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人民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最新热门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介绍4

时间:2009-10-18 17:21:30  来源:本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一)本册教材的总体结构

 

(三)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

 

 按照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基本要求,本着素质教育历史课程体制的基本理念,我们研究并设计了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体系”。

此目标体系力求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念、素质教育的目标理念、终生教育的理念、创新教育的理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的理念、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的理念、爱国思想与国际意识结合的理念。

此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个子目标体系:第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目标体系。第二,方法、能力目标体系。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系。其中,第一种目标是基础,后两种目标是在此之上形成的;第二种目标是方法、能力的教育;第三种目标是人文精神与道德的教育。

在上述三个子目标体系中,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缺乏可操作性的目标体系,使我们的预期目的与实践效果总是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我们对上述目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构了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体系。摘要如下:

 

一、  历史研究与学习方法目标

 

1.历史比较法。

2.类比法。

3.定量分析法。

4.逆推论法。

5.根据部分重构整体、根据整体确定部分法。

6.根据人们的活动或活动结果确定活动目的的方法。

7.由高级社会形态认识低级社会形态的方法。

8.根据遗迹遗物确定社会意识状况的方法。

9.根据遗迹遗物确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法。

10.根据新史料校正旧观点的方法。

11.统计法。

12.语言学法。

 

二、历史学科能力目标(共22类别54项)

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历史认识原则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认识历史的科学思维方法,要使之成为学生个人能够运用的方法论的思维定势,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始终。

历史学科能力,包括历史想像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分析、判断、比较能力;评价、论证能力等等。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认识方法、观点去分析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并将辨证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纳入到历史教学的主体内容之中去。

为了实现上述设想,我们研究并确定了可纳入到历史教学主体内容中的、以辩证唯物史观为主的一些基本认识、基本理念、基本原理,结合历史材料设计了有内在联系的观点性问题体系。其目的在于,通过这些观点性问题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逐渐掌握认识历史的科学途径,形成历史学科能力。

以下为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目标,共22类别54项。

 

1.查明历史客体的各种原因与结果

(1)根本原因:是引起结果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原因,根本原因决定事物发生发展的必然性,一般要从生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内因等方面去考虑。

(2)主要原因: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

(3)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属于历史活动的主体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因素。客观原因是指历史活动主体之外的、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原因。

(4)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指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发展的最直接的环节,它距离事物的发生不存在任何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往往也是近因,有时称之为导火线,它体现历史发展的偶然性。

 

2.历史客体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必然性只有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而偶然的背后隐藏着必然,必然性是偶然的支配力量。历史科学的任务是在纷繁的偶然事件中发现历史的必然性,即规律性。

(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差异,被释解为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3)偶然现象不能改变历史的面貌与大趋势。反对偶然现象决定论。

 

 

 

3.新事物与旧事物

历史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历史的新旧事物的区别

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规律、前进方向、有强大生命力与发展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违背历史潮流的事物。是否是新事物不以时间先后为标准。

(2)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新事物最初是弱小的、不完善的,所以旧事物有时占上风,但是暂时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

(3)新事物不断取代旧事物,推动历史不断前进

 

4.查明历史客体的阶段性

任何历史对象在历史上都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也就是都有发展的阶段性。

 

5.查明历史发展的时代性

(1)判断历史客体所处的历史时代,要从分析历史背景入手,尤其是分析时代特征。

(2)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经济活动随时代而变迁,并影响时代的变迁。

如:工业革命后,欧洲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医生、律师成为人们愿意从事的职业;美洲的水果、亚洲的香料、丝绸的涌入;人们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可见,人们的择业观、饮食结构、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6.关于确定史料的主体意识渗透

 

7.关于确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类社会运动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之间、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及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人类历史发展有其一般的共同规律性,这是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然而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还有其特殊性,这就是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1)统一性反映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多样性呈现历史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内容。

(2)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

 

8.确定历史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历史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历史前进中曲折的表现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新、旧交替时期:新兴社会势力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暂时的挫折、反复是难免的。

第二,新制度确立后,腐朽势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由此导致出倒退、复辟现象的出现。

如:辛亥革命后,在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形势下,袁世凯复辟帝制、张勋复辟。

第三,在历史发展的急剧变化时,出现的摇摆也体现历史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尽管历史出现过曲折,但这只是暂时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9.确定历史发展中的量变与质变

历史的发展总是经过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而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这种无限往复的变化,构成了历史生动、丰富的发展过程。

(1)判断分析历史现象的进步程度。

区分一些事件,哪些是历史质变,哪些是量变,来判断历史变化的性质。

(2)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发展过程中存在部分质变,这决定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

如:①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自身的部分质变。

②由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是分裂走向大统一过程中的局部统一或区域性统一,也是历史的进步。

(4)实现历史发展中的质变即飞跃的形式是多样的,社会发生质的演进可大体分为两种形式:爆发式的革命;非爆发式的改革。革命与改革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途径,只要符合国情都是可取的。

如:①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②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是“和平发展”的,和平夺权。而苏俄的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不具备和平发展的条件)。

 

 

 

10.确定历史客体的现象与本质

本质和现象这对范畴,揭示历史客体内在联系与外部表现的相互关系。本质是事物内在固有的根本属性:如阶级性、社会性质。现象是表面形式,现象是复杂多样的,大致分为真相与假象,真相与本质一致,假象与本质相反。我们要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1)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本质

如:①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

A多研究些具体问题;B多解决具体问题;C谈论理想的主义;D用理想的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答案D)

②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本质是:变革生产关系。

(2)不被假象所迷惑,揭示事物的实质

如:①从门户开放政策一些条款内容,分析此政策的实质。

②结合一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分析《九国公约》的实质。

 

11.确定历史客体的形式与内容

任何历史客体总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一定的内容,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形式是事物存在的外在形状、结构等外部表现形式;内容是事物内部各要素的总和,包括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1)两类不同的形式

①与内容不相关的非本质的形式。

②与内容相关的本质形式。

(2)形式与内容的相互作用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

如:①一个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国体决定政体。

②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情况、变革原因、内容、结果等。

社会生产的形式(生产关系)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内容(生产力)的变化,结论:制定经济政策必须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大跃进、人民公社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不适应生产力水平,结果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3)不变革内容,只改变形式,是不可取的。反对形式主义。

对于社会变革,如果只求变革形式,而不改变内容,那么这种变革是无意义的,或者从根本上说不属于变革。

 

12.认识历史发展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既有以往的否定又有肯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有克服抛弃的一面,又有继承和发展的一面。

(1)批判的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

(2)以古鉴今。

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

(3)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历史虚无主义与经验主义、形式主义都是错误的。

 

1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及客观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如: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的社会根源。

②历史上的精神文明繁荣时期都是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例如:百家争鸣的出现、文艺复兴运动、隋唐文化的繁荣。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伴随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意识也在相应发展,并发挥其能动作用。如: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鼓舞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了生产力迅速发展。

 

 

 

1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相互地位及相互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1)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改变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与调整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如:1958年我国出现“大跃进”、“人民公社”,这种“左”的运动为什么会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新兴生产关系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5)反对唯心主义的“上帝意志论”、“绝对观念论”、“地理环境决定论”。

 

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观点并按这些思想观点建立起来的政治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其中,政治关系体现在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机关、团体党派等组织构成。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

如:“指南针等在近代西欧与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的高考试题第38题中的一问)

学生要首先明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后者对前者又有反作用,推动或阻碍其发展,得出结论答案: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上层建筑)的制约。

 

16.确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这些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起领导和决定性作用的、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即是次要矛盾。

(2)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确立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就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如:①我党1935年提出“反蒋抗日”,后来又提出“逼蒋抗日”,1936年9月以后提出“联蒋抗日”,我党对国民党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矛盾以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阶级矛盾);而在“西安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②党在不同时期土地革命路线及政策变化及其原因。

 

17.历史评价

(1)评价人物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加速、延缓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

③杰出人物产生,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但同时又带着偶然性。

④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

如:拿破仑的出现

(2)评价事件

两个标准,生产力的标准和实践的标准。某事物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决定了它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某些思想观点、政策是否正确要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和检验。

 

18.评定历史客体对其后历史的影响或意义

 

19.关于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20.民族意识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2)少数民族对于边疆的开发和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3)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共同进步。

 

21.国际意识

(1)应有尊重和吸收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世界各地区人民创造的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2)当代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全球的联系日趋紧密,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影视传媒都为全球联系提供了有效渠道。

 

22.环保意识

人口、资源与能源、地球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地球资源、控制人口,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