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课程历史九年级上模拟
琼山中学初中历史课程模
新课程七年级历史段达标
张波:浅谈新课程下的历
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转折专
中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教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历史新
马燕辉:灵魂、线索、切
最新热门    
 
课程建设与开发新名词·新术语·新命题释义

时间:2009-10-18 17:19:52  来源:肖川
 

课程建设与开发新名词·新术语·新命题释义   肖 川   2001年3月

  概念既是学术研究的工具,也是学术研究成果的结晶。在思想的发展中,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和方法的使用,三者是互为因果、相互生成的。
  课程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几亿人、几代人的生命质量的宏大工程。这项工作需要有与之相应的学术研究来支撑,才能永葆改革的生命力。改革措施的出台、课程专家队伍的建设与课程领域的学术研究,三者应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课程建设与开发名词术语释义》所选词条是源于《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各科目的《课程标准》。它力图涵括新的课程改革以及今后课程建设与开发最重要的一些概念、术语和命题,以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想、信念与追求。
  《释义》的目的不在于规范认识、统一思想,而在于丰富理解、拓展视界、提升认识。通过自由交流,当我们的理解变得丰富与深刻之时,也就是共识的达成之日,因为人们彼此之间视界的拓展更易于产生视界的融合。
是为序。

完整的人

  "完整的人",就是与世界有着丰富关系的人,在"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上,充分展开着自己的生命表现型态的人。
  所谓"天",就是天道,就是我们浞产的"苍天有眼"的"天",它在宗教里就是神--不管我们称之为"上帝"、"佛陀"、"真主"或是其它什么,在哲学里就是绝对--那些亘古不变的伦常、永恒的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神圣--我们只能敬畏而不可以亵渎的对象。在"天"这个向度上,人们是以信仰的形式来把握的。
  所谓"人",就是指社会、他人。没有"天道",也就是不会有真正的"人道",而只能有"霸道"。在这一维度,人们用伦理、道德的方式来把握。
  所谓"物",就是指自然万物,包括人类的创造物。在这一向度,人们是用科学的形式来把握的。没有与"天"的关系,人就容易沦落为物的奴隶,难以摆脱人为物役的悲惨境地。
  人还有一个与自我的关系。我们说的展示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之所以可能,我们说的扪心自问、扣问心灵、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之所以可能,就因为我们有一个"自我"。正如一首歌词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是未曾了解的自己,每一个心灵都有未曾发现的土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个记忆都有未曾翻开的日历"(《回答自己》)。
  完整的人,相对的是单向度的人,片面发展的人,畸型的人,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

人文素养

  这一术语,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识,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
  2.对于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自由与解放、人的发展与幸福有着深切的关注;
  3.珍视人的完整性,反对对人的生命和心灵的肢解与割裂;承认并自觉守护人的精神的神秘性和不可言说性,拒斥对人的物化与兽化,否弃将人简单化、机械化;
  4.尊重个人的价值,追求自我实现,重视人的超越性向度;崇尚"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并对个体与类之间的关联有相当的体认,从而形成人类意识;
  5.对于人的心灵、需要、渴望与梦想、直觉与灵性给予深切的关注;内心感受明敏、丰富、细腻与独特,并能以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
  6.重视德性修养,具有叩问心灵、反身而诚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7.具有超功利的价值取向,乐于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
  8.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追求完美;
  9.具有终极关切和宗教情怀,能对于"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一类的问题作严肃的追问;
  10.承认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于差异、不同、另类,甚至异端,能够抱以宽容的态度;
  11.能够自觉地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与正义。

科学精神

  这一术语可能具有以下含义: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应包括如下方面:合理的怀疑,注重事实,尊重和宽容地对待一切新生事物。科学精神是国民基本素质的一方面,也是教育中亟待加强的一个方面。
  1.崇尚理性的怀疑:既能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又不意气用事,简单否定。
  2.重视客观的依据:不臆断、不妄想,科学是富有想象力的,科学也需要大胆猜测,但必须立足于客观依据。
  3.鼓励多元的思考:客观世界是多元的、多唯的,充满着复杂性、交叉性、交融性,只有鼓励多元、多维度、多方位、多角度、甚至是多时序、多时段的观察思考才能更接近现实存在。
  4.强调实践的检验:实践包括实验、实证。
  5.倡导平等、自由的争论,珍视创造性、建设性的冲突。只有保障了争论的平权与自由,才会产生出真正的理性怀疑和多元的思考。
  6.注重宽容的激励: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每一个人在实践中都可能遭受失败。宽容是纠正错误的最好方法。

个体的社会化·个体的社会性发展

  个体的社会化,就是一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使一个自然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人--该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价值与规范的分享者以及这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发展与更新的参与者,成为这个社会共同体所能接纳和所需要的人。这就需要他学习和掌握其社会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规范,使其逐步具有作为这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方式等。
  人的社会化贯穿于每一个人一生的始终。其中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化,主要是让个体学习语言、生产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建立一定的感情联系,为日后在广阔的社会领域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作准备。
  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分享、获得社会的文化价值和规范,具有对于社会性情境的知觉能力、参与社会规则的建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纪律、同伴之间的游戏规则等活动来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移情的能力(如推己及人、同情共感的能力)等。

信仰教育

  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信仰所关注的问题就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随着物质的丰富,当生存危机退居次要地位,而存在危机――无所依傍的孤独与无所执着的空虚,日益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所谓的道德就可能沦落为一种伎俩:逃避责罚与获取奖赏的伎俩。

全球教育

  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体化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全球教育不仅为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日益密切的相互依赖所必需的,也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所必需的。为了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我们有必要促使个人与整个人类进行普遍的交往,以便使个人从人类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中吸取营养。这是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他与人类其它个体之间直接和间接交往的广度和深度。

生态环境教育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我们高质量的生活所必需,也是一种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只有我们能够珍视和关心其它物种的生态,而不是把它们视为人类征服和利用的对象,人类之间的和平友好相处才有了真正的保障,因为捕杀动物与杀害他人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因为,"人对人行为的伦理决不会独自产生,它产生于人对一切生命的普遍行为","同情动物是真正人道的天然要素"。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每一种动物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具有无法估量的现实价值和潜在价值。一个物种的灭绝,就意味着一个基因库的毁灭。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所有生物物种相互依存、互相牵制的生态系统。野生动物的大量灭绝,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

未来教育

  未来教育可以帮助新一代人去适应和创造未来的生活。使受教育者明了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素质、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可以使他们明了世界上还有哪些没有解决而又迫切需要解决和可能解决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些问题,而不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志向和热情,给他们的思想以更加广阔的自由驰聘的天地。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关注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的培养,而且关注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的发展。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并且能够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指定成功的检索方案,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闲暇教育

  闲暇的增多已经变成了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既提供了新的机会,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既可以用来获得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也可以用来做很多不合理的危害社会和个人身心健康的事情,还可以白白浪费掉。教育作为一种价值引导的人道主义事业,为使人们过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闲暇教育就是不可缺少的

公民教育

  指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政策,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的教育。
  公民教育应包括以下目标:
  ·认同自己的国民身份;
  ·获得履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品格与能力;
  ·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兴趣,并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承担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在学校的公民教育中,应努力检视和反省学校的文化、校规、各种制度与措施,吸引学生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营造融洽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有机会体验生命神圣、民主、平等、自由、理性、个人独特性和文化多元化等价值和态度。

世界观教育

  世界观不仅是对世界的一种根本认识,也是一种根本的评价和情感认同。其实,任何一种世界观都意味着一种信仰。因为,世界观并不是一些实证知识的堆积,而是一些与世界和人生的大本大源密切相关的根本性、基础性假定。
人通过世界观而建立起来的人与世界的联系,不只是一种纯粹的认识关系,而且也是对人在世界中的所处位置的情感认同。只有这样,人对于这个世界才会产生家园感。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人生观都不仅是他的世界观的一部分,而且是他的世界观的落脚点。世界观不仅为人生提供一个熟悉的背景,而且透过人生观、价值观、也提供直接的行动依据。
  任何一种世界观都意味着一种信仰,接受一种世界观也就意味着接受一种信仰。
  世界观的教育渗透在全部的教育活动之中,因为教育的过程不过是帮助学生建立与世界的联系的过程。这个世界中,个人在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三个层面上与"天、人、物、我"四者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世界观的全景。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合 作 学 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2.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4.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6.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国外学者将探究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学习化社会

  这一术语与"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密切相关。在一个知识更新、社会发展日益加速的时代,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习化社会意味着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不断学习的必要;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接受教育与培训成为一种投资或福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学习化社会"只能把它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及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这就是说,每个公民享有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学会自我实现,学会将自己置身于社会最合适的地位。"(《学会生存》,1972年。)
  在学习化社会中,教育成为一种能动的、引导社会变革的力量;而学习者也不再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而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者;成为社会现实、积极的认识者和创造者。

综合性学习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方式。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发现和更好地领会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温故"中"知新",在"知新"中"温故",从而形成对某一学习主题整统化的理解,形成概念系统和解释框架。
  在综合性学习中,应注重学生以下几方面素质的培养:
  1.对情境或过程进行必要的描述的能力;
  2.尝试对问题或现象作出解释和预言的意向;
  3.提炼主题和作出命题的能力;
  4.为解决问题或证明自己的观点收集和处理必要的资料、信息。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形成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者的关系的丰富而确当的认识,是现代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因而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科学是人们探索世界的方法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和价值观。
  科学与技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科学与技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
  科学与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事业,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技术作为一柄"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重要的是使用技术的人,要有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资源

  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
  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
  在当前,教材仍是作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的载体,但积极开发与利用校内外显在与潜在的课程资源,有着广阔的空间;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有着重要的价值。

公民素质

  这一术语至少应包括以下含义:
  1.了解现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并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
  2.了解现代国家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具有民主与法制的意识和民主参与的能力;
  3.了解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基本规范和底线伦理;
  4.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学会自主判别、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能够为现代社会有尊严的多样性作出贡献。

学生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
  人是三重存在: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因此,"学生"意味着:
  他要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他还要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他更要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天地之间。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这一理念可以展开为以下命题: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6.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与生活

  "教育与生活"可以从几下几个方面展开: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与是需要、愿望、情感与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成全;
  4."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儿童的生活

  生活是人的生命赖以表征展开与充实的形式。
  儿童的生活,应包括这样几个层面:
  自然的、自发的生活――表现儿童内在冲动、童真与童趣的活动;非强制性和组织化的生活。
教育情境中的生活――教育者自觉创设的情境与活动,服务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不论是自然的、自发的生活,还是教育情境中的生活,都应努力做到:
  ·远离危险与意外伤害,确保儿童的安全与健康。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都有对儿童进行监护的职能。
  ·主动的、快乐地生活。儿童的生活,是儿童自己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生活,理当没有禁锢,没有恐吓,没有强制,

 没有苛严的规训;它远离功利、拒绝媚俗,服从兴趣,关注当下。
  ·理智地生活。儿童激情有余,而理智不足;容易冲动,常常将幻想与现实混淆,是其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让儿童学会计划、规划、设计活动,学会合理的期待和对活动的结果的想像是理智的生活品质的要求,这样才可能使儿童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
  ·有创意地生活。总是试图去改变,不满足于单调的、简单重复的生活,穷尽可能性,换一种方式。
  生活总是与对生活的感受相联系的,儿童的生活也不例外。引导儿童接纳生活、品味生活,感知生命的复杂性、偶然性和神秘性,培养儿童对于生命的庄严感、神秘感与敬畏感,是我们关注儿童生活的意旨所在。
  让我们一道构筑保卫童年,守护童真的坚固防线!

学生的需要

  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探究的需要。
  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3.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4.责任承担的需要。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行动者"在学校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作方法。"行动者"即问题解决的参与者,包括参与学校教学或管理的专家学者、教师、行政人员以及学生家长。行动研究有五个基本特征:
  ·研究是以解决实际问题,谋求教育行为的改进,提高办学质量为目标。它是务实的、有着深切的现实关怀的研究。
  ·研究是在理论工作者与实践者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状况下进行的,要求实际工作者自觉自愿的亲自参与,通过研究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系统的、批判性的反思,并在研究中增长实用性知识。理论研究者也要深入参与实践的全过程,与实际工作者共同解决现实的问题。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成为"反思的教育者"。
  ·研究不局限于某学科知识或教育理论,只要有助于实现目标,对各种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都容纳吸收并加以利用。
  ·研究是通过对特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现场研究方法,在动态发展的、自然的、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而不是在封闭情况下,通过控制各种变量以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鉴于任务的真实性、迫切性和情况的可变性,行动者的设想允许根据变化调整与修正。它强调理论研究者深入实际与教师一起发现新情况并不断调整计划,使研究更具真实性和针对性。
  ·研究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过程。在日常的教育情境中,捕捉教育的契机,发掘教育的智慧,生发教育的理论。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指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信息素养全美论坛》,1992年)。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主要包括: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言简意赅的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利用信息作出新的预测或假设;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变化的规律。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够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先前经验

  "经验"指个体的经历及其体验。对于个体而言,经验总是具体的、具象的、丰富的、鲜活的,具有个体性、独特性,具有情境性和现场感。先前经验是个体进行新的学习的基础与平台。它包括需要、动机、趣味、信念、心境、意向;经历、体验;认知结构、认知策略、学习风格、惯习;理性认识和已有知识。
  经验是个体由知识向智慧转化的中介,也是生成信念、提升教养的中介。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道理就在这里。如果你没有在夜晚到过重庆的枇杷山公园,你大概不能很好地理解"万家灯火"这个词所代表的壮观与辉煌;如果你没有到过桂林,在薄暮时分站在叠彩山上,向西望去,你也很难理解"千峰竞秀"所能表达的秀美与峻峭;如果你没有在二、三月份到过昆明,你大概也很难充分地理解"春深似海"这个词所拥有的包容性和穿透力。而这些词,对于我们都不陌生。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亲身经历才能悠然心会,理解得通通透透。

教学

  1.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
  2.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
  3.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发展。
  4.教学应更多地被视为是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合这项工作。
  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1.引起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的需要;例如,在学习百分数时,学生的兴趣可能会由"你怎样计算一个棒球手的平均击球率?"这样一个问题而激发。
  2.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3.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4.提供学习资源;
  5.引出作业并适及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6.促进保持和迁移。
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反思被认为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因此,反思性教学是校本培训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首先,反思性教育重视教师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行实践理论与研究努力之间的多重整合和转化,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帮助教师去复制和套用那些别人研究所提出的实践准则上,而忽视内在于教师自己的实践理论和专长。
  其次,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以指导性的目标和价值为中心,全面参与思考过程,而不是把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限制在教学技术和班级组织就技术问题上。忽视价值和目标问题的手段-----结果的思考方式是错误的。
  第三,反思性教学是一种依赖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它不仅要求反思者有一个开放、负责和全心全意的投入的心态,同时也有合作、协调、信任的环境要求;它是一种合作互动的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好的反思性教学既是自我批判的又是合作民主的。
  第四,反思性教学既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又重视对教学赖以发生的社会和组织背景的分析。它要对发生在学校内外的事件及其社会背景进行全面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信念、经验、态度、知识和价值的意义及其他社会条件承担了认知、检查和反刍的责任。反思性教学是一个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进而提高组织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和手段,但必须以我们对反思性教学形成一种更加精细的理解和更为客观的态度为前提条件。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即教学主体对教学过程进行的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调控,以追求较高教学效率的计策和谋略,是一种实际施行的程序和计划框架。
  策略,有计策谋略之意。教育学借用策略这个词,早期作为"方法"或"程序"的同义词使用,后来也指活动的序列化和师生间的实质性交流,有时策略还指一系列达成预期效果的有目的的教学行为。
  教学策略包括了教学准备活动、信息呈现、练习与反馈、测验及后续活动等部分。设计教学策略应吸收学术界对学习过程、学习的支持性条件的研究,也要分析研究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开发和创设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从而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并使得这一获得过程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和更吸引人。
  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需要不同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支持,教学设计的目的正是开发促进学生掌握特定知识和技能所要求的经验和环境。

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针对班级教学组织形式提出来的、十分注重评价、反馈-矫正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强调通过经常的形成性测验,不断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并据此为学生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和补充的教学手段和材料。
  掌握学习的要义在于"能够在学习误差出现后不久便揭示这些误差。如果在需要时采用适当的矫正,教学便能够自我矫正;这样,在某一时刻出现的学习误差便能及时矫正,而不至于与以后的学习误差结合起来。"(B.S.布卢姆)。"不管教师工作多么有效,群体教学在课堂或学期的每一阶段都会产生误差。

教学目标

  可以把目标定义为一种理想的情态。教学目标即经过教学之后学习者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或者"教学之后学习者将会有何变化?"
  明确界定的教学目标有助于为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可操作的标准。
  教学目标的陈述包括:
  1. 在何种情境中。
  2. 行为表现需要使用的特殊工具,需要某种限制和其它条件。
  3.完成任务习得性的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描述了行为是如何被完成(如,辨别、区分、演示、采用、陈选择等)。
  4.对象。对象成分指出了学习者行为表现的内容,如:"演示三个两位数乘积的计算(对象)"。

教师的职责

  由于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不同,对教师职责的界定也就不同。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更多地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并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
  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着;
  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着;
  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即基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决策依据),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民主化落实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学生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获得最满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只能"依纲靠本"来进行教学,而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课程开发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建设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或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获取教学信息的方法与过程。对研究者而言,课堂观察是了解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动、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渠道。
  课堂观察的重点为师生交往的方式,包括提问的次数和问题类型以及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探索性,教室的空间布局、班级规模等因素对学生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对教师而言,课堂观察是一种课堂管理技术;其目的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的进度、节奏、方式等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坚持以追忆的形式作课堂观察笔记,对于促进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积累教学研室资料、开发教学案例,都有重要价值。

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付和处理偶发事件、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
  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大体包括: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外的、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不太相关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自课堂之外的猝不及防的干扰,学生异常的举动。
  通常的情况是,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而自己未经准备的问题不予反应;这不仅有可能丧失掉有意义的教育契机――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探究的兴趣,还有可能扼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得愈来愈麻木、消极、被动和惰性十足。
  教师的教学机智是课堂开放性、生成性的重要条件。教学不是一个演"教案剧"的过程,而是完善并再度创造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的范本的过程。
  叶澜教授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个命题是意味深长的。教学应该成为学生生命全方位的涌流的过程。让生命充分地涌流,更多的鼓励,更真实地关注,这是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所必需的。
  在课堂处理偶发事件往往费时费力,但只要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付出必要的努力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正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机会来了,我们是视而不见还是积极捕捉?我们能不能有效地捕捉并发掘其教育价值,这就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更高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

教学诊断

  教学诊断是由教育专家或学校内部,为使教学能更好地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对学生能否达到确当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所作的评定。
  通过诊断,设计出一种改进教师的教和排除学生学习障碍的教学方案。
  教学诊断包括这样四个要素:诊断者,被诊对象,诊断依据和诊断过程。
  教学诊断的意义在于: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优化,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自觉,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和获得成长,有助于形成教学研究氛围和形成教学团队。

审美价值

  为主体而存在的事物所具备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带给人美的享受、激起人创造美的冲动的资质与属性。
  人本身以及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一切成果(如艺术作品、生产和生活用品等),许多自然现象(如山川、景物、珍禽怪兽、奇花异草等),都具有审美价值。
  事物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的丰富性不仅取决于事物本身的资质与属性,也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素养与价值观。事物的审美价值是其具有审美教育意义的根据与原因。
  由于我们每一个人都分享着共同的人性,因而,一些事物具有普遍的和永恒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

我的教学信条

  1.教学必须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发展
  完整的人的发展包括个人与"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上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自觉地朝向这个教学的终极目标--完整的人的发展,并且使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都能作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
  2.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
  如果刺激单调,教学方式单一,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效果下降。如果真正的学习没有发生,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织与重新解释,这就包括先前经验的激活、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信息的搜集、选择与加工。
  学远远不只存在于认知活动中,也广泛存在于交往活动与审美活动之中。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建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或深化,情感的丰富和体验的深刻,技能的形成或巩固,认知策略的高级和完善。
  3.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尽管不露行迹的个人魅力的展示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要创造氛围与情境,为学生具有深度的参与,从而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并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4.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
  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即能够与学生的经验背景产生冲突;问题必须是具有理智的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作出尝试性的解答的。
教学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空间,以便对学生的理智能力构成挑战;应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结论提出理性的怀疑的习惯。
  5. 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信息的量。
  真正的理解,而不是似懂非懂;能够真正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发展性评价

  评价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的社会化不可或缺的社会性刺激生成的方式。重视评价,对于明确教育的质量标准,丰富和提升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有着重要的价值。
  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
  发展性评价的工作程序一般为:
  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参与制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共同设计评价工具;客观、全面地收集和分析事实、证据;充分真诚地肯定所取得的成绩,明确改进的方向并制定努力改进的工作方案。
  "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这是第四代评价的核心理念,为了使受评价者心悦诚服地接受评价结果,评价过程中的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和充分沟通就十分必要。另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使不同风格和个性的人都有被认可和赏识的机会和可能也十分重要。
  粗暴的、贬损性的评价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教育之中,存在于我们人与人的交往之中。归根到底,这是一个国民性的问题,一个文化的深层结构的问题。在自然的、真诚的交往、沟通和互动之中,渗透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是良好教育的天然要素。

62.给教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老师:  您好!
  很高兴有机会能和您分享我对教育的理解。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将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
  北京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为了这次课程改革除了推出《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合作论坛·多方互动的教师培训》这样一种先进教育思想的普及和促进教师成长的探索活动以外,还拟编辑出版《与教师的对话·书信集》作为其配套的系列活动。这些工作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
  教育改革只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完成指令性任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您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成功的喜悦、独到的发现、探索中的困惑、学习的心得体会。对于整日忙于教学工作的教师,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试图去解决问题,无疑会大大改进与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希望您能将您的所思、所感,您的困惑和问题,您的成绩与收获,以书信的形式写成文字寄给我。书信内容可以包括:困惑您的问题(概括化的表达与具体情境描述),问题提出的背景,您对问题的尝试性的解答等等。我将对您的来信做出回复。
  书信是一种文体,希望您能进行有意识的创作――以自然、亲切、平等的口吻,细腻、清

 新、平实的文风,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创作有助于我们整理思绪、深化认识、促进学习和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有助于提升与改造课堂教学的语言,有助于丰富和强固我们的成就感,有助于我们更用心地去品味生活、洞明世事。
  我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如果有价值的话,首先将在杂志上刊出,并将在近一两年内结集出版。每封信字数可在1000字左右,最好惠寄打印稿,并请详细注明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来信请寄: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肖川博士收。
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祝您幸福快乐!    肖川
二OO一年八月一日

63.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1. 什么是教育?
  2. 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3. "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4. 我们的学生存在哪些问题?
  5.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是怎样从课堂中消失的?
  6. 基础教育究竟要带给学生什么?

敬请关注《合作论坛》(封3)

  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  合作论坛      多方互动的教师培训      成就名师就是成就希望
  教学观摩·专家点评·自我反思·学术演讲·现场对话

  这是一种活动 一种探索        一种分享 一个机会

  宣传课程改革的精神 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
  架设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服务于教师的成长
  公益性 探索性 互动性      五个环节 历时两天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010-62205520;010-62209283;FAX:010-62205448)

协办单位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师大海威教育集团 福建师大课程中心 西南师大课程中心 清华大学云舟网络教育实验室 石家庄市教科所 教育科学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湖南出版集团 上海教育出版社 北京师大出版社 《教育现代化》 《中小学管理》 《教育参考》 《小学青年教师》 《教育时报》 《中国教育资讯报》 《少年素质教育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