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杰:“引言”引出了什
陈杰:史料可以创造吗?
任鹏杰:反噬一口岂能聋
任鹏杰:从秦桧夫妇“站
王凤杰:后现代知识观与
任鹏杰:呼唤“活生生”
任鹏杰王仲孚:访谈历史
任鹏杰:文本危机:你感
任鹏杰、聂幼犁、赵亚夫
任鹏杰:什么是有效的历
最新热门    
 
任鹏杰:从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说起

时间:2009-10-18 17:19:19  来源:任鹏杰
 

任鹏杰:没人告诉我怎么做:岂止历史教育的悲哀

——从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说起

作者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主编

中国国家足球队于2005年11月10日,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历史服务于人生,本是一件用心良苦,并可以让各方都叫好的事,却引起了舆论的不满。据《现代时报》等媒体报道,舆论的不满主要因为,国足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不鞠躬,不献花,不默哀,还有两名队员不该笑却嬉笑。人们因此对国足近乎破口大骂了,“一群小混混而已”,“如果连最起码的人性中的悲悯都没有,就不能再算作人了”……

国足的表现,的确让人失望,该批。然而,稍微动点脑筋便会发现,有的批评貌似极有理,其理据却很靠不住。譬如,有人把“没受过高等教育”当作国足是“小混混”的理据,这无异于送给了素质低下者一个特过硬的托词,且由此可能导出一个很危险的怪论: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公民,只能素质低下。

呵呵,中国的公民素质,怎可过多指望高等教育,因为公民的大多数还拿不到这机会,倒是得指望基本普及的基础教育了——从幼儿园到中学。故此,中国公民的素质如何,当然主要得问责于基础教育。

国人有的说,世界上基础教育数中国最好,不知何所据。看看现实,就知道这话说大了,且掩盖了诸多本该早早祛除的恶癖。譬如,人们见张三表现低俗只顾责骂之,从不去探察张三低素质的根由何在,更不从改进教育这个根上去疗治——永远无人告诉张三究竟怎么做才对,于是张三的魂灵、心性、行为,到死都无从改善,如此则到了将来的小张三、小小张三……,人虽已非,素质却仍旧,终归是张三那般低,一代误一代。

 

国足的表现,表面上直接反映了历史教育的悲哀,其实何止如此,我们整个的教育,不都存在这等悲哀?年轻的国足队员不知道面对同胞的亡灵应该鞠躬、献花、默哀,年长的主教练也“没想到那么多”。其实,没有了对生灵、生命、人性的关注、关怀和敬畏,再悲惨的历史也无法引起悲伤、沉思、反省,更不要说有相应的适宜的行动了。无疑地,正是为了让历史变得有益于人生,我们才需要借助教育。有些人之所以压根就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做才对,恰因所受的教育里根本就不曾教给他们这些。好的教育,说穿了不能只教给人们一大堆难以消化的“知识石块”了事,还得设法让人消化知识,并让这知识促进人内心能够决断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为“内在的融会过程,这如今就是事物本身,就是根本的‘教育’……一个这样的教育不要因为不能消化而沦亡”(【德】尼采《历史教育对于人生的利弊》)。国足个别队员看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一幕幕,就立竿见影地表示,“以后见到日本队,我们就会和他们拼了”,“以后碰到日本队,见一个灭一个”,这显然不能说是已经“消化”了的教育所应有的效果——只有空言、狂言和愤怒,而没有灵魂深处的反思与实际行动的改进。近年来发生赵薇“军旗裙事件”、珠海“买春卖春事件”等诸多类似悲剧,其原因谁能说根子不在教育——扪心自问,谁清晰地告诉他们(我们)不能怎么做、必须怎么做了吗?

接受了教育,却不知道如何做人,这难道不是中国整个教育——尤其基础教育的悲哀?其实更大的悲哀在于,等悲剧发生了,大家都把责任推给别人,要么当麻木的看客,要么当愤怒的骂客,以谴责代教育,似乎全然与自己无关。一味“看”与一味“骂”,于素质何益?鲁迅说: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这样的“英雄”,他们“专向孩子们瞪眼……孙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杂感》一九二五年)。殊不知这“英雄”在当今中国是怎样地多,这“英雄”又是怎样地无能,他们从不知自己怎么做人,也不曾对别人怎么做人有实际的教益,别人错了,或只顾看,或只顾骂,或只顾瞪眼。

在南京大屠杀68周年之际写下这些话,不啻是代表我们编辑部同仁悼念那30多万无辜同胞的亡灵,还想到了今日中国,倘要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绝对得少些看客、骂客、瞪眼客,多些具体地教人如何做人的实行者、指点者、关怀者,因此需要从根上改变、改进、改善我们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高等教育,尤其基础教育。

这样说,极有可能被骂客瞪着眼骂作“杞人忧天”,然而我们发自肺腑地希望,这样的杞人忧天者,愈多愈好。

(原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第12期封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