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优秀历史试题设计一:台
思考:我国台湾学生的历
2003年我国台湾高考历史
台湾高雄小港高中期中历
中外历史教科书比较与未
佚名:由赵薇说到我国的
茅家琦:台湾历史应写进
李稚勇:评我国中学历史
王宇博:台湾高中教材《
茅家琦:台湾史应写进国
最新热门    
 
我国台湾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纲要

时间:2009-10-18 17:17:13  来源:我国台湾
 

我国台湾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纲要

 

     编者注:历史课程网发表我国台湾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纲要,目的在于向大家提供一种历史教育改革的思路。这种思路的合理与否相信我们的读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当然,对于我国台湾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渗透的“去中国化”的阴谋,则是我们不能认同的。

 

    ——————————————

 

壹、目标

 

一、培养历史学科的方法,藉由历史问题的探讨提升学生的思维。

 

二、帮助学生理解自己文化的根源,建立自我认同感。

 

三、建立学生对于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养成包容并欣赏多元文化的开阔胸襟。

 

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充实其生活的内涵。

 

贰、核心能力

 

一、   时序观念

 

时序既是先后相接的时间顺序,亦是人为安排的时间秩序。时序观念是发展学生历史理解的基础,也是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所特有的性质,历史事件、人物唯有置放在时间架构之下,才能显现出意义与价值。发展时序观念,就是让学生依照时间顺序建构事件之间的意义与关连性,理解历史上诸如变迁、延续、发展、进步、倒退等观念的意义,并对事件提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时序观念」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两个层面说明:

 

(一)                      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认识几种主要的历史分期方式

 

时间术语与分期方式都是人为的建构、约定成俗的用法。学生必须运用适当的时间术语、分期方式来描述过去,并置于适当的历史脉络下观察、理解。

 

1. 熟悉使用机械式的时间术语(例如:日、月、年、世纪、公元前)。

 

2. 熟悉学习主题所提供的分期方式(例如: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秦汉时期)。

 

3. 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年与二十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

 

(二)                      区别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两个或更多时代之间的差异,并建立过去与现在的关连性

 

学生必须构筑自己心中按时排序的时间架构,才能有效地感受时代的差异、理解历史的变迁。同样的,也只有在学生能够依时间排序时,才能真正理解过去与现在之间、不同时代之间的延续性或关连性。

 

1. 说明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与类似之处。

 

2. 说明不同过去(时代)之间的差异,并依特质将过去区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

 

3. 根据所提供的数据、图片,依时间顺序建立一个时间架构(如年表、时间轴)。

 

4. 以时间顺序的架构说明某一个历史发展或现象(例如:法国大革命的发生)。

 

5. 根据学习内容,掌握某个时代中变迁与延续的因素。

 

 

 

二、历史理解

我们常说历史不是「背科」,那么理解活动的开展,恰是最直接且关键的证明。历史理解所关联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历史事实的「记忆」接引、提升至「理解」层次,并且能够对史实的历史脉络与意义加以掌握。

 

「历史理解」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面说明:

 

(一)                      能够直接地就一历史叙述文本的内容与意义,进行认知与掌握

 

历史理解的第一个层面,在于针对教科书等历史叙述文本进行理解。学生要学习从中掌握其可能的多样化叙述形式(如语文、图、表、绘画、照片、音乐、影像等),以及每一历史叙述的述论重点。

 

1. 经由阅读或讨论,而能掌握一历史叙述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及述论要点。

 

2. 能分析一历史叙述,并能以一种不同的叙述形式重新表达原本的中心意涵。

 

3. 能经由一历史叙述的探究,分析与解释其作者的立场。

 

4. 能从每一课程单元中各个历史叙述的阅读或讨论,了解课程纲要上所载明的重要历史知识。

 

(二)能够就一历史事件,尝试进行设身处地的认知

 

历史理解的第二个层面,在于针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基本上这是要求学生学习「设身处地认识过去」。然而,身为进行历史理解的主体―学生绝非是白纸或空罐子,他们有个人的经验、知识与世界观,因此期待学生客观地与过去相遇,是不切实际的。在历史课堂上尝试以学生的解释网络为阶,设法扩充、深化,这样所形成的想象或认知,才有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理解行动。

 

1. 能掌握一重要的历史性名词,在当时脉络下的意涵。

 

2. 以当时的时序、地理空间、用语、概念、价值观等作为基础,来解说相关的历史事件或情境。

 

3. 能参照既有的历史叙述来检视自己原来的认知,建立起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情境的重新认识。

 

4. 能够设想当时人物的经验及其看法,并且避免只用现在的价值或规范进行评断。

 

(二)                      能够在历史脉络中,进行关于「重要性」或「意义」的选取与评价

 

历史是一门探究变迁的学问,最主要的工作,便是在一个较长的时序中进行观照对比,并且参考相关的多种历史叙述,适切地掌握变迁的机制,以及确认关键的所在。

 

1. 能在一连串相关而纷杂的史实中,评断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史实(包含人物、地点、事件、因果关系等),并提出适切的理由。

 

2. 能在一较长的时序中,择取与评估某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并阐述其关键性。

 

三、历史解释

 

历史以过去作为探究对象,已逝的过去无法如实再现,只能透过史料证据来重新建构,因此,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过去的一种解释。「历史理解」着重在设身处地认知过去,目的在尽可能接近无法全然再现的过去;「历史解释」则以史料证据与历史理解为基础,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的、系统性的、因果关系式的说法。教师应提供学生接触不同史料、历史叙述的机会,以发展学生历史解释的能力。

 

「历史解释」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两个层面说明:

 

(一)分辨不同的历史解释,说明历史解释之所以不同的原因

 

不同的史料证据、时代关怀、作者身份、想法都可能导致不同的解释,历史解释因而总是呈现多元的面貌。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历史解释的差异之处,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1. 辨识出对过去不同的解释,并比较不同解释的差异所在。

 

2. 能依史料选择差异与史料多寡,说明对过去为何有不同的解释。

 

3. 能依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好恶、关怀的差异,说明对过去为何有不同的解释。

 

(二)理解历史学科的因果关系,对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提出解释

 

历史解释是对事件、人物的一种时间性解释,旨在建构事件前因(背景、原因)后果(结果、影响)之间的关连性。因果关系是历史解释的基础,学生应提升对历史因果关系(不具有必然性、强制性,相同的原因不见得导致相同的结果)的理解能力,并能与科学因果关系(具有必然性、强制性)区别。

 

1. 体认历史的因果关系不具有必然性,而是人为的分析与解释。

 

2. 能辨识出某一历史解释中作者所认为的几项重要原因。

 

3. 能根据学习内容与所提供的史料,说明历史事件的原因与影响。

 

 

 

四、史料证据

 

史料必须置于历史脉络中,转化为证据,在学生的历史理解或历史解释的活动里起了作用,方具有价值;史料总是应该要与探究过去的意图产生紧密关联,而且唯其能引发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彰显深刻的历史教育意义。

 

「史料证据」作为核心能力之一,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面说明:

 

(一)       运用思辨,判断史料得以作为证据的适当性

 

对多数学生而言,史料在一开始往往只是某种与过去有关的信息,或者与某史实有关的资料来源。学生必须学习在史料中发现线索,并且经由一番思考、讨论或推理,而能判断其作为证据的适当性。

 

1. 直接从史料中找出关键的线索,例如态度、意见、动机等。

 

2. 依据某一探讨主题,评估个别史料作为证据的适当性。

 

3. 理解因解释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立场的不同,可能作为证据的各种史料,在判断及取舍上,会因此而出现差异。

 

(二)自行根据主题,进行史料搜集的工作

 

一般的历史教学,史料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每位学生手中的史料都一样,只需直接拿来运用即可。然而,学生应该要熟悉史料搜集的观念与方法,才能够真正提升在历史学习上的探究能力。

 

1. 了解并能实地练习史料搜集的各种方法。

 

2. 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具体问题,藉以规划出史料搜集的主题和范围。

 

3. 依据原先的问题,比较所搜集到的各种史料之适切性。

 

(三)应用史料,藉以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或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

 

如果是老师应用史料来说明某一史实,那么学生学到的只是相关的信息或知识;只有让学生自己学习应用史料,才有可能真正习得探究能力。高中生应用史料,最重要的目标是能藉以形成一个新的问题视野,更进一步,则是形成自己关于过去或当代的历史叙述。

 

1. 直接从史料中找出答案,以回答关于过去的问题。

 

2. 了解因不同的数据来源,可能会造成对于同一史实或人物的不同解释。

 

3. 了解同一史料因解释者(包括他人或自己)的立场不同,而可能意义殊异。

 

4. 将史料与既有的历史叙述进行对比,分析其间的关联性。

参、时间分配

  

高中一、二年级,每学期二学分,每周上课二节。一年级第一学期为台湾史,第二学期为中国史。二年级为世界史,分两学期讲授。

 

肆、教材纲要

 

一、高中历史第一册

 

说明:本册为整个高中历史课程之首册。宜置入简短的引言,说明历史教育之必要,以及授课顺序上采用【第一册:台湾史】、【第二册:中国史】、【第三册:世界史】及【第四册:世界史】之流程安排的理由。

 

单元 主题 重点 说明

 

一、早期台湾

 

1.台湾原住民族  考古发掘与史前文化

「没有历史的民族」的历史

 

1-1有关台湾史事的明确记录始于近四、五百年前,但在有文字记录以前,台湾岛早已存在,并且已有人群居住。本单元叙述台湾的史前历史以及十六世纪末以前就已居在台湾的原住民。叙事以提纲挈领为原则,不宜琐碎。

 

1-2由于对史前史的理解是透过考古工作与学术研究所重建的认知,未必充分反映史前概貌,因此叙述时应举例并说明此种知识的不完整性与重建史前史知识的重要性。

 

1-3有关台湾原住民的介绍,重点放在荷据时期前夕的社会与文化特征;至于十七世纪初以后的发展,可于以下相关各单元适切的地方叙述。本主重点同样也应说明我们对当时社会文化理解的局限性。建议可以利用十七世纪初的文字记录(如陈第《东番记》或荷兰文献)加以说明,再进一步利用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研究成果,讲述有关台湾土著(原住民)的分类以及社会文化的特征。

 

2.荷、西与明郑  台湾与世界

郑氏政权

 

2-1本主题讲述台湾地理位置的特色、十六世纪中叶以后东亚情势的变化,以及台湾被导入「世界体系」的过程,进而叙述荷、西及明郑时期的历史。

2-2介绍荷、西时期台湾的变迁与发展。重点放在台湾与世界的初步接轨、荷据下台湾岛上各民族的互动。关于西班牙的部份,因为占领时间短、研究较少,叙述可以稍微简略。

 

2-3有关郑氏政权的叙述,应稍稍讲述明末及南明时局的变化、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事业、台湾在郑氏(明郑)政权下的史事。关于明末与南明政局的部份,重点放在铺陈郑氏进取台湾的背景、郑氏三代治下台湾的政、经、社会及文化建树,并应讲述郑氏政权的对外关系以及与清朝交涉的始末。

 

 

 

二、清代的长期统治

 

1.政治经济的发展  汉人社会的出现

农商业的发展 1-1自十六世纪后期以来,汉人开始移入台湾,并且慢慢定居下来,逐渐建立起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社会。清朝的长期统治确立这样的发展。本主题叙述清代治台的政策与措施。

 

1-2强调「开港」以前台湾的「帝国边陲」特色,消极的统治政策与特殊的行政措施(如限制移民、划定番界、实行班兵制度等特殊作法)。讲述因应人口增长,土地开发,实际统治范围的扩大所作的行政区划与机构的调整。

 

1-3讲述清朝统治时期的经济活动及其变迁。农业方面,以土地开垦、水利建设、主要作物为叙述重点。商业活动可分对外(大陆)贸易与岛内城乡交易两方面叙述。手工业的状况可附带提及。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社会状态与社会问题

文教发展 2-1本主题分别讲述族群、身分、财富的分别,不同人群间的合作与冲突,以及各种人群的文化活动与生活内涵。内容可包括原住民、闽、客关系以及性别、人口问题;统治者与被治者、官员士绅与庶民、富人与贫民之间的社会等差。

 

2-2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平共存,但也时有冲突。和平共存的部份可叙述通婚、合伙等方面;冲突的部份可讨论抗清事件、汉番冲突、分类械斗、帮会与盗匪等问题。讨论台湾住民的社会地位的变动。社会流动含向上及向下的

地位变迁,可论述科举、军功、事业经营与社会流动的关系。

 

2-3台湾是移民社会,士绅阶层的形成,因地区的不同而在时间上有所先后。士绅的文化与生活受到中国儒家大传统的影响,可讨论中国文化在台湾的传布,如书画传承、文艺社团,以及庭园构筑等精致文化。庶民文化深受原乡影响,但也掺合原住民因素以及在地的新发展。可叙述绅民共有的生活内容、生命礼俗、岁时节庆和民间宗教活动。

 

3.外力冲击与近代化  涉外事件与台湾地位的转变

 

清代近代化的努力

 

3-1本主题讲述十九世纪后期台湾遭到的冲击与清廷和台湾士民的因应之道。

 

3-2外力冲击的部份,重点包括鸦片战争时的台湾、1860年代初的「开港」通商、1867年的「罗妹号」(The Rover)事件、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与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可兼述外国人对台湾通商、传教与战略位置的兴趣。

 

3-3清廷的对策包括「开山抚番」与建省、政府主导的近代化事业。民间方面则可讨论新兴的经济机会与产业调整。最后可讨论政、经中心的北移。

 

三、日本统治时期

 

1.殖民统治前期的特色  统治政策与台民反应

基础建设与经济发展 1-1本主题讲述日本领有台湾的过程、统治方针的改变以及台湾居民的反应。早期统治的两个面向:一方面采用军警压制手段,以稳固统治;另一方面则笼络绅商、从事建设,以争取民心。

 

1-2可先行讲述军事镇压与警察制度等压制性作为。针对居民的反应,应讲述武装抗日活动,并介绍其中之一、两个重大事件。其次介绍殖民统治政策的变化(如由军人总督到文官总督的改变、「同化政策」下的各种改革等),以及台湾人的非武装抗日运动(延续至1930年代上半期)。

 

1-3日本殖民政府为争取民心,方便统治以及扩大殖民地的价值,致力从事基础建设并发展经济。应讲述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包括交通、水利、电气、金融制度等方面,新式教育也可视为其中之一环。经济发展方面可讨论农业改良、新式糖厂、蓬莱米等问题,并可介绍林产与特产的开发等等。

 

2.社会与文化的变迁  殖民地的社会与文化

文学艺术的发展

 

2-1本主题讲述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社会状况、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新文化的发展。

 

2-2社会方面可讨论新型态本土知识菁英的形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如领导殖民地反抗运动和各种思潮的鼓吹与传布等。殖民地社会有其特色,可讨论日台社群关系、差别待遇、阶层结构、习俗改良等。

 

2-3在日本统治下,台湾开始接受西方近代文学及艺术,并有显著的成就,可举重要作家、艺术家及其作品讨论之。同时应顾及传统文化的存续情况。

 

3.战争期的台湾社会  皇民化运动等措施

太平洋战争与战时体制

 

3-1本主题叙述日本帝国在东亚的发展,重大事件包括从「九一八事变」(1931)、「芦沟桥事变」(1937)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了;内容则着重台湾社会在此时期所遭受的冲击与反应。

 

3-2叙述殖民政府在台湾推动的南进政策、皇民化运动与工业化三项政策,并提及日本帝国之「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可稍稍偏重台湾人民对皇民化运动的反应。

 

3-3讲述1937年秋以后,台湾人民被卷入日本对外征战的种种面向,包括军事动员(如军夫及台湾人志愿兵等),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物资统制、社会动员等。战争后期盟军轰炸台湾可一并叙及。

 

 

 

四、当代的台湾与世界

 

1.政治:从戒严到解严  国民政府的接收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

民主政治的道路

国际局势与两岸关系

 

1-1首先简要回溯中华民国政府的历史,接着叙述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及中华民国政府迁台的过程,有关国际交涉事件应依史实叙述,避免主观的论述。

 

1-2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台湾的政治史。内容以内政、外交及两岸关系为重心,例如,二二八事件、长期戒严、韩战、以及冷战等,解释时应求周延并带有前瞻性。过去六十年的台湾政治史内容极其复杂,非简短篇幅可以道尽。重点可以摆在民主化的历程。

 

1-3台湾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可着重从被承认为代表中国之政权到被国际孤立的历程。其背后因素涉及两岸关系。后者在1980年代末期开始有极大的转折。描述其间的变化与重大事件

 

2.经济:成长与挑战  经济成长的波动

 

国际经济的挑战

 

2-1本主题叙述六十年间的经济发展与来自内、外因素的挑战。重点包括政府的政策与民间的成就;应突显台湾经济的特色。

 

2-2早期经济快速成长,近十年来则成长明显趋缓,解析此一现象之国内及国际因素。

 

3.社会:变迁与多元  社会变迁

生活形态的改变

 

3-1国内外的政经形势刺激国内社会的凝聚与分化。本主题讲述政治理念、工业化、都市化、所得变化、人口与家庭结构等重大现象对社会和生活型态的影响。

 

3-2社会变迁为叙述重点。可介绍不同形式的社会运动,包括街头运动、社会关怀运动等。时间上必须兼顾解严前后。

 

3-3戒严时期思想与言论、行为皆受到层层限制,社会表现呈现一元。解严之后,言论自由,社会对各种外来文化开放,人民日常生活深受影响。

 

4.世界体系中的台湾  文化的发展

网络世界与地球村

 

4-1本主题简单回顾近四百年间台湾文化的变迁,并对未来前景与愿景提出问题供学生探索。

 

4-2叙述重点之一特重战后的文学与艺术的发展,也宜兼述不同年代的流行文化。社会价值深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可讨论其间关系。晚近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有促进世界大众文化趋同的可能,可简单叙述之。

 

4-3讲述信息之来源丰富、人民之国际往来频繁,必定对一般人的思维有所影响。本册最末的重点可针对未来的世界与台湾之前景作一前瞻性的讨论,特别应提到因特网世界的形成以及地球村概念等议题。

 

建议的单元:

 

1. 高中历史第一册讲授台湾历史,授课内容安排十二个主题,即十二周的课量;预留四周供任课教师弹性运用,以在各单元之后各安排一周为原则。顾名思义,如何利用弹性周,权在任课教师。教师以利用该时段加强或补充课程,也可安排讨论、报告、故事分享……等活动。无论如何,该时段只应进行与历史课相关之活动,不可移作其它用途。

 

2. 本册内容从宏观视野讲授台湾历史,因而对各个在地的历史缺乏贴切的、微观的描述。建议教科书的作者可实行两种策略:

 

(1)依各单元之进度,设计与各在地历史相关的活动。由于各地的差异性大,教科书只采取原则性的引导,实际操作应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

 

(2)在第四单元之后另辟一独立的单元,设计「小型研究」之活动,如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考察各地之历史,以口述访谈方式探索各地历史,或绘制各地之文化地图…等等。换言之,教科书只采取原则性指导,列出各项「研究方法」之要点。

 

二、高中历史第二册

单元 主题 重点 说明

 

一、 华夏世界的形成(远古、三代至秦汉)

 

1.从村落到国家  新石器时代与早期聚落

城市、文字与铜器 1-1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极广,包括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内,已发掘的遗址超过一万处,关于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并起,已普遍为学界所接受,九年一贯教材亦已述及。本节应着重探讨新石器革命的历史意义,并选取最重要的几个早期聚落文明,分析其自然环境、聚落型态、社会组织,尤应就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由之源起的部分,进行思考讨论。

 

1-2从村落到城市聚落型态转变的考掘,以及古代文字与青铜器的出土与研究,对于认识上古的历史十分重要。此外,城市、文字和青铜器的出现,正标志着国家组织的形成;本节应选择几个重要的早期文明遗址,探究夏、商等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商代的城邑、文字、历法等,亦可一并述及。

 

2.封建体制的兴衰  封建体制与社会生活

 春秋战国的变局

重要学派及其思想

 

2-1周代的封建体制,在九年一贯教材已经述及。本节应着重探讨宗法与礼乐的意义,「贵族」(包括国人)的地位与观念,「平民」的处境与生活,以及在此体制下的生产情况。

2-2春秋以来礼崩乐坏与政治社会经济的巨大变迁,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阶级社会的瓦解、平民的崛起、土地私有制形成,以及工商业发展等重要的结构性变迁,以呈现出社会由静态转为动态的时代氛围。

2-3王官学散为百家学的思想变迁,以及重要学派思想,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处士及游士出现的历史意义,并就历来关于「百家争鸣」形成原因之多种说法略做介绍,以供学生思考讨论。关于重要学派,可以探讨儒、墨、道、法四家,惟重点应在于其针对时代变迁的理解、批判与行动之不同型态,将学说思想置于大的历史社会脉络中进行探究,而不必一一介绍具体的学说内容。

 

3.帝国体制与天下秩序  皇帝体制的确立

 编户齐民的社会

 帝国的天下秩序

 

3-1大一统帝国的出现、郡县制、官僚制度等帝国体制,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于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以及帝国的基本结构与运作方式;关于秦汉时期皇帝与丞相(或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政治与学术思想的关系、朝政运作及官员选用等等的变迁,均属分析探究的要点。

 

3-2「编户齐民」是探讨帝制中国社会基础与生活实况的重要概念,本节内容应涵括生产活动、纳税服役,以及文化教育、生活礼俗等;这些景况,可以藉由秦汉的史事加以思考讨论。

 

3-3随着秦汉时代帝国版图的扩大,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增加了,新的天下秩序逐渐形成;这个天下观,自然影响到与周边国家或民族的关系。本节主要即在处理华夏世界的周边关系,主要范围包括北方草原、西域、西羌,以及长江以南的地区,藉由秦汉的史事加以探讨。惟在思考讨论之时,应针对各民族或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文化,予以「同理的了解」,避免汉文化本位的论述。

 

 

 

 

 

二、中古的变革(魏晋南北朝、隋唐 1.从分裂到统一  汉唐之际的大变动)

世族与门阀政治

隋唐盛世

 

 1-1汉帝国崩解后,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关于汉唐之际的大变动,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在战争频仍、政治分裂、人民移徙之下,各个区域或政权所面临的困境、发展与相互的关系,以呈现出对此动荡时代响应的不同型态。

 

1-2从汉晋以迄隋唐,世族门阀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世族门阀的出现,有其社会与经济基础,对于子弟的教养与家风传承,亦是重要的原因。至于世族在政治上的表现,各个时期并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关于世族的衰微与门第社会的消融,可以一并述及,惟重点应在结合相关史事,以呈现时代特色。

 

1-3本节主要在探讨隋唐大一统时代的再临,南北朝部分只是当成背景,着重于与隋唐衔接延续的部分,其间的战争或朝代更迭,不宜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关于隋唐盛世,只需选取几个典章制度或重要的政经文教史实作为代表,重点在探究「盛世」如何形成,不必穷究典章制度或史实的细节。关于安史之乱则应交代,以说明唐代由盛而衰的原因及其影响。

 

2.多民族与多文化的交流  胡化与汉化

多民族文化的融汇

中国化的佛教

 

2-1魏晋以来的胡汉互动,以及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则应着重此时期胡化与汉化两种趋势的历史意义。关于胡化或汉化现象的探讨,可以具体事例(如颜氏家训、高欢),或重要史实(如六镇之乱、关陇集团的形成)为之,以呈现不同人群在动荡时代中的身份从属与认同问题。

 

2-2胡汉融汇,气象开阔,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蓄,是唐代最为人称道的特色。关于唐代的「国际化」,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丝绸之路对于中西交流的影响,以及胡风对于唐代的影响;长安俨然是欧亚大陆文化交会的中心,亦可一并探究。关于中国文化的远被,则应特别着重东亚文化圈之所以形成的探讨。

 

2-3佛教源于印度,汉代传入中国,动乱之世深受人们欢迎,发展很快,到了唐代遂出现「中国化」的新内容。本节重点不在了解各个宗派的思想或高僧言行,而应着重佛教之所以能「中国化」的关键条件或过程,并强调此一「中国化」的历史意义。由于篇幅所限,本课纲未设计道教之兴起及发展,然而,教科书编著者可视情况自行编写。

 

三、近世的发展(宋、元明、清)

 

1.多元族群与夷夏关系  夷夏并存的国际秩序

北方民族的争胜

 

1-1宋代与辽、金、西夏以「国与国」形式互动的新秩序,已经有别于华夏传统天下观。关于宋与周边国家、民族的关系,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着重此一新秩序的探讨,可以「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为例分析。至于宋人对此新秩序的理解与因应,亦可一并思考讨论。

 

1-2近世时期北方民族兴起,与中原王朝的和战,彼此碰撞交融,使得「征服王朝」与「多元文化」成为「近世」的一大特色。宋、辽、金、元、明、清的朝代更迭与政治发展,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探讨征服王朝的内涵与历史意义,亦应着重蒙元、满清统治时期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与调控,以及保持固有文化与汉化之间的挣扎和抉择。

 

2.经济发展与人口问题  经济的发展

人口与移民

 

2-1中唐以来,南方农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江南地区,工商业也因之兴盛。宋代的经济繁兴,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着重于探讨由唐到宋的经济变革,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与历史意义,以及明清商品经济、白银资本的形成条件。由于主要时代涵括宋代以迄明、清,范围甚大,因此不宜采取编年排序,而应以具体的器物、技术、活动、事件为例,进行思考讨论,强调问题意识与大的历史社会脉络。

 

2-2唐宋以来中原动乱,人民大量移徙,有助于中原以外地区的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人口急遽增加,更是影响时代发展的关键性结构因素。本节主要在探讨移民的不同成因,及其在政经文教上的广泛影响;关于明清人口快速增加之下所形成的问题,可以集中于农村经济和社会控制两方面进行思考讨论。

 

3.仕绅社会与庶民文化  科举与士大夫文化

城市发展与庶民文化

宗族、仕绅与民间社会

 

3-1科举虽创建于隋唐,但产生重大影响则在宋代,以至明、清,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宋代以来,儒家又回归思想上的主流地位,读书人如何在科举致仕与文化自觉、经世致用中安立,更是宋代以迄明、清士人的一大课题。本节着重于科举对于士大夫身份取得与阶级文化形成的影响,关于士人的品味及交游,可以探究,惟科举制度及其演变的细节不宜缕述。

 

3-2宋代以来城市发展历经重大变迁,尤其商业的繁兴更带来深远影响;而在城市变迁与商业繁兴的背景下,庶民文化的蓬勃发展,亦成为近世的一大特色。关于庶民文化,可以集中于节庆、休闲和文艺活动等日常生活层面,进行思考讨论。

 

3-3宗族由家庭组合,而为社会的主体,明清仕绅则经由科举,取得支配民间社会的资源与权力;宗族社会与仕绅社会,可说是同源于儒家的纲常伦纪,且共同构成近世以来的两大社会特色。本节所探讨的时代应以宋元以降为重心,以礼教规范为基础,着重近世更为强调或普遍的现象(如祠堂祭祖、民间修谱、家父长制等),及其历史意义。关于明清仕绅,应集中探究绅权在中央属性及地方属性上的二元性格,及其对于清代以来政治社会的影响。

 

 

 

四、近代的冲击(晚清)

 

1.帝国的倾颓——民变与地方势力的崛起

西力冲击与西风东渐

 

1-1十八世纪后期以来,传统的朝代循环模式渐渐瓦解,新的、西方的因素介入,再加上大规模的民变,整个帝国的传统格局面临倾颓的命运。就帝国内部而言,此时期大规模的民变,多有宗教提供理论依据与动员力量。关于晚清重大民变,可以太平天国为探讨重心,它既与先前民变一般,具备固有文化的基础,但又借用了西方的基督教义,它虽挑战满清的统治,但因对于儒家及民间信仰的攻击,而招致仕绅的反对;大乱最后靠地方团练与督抚平定,地方势力却也因之崛起,成为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大约一个世纪明显的历史特色。关于太平天国,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探究主轴在于民变的形成原因,以及政府与民间社会,特别是仕绅阶级的理解和因应;关于战争或民间宗教的细节,不宜着墨太多。

 

1-2关于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于探讨西方为何要打开中国门户,以及条约体制取代朝贡制度之后,中国本土所遭受的各种影响,与被迫进入西方主导的国际社会和政法秩序之时,所面临的处境。西力冲击与西风东渐未必都是负面的,因此须从不同层面,予以探究和评估。

 

2.现代化的开端——兴洋务以自强

图变法以保国

 

2-1在西力冲击之下,中国的现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由国防科技,渐及于交通、经济、文教等建设。「自强运动」的内容,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晚清初期响应西力入侵的几种方式,及其转变的关键。

 

2-2自强运动重点多止于器物、技术层面,晚清后期的因应,则逐渐扩及制度、思想层面,康梁变法正代表此时期部分士人的重大转向,以及对于传统文化、政治格局的再批判;而立宪运动中朝野立场的折冲与最终的分裂,则关系着晚清情势发展的结局。戊戌变法与立宪运动,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探究以维新变法为主的因应方式,尤须着重其之所以产生的历史背景,影响与历史意义。

 

五、中华民国的建立与发展

 

1.革命与建国 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  民初的政局

 

1-1辛亥革命,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于革命之所以成为响应西力冲击主要方式的历史脉络,同时应思考讨论辛亥革命的得失成败与历史意义。关于孙中山的个人经历与主张,应该简要说明,而各省立宪派人士在辛亥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应该提出来讨论。至于革命过程的细节,则不宜缕述。

1-2民国成立之后,面临着新旧秩序转换的深重考验,关于民初政局,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也可以从党派分歧及袁世凯推动帝制为重心,探讨民初各方人士对于政府体制建构的不同思维与行动,呈现历史发展的多重复杂性,以及民初实行议会民主政治的折冲与困境。

 

2.新文化与新思潮  五四运动

 大众文化

 

2-1五四运动,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晚清以来器物、制度层面改革失败之下,「五四运动」做为思想层面的革命,其之所以产生的激切环境,与救亡图存的强大动机。关于五四运动的探讨层面至为丰富,胡适、陈独秀以及几位重要的白话文作家应该交代,妇女解放需要特别强调,对于传统全盘否定的部分,则应提出来思考与讨论。

2-2本节应着重于探讨二十世纪初期的城市生活与大众文化,城市可以上海和北京为代表,分析其现代化之

所以出现的原因,以及变迁的过程与特色。关于市民文化,可以上海为例进行研究。此时期都市地区和乡村地区大众文化的差异,也应该兼顾,重点在突显出城市中国与乡土中国已然形成鲜明的对比。

 

3.从中原到台湾  革命再起与国民政府的建制

 中日战争

 国共内战

 

3-1民国以来尽管战争频仍,政局动荡,但革命派人士仍努力不懈,所以有孙中山护法及蒋中正领导北伐统一运动。北伐之后的十年建设,则是以统一格局下的中央政府擘划所进行的建设。北伐及十年建设,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但区域的现代化部分,则无;本节应着重实际发展成果的探讨,可从全国性及区域之间的变迁进行分析;关于财政金融的整顿、交通建设、农业改良或民族工业发展等,应该只是择取作为思考讨论的事例,不必一一罗列其详细的内容。另应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训政体制内党政军的关系。

 

3-2民国以来,中日关系成为中国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日本侵华也成为攸关中国内部发展最为主要的外部因素。本节应探讨民国以来日本对于中国的影响,以及侵华在其整体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关于中国在此一时期确立了有别于传统华夏概念的中华民族主义,可以提出来思考讨论。有关八年抗战,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因此不必着墨太多,但其历史意义与影响则应详细分析探究。

3-3国民党和共产党,以及国共关系的演变,是主导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政治因素,应该加以探讨,本节着重于国民党部分与国共关系,共产党的详细探讨留待下节。关于国共内战,重点应放在战后

外交与政经情势的演变,以及双方决裂终而交战的关键原因,由制宪、行宪所引发的冲击,应予分析探讨,国民党撤守台湾的决定,亦应交代,战争的过程则不必细述。在九年一贯教材中,早期以至战后的国共关系、西安事变等,已有述及。

 

 

 

六、共产中国与两岸关系

 

1.共产革命  中共与农民革命

  走向极权政治 1-1共产党本质源自列宁有关革命政党的一套理论,透过层层组织,而深入最基层的社会动员民众,这是传统帝国专制统治所无法达成的;不过,毛泽东在1920年代对于农民革命所提出的一套看法,则为马克斯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本节着重于探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格、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其终能壮大的历史缘由。

 

1-2中共在内战中的胜利,以及政权成立之后的发展概况,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着重在中国共产党于国共内战中终获胜利的条件和原因,并探讨建立政权之初以至文化大革命,内部不断发动各种斗争和运动的现象,藉以呈现革命政党与极权政治的本质,及其得能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还应针对为何积极从事旧传统与旧秩序的改造,进行思考讨论,并评估其影响。除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之外,有关各种斗争与运动的细节不必一一详述。

 

2.近期的经济与社会变革  改革开放

 区域发展与人口问题

2-1十年文革对于中共政权影响甚巨,经济、社会、文教等发展几乎停顿,这些均导致此后改革开放的政策转变。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九年一贯教材已有述及,本节应着重探讨改革开放政策走向的确立,以及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重大变迁;同时应分析改革开放并未触及思想与政治放松管制的原因,对于1989年天安门事件所标志的民主运动,应该予以说明。关于中共近年来逐步在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亦应一并分析。

 

2-2像明清时期一样,人口问题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因素。在共产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条件下,十二亿人口的温饱大致可以解决,但过剩的人口、教育水平的不齐,在在牵制着整体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经济发展导致沿海城市与广大内陆之间区域条件和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伴随着人口政策的改变和官僚体系的贪污腐化,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节的探讨,可以区域和人口为焦点,并应关照近代以来寻求现代化过程的历史脉络,进行比较与分析。

 

3.两岸关系的演变  两岸关系的演变

 

3-1本节着重探讨1949年之后两岸的军事对峙与外交竞争情势,以及近年来经济、文教等各方面的密切交流。关于两岸局势的发展,则应分析可能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不过这应该以学生的思考讨论为主,不宜掺杂任何党派色彩或预设单一的立场。对于未来所可能面临的问题,亦应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

 

 

 

三、高中历史第三册

单元 主题 重点 说明

一、古代文明的遗产

 

1.大河与文明  古代埃及文明

 两河、印度与中国古文明

 

1-1古代文明大都长久湮灭于地下,十九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才使这些古文明重新被认识。本节首先可以介绍近代考古发现与古文明的重新认识经过。

 

1-2古代文明大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如:两河、尼罗河、印度河、黄河。这些大河流域有何特殊条件,而能孕育出古代文明?

1-3本主题的重点是讨论尼罗河、两河、印度河与黄河四大古文明的重要内涵或特色。

 

2.哲学的突破  人文精神与理性思维:希腊与中国

宗教思想的蜕变:印度与犹太 2-1从大约800B.C到300B.C.,世界四大古文明的内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文化变动,从原初的原始魔法(magic)、宗教、神话思维,走向较高层次的科学、哲学、道德、伦理思维。这些思想变革奠下了这些地区尔后文化发展的基调。

 

2-2讨论这些地区思想变动的背景。包括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社会变动,印度吠陀-婆罗门传统的困境,犹太民族的流离经验,与古典希腊城邦的冲突与危机。

 

2-3讨论上述文明地区思想变动的特质与重要内容,包括:东周的人文思想;印度宗教从吠陀-婆罗门的仪式、形式主义,到终极意义、生死问题的探索;犹太一神教的形成及其要义;希腊科学探索与哲学思想的发展。

 

3.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 希腊城邦与民主政治

罗马与共和传统 3-1公元前十二世纪,北方蛮族毁灭迈西尼文明,希腊进入「黑暗时代」。黑暗时代后期,希腊发展出城邦政治,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政治发展的新典范。本节着重讨论雅典民主政治的演进及其特色。

 

3-2说明罗马从城邦到帝国,与从共和到帝制的变化。重点在讨论罗马的共和体制的内涵与精神,及其遗留下来的「共和主义」传统。

 

二、普世宗教与中古文明

 

1.东亚的宗教与社会  佛教的兴起与传播

东亚的宗教与社会 1-1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七世纪,世界上先后出现了三大「普世宗教」: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都诉诸于普遍的人性、伦理、道德价值,而具有「普世性」(universalism),其传播往往能突破地域、种族、文化的限制,广为不同的人群所接受。

 

1-2佛教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北部,盛行于公元前三世纪的孔雀王朝。本节首应讨论佛教的诞生与其根本理念,及孔雀王朝与早期佛教的发展。

 

1-3孔雀王朝以后,佛教不行于印度本土,却大盛于域外。它往西北经健陀罗传入中亚,并经丝路传往中国、高丽、日本;往北进入西藏,成为藏传佛教;往东传往锡兰与中南半岛。讨论佛教在上述地区的发展与不同内涵。

 

1-4讨论印度教在印度的发展及对东南亚文明的影响。笈多王朝(A.D320-550)时期,印度教确立其在印度社会与文化中的地位。此外,印度教也对东南亚的社会与文化有深刻的影响。

 

2.基督教会与中古欧洲 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基督教会与中古文化

 

2-1讨论基督教的兴起及其传播,包括基督教的诞生,早期的教会及其理念,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发展,及其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2-2讨论教会与中古西欧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关系。

2-3讨论希腊正教与拜占庭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关系。

3.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拔斯王朝与伊斯兰文化 3-1公元第七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兴起。本节介绍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创建;伊斯兰信仰的要义与不同宗派。

3-2讨论早期伊斯兰帝国的扩张,包括奥玛雅王朝与阿拔斯王朝的发展。

3-2讨论阿拔斯时期穆斯林社会的发展,与伊斯兰古典文化的形成与其重要内容。

 

 

 

三、世界文明的蜕变与互动 1.欧洲社会的蜕变  基督教与伊斯兰的对抗

商业、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 1-1讨论十一至十五世纪欧洲社会的转变。十一世纪晚期,西欧发动十字军运动,欲夺回圣地耶路撒冷。十字军虽未达成宗教目的,却带来东西方的文化、贸易接触,有助于欧洲王权与商业的发展。

 

1-2十二世纪以后,西欧地区商业复苏、城市兴起,冲击了中古的封建秩序。十四世纪中期的黑死病进一步促成西欧社会的变化。商业与城市复苏之外,中古后期也见证大学的兴起。

 

1-3公元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意大利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文化的重大转折。讨论意大利的特殊历史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人文运动」的意义与内涵;重要人文学者与艺术家的贡献。

 

2.世界文明的交汇  美洲地区的古文明

探险、贸易与殖民

 

2-1本主题旨在说明大航海时代人类的航海活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首先讨论欧洲人来临前美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包括中美洲的马雅文化与阿兹特克文化,南美洲的印加文化。

 

2-2十五世纪的大航海活动是一个世界性现象。本单元可简要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人航海探险的动机与成就。

 

2-3讨论航海与探险导致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疆界的扩张,如: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的征服、殖民与统治活动,与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在亚洲的贸易与殖民活动。

 

2-4讨论东方与西方、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的文化互动。欧洲人的海外活动固然使美洲与亚洲古文明备受冲击,但透过人员接触与商品交流,异国文化也对欧洲社会生活产生多面影响。

 

3.亚洲大帝国的发展  近世东亚国家与俄罗斯的东进

伊斯兰帝国的变化

 

3-1十六世纪以后,世界各地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东亚地区应讨论中国与日本的政治发展。中国着重专制政治的建构、统治意识型态的形成等课题;日本则注意战国到德川时代的政治变迁。

3-2俄罗斯在北亚地区的扩张是此一时期的重要课题。十六世纪后期以来,俄罗斯积极向西伯利亚扩张,并在十七世纪中期与中国发生冲突。

 

3-3讨论十六到十八世纪伊斯兰世界的变化,主要包括:奥图曼帝国与印度蒙兀儿帝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发展。

 

四、欧洲势力的崛起

 

1.近代欧洲的兴起  近代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

 

1-1相对于东方的传统帝国,欧洲有「近代国家」(the Modern State)的兴起。本节介绍中古后期以来,欧洲主要国家如西班牙、英国与法国等的发展,尤须注意其政治体制的变化。

1-2十六世纪前期,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此一运动瓦解了欧洲的一统教会,带来信仰的多元化,也加速了教会的民族化,有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1-3近代国家的兴起,带来新的国际政治秩序。本处可讨论近代国家兴起导致的国际关系变化,包括列国制度、外交制度与国际法的成长等。

 

2.近代早期经济与社会的变化  资本主义经济与世界体系的形成

近代早期世界社会的变动

 

2-1本单元讨论近代早期,亦即十六到十八世纪,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变动。这个时期世界经济发展的特色是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新航路打通后,西欧国家扩张远洋贸易,加速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同一时期,东亚的中国,由于美洲银输入刺激物价上涨,促进工商业的成长,也出现商业资本主义的现象。

 

2-2透过远洋贸易,欧洲人将世界整合在一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十七世纪的美洲、东南亚、中国沿海、台湾与日本,都被纳入此一贸易网络之中。

 

2-3讨论上述经济发展带动的社会变动,包括:人口与家庭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动与妇女的社会地位等。

 

2-4近代早期的世界是一个危机社会,战争、动乱、革命频繁。中国有流寇、会党起事;欧洲有宗教战争、各国的内战或革命。此处应比较这些变乱的因素与型态。

 

3.近代早期的思想与学术  从科学革命到启蒙运动

东亚思想与学术的变化

 

3-1本主题讨论十六到十八世纪学术与思想的发展。首先,讨论东亚学术的变化,特别是儒家道德哲学与经典研究。儒学在各地发展各异:在中国,一方面,朱子学成为官方意识型态,另一方面,明儒谈义理,清儒重考据,清 中叶以后有经世之学。在日本,有「阳明学」与「古学」对公家朱子学的反动。

 

3-2十六与十七世纪,「西学」传入东方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课题。在中国,耶稣会士除了带来基督教,也介绍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日本,关心西洋的学者发展出「兰学」。

 

3-3十八世纪欧洲文化界则有一股「中国风」(Chinoiserie),欣赏中国的庭园与品味,向往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自然神论,赞扬中国的科举与文官制度。这些对中国的认识对启蒙运动有一定的影响。

 

3-4欧洲的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是近代世界思想最重要的发展。讨论重点包括: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及其对「近代心灵」(Modern Mind)之形成的影响;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形成,及其与现代性的关系。

 

 

 

 

四、高中历史第四册

单元 主题 重点 说明

一、遽变的时代

 

1.    美国独立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

 

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及民主政治的成长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的兴亡

朝向七月革命

 

1-1十八世纪下半叶,西方世界是个遽变的时代。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工业革命相继把世界带进所谓的「近代」的时期。

 

1-2本节首应讨论美国革命之起源,独立战争的发生与经过,分析「独立宣言」的政治思想,并讨论独立后美国的制宪运动与美国民主政治的成长。(时间上可至1830年代)

 

1-3法国大革命是近代世界史的重要转折点。首须讨论革命的背景及早期革命的发展,包括政府的财政危机与改革,「三级会议」的召开与「国民会议」的形成,巴士底狱的陷落、及「人权宣言」的内容与法国的革命改造。进而分析法国大革命从君主立宪主义到共和政治的转变,说明巴黎市民与农民介入革命、外国军事干预导致革命的激进化。最后讨论拿破仑的崛起与成就,及其对欧洲的影响(时间上可至1830年)。

 

2.工业革命及初期的影响  工业革命的发生

初期的工业社会

 

2-1工业革命不但使人类的经济生活发生根本转变,整个社会与政治也受到激烈冲击。本节应说明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革命性」为何?

 

2-2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本节应讨论英国有哪些特殊的历史条件,导致工业革命的产生?早期工业革命中,主要产业是棉纺织业、炼铁业与煤矿业,此处可以介绍一项主要产业,如纺织业,或炼铁业,的生产技术的革新,来说明工业化的过程。

 

2-3从总体面,讨论早期工业化(至十九世纪中期)的成就,并讨论工业化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变迁。首先,是社会阶级的变动,包括欧洲传统乡绅阶级的式微,中产阶级的得势,与工人群众的兴起。工业革命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与妇女地位的改变。在中产阶级社会,传统大家庭被核心家取代;在中产阶级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成为普遍现象。这加强了父权主义,妇女变成家庭的「囚徒」。此一现象,激起了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女权运动。为迎合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与品味,工业社会的文化也倾向大众化、休闲化与庸俗化。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

 

1.西方国家的优势  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新帝国主义

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

  

美国内战及重建的时代

 

1-1本章的目的在讨论自从工业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如何迈向高峰,形成对近代世界社会与文化的冲击。本章大约以1830-1880年之间的世界史为叙述范围。全章的内容应呈现:资本主义如何迈向高峰?它不仅主导英、法、美、德、义等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而且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新帝国主义更积极对外扩张,经营各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

 

1-2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国族主义(nationalism)也是这个时期重要的历史观念(ideas of history)。它一方面影响西方各国,在内政上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相互纠葛,纷争不已,并且直接促进德国与意大利的统一,另方面它也激发世界各地的政府与百姓,思索如何响应西方国家的挑战。

 

1-3本节建议以西方英、法、美、德、意大利为对象,叙述在工业资本主义和国家主义的影响下,各国的内政有何重要的改变,及中下层社会人士的种种遭遇。

 

1-4本节从西方国家内部工业资本家的势力说明外交上新帝国主义的崛起。至于新帝国主义在全球各地实际上的侵略行为,可保留在下一节说明。简要地说,本节的重点:工业资本主义、国家主义、新帝国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当作课文的段落标题处理,而后叙述各国的历史,或者,也可以按国别为叙述主体,然后呈现几种政治思想如何交互作用、影响各国的历史。例如:

 

(1)一八三0年与一八四八年,欧陆也发生革命浪潮,前者代表中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胜利,后者则代表劳工阶级争取政治权力的一个尝试。

 

(2)一八三二年、一八五二年与一八六七年英国的进行国会改革。这些改革使英国不必经过流血革命,而能进行民主化。

 

(3)在一八六0年代,美国因黑奴问题发生内战,联邦政体几乎瓦解。本节应讨论美国内战的起源与意义,并说明资本社会与所谓「重建时代」的关系。

 

西潮冲击下的满清帝国 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加入世界体系及西方思潮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满清政府积极转向内陆发展,造成和北方、西北及南方各民族的互动和冲突

 

2-1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积极拓展海外势力,东印度公司进行贸易,因鸦片问题引发战争,中国被迫加入世界体系。

 

2-2列强跟进殖民,意图在中国建立势力范围。

 

2-3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教会及其传教士引进各种新思潮,促成康有为、梁启超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维新或立宪思想。

 

2-4满清政府受挫于来自海上的势力,采取保守的政策。然而,满清政府积极转向内陆和北方、西北及南方的各民族有密切的互动和尖锐的冲突,例如新疆省的建立。

 

3.非西方世界的危机或转机  日本的明治维新

 1860、70年代以来的台湾

 暹罗朱拉隆功的改革

 亚太地区:从被「发现」到被「殖民」 3-1资本主义的国家挟着工业资本技术及武力,甚至配合传教的动机挑战非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而言,这可能是危机的时代也可能是转机的时代,端看如何适应。换句话说,本节的主题是:各地区或各国的政府、知识分子、民间百姓如何响应西方势力的挑战。叙述中同时呈现有些国家(日本和暹罗)何以比较顺利成功?有些国家何以一直进退两难,处于劣势?

3-2简要分析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及其成功的因素。

 

3-3一八六0、七0年代,即天津条约和牡丹事件以来,台湾如何再度与世界列强发生关系,并影响内部的社会与文化,同时台湾也正式建制。

 

3-4暹罗的新政改革

3-5南半球的非洲、中南美洲和亚太地区,长期(近五百年)以来处于历史文化的「边缘」,一直被歧视和忽视。在时间的叙述上,可以上溯至早期,从他们如何被「发现」,一直叙述到十九世纪下半叶他们如何被「殖民」,被纳入「世界体系」。

3-6南半球的悲惨命运,各地百姓微弱的、无奈的自主性吶喊值得注意,尤其「在地文化」(indigenous culture)的表现更值得在本节中举实例说明。

转折

三、历史的 1.西方世界的迷失、改革、激进和大战  「世纪末」的心态

 第一次世界大战 1-1本章以十九世纪末(大约188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大约1930年代)为叙述时限。主旨是:上个时期(1850年至1880年)西方

 战间期西方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思想 国家的优势及西方人士的乐观和自信(以工业资本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为基调)面临实际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世界各地的反殖民化运动应运而生。

1-2本节建议首先以「世纪末」的心态为段落。十九世纪末(大约1880A.D起)西方国家面临经济衰退的周期,因此各种左派的思潮和政团如同雨后春笋,而且许多人不再迷恋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这种心态称作「世纪末」,其影响时效长达二十世纪上半叶,甚至到整个二十世纪。

1-3本节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另个段落。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强了「世纪末」的心态。除了叙述战前的国际背景,也简要说明战争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1-4大战的结果,英、法、美、德、义有战胜国、战败国;巴黎和约之下的新秩序有得利国和失利国;战后一、二十年,各国的经济也有顺境和逆境之别。然而,在政治社会上,各国的自由主义几乎都困难重重,进而,右派保守势力(含法西斯主义)或左派社会主义势力影响政局。文化思想上,「反传统运动」挑战各国的主流文化。同时,文艺上的「现代主义」充满批评、迷惘或忧郁的色调。

2.俄国大革命和共产党的极权统治  俄国大革命

 共产党的极权统治及赤化世界 2-1大战末期,俄国爆发大革命,共产党夺得政权。旧日的帝俄,经列宁和斯大林转为二十世纪的俄帝。

2-2苏联经过几次「五年经济政策」,生产科技方面蒸蒸日上,赢得国际上不少「共党同路人」的称赞,左派思潮因而高涨。

2-3然而,苏联实际上实行极权统治,

牺牲了人民百姓的自由和无数的生命。

3.亚洲的反殖民化运动  二十世纪上半叶,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东亚地区的社会运动

 蒙兀儿帝国、帝俄、鄂图曼土耳其的结局及转变 3-1本节以「殖民」与「反殖民」的对峙为主轴,掌握十九世纪末以来非西方世界的历史变迁。原则上以亚洲地区为主。日本此时已列名殖民国家,本节从日本对外侵略的角度书写东亚地区的历史,不必描写太多有关日本本国的历史。假使教科书的编著者有意讨论非洲及中南美等地区,可以自行增添新的段落。

3-2本节首先叙述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初期(1911至1937年)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种种情形,讨论时应扣紧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潮,尤其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值得特别重视。本节建议以北伐统一为时间叙述的分期点,呈现中华民国在这两个时期的不同境遇。

3-3分别比较叙述台湾和朝鲜在日治时代的异同。

3-4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蒙兀儿帝国、帝俄、鄂图曼土耳其的命运和转变。

 

 

四、世界霸权的争夺 1.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的形成及东亚世界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初期冷战时代的世界

 中国大陆的蜕变及东亚世界 1-1本章的时限,大约从一九三0年代至一九六0年代。一九二九年的「经济大恐慌」也许可当作叙述的起点。这件史实,促使日本加紧侵略中国,进而引发中日全面战争;同时,它也影响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政权之崛起及对外扩张,最后酿成世界大战。另外,这段期间马克斯主义的影响及国际共产势力的渗透扩张也值得分析说明,如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打游击战到完成建国。

1-2本节可顺着时序,讨论大战的原因、背景、经过和影响。联合国成立的宗旨是为了重建世界秩序与和平。

1-3何谓「冷战」?「冷战」初期,世界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情势是本节的另一项重点。除外,战后亚、拉、非地区许多国家纷纷独立,脱离殖民控制。第三世界的觉醒与区域统合的组织不容忽视,应挑选重要实例说明。

1-4东亚地区,日本战后政局、台湾海峡两岸国共对立、韩战及其影响等,不妨整体性地考虑,成为叙述的另个重点。

2.「六0年代」的政治和社会  国际情势和越战

 激情和叛逆的年代 2-1所谓「六0年代」,大约指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三年之间。一九六三年越战日益加温,美国内部民权运动迈向高峰;到了一九六八年,法国学生运动更带动了全世界反战高潮,左派思想成为激进青年的指南。

2-2「文化大革命」酿成中国历史上的大浩劫。本节除了叙述这个长达十年的政治运动外,同时说明「毛泽东思想」(Maoism)也一度风靡西方激进的青年。

2-3自六0年代中期台湾日渐由农业社会转向现代社会,海峡两岸处于尖锐对立状态。

五、我们生长的时代 1.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变迁 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现代化

 教育的普及

 大众文化的变迁 1-1「我们」指哪些人呢?使用这套教科书的高中生都生长在一九九0年代之后,他(她)们的父母和师长,大都在一九七0年前后出生。本章对这数十年的世界秩序,台湾、中国大陆以及东亚地区的种种变迁,应该重点说明。尤其,国际间共产政权的解体、波斯湾战争和「全球化」现象,都是重要的议题。本章建议以「多元文化史观」解释现代社会中族群、阶级、性别和环境的问题,藉此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历史思维。

1-2本节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降,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变迁。这种现象可以从五0年代兴起的「现代化理论」及「六0年代」的社会思潮加以说明。不过,在时限上,本节应具弹性,不妨一方面往上推溯到工业革命初期,另方面往下叙述到当今。大众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分别从食、衣、住、行、乐(娱乐与音乐)说明。然而本节不应以科技发展史自囿。除了科技或所谓的「生产工具」外,本节应掌握「物质—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换言之,本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既不偏机械式的唯物论,也不偏「文化至上」(culturalism)的唯心论。

1-3高中生多半准备升学,因此他们应先认识大学教育制度的兴起和意义。虽然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可远溯至十二、十三世纪欧洲中古时代,但是言简意赅加以描述仍属必要的。除了大学可以造就社会菁英,国民教育的建立和普及其对近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也应大书特书。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概念是近二十年来人们追求新知的方式,可以适当的篇幅描述。

2.海峡两岸与世界的新秩序  (1970及1980年代)新保守主义的抬头

 (1990年以来)后冷战时期的世界及共产中国

 台湾与多元文化的世界 2-1本节说明,大战之后的经济成长,经过越战、以阿冲突、石油危机等等重大事件,到了一九八0年已明显呈现衰退的状况。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大幅删减社会福利的预算,同时,左派的思潮和社会运动也走向低潮。这是个「新保守主义」抬头的时代。

2-2共产政权解体、欧盟成立、波斯湾战争、911事件、美国反恐政策及2003年的美伊战争等都是「后冷战

时代」的大事。世界新秩序将是美国为主的「单边主义」?或是区域性列强共存的「多边主义」?或是类似马哈迪「亚洲价值」的弱势文化自主性思想?除外,改革开放之后的共产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这些都是时势与历史结合的重要议题。

2-3由于高一上学期已有台湾史课程,本节不必叙述台湾本身之历史变迁。而应从1970年以来台湾整体性结构(即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转变,并配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讨论海峡两岸的关系。日本、「四小龙」及中国的经济曾经耀眼一时,颇受国际瞩目。然而,是否因为「泡沫化」而美景消逝呢?这种现象值得叙述和解析,尤其SARS这波突来的「看不见的敌人」,正好可以说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

2-4五百年来,近代世界逐渐形成「一体」。尤其,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态环境、经济活动,使得全球每个角落都无法遗世孤立。高二历史(第三册)是以「近代世界之形成」为主轴。然而,所谓「全球化」,严格地讲,不应与「近代世界之形成」等同,混而为一。「全球化」仅是「近代世界之形成」的最新现象。在「近代世界之形成」的过程中,「民族国家」(nation-state)之建立是一项重要事实。近两百年,国家机制、国际组织及国际关系扮演历史的要角,「国家」也成为历史论述的「基本单位」。不过,近数十年来因为第三波资本经济的快速成长和信息交通的突飞猛进,「跨国公司」明显挑战「国家」的机能。全球化的现象,虽然不至于全盘「去国家化

」,但是超越国际边界的思维和行为的确已经发生。除外,「全球化」与「在地化」之问题可能有合作、互相利用的关系,也可能有对抗、互相排斥的关系。以上的历史观察,本节应多举实例说明。

2-5 六0年代以来,族群、阶级、性别和环境意识兴起,不仅影响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而且也塑造了人们的新价值观和「多元文化史观」。「多元文化史观」按理应配合「世界公民意识」,如此才能免于过份否定各种现有的社会机制和社会义务,或沦为「偏激的个人主义」。这项议题不宜成为空论,也应放在历史中考察。

 

 

 

 

伍、实施方法

 

一、教材编选

 

(一) 高中一年级以台湾史与中国史为内容,二年级以世界史为内容。基本考虑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应与国中时期有所不同。高中学生应该比国中学生更加强「理解过去」,培养历史科的「核心能力」为主。台湾史正是高一学生最为熟悉的历史知识内容,最容易引导学生藉由史料证据、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的讨论,达到教学目标。学生经由高一上学期的练习,可以将学习方法运用于今日台湾传统文化来源的中国史,以及与我们目前情况习习相关的世界史这些课程上。教科书的编者应该对于基本架构有所了解。

 

(二) 高一、高二之台湾史、中国史及世界史都采略古详今之原则。各册以政治史为主轴呈现历史时序,但应尽量配合文化史及社会史。

第一册之主题在于让学生从自己成长的地方培养自主的历史思维。

第二册的主题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及文化的传承以及近代史上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然而,高一上台湾史的内容,国中已经讲授的部分,宜尽量避免重复,应在其基础上作较为深入的探讨。高一下中国史因所含内容丰富、时代悠久,所以课程内容仍然占十六个教学单元(注:第十七单元:两岸关系的演变其实只是简短的结语而已)。编写教科书时,应参考国中教科书有关中国史的部份,如果内容重复时,高中课本应简略说明即可,如此一方面可免重复,减少教学负担,二方面,可维持中国史历史解释的完整性。高二世界史的主题在呈现一套世界史架构。公元十五世纪以前,偏重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入手,公元十五世纪以后,有关东西世界之间的交流、影响与对比都不可忽略,尤其不宜将东西世界的历史写成完全孤立的章节。

 

(三) 教材应能反映当今历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亦即选取在学界取得共识的观点,或大致赞同的说法。学者的一家之言不宜采用,带有浓厚党派色彩的历史解释亦应避免。

 

(四) 内容大纲中之单元、主题为范围,每主题有若干重点,应该涵括在教材之中,至于说明部分则是对重点略加解释,供编写者参考。单元、主题之标题,编写者可以自行设计,不必援用。

 

(五) 文字叙述应力求流畅明白,易于阅读。所附文字数据,若嫌艰深,可加以改写。图片、表格等各种数据,亦应尽量与课文内容相配合。

 

(六) 编写每一节课内容,应考虑到实际讲授以及各种教法运用所需时间,而做适当安排,以免讲述不完。

(七) 教材所用年代以历代纪元为主,重要年代下附注公元。

(八) 外国人、地、物译名,以部颁统一译名为准;无统一译名者,以最适当、最通行者为准,均须于初现时附注英文原名。

(九) 教师手册应配合教科书,提供补充资料与相关文献等,以利教师教学参考之用。教师手册应与教科书同时出版,俾便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方法

(一) 教学时需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经验(包括误解、成见、特定立场、生长背景等),预先拟定适切之教学计划,提供适当之教材,并根据教学实际状况修正、调整。不同学生彼此的能力差距甚大,提供学生个别表达、陈述的机会以了解学生,有利于教学目标与核心能力的达成。

(二) 纲要内容与核心能力相辅相成,纲要内容是理解过去的基础与材料,核心能力是学生理解过去的方法与历程,学生能力必须透过内容方可落实,教师需时时检验教学是否能将能力落实于内容之中。

 

(三) 学习历史必须要理解过去、提升学生理解过去的能力,核心能力中「历史理解」是其它三个部分的基础。学生理解历史首先得建立时间架构,所以需要「时序观念」;理解历史所形成的观点、说法是一种「历史解释」;理解过去所采取的方法则是「史料证据」。这四个部分环环相扣,而以「历史理解」为依归。

 

(四) 单一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学习,容易沦为纯粹的记忆;反之,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历史人物及其时空脉络的结合,有助于展开有意义的学习,建构历史的关连性,亦较能发展学生的能力。

 

(五) 教科书只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学时应以课程纲要的目标、内容、核心能力为基础,灵活运用讲述、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参观访问、史料判读等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之精神。

 

(六) 讲述法虽然有益于教师描绘历史情境,却是一种单向式的教学法;教师为营造具启发性之学习环境,应适时在课堂搭配指导、发问与讨论,协助学生掌握核心能力,并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尝试从不同的史料证据检视问题,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七) 小组讨论法是发展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就教学单元设计适当的「历史问题」,由学生(三至五人一组,以三人一组最佳)探究答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同组成员交换意见。教师无须立即导正学生的看法,学生将会在讨论中逐渐检验、澄清与修正看法,由实际经验理解历史概念、熟悉史料证据的运用。

 

(八) 教学应充分运用各种视听媒体,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教学的效果。视听媒体是教学的方法而非目的,运用时应注意与教学目标、大纲内容、核心能力之间的关连性。

 

三、教学评量

 

(一) 教学评量的主要目的在了解教学成效。

 

(二) 教学评量应配合教学目标、核心能力、大纲内容之要求,考虑学生之认知与语文能力,选用适当的评量方式。

 

(三) 教学评量应采多元化的评量方式,包括课堂的发问与讨论、定期考察、撰写心得报告、专题报告、口头报告、分组讨论、辩论比赛、历史话剧表演等。

 

(四) 教学评量应包括总结式与形成式评量,以了解学生的行为起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态度和个别进步情形。

 

(五) 学生在历史的能力表现差距甚大,教师可采取档案评量的方式,将学生之各项学习活动表现详加纪录,并将相关作品整理成个人档案,作为评量之参考。

 

四、教学资源

为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应成立历史科专科教室,其教学之软、硬设备

宜包含下列各项:

 

(一) 历史大挂图:如历代都城疆域图、中国历代沿革。

 

(二) 重大历史事件演进历程表。

 

(三) 古代器物、遗址、传统建筑、园林、都城之模型。

 

(四) 历史教学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计算机软件等。

 

(五) 视听教学设备:计算机、单枪投影机、电视机、音响、幻灯机等。

 

(六) 相关参考文献及书籍资料。

 

(七) 历代碑帖、名画之复印件、拓片或图片。

 

五、教学相关配合事项:

 

(一) 培养学生善用学校及小区图书馆资源,经由阅读史学著作,活用历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建立逻辑思维能力。

 

(二) 善用网络资源,搜集数据,吸取史学研究之新信息。

 

(三) 应用信息科技融入历史科教学,使授课教材信息化、活泼化,立体呈现历史演进之脉络。

 

(四) 师生共同建置历史教学网站,提供教材大纲、考题分析、脑力激荡园地,提供互动、多元的教学模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