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张杰:“引言”引出了什
芮信:史学研究地进步与
赵文龙:史料的选择和使
任鹏杰:反噬一口岂能聋
任鹏杰:从秦桧夫妇“站
任鹏杰:从国足参观南京
周新征:史料教学有利于
刘志琴:史学,智慧大成
王凤杰:后现代知识观与
任鹏杰:呼唤“活生生”
最新热门    
 
陈杰:史料可以创造吗?

时间:2009-10-18 17:52:18  来源:陈杰
 

 

“史料”可以创造吗?

一堂课引起的思考


陈杰 

 

在2005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有一堂课使我至今记忆犹深,是一位年轻的姓董的老师的说课,内容是法国大革命。贯穿这堂课的主线就是史料教学,董老师摒弃了那种简单地陈述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意义三步式教学法,充分运用了史料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而且老师采用的史料使人耳目一新,是四封家信,信是法国巴黎的一位打工者写给他的乡下兄弟的。且看董老师的教学设计及其课堂处理:

 

信件1:(节选)

亲爱的塞尔:

处于生计而被迫离开故土的兄弟卡鲁向你问好!……原本以为到了巴黎,自己努力干活,生活将得到改善,非常的不幸的是原本工资不高的我们,最近还要减少,情绪低落的巴德老板说是因为产品卖出的时候关卡太多,而且听说国王又要增税……我感觉好像要发生大事情了。……

你的兄弟:卡鲁

1789年7月4日

教师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①卡鲁感觉要发生的大事指什么?

②联系信件和课本知识谈谈卡鲁所说的大事是那些矛盾发展的结果。

这两个问题主要是为帮助解决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而设计。

 

信件2:(节选)

亲爱的塞尔:

国王同意不增税了……本以为日子将会好些,没想到物价飞涨……我的好友约翰也去抗击哪些可恶的普鲁士和奥地利人了,然而听说不断遭到失败,很是担心他……我诅咒巴伊(君主立宪派代表人物,巴黎市长),他们简直什么也没干,我们忍无可忍了。

你的兄弟:卡鲁

1791年秋

学生思考的问题是:

①卡鲁提到的的巴伊他们代表是哪个阶级,他们真的什么也没干吗?用事实说明。

②卡鲁他们为什么忍无可忍了,联系课本谈谈他们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好。

这两个问题主要是讲清君主立宪派统治对对法国旧制度初步改造(历史功绩)及其历史局限性。

 


信件3:(节选)

亲爱的塞尔:

……老板巴德最近总是笑眯眯的,近段时间有太多令人兴奋的事,如可恶的路易十六被砍了头……然而物价飞涨,而政府没有什么办法……可恶的普鲁士和奥地利人又联合了英国、荷兰、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四面围攻法国……巴黎市内人心惶惶,政府也很无奈。……

你的兄弟:卡鲁

1793年4月

围绕这封信,老师设计的问题是:

①为什么老板巴德最近总是笑眯眯的?(那是因为吉伦特派当权了)

②除了处死路易十六这件令人激动的事外,吉伦特派还做了那些让人激动的事。(涉及到吉伦特派的历史功绩)

③政府对哪些问题解决很无奈,最后结果如何。(吉伦特派统治时期法国社会存在的经济、政治、外交问题)

至此,法国大革命已狂飙突进了近四年,巴黎这座城市及卡鲁这位小兄弟的命运也紧紧攫住了学生的心。于是,老师推出了第四封信:

 


信件4:(节选)

亲爱的塞尔:

……告诉你一些好消息,你将会获得一小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了,也无需再向他们交税了,而物价也稳定了,日子也好过了些,不过老板巴德最近总是阴沉着脸,……近来那些对革命不满的人被处死,可老实的乔林也被抓走了,我知道他肯定是无辜……有些事真让人搞不懂,让我感到非常失望……最近又有很多人去参军了,战争怎么总是不结束啊。……

你的兄弟:卡鲁

1793年8月

教师顺水推舟提出的问题是:

①从卡鲁的信件中,再结合课本说说雅各宾派采取了那些措施。

②从对塞尔是好消息到巴德的阴沉着脸,再到有无辜的乔林,说说这些措施的利和弊。(对雅各宾派的评价)

③这些让卡鲁迷惑的事,最后发展的结果如何。(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过去了)

④请你对卡鲁谈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以解开他的一些疙瘩。


这一堂课的中心是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它紧紧围绕着四封最普通不过的家信展开,在学生的眼光关注着这位巴黎小人物的命运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认识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的帷幕,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多么新奇的、斑斓眩目的窗口啊,而沿着这个窗口望出去,法国大革命的一幕幕场景是那么新鲜而灵动地展现在面前。


课说到这里,没有一位听课的老师会认为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会不好。正当大家为这位年轻老师能找出如此有效的史料而赞叹的同时,那位说课老师的一番话却如投石击水,引起大家不小的惊叹!


董老师说:“这堂课的效果的确很好。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课堂上运用的四封信,并不是什么史料的记载,而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于是,赞叹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摇头者有之。


于是,在那次说课比赛的评委中就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史料是非常严谨的东西,怎么可以去随便创造呢?作为一堂历史课,讲求真实是教学的底线,作为一个历史老师,教给学生真实的历史是我们的孜孜追求,如果历史事实都可以凭老师的想象制造出来,那不是误人子弟吗?另一派认为,老师编制的四封信并没有违背历史事实,四封信反映出来的内容及其叙述风格,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如果不是老师自己点破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怀疑它的真实性,这说明了董老师具有教强的史学和文学功底,再说,以四封信为主线而贯穿起来的教学,强烈地攫取了学生的注意,把法国大革命同当时法国人民的生活和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将大场景的历史画面聚焦到普通的百姓人家,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心理,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重难点,并自觉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对于能起到这样作用的“史料”,不应该去责贬它,而应该在课堂上更多地运用。


非常有趣的是,第一派意见以“专家”为主,第二派意见以听课的老师为主。那次的评课是综合“专家”和老师两组的评价得出,很遗憾的是,董老师最后得了二等奖。


时间过去很久了,这堂课留下的记忆却不易抹去。它常常使我思考一个问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不可以使用自己创造的“史料”来达到教学目标,换言之,史料可以创造吗?


从《辞海》上得知,所谓“史料”就是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包括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和口传史料。也就是“史料”是过去了的已存在的客观历史事实的记载,从这个意义上说,史料当然是不可能被“创造”的。如果是创造出来的史料,那就是伪史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史料。伪史料只能作伪证及歪曲历史事实的作用,这是我们对史料功能的一般认识,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于史料教学来说,其出发点必须基于史料的真实性,这确实也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共识。


但是,“真实”的史料有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原始的史料,一种是后人记载、加工而产生的史料,这就是我们都知道的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还有一些经过艺术创造的文学、影视作品,有很多也反映了“真实”的历史。比如雨果的《九三年》,是一部历史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1793年雅各宾派执政时期法国那段狂风暴雨式的斗争,谁能够否认它不是法国大革命那一段真实历史的反映呢?《地雷战》、《火烧圆明园》、《走向共和》都是影视作品,我们不是也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应用其视频的片段来进行教学吗?好象也鲜有人因为哪一位老师使用了文艺作品而对教学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因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对老师自己创造的“史料”进行过多的责难。


就教学本身来说,它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它同考据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字字有出处,句句有来历,固然是一种史学研究的态度,但我们要培养的主要是学生认识历史、洞察世界的能力。这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有多种的教学手段来促成,既然能够起到殊途同归的目的,我们又何必为其手段的“异端”而苛求老师呢?


当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老师创造的“史料”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严谨的科学态度观是必需的,粗制滥造更是不可取。如果随意地杜撰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的“史料”,一旦以讹传讹,就祸害无穷了。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段老师精心“编制”的史料,其作用可能要比随意性的引用史料效果要好得多。所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概而论都是有欠公允的。


总之,我们还是真切地希望历史老师队伍中出现更多的象董老师这样的教师,课改需要具有创造精神的老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