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傅元根:对“一课一个中
傅元根:一节美丽的历史
傅元根:点评《中国民族
傅元根老师编制的新课程
傅元根:海口历史课程在
傅元根:海南省2005年中
傅元根:谁不惊讶中国式
傅元根:教研室主任高级
傅元根等:八年级《鸦片
傅元根等:法庭审判第二
最新热门    
 
傅元根:春望秋歌终为师

时间:2009-10-18 17:18:06  来源:傅元根
 

傅元根:春望秋歌终为师

             ——在2006年全省第五批特级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

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  

(2006年4月30日上午于海口)

 

    今天和其他受到海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特级教师一样,心情万分激动,这是我有生以来参加的一次最重要、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会议。

    1982年,当我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走向中学,选择教师为自己一生职业的时候,我就终身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教育人生,选择了教育理想。1988年,当我在安徽安庆市下面的一个县中工作,我的一位中学数学老师光荣地成为我们县第一个中学特级教师时,特级教师这一多么神圣的称号,对我来说,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遥远的梦想,是一辈子都难以登上的圣殿。二十几年的追梦寻梦,一路走来实在艰难。今天,当梦想成真的时候,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激动、感动、热动、泪动。特级教师,可以说是党和政府给我们为师者的最高荣誉,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对我们为师者的最高褒奖、最大激励和最强赞美。

    风雨兼程二十多载,教育人生无怨无悔。感受太多,感悟不少。对我这样一个正在走向教育未来、事业远未成功的“奔五”的人来说,以下几点感受想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牢固的职业理念引领我走到今天

    我们都自豪地知道,教师是太阳底下一个最光荣的职业,因为它培育着人的精神家园和独立人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时它又是蓝天下一个相对清苦的职业,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千万倍艰辛与劳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欲为官者,可以去追求仕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欲为富者,可以去商海淘金,为商一世,济民一方。而对我们欲为师者,可以追求的只能是奉献终身的爱心给教育、给学校、给学生,可以搏击的只能是课堂、教研、科研,以教育为事业,以育人为已任,做人做事,做事立业,我们没有索取的权利。对教师这样一个职业,没有爱心不能为人师,没有奉献不能为优师,没有奋斗不能为名师。归结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牢固的职业理念就不可能走进特级教师的圣殿。

    很多教师相信和我都有着同样的经历。十几年前,我至少有两次改行的机会,改行干什么?去给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当秘书,结果都没去成。因为我自认为自己除了做老师还行,做其它的事不行。且近十年为师的努力已有可以预见的艰苦而又美好的远景,现在中途改行退场,转而攻略他业,实在是可惜了。对教育的感情太深,何时都不能割舍,如同生命般的珍爱,还是一辈子当老师吧。上海著名特级老师于漪说过:“我要终身学习做老师”,这是牢固的职业理念使其然。我敢说,在座的每一位特级教师都是“终身学做老师”的职业理念使我们能走到今天。为师育人二十多年,人生弹指一挥间,我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只有不断进取的脚步,因为教育是一个需要永恒追求的学问,而教师则是一个永远需要奋斗的选择。

    第二、学会独立的思想引领我走到今天。

    人类之优胜于其它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思想即灵魂。有一位前辈曾经说道:“教书,本是搏人生。从平实中搏出睿智,从调侃中搏出幽默,从钝滞拙讷中搏出淋漓尽致的深刻,这才是教师的人生”。细细品味这位前辈的话,感悟其要义就在于:教师要思想!

    五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两年的新教材教教学,真的感觉课改太难,教学太累,有的时候真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这是大实话。何以至此?

        翻读上海另一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所写《我思、我行、故我在》的文论,其中有言:“教书本身就是一种厚重的思想之学。它是要靠丰富的底蕴、理性的境界、高尚的情怀和辨证的智慧去完成的事情。知识是一种力量,思想更是一种力量。当思想敏锐地走动时,教学时空坐标中所注入的生命关照这个伟大的主题才能涌现出来。”这时我才知道原来是自己没有什么独立的思想所致。这时我又想起,当年拿破仑率领着法兰西军队几乎横扫了欧洲大陆,有人很奇怪,法国军队为什么如此剽悍?后来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解读——那时因为在拿破仑部队士兵所持的刺刀尖上,不仅装的是钢铁,更装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伟大的思想。

 

 

    去年一个网站以“换一种眼光看教育”为题,全文刊登了北京市社科联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交流协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陶西平,6月3日,在北京市宣武区“走进学校”活动中所作的一场专题报告,报告令与会者感到耳目一新。陶西平从列举普通的事例开始,以犀利而深邃的眼光透析、解读了当前系列教育观。其中有“苹果原理与价值观”、“木碗原理与德育观”、“钉孔原理与师生观”、“根雕原理与教育观”、“蛙跳原理与动力观”、“过河原理与主体观”等,品读研究,我领悟其要义还是一个教师一定要有思想。

    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曾说过:“站在讲台,我就是语文”。“我就是语文”,就是这位教师独立的思想,其中蕴藏着多么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妙趣。我曾和海口第一中学副校长林珏、海口第二十五小学校长张莹两位特级教师在一起交流关于教师要有思想的话题,他们形象地比喻说:“教师要做有思想的苇草。”说得多好呀!苇草生长于大自然之中,顽强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只是没有思想的灵光,教师要做一个“有思想的苇草”,既要有思想,又要有个性,个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老师的思想之光。去年我积二十多年之心血,撰写出版了个人的第一部专著,取名为《历史教育的碧海浪花》,其实,本书不仅是个人的实践历练之书,更是本人的思想心路之书。

    我坚信,思想有多远,行动就会有多远。我不敢说我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但我知道自己是一个需要有思想的人。努力思想,学会思想,生命不息,永远思想。

    第三、不断实践的历练引领我走到今天

    一个老师的底色是“读书”,阵地在“课堂”,提高靠“反思”。读书在于积淀文化,提高生命素养;反思在于追问灵魂,知“失”而纠“失”。读书也好,反思也好,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课堂教学的实践。课堂这样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胞,浓缩着我们教育教学所有的理念。记得有一位专家说过这样两句话:“认识了课堂,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另一位名师也说过:“课堂上教师不只是奉献和付出,也是获取和发展。”这就是专家和名师的认识。我敢说,任何一个教师都必须经历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历练,才会有所进步,才能有所成就。一个远离课堂教学的老师,一个不想下课堂听课的教研员,其教育人生可能已无什么前景而言了。我现在三亚市教育局教研室出任主任一职,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在学校,在课堂。

    相对于三亚市区学校来说,农村地区的边远学校,特别是山区的民族学校,教育资源比较缺乏,办学条件比较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地处山区的不少小学,弯曲坡陡、坑哇不平的村级公路,连小轿车一般都不容易驶达;还有不少小学连一部电话、一台电脑都没有,网络教研暂时没有条件开展。去年下半年,我在市教研室教研员会议上提出了必须把今后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农村边远学校、下移到黎苗地区学校的教研思路,黎苗山区的学校教育更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和市教研员乘坐摩托翻山越岭,先后深入到雅亮、高峰、育才等偏远地区进行课改调研。特别是3月下旬,我又和几位市教研员组成的摩托教研队,连续两天,一路风尘上雅林小学、下光彩小学、赴青法小学、抵雅亮小学,往返行程近200公里,累计听课20节次,召开四次座谈会,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真诚的欢迎,我们更从中受到非常深刻的教育,引发了我们对山区教育诸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山高路远,汽车不能至的地方,摩托可以代步;路远山高,摩托不能到的地方,双脚可以徒步。摩托教研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得到一些省市领导、学校老师的充分肯定,因为它体现的是一种不怕困难的献身精神、面向基层的人文关怀和扬鞭奋斗的伟大力量。踏遍青山人未老,摩托教研在三亚。

    一个教师上课堂上课,一个教研员下课堂听课,都在两个不同的层面经历着实践的历练。特级教师应当更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科组,深入课堂,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应当留下我们的身影;教学最需要的地方,应当回荡我们的声音。

 

    学无止境教无涯,化作春泥更护花。春望劳作倾盆雨,一路登高向秋歌!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是我们教育人生的新起点。我们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教书育人,教研引领,脚踏实地,实践探究,为海南的教育事业,为祖国的教育伟业做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历史将证明,我们是一支优秀的特殊团队。

    行动将证明,我们无愧于特级教师的称号。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