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04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评述

时间:2009-10-18 17:18:17  来源:裴英杰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主题虽旧,但其中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

 

2004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评述 
 
 绍兴一中分校 裴英杰  
 
    9月27-28日,在椒江一中观摩了2004年浙江省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的12节课,并有幸代表绍兴市在大会上做了评课发言。在这次活动中享受到那么多优秀的历史老师给我们精心准备的大餐,感觉受益匪浅。这里把发言稿整理一下,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想法也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批评指正。

第一, 这12节优秀的课堂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

(1)重视学生发展性主体的地位: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为此,我们看到绝大多数课堂上,老师都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合作学习的方法,特别是有些课堂上出现了课本剧表演、学生辩论等精彩的场面。比如椒江一中景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甲午中日战争》,现在我还能想起那慈禧太后和李鸿章等人生动形象的对话。金华磐安中学申屠老师的《甲午风云》和嘉兴海盐高级中学陈老师的《戊戌变法》的课堂上,也能鲜明地感受到民主性、感受到对全体学生的尊重。

(2)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有些老师很好的做到了在历史课堂中带领学生神入历史,进行角色体验,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在课堂中渗透人文关怀、思想教育。比如萧山二中吴老师的《洋务运动》一节课中,以留美幼童的表现----德才兼备并高度爱国,与今天的某些留学生相对比,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自然而然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新昌知新中学许老师《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节课的人文色彩也非常浓厚,几个标题的设计,从“但悲不见九州同”“位卑不敢忘忧国”到“紫荆花开满园春”再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把国家统一问题的由来、现状和未来展望直观形象的串在一起。

第二,从课程资源开发的情况来看,较好地运用了教材、课外资料、地方资源及师生关系的教学资源。

(1)关于教材处理,都体现出了历史课原则、教育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我感觉绝大多数老师都是在不打破教材结构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并且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处理的非常合理,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之处。但是有两节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是《甲午风云》,打破教材的传统结构,以展览馆的形式出现,采用倒叙法逆向推理。再一个是《戊戌变法》,陈老师在处理教材上偏重于话题方式,教材仅仅作为一种依托。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关于地方资源的利用,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教学中,罗老师引导学生以亲身感受来见证转折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历史回眸,联系2004年是抗倭战争台州九捷443周年,当然这也同时渗透着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3)关于主导性主体与发展性主体的关系,作为主导性主体的教师起到的作用是服务于发展性主体。像《甲午风云》、《美国独立战争》这些课堂上,主导性主体与发展性主体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

(4)课外材料的运用和拓展,这一点我们绝大多数老师做得都很好,结合大量的文字材料、图片、视频、音频资料等,从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刺激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在教学方法的探索方面

(1)我们看到各位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像问题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合作式学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法指导,像吴老师《洋务运动》中提到就史论事的解题方法、分析问题的发散思维。李老师《美国独立战争》一节课贯穿始终的矛盾分析法的运用。许老师《一国两制》的学法小贴士在课堂上现学现用,这些方法对我的启发都很大。

(2)各位老师全部都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并发挥积极作用。像前面提到的课外材料的运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多媒体得以实现的。
 
但是,在品位这些精彩纷呈的课堂同时,我也感觉到些许遗憾与困惑。

 

 

第一, 关于历史课堂的探究性

我们看到几乎每节课都有以各种各样形式出现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但是否真的有那么多东西需要去探究呢?其实有些东西,比如已经被证明的历史常识是不需要探究的。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呢?我想,起码有一点,那就是有可拓展空间,有发展性,但似乎我们看到的研究性学习只是程序性的知识而无拓展性者居多。在这一点上,我个人认为陈老师《戊戌变法》是一堂偏重与探究性的历史课,给学生提供了继续探讨和发展的空间。

第二, 关于历史课堂的开放性

很多课堂都有讨论,这似乎是一种开放,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的看问题。这个时候,老师是否应该对讨论的结果下定论呢?比如有一节课在学生讨论李鸿章是否是卖国贼的问题时,本来学生是各有见解,但老师一句话“慈禧太后就是要一棍子打死,李鸿章也要绝对否定!”还有一个关于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也是老师在结尾郑重抛出结论,就是“以消极作用为主”。且不说这两个问题在史学界本身就是有争议的,单只想想学生在听了老师的结论后会怎样想,特别是与你所下结论不一致的同学,下次你再组织讨论他们还会积极参加吗?

第三, 关于历史课堂的生成性

我感觉绝大多数老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封闭的。虽然有很多所谓的讨论,但实际上都是把学生控制在自己设计好的套路中,有一种“请君入瓮”的感觉。只有庆元中学吴老师《抗日战争的爆发》这一节有这方面的意识,但很遗憾不是很成功。

第四, 关于历史教师的教学个性

    今天我们提倡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但究竟什么是合作学习呢,仅仅是讨论吗?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请一、三两排的同学向后转”,很多老师当时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这种形式的追求是不是打着新课程理念旗帜的新教条主义对老教条主义的代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