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张杰:“引言”引出了什
陈杰:史料可以创造吗?
任鹏杰:反噬一口岂能聋
任鹏杰:从秦桧夫妇“站
任鹏杰:从国足参观南京
任鹏杰:呼唤“活生生”
任鹏杰:文本危机:你感
任鹏杰:什么是有效的历
任鹏杰:“服务人生”与
任鹏杰:站在学生立场追
最新热门    
 
王凤杰:后现代知识观与历史教学

时间:2009-10-18 17:17:58  来源:王凤杰
 

现代知识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
锦州渤海大学历史系 王凤杰




[关键字]后现代知识观,历史教学,生命色彩

[中图分类号]G42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03-0037-04
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实验区的中学历史教学焕发了从未有过的生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刚入学时对历史课极感兴趣,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其热情大减。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大多数学生认为历史课的需要记和背的内容太多,负担太重,历史考试简直就是机械记忆的比赛;第二,历史教材和老师已经把历史事件的原因、进程、影响和意义交代得一清二楚,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去探讨了;第三,即使学好了历史,也只是记了一堆时间和事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
影响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滞后的知识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尝试从后现代知识观入手,对历史教学理念、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尝试着探索一条使中学历史教学从困境走向新生之路。

一、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知识观的反思与超越

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性质、价值和规范等根本看法。我国有学者把人类的知识类型划分为四个大的发展时期或发展阶段,从古到今依次为:“原始知识型”、“古代知识型”、“现代知识型”和“后现代知识型”;或“神话知识型”、“形而上学知识型”、“科学知识型”、和“文化知识型” [1](p.46) 。

原始知识型(神话知识型)认为知识不是认识者对认识对象的认识,只是某种神秘力量的自动“显现”或者“打开”;知识陈述形式是神话与仪式,具有“神秘性”、“情景性”、“叙事性”与“隐喻性”;目的是为原始社会提供解释世界的模式以及形成原始社会的发展动力。

古代知识型(形而上学知识型)认为知识由世界本体或神所派生,它们也是认识的真正对象;范畴与命题是当时主要的知识陈述形式,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终极性或神圣性;目的是为古代社会提供解释世界的模式及形成古代社会的发展动力。

现代知识型(科学知识型)认为真正的知识都是实证的,并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知识通过数学语言和观察命题等特殊的概念、范畴和符号加以描述,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实证性;知识作为全人类的公共财富,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力。

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知识型)认为知识并非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而是对人们所选择的认识对象特征及其联系的一种猜测、假设或一种暂时的认识策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知识陈述方式,均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知识/实践、知识/权力、知识/性别、知识/利益等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否认所谓普遍有效的知识[1](pp.83~84) 。

与四种知识类型相适应,人类历史上共经历了三次知识转型[1](pp.50~70) 。第一次知识转型是从原始知识型到古代知识型转型,第二次知识转型是从古代知识型到现代知识型。这两次知识转型带来了课程的变革,促进了教育发展,推进了文明进程。从现代知识型到后现代知识型转型被称为第三次知识转型。从本质上讲,后现代知识观并非是对现代知识观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现代知识观的反思和超越。这种反思和超越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一)后现代知识不确定性对现代知识客观性的反思与超越

现代知识观认为客观性是知识的根本属性。知识必须正确反映事物本质或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即符合客观的认识成果。那些没有达到“符合客观”的认识成果不能成为知识,至多只能称为“不完善知识”或“准知识”。并且知识可以被检验,也可以用来检验其他事物。真正的客观知识不因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而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存在于实际情境中,是主观与客观互动、相融的过程。知识与客观实在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表现出多元化、不确定性、动态生成等特征。从知识的不确定性出发,后现代主义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谓超越时空的普遍真理,也没有永恒的规律和纯粹的客观知识,只有暂时的、相对真理和相对规律。因此后现代主义认为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知识都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特征,而人文知识尤其需要情境化的理解。

 


(二)后现代知识个体性对现代知识普遍性的反思与超越

现代主义从知识的客观性出发,赋予了知识绝对的、永恒的、普遍性的价值特征。他们认为知识是普遍的,他们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用后现代话语来说,就是追求“宏大叙事”,摒弃地方性知识;要求知识一定要超越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制约,要求把热情的、个人的、个性的成分从知识中消除,达到一种普遍化的水平。
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具有个体性,是某个人从某一角度或视角对事物的看法。即使在诸多精密科学中,甚至在经典力学这一所谓“最接近于完全超脱的自然科学”领域,知识的获得也要求科学家的热情参与,要依赖科学家的技能和个人判断,更不要说在生物学、医学、生理学这样的主观性显然很强的科学领域了……没有科学家纯粹的科学兴趣,没有科学家充满热情的参与,没有科学家将其一生精力的一点一滴作为赌注般的投入,任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现都是不可能取得的[2](p.5) 。

(三)后现代知识价值性对现代知识中立性的反思超越

知识中立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纯粹经验和理智的产物,它不应涉及主体的兴趣、情感、态度、意志与价值观等等,只与认识对象客观属性和认识能力有关。正是由于知识的中立性,现代知识被看成是全人类的新福音。
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价值中立的,恰恰相反,知识具有价值性。所有的知识生产都是受社会价值需要指引,体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价值要求。在人类知识的长河中,根本不存在纯粹的事实,有的只是价值建构的事实;根本不存在纯粹的观察,有的只是价值引导下的观察;根本不存在价值中立的陈述语言,有的只是一定历史文化中形成的特定概念和范畴。人类的理性历史就是一部价值追求的历史。知识的价值性还体现在知识交流、记录和传播过程中[3](p22) 。

后现代主义高扬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性、价值性,为中学历史教学打开了一扇窗。我们尝试从后现代知识观入手,让历史教学从静态的知识王国走向蓬勃的生命世界。

 


二、从知识王国走向生命世界的历史教学

(一)关注知识不确定性还历史知识以生命色彩

现代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是客观的存在物,它以静态的方式存在,是没有生命的抽象物。叶澜教授曾深刻指出:“就传统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来看,主要突出的是学科领域内已经形成了的基础知识,它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出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学科的这一呈现方式主要后果是造成了学科育人的价值的贫乏化。首先,他割断了两个联系:一是抽象的书本知识和人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的联系;二是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联系。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遭遇的知识是固化的真理,是缺乏‘人气’的知识,是‘死’的符号性结论。它们作为组成学科教学基本内容的‘原始资料’,带来了育人资源的原始贫乏。” [4](p.5)正是因为在教学中,我们把历史知识与现实世界分开来,使得历史知识以一种抽象的概念、符号的形式而存在。这样的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抽象,根本不会引发其好奇心和学习欲望,更谈不上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

从后现代知识不确定性出发,我们认为历史知识应存在于实际情境中,应与现实紧密联系;历史教学过程是主观与客观及个体与外界互动、相融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随时介绍史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历史知识以生命色彩,使历史知识充满生命情态。

一位英国历史教师说:在教欧洲历史的过程中,我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准备前往那里,去培养神入和一种历史想像[5](p.42) 。我国也有历史教师的教学实验表明,把历史上人们曾经遇到的疑难,如对大政方针的决策,对世事人生的选择等,特别是两难之时的困惑,交给学生,让学生置身历史之中,想古人之所想,为古人之所为。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浓,作古人的代言人时,争先恐后,欲罢不能[6](pp.58~59) 。可见,通过构建历史情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之中,赋予本来曾是鲜活生命充盈其中的历史知识以新的生命色彩,让学生感到历史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活生生的现实,从而恢复历史知识的生命活力。

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过程,也是解决历史的时代性问题。从前我们把私有制发展、阶级关系发展、阶级斗争激化作为夏朝建立的主要背景,认为启建立了夏朝。如今禹建夏朝在学术界得到了基本认可。历史研究者们从大禹治水入手,认为禹领导百姓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这才是禹登上王位宝座的主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古今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像一个复杂的生命有机体一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
(二)关注知识个体性还学生以生命色彩

从现代知识观的普遍性出发,学生是以无自主性的被动的“物”的状态呈现的。学生被视为树木、花朵,需要教师的修剪、整治,需要学校的进一步规范。学生如何成长,应该成为何种人才,是早已被设计好的;学生自己是不能参与这种设计的,他们只有服从的义务。具体在历史教学中,学习哪些历史知识,通过什么方式学习,都是被事先规定的,学生只有接受知识的义务而没有参与知识重组、知识改造和知识更新的权力。一切听从别人的指挥,既无权主宰自己的命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学生在教学中成了消极被动的承受者。

从后现代知识个体性出发,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呼吁“不同声音”的民主教学,反对“一个声音”的霸权教学,从而还学生以丰富的生命色彩。

如何还学生以丰富的生命色彩?我们认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
新型师生关系即“我—你”交往关系,其核心是把学生看成真正的人、平等的人。从后现代主义知识个体性出发,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一方面,教师不应该再将学生看作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而应将他们看成是一个有着一定认识能力却在迅速发展提高的人;不应该在将学生看作是“缺乏”知识并因而需要不断掌握和积累知识的人,而应该将他们看成是和成人以及科学家一样有着自己知识,但却需要不断地修正和发展这些知识的人。另一方面,教师不应将教材知识看成是“客观的”、“绝对的”和“价值中立”的知识,不应该将其看作是学生将来从事知识创新的“基础”,而应该认识到教材知识的社会性、猜测性、价值性,应该认识到学生将来从事知识创新的真正基础是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意识、合作意识、综合意识等等[1](pp.212~213) 。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之上,以历史知识为媒介,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下,促使教育、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不是“物”,而是与教师有着平等人格的人;学生不再盲从权威或固定答案,而是时时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喜欢动脑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积极妥善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他们共同对整个学生成长过程负责。” [7](p.65)尤其重要的是,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在与教师的真诚交往中,学生得以恢复久违的自信,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
(三)关注知识价值性还历史教学以生命色彩

从现代知识观出发,知识是客观的,它可以被发现而不可以被创造。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递“科学知识”的过程。教学结果是可预见的,答案是唯一的。教学就像一个钟摆,像一架齿轮驱动式的机器,在固定的轨道上重复、机械地运行。

与其截然相反,从后现代知识价值性出发,则倡导一种开放的教学观,历史教学过程被视为生命与生命对话过程。英国课程理论专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曾提出关于人文学科课程与教学原则,他认为,在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主要方法是讨论;讨论时应保护参与者不同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达成一致意见[8](p.186)。在这里,我们也认为,还历史教学以生命色彩的有效方式是讨论式教学。

我国深圳外国语学校的历史教师罗华对组织历史讨论课有一番深刻的体会。通过历史讨论课实验,他得到以下结论:

第一,在讨论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平等的民主关系,有利于思维的开启。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质疑。因此,一堂好的讨论课,不仅学生受益,教师也受益。

第二,群体的智慧得到很好的表现。有的学生在课后说:“对有些问题我以前的认识是很肤浅的,但通过讨论课,同学老师给了我很大启发,使我对讨论过的问题,我不用刻意去记它,也能把它记住。”学生要求讨论课进行下去。

第三,所讨论的问题涉及的跨度大、内容多。例如,学生能在短短的两课时里把苏联模式所涉及到的内容弄清楚,复习效果是理想的。

第四,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讨论中得到提高,体会到勇于独立思考,探索创新。

第五,通过开展讨论课教学实践,同学们的协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
第六,在讨论课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1)当学生的思维闸门开启后,有时会偏离主题;(2)学生经常会提出一些比较稚嫩的问题;(3)有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对问题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4)有时在讨论某些问题时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9](pp.147~148)

的确,焕发生命活力的历史教学正如罗华老师对讨论课所得出的结论一样,呈现出纷繁的复杂性,甚至会经常出现干扰和无序状态。对此叶澜教授也有精彩的阐述:“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堂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10](p.230)历史教学中常常出现的偶然的事件,我们不应当做问题来看待,而应视其为正常现象。师生正是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并使它们成为下一个新问题、新认识的基础和资源,从而使历史教学以一种生命有机体的形式,从无序的波动走向动态的有序,从传经授道的讲坛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

后现代知识观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无疑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但如何有效地把后现代知识观渗透于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还有待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理论工作者进一步努力探索。

【作者简介】王凤杰(1969-),女,辽宁铁岭人,讲师,渤海大学历史系200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
参考文献:
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
[2]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
[3]周先进等.从现代知识观到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4,(4).
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
[5]转引自:陈新民.论神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历史教学,2003,(12).

[6]朱尔澄.从情理交融到历史思维──我的教改之路[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3.

[7]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8]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9]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
[10]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


(摘自:《历史教学》2005.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