台湾高考历史
台湾高雄小港高中期中历
中外历史教科书比较与未
佚名:由赵薇说到我国的
茅家琦:台湾历史应写进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王宇博:台湾高中教材《
茅家琦:台湾史应写进国
最新热门    
 
我国台湾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纲要

时间:2009-10-18 17:17:12  来源:佚名
 

我国台湾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纲要

 

编者注:历史课程网发表我国台湾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纲要,目的在于向大家提供一种历史教育改革的思路。这种思路的合理与否相信我们的读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对于我国台湾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渗透的“去中国化”的阴谋,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

 

    ——————————————

 

壹、目标

一、加强培养学生在阅读、思考、辨析、论证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习史学方法,反思三年来学习历史之心得。

三、强调从今日之台湾观看东亚(含中国大陆)、亚太及世界史上的重要问题。

 

贰、核心能力

在必修课程历史科「核心能力」基础上,选修课程应有进一步的提升。

 

一、时序观念

「时序观念」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两个层面说明:

 

(一)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

 

1. 比较各种历史分期方式的相似与相异处。

 

2. 说明各种分期方式所根据的原则,解释分期方式背后所代表的观点、立场。

 

(二)区别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两个或更多时代之间的差异,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连性

 

以时间顺序架构建立自己的历史叙述,提出对历史延续与变迁的解释。

 

二、历史理解

「历史理解」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面说明:

 

(一)能够直接地就一历史叙述文本的内容,进行认知与掌握能就同一主题各种相关的历史叙述形式,进行参照、对比及评述。

 

(二)能够就一历史事件,尝试进行设身处地的认知

能经由史料及历史叙述文本的辅助,完整地建构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如时间、地点、场景、议题、价值、冲突、抉择等),以及指明相关历史人物的特质(如动机、希望、优点、缺点等)。

 

(三)能够在历史脉络中,进行关于「重要性」或「意义」的选取与评价

 

能在一较长的时序中,了解一个重要的历史性观念的意涵,及此一意涵的源头与流变过程。

 

 

 

三、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两个层面说明:

 

(一)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1. 能根据所提供的史料,建立起自己合乎理性的历史解释。

 

2. 评估不同历史解释的有效性、适切性、价值与时代意义。

 

(二)理解历史学科的因果关系,对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提出解释归纳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种类,并解释不同原因之间的关连性与重要性高低。(例如:可区分为长期、短期、社会、经济等因素)

 

四、史料证据

 

「史料证据」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面说明:

 

(一)运用思辨,判断史料得以作为证据的适当性

 

1. 依据史料产生的历史环境,判定其作为证据的可靠性及价值。

 

2. 明白某一史料之能作为证据的适当性,是与自己所关切的问题焦点息息相关的。

 

3. 能指出一个并不可靠的史料,如何具有证据效力。

 

(二)自行根据主题,进行史料搜集的工作

 

将搜集到的史料与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对比,进一步形成探究的计划。

 

(三)应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或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

 

1. 在建构一个理解的视野或解释的观点之意图下,进行相关史料的整理工作。

 

2. 应用史料,藉以说明当代生活或社会问题之所以形成的历史背景。

 

 

 

参、时间分配

 

  高中三年级选修课程,每学期三学分,每周授课三节。第一学期为历史专题上册,第二学期为历史专题下册。

 

肆、教材纲要

 

一、历史专题(上册)

 

单元 主题与重点 说明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 儒家思想的要旨及其家庭伦理与社会规范

 书院、官学与孔庙

 

1.本专题以儒家思想为主,历史背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但「问题意识」之提出应与台湾今日的社会与文化相关。

 

2.本专题首先讨论孔孟的思想的要旨,并扣紧其时代背景(可参考第二册单元一和第三册单元一),接着讨论宋明理学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可参考第二册单元三),并进而讨论中国近世以来的家庭伦理与社会规范。

 

3.台湾今日仍有孔庙及祭孔仪式。本专题可先追溯汉唐之间儒家思想及孔子、孟子、颜回等人尊崇地位的起伏及交替过程。而后,从唐宋以来,讨论书院、官学与孔庙的相互关系。

 

4.阅读数据必然涉及原典,本专题以讲解思想史为主,为了避免教师花费太多时间翻译古文,因此阅读数据应求精简,针对要旨,必要时附注释或白话文翻译。

 

二、道教与民间信仰

从道教谈大众文化的生死、问卜……观念

 

谈论观音、关帝、妈祖、王爷、土地公信仰及民间社会

 

1.本专题以道教为讨论对象。由于必修课程(第二册)缺乏叙述道教如何在中国兴起及其对东亚的影响,本专题首先应特别说明道教之兴起及演变。而后,从道教讨论唐宋以来民间之生死、问卜、画符、念咒…等观念及其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2.多神信仰与民间社会息息相关。从观音、关帝、城隍、妈祖、王爷至土地公等信仰不仅触及民间精神心灵,而且与地方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密不可分。本主题避免一一介绍各神明之来历,而应就社会及文化史之角度剖析民间信仰对历史之影响。

 

 

 

三、医疗与社会文化 针灸与本草

 

宗教医疗

 

中西医的相遇

 

1.本专题紧接上述两个专题,讨论医疗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2.第一个主题「针灸与本草」,首先简要讨论「经脉、气与人体之关系」,并述及针灸医术何以发达。其次,本草治病的起源甚早,本专题针对唐宋以来儒医兴起,偏重以本草治疗,而且到了近代中医草药治病的取向又与「科学」的医学观念或技术产生另种关系。第三,讨论宗教医疗,以医和巫的关系为主轴,依历史发展呈现医疗文化与社会之关系。

 

3.第二个主题「中西医的相遇」,讨论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医学及医疗的新观念及社群机制,例如医院、专业医生、细菌学、解剖学、开刀手术等,传入中国后所造成的各种反应。本主题可参考第二册第四及第五单元,及第四册第三单元,即从新文化、新思潮的冲击,讨论中国及台湾社会理中西医之间的关系,例如,为何有「废中医论」?「废医存药」之说?为何有中医学会等团体成立?「科学中药」有何新意?甚至这些「问题意识」之背后与国族主义或文化冲突有何关系?

 

四、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 茶与市民社会

戏剧、通俗文学与大众生活

 

1.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最能呈现新文化史与新社会史的研究新趋向。

 

本单元选择「茶」及「戏剧、通俗文学」当作专题,期盼由此以小见大,讨论宋代以来市民阶层兴起之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新面貌。

 

2.茶与华人生活之密切关系已无庸置疑,然而茶也是种植物,它最初如何形成饮料?不妨与上一单元之「本草」一起讨论比较。宋代以来,饮茶及茶坊之普及与社会经济有何关系?与礼仪习俗又有何关系?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3.传统中国社会,饮茶文化往往与听戏、说书有关。本主题可以从市民生活及休闲文化入手,讨论戏剧及通俗文学之演变,更可从戏剧及通俗文学之内容讨论民间之伦理价值及社会规范,藉此还可以与本册第一及第二单元相联结,使得本册各个专题之间形成整体性的视野。

 

 

 

二、历史专题(下册)

单元 主题与重点 说明

一、从华侨到海外华人

 

从「异乡客」及「族群」之心态转折掌握移民的认同感

 

分别从(1)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2)十九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战后到今日,叙述由中国大陆及台湾移民海外的历史现象

 

 选择重要地区,如东南亚及美国为讨论对象,其它地区简要叙述即可

 

1.本专题以近五百年移居海外的华人为主,探讨他们在不同时期外移的主要动机,移居的地区以及他们的文化和政治认同感。

 

2.所谓华侨指的是「sojourners」,在心理上属于「异乡客」,仍然认同原乡的文化及社会。而所谓的海外华人,指的是心理上已大致接受(acculturation)当地的社会、文化或政治,他们已属于当地的一个族群(ethnics)。「从华侨到海外华人」不只是历史上的现象,更是分析这个专题的主题。

 

3.从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明、清帝国的政局、人口增长、华南社会的特殊问题,人民日渐外移。一支前往澎湖、台湾,一支远赴东南亚,尤其自十八世纪来,移民南洋和经商在质量上都有重要变化。

 

4.从十九世纪中叶起,有些移民转往美国、欧洲及世界各地。他们如何生活、如何适应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一代接着一代,心态上逐渐转变。

 

5.第二次战后,掀起另一波移民潮,自中国大陆避居海外。六0年代以来,从台湾赴美国留学及移民者日渐增多。他们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同时也影响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甚至有些还参与政治,试图左右当地或台湾的政局。

 

6.摘录第一手资料及当代学者的历史论述可增进学生的分析分析能力。但有关六0年代以来的历史著作仍然不够充足,课堂上的讨论应谨慎客观,避免武断。

 

二、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与近代人文生活 ? 从工业革命至一九六0年期间,人文生活与物质材料、自然生态的互动关系

 

一九六0年以前,人们对「自然—文明」的重要论述及书写

一九六0年以来,高科技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关系

一九六0年代以来,人们对「自然—文明」的重要论述及书写

1.本专题应从「自然/物质—文化/文明的互动关系」说明近两百年来物质文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活的关系。就史实而言,免不了叙述工业科技的发展;但就解释取向而言,应避免只介绍「科技史」而已(或者太偏「物质生活」,太过于「唯物论」)。

 

2.第一手史料可分两类:一是有关每个时代中对自然生态及物质文明的描述记实,一是时人对「自然/物质—文化/文明」的论述。

 

3.有关一九六0年代来的部分,应多举台湾的实例,尤其从这些实例中反应台湾与世界「地球村」的密切关系。

 

 

 

三、信息传播媒体的普及 印刷术与书籍、报刊的普及

影像视觉媒体的进步

通讯的现代化及数字革命

 

1.本专题讨论近五百年来各种信息媒体进步的过程及其影响。就进步的过程而言,可以从纯手工的、手工操纵的机械、动力的机械、至数字化的时代。就信息媒体而言,可以分为文字的、图像的及语音的几大类。

 

2.第一手史料可以摘录某个时代某个人的自传、回忆录、记实作品、甚至小说等,从内容中分析当时信息媒体的使用状况及生活的关系。

 

3.除了文字书写的史料,有些静态的或动态的图像文本也可当作第一手史料。古文物如果能实地观察原件最为理想,否则以图片代替也无妨。

 

4.各种信息媒体无不表述某些讯息。然而,文本有真伪之分,同时也各有立场观点,甚至「罗生门」。本专题建议采录几则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考证的基本能力。

 

5.本专题可摘录当代有关信息媒体的理论性作品,让学生得知较具深度的思想。

 

四、历史是什么?个人的反思 ? 历史是什么?历史意识的重要性?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

 

学习历史的意义

 

1.本单元是本册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三年来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最后一个章节,因而回归「史学」本身,提供师生们一起讨论「历史是什么?」「学习历史与现实人生、社会有何关系?」

 

2.本单元强调学生「个人的反思」,所以切忌塞填各种「标准答案」。课本的设计可以针对两大主题:

 

(1)历史是什么?历史意识是什么?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有何关系?

 

(2)史学成为独立的学问,它是否有何不可取代的理由?人们认知过去有何意义?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与现实人生、社会有何关系?当然,如何「善用」历史知识及思维能力,如何避免「滥用」?也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伍、实施方法

 

一、教材编写:

 

(一)高三选修课程目的是为学生进入大学做准备,具有大学预科性质,故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上均应与高一、高二必修课有明显之区隔。课程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并提供若干研读数据,俾便教师讲授以及学生学习。

 

高三历史科选修课程订为「历史专题」,分上、下册。

课程内容上册以中国社会及文化为主要范围,下册以世界史为主要范围。大考中心、教科书的编著者及中学教师应积极研发着重文字表达之新型态试题,以落实高三选修课程之目标。

 

(二)每个专题应包含四个部分:

 

1. 历史叙述:针对专题以文字及图表等叙述历史背景,并提出「问题意识」,带动各个专题之讨论。

 

2. 一手史料:原则上每项「问题」二至四种,图像也可当作史料,必要时配合文字说明

 

3. 学者研究论述:原则上每项「问题」二至四种

 

4. 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历史解释及从事小型研究报告的能力。必要时设计小型讨论会的题目及讨论大纲。

 

(三)教材之中,选录之研读资料应有一定的深度,俾便学生能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四)教材应能反映当今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亦即选取在学界取得共识的观点,或大致赞同的说法。学者的一家之言不宜采用,带有浓厚党派色彩的历史解释亦应避免。

 

(五)内容大纲中之单元、主题为范围,每主题有若干重点,应该涵括在教材之中,至于说明部分则是对重点略加解释,供编写者参考。单元、主题之标题,编写者可以自行设计,不必援用。

 

(六)文字叙述应力求流畅明白,易于阅读。所附文字数据,若嫌艰深,可加以改写。图片、表格等各种数据,亦应尽量与课文内容相配合。

 

(七)编写每一节授课内容,应考虑实际讲授以及各种教法运用所需时间。

 

(八)教材所用年代以历代纪元为主,重要年代下附注公元。

 

(九)外国人、地、物译名,以部颁统一译名为准;无统一译名者,以最适当、最通行者为准,均须于初现时附注英文原名。

 

(十)教师手册应配合教科书,提供补充资料与相关文献等,以利教师教学参考之用。教师手册应与教科书同时出版,俾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方法

 

(一)历史专题之教学任课教师应负责主导,并参考教材及教师手册。教学时需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经验(包括误解、成见、特定立场、生长背景等),预先拟定适切之教学计划,提供适当之教材,并根据教学实际状况修正、调整。不同学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提供学生个别表达、陈述的机会以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学目标与核心能力的达成。

 

(二)纲要内容与核心能力相辅相成,纲要内容是理解过去的基础与材料,核心能力是学生理解过去的方法与历程,学生能力必须透过内容方可落实,教师需时时检验教学是否能将能力落实于内容之中。

 

(三)学习历史必须要理解过去、提升学生理解过去的能力,核心能力中「历史理解」是其它三个部分的基础。学生理解历史首先得建立时间架构,所以需要「时序观念」;理解历史所形成的观点、说法是一种「历史解释」;理解过去所采取的方法则是「史料证据」。这四个部分环环相扣,而以「历史理解」为依归。

 

(四)单一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学习,容易沦为纯粹的记忆;反之,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历史人物及其时空脉络的结合,有助于展开有意义的学习,建构历史的关连性,亦较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五)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学时应以课程纲要的目标、内容、核心能力为基础,灵活运用讲述、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参观访问、史料判读等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之精神。

 

(六)讲述法虽然有益于教师描绘历史情境,却是一种单向式的教学法;教师为营造具启发性之学习环境,应适时在课堂搭配指导、发问与讨论,协助学生掌握核心能力,并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尝试从不同的史料证据检视问题,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七)小组讨论法是发展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就教学单元设计适当的「历史问题」,由学生(三至五人一组,以三人一组最佳)探究答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组成员交换意见。教师无须立即导正学生的看法,学生将会在讨论中逐渐检验、澄清与修正看法,由实际经验理解历史概念、熟悉史料证据的运用。

 

(八)教学应充分运用各种视听媒体,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教学的效果。视听媒体是教学的方法而非目的,运用时应注意与教学目标、大纲内容、核心能力之间的关连性。

 

 

 

三、教学评量

 

(一)教学评量的主要目的在了解教学成效。

 

(二)教学评量应配合教学目标、核心能力、大纲内容之要求,考虑学生之认知与语文能力,选用适当的评量方式。

 

(三)教学评量应采多元化的评量方式,包括课堂的发问与讨论、定期考察、撰写心得报告、专题报告、口头报告、分组讨论、辩论比赛、历史话剧表演等。

 

(四)教学评量应包括总结式与形成式评量,以了解学生的行为起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态度和个别进步情形。

 

(五)学生在历史的能力表现差距甚大,教师可采取档案评量的方式,将学生之各项学习活动表现详加纪录,并将相关作品整理成个人档案,作为评量之参考。

 

四、教学资源:

 

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应成立历史科专科教室,其教学之软、硬设备宜包含下列各项:

 

(一)历史大挂图:如历代都城疆域图、中国历代沿革、各时期世界历史地图、各种历史关键事件的趋势图或传播发展图以及相关的古今台湾地图。

 

(二)重大历史事件演进历程表。

 

(三)古代器物、遗址、传统建筑、园林、都城之模型。

 

(四)历史教学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DVD、VCD、计算机软件等。

 

(五)视听教学设备:计算机、单枪投影机、电视机、音响、幻灯机等。

 

(六)相关参考文献及书籍资料。

 

(七)历代碑帖、名画之复印件、拓片或图片。

 

五、教学相关配合事项:

 

(一)培养学生善用学校及小区图书馆资源,经由阅读史学著作,活用历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建立逻辑思维能力。

 

(二)善用网络资源,搜集数据,吸取史学研究之新信息。

 

(三)应用信息科技融入历史科教学,使授课教材信息化、活泼化,立体呈现历史演进之脉络。

 

(四)师生共同建置历史教学网站,提供教材大纲、考题分析、脑力激荡园地,提供互动、多元的教学模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