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华师版中国历史第二单元
人民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人教版中国古代史第一轮
最新热门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介绍2

时间:2009-10-18 17:21:33  来源:中图版
 

 

中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2)

①一种是用陈述的方式和哲理的语言来表达。如第一单元第1课课后的“林则徐放眼看世界”;第2课“左宗棠誓死收复新疆”;第三单元第4课课后的“弘扬长征精神”。

 

②第二种是通过具体材料的阐释讲明一个道理,如第一单元第3课课后的“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第四单元第1课课后的“日本的野心”。

 

③第三种是通过记述一个历史故事或介绍一个历史人物、事件,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如第二单元第2课课后的“愿将生命换国昌”;第三单元第2课课后的“坚定的信念”;第五单元第2课课后的“挺直了腰杆的中华民族”。

 

④还有一些是陈述史实后,提出几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受到启示,明白道理。如第二单元第1课课后的“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第三单元第3课课后的“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第四单元第3课课后的“人民战争力量大”。

 

总之,所要明的理都是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明理”,它的性质特点就决定了有些理,特别是历史的哲理就只能用哲学的语言和说理的方式来阐释。但它不会使教科书内容概念化,也不会给学生带来困难,因为它是基于丰富生动的历史材料提出来的。结合教科书内容并通过教师辅导,学生是会理解和掌握的。

 

(3)“知识拓展”栏目的设计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建议的第4条中明确规定:“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等。”因此,打破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改革学校教育中教学科目林立、知识零碎割裂、脱离实际生活的弊病,使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实现各种知识和学科的纵横联系,彼此相互融合,以便综合利用,借此保证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并培养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是知识拓展栏目设计的宗旨。

 

我国基础教育和世界其他国家基础教育相比,其最根本的优点在于“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牢固。我国学科课程包括历史学科最大的弊病之一,就是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和学科逻辑。新一轮课程改革,既要继承我国课程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长处,又要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思想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我们在编写教科书主体部分时,已尽量全面反映这些领域的内容,尽可能地增加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尽量改变过去历史教科书以偏重政治史讲授为主的特点,这样使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更具有科学性,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在编写时由于受主体部分的篇幅限制,有很多相关的知识就很难纳入教科书,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增加了知识拓展栏目。

 

本册书的“知识拓展”主要有两大类:

 

①拓展与本课核心内容相关的知识:由于本书的体例是范例式简明通史,正文部分的内容是基本性的、范例性的、重要的、典型性的知识,并不是把所有历史都概述到。所以我们在编写正文时,很多相关的知识难以涵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知识拓展栏目中增加有大量这类知识。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作为正文内容必要的衔接内容进行补充,让学生对一个时期的历史现象有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如第二单元第3课“《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通过阅读让学生全面了解辛亥革命的成果,并且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第五单元第1课“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略反攻是解放战争的一个重要阶段,正文部分只讲了刘邓大军挺进中原,通过课后的这个知识拓展,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反攻阶段的作战情况。

 

第二种是补充同时期与正文相关的历史现象或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文和提高认识。如第一单元第1课“林则徐在新疆”和第2课“两次鸦片战争中的美国”;第3课“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第4课“惨绝人寰的海兰泡大屠杀”;第二单元第2课“万木草堂”;第三单元第2课“第一次收回租界” 。 

 

第三种是补充小故事或小知识,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如第二单元第1课“慈禧太后与火车”;第5课“握手的流行”;第三单元第1课“五四青年节和建党纪念日的确立”。

 

②加强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第三单元第4课“毛泽东长征路上赋诗篇”,让学生在欣赏毛泽东诗词的同时感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拓展的范围,主要是加强历史学科的横向联系,把历史学科知识和其他各学科知识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例如和政治学、经济学、地理学、美学、文学、法律学、考古学、哲学、军事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起来,这样就打破了传统的历史学科的封闭体系。知识拓展的深度,主要是加大学生历史知识的数量和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针对课文主体部分所选择的历史知识,通过知识拓展栏目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古代史知识和近现代史知识联系起来,把中国史知识和世界史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就解决了原来历史学科的知识割裂、体系封闭的弊病。有些类型在第一册中没有出现,但在后面三册中知识拓展的就比较完备了。

 

总之,“研习升级”栏目的设计是我们教材的特色。再说明一下,它不是课后习题,是课文的一部分。我们这样设计为的是使我们的教材不仅更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和可读性,还要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进一步体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特色。

 

此外,我们还借鉴其他同行新编辑出版的教科书的长处,特别撰写了“探究与实践”的独立篇章。设计这种课型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勇于实践,以初步仿效专家学者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二、研习升级的处理  

 

1.可以在前面主体内容学习完以后,逐级进行后面三部分,使教学过程犹如上山爬坡,逐层“升级”。把课文的内容及内涵的目标要求,升华到一个新阶段,达到一个新高度。最终使知识内容和目标要求,由量变达到质变。

 

如第二单元第4课“新文化运动”,学习完主体内容后,先让学生通过对“智能开发”问题的思考,认识到清末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陈独秀等人为了祖国的安危、民族的振兴,宁愿舍弃个人的功名利禄,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伟大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然后再通过“读史明理”进一步认识民主科学在当时的意义,思考新文化运动的深远影响。最后学习“知识拓展”,通过阅读胡适巧妙解释白话文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在新文化运动前期,新思想、新文学的反封建内容需要新的形式来适应,以便于它的表达和传播,也容易为当时以及以后的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运用。

 

2.穿插在课文学习中。如果“研习升级”的三部分内容和课文紧密相连,可以在学习正文时补充引用。如第六单元第2课“思想文化的发展”,“智能开发”是比较魏源和严复思想的不同,可以在学习完课文第一目后提出,让学生结合时代和阶级特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魏源和严复的思想进一步分析理解。“读史明理”是“徐悲鸿的为人和绘画”,可以在学习完徐悲鸿的成就时穿插进来,让学生进一步知道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并深刻体会和学习徐悲鸿“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的气节和操守。“知识拓展”是“《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及其流传”,可以在学习聂耳的成就时作为补充材料让学生阅读了解。也可以播放这首歌曲,使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3.根据学习的需要而定。 “演习升级”部分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来灵活处理。可以部分穿插在学习正文内容之间,也可以部分作为课后作业。

 

如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智能开发”可以在讲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提出,在学生思考、师生辨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而“读史明理”中“林则徐放眼看世界”可以在学习课文中林则徐的事迹时引用以作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林则徐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学习林则徐放眼世界,学习西方的精神,学习他不故步自封,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改革精神。“知识拓展”中“林则徐在新疆”可以在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阅读了解。通过了解林则徐被革职发配到新疆后,积极开发新疆,关注国家边疆安危的故事,学习他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关心国家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在全面了解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识到要正确对待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树立放眼世界,胸怀祖国的远大理想。

 

如第一单元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智能开发”是写一篇小文章,让学生通过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马关条约》是如何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这就可以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进一步思考并写出小论文。“读史明理”是“空前加剧的民族危机”。这一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一段重要历史,但课文中没有涉及,所以在学习完《马关条约》一目后,可以用这段小文章作为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完整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加剧侵华的表现和中华民族空前危机的表现。并且从中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知识拓展”是“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可以在课后让学生阅读了解。

 

三、关于习题问题

 

和新课程其他版本及改革前的历史教科书不同,我们的教科书在课节后没有专门编排习题作业。大家对此会感到不理解,或许觉得不利于教学。不过我们今天没有编排统一要求的习题,并不是说课节习题不重要,主要是因为我们考虑到,全国各地的教育情况不一样,教师和学校的教学情况不一样,学生的认知风格也不一样,这样习题设计和应用也不应完全相同。为了便于教师的教学,我们专门在教师施教参考理论部分编写了《历史习题设计方法》一章,给广大历史教师提供一个理论武器。这样,老师们可以根据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设计自己需要的习题。

 

第一,把习题的编辑权利下放给地方,由地方老师编辑。这样可改变习题类别绝对统一化,以防止习题设计脱离地方、学校或学生的实际。

 

第二,一方面把习题设计的职权交给老师,另一方面我们要把习题问题作为教师今后培训进修的一个研究专题,以提高老师的命题水平,为各地方培养考试命题骨干教师。

 

第三,适应国家教育部有关初中毕业生升学毕业考试制度改革形势的需要,体现教育部课程改革的思想。

 

为了让老师们科学合理的设计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习题,我们特此介绍一下习题的功能和分类。

 

 

 

1.课节后习题应有的功能

课节后习题具有哪些功能,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认识。在20世纪前期人们一般把习题的功能主要归结为巩固复习所学的基础知识。今天,课节后习题的作用有了更大的发展,其主要功能有:

(1)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功能;

(2)培养创新能力并发展智力的功能;

(3)进行考查评鉴选拔的功能; 

(4)突破课堂教学“三中心”的功能;

(5)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功能。

 

但是,一般人们还把习题的功能仍然局限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或用以甄别选拔,对于习题应有的功能既没有全面的认识,也没有全部开发出来。

 

2.习题科学分类的重要性

 

章节后习题,应是教科书课文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居于特殊重要位置。在今天课程教材改革日益深入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对章节后各种类型习题的全面研究非常必要。但是,长期来因对习题缺乏专题研究,致使习题设计大都停留在经验水平阶段。随着习题设计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要改变习题设计运用的盲目性,必须进行科学分类,其实国内外不少专家对习题分类都曾进行过深入探讨。

 

3.习题分类标准及类型的多重性

 

任何一个客体都具有多重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习题同样如此。习题归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习题划分的类别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

 

a以答案作为分类标准:

(1)以答案的数量为分类标准

 ①封闭题:只有一个唯一的答案;

 ②开放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

(2)以答案是否出现于题干为分类标准

 ①选答题:答案出现于题干中;

 ②供答题:答案不出现于题干中。

b以测评的目的性作为分类标准:

①安置性测评;

②准备性测评;

③诊断性测评;

④总结性测评;

⑤选拔性测评;

⑥形成性测评。

c以题干的自然结构为分类标准:

 ①填充题;

②填图题;

③判断题;

 ④列举题;

⑤解词题;

⑥问答题。

d以历史对象的性质作为习题分类标准:

历史上客观对象是无限的,这样的习题类别也是无限多的,例如可以归纳为:①历史事物;②历史人物;③时间地点;④历史现象……

平常我们经常所说的习题类别大都是从历史对象着眼的。

e以揭露思维过程作为分类标准:

 

人们解决任何问题都有着共同的规律性,作为一个习题都有着共同的因素。习题的结构一般有三个部分构成:

 ①习题的条件;

 ②解答的思想步骤;

 ③最后的结论。

 

如果从思维逻辑的角度来看,任何习题都包括前提、推论和结论。这种习题可称为认识性习题。揭示思维过程的认知性习题,是原苏联教学法专家莱纳提出的,它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此外还有其他的习题分类方法及习题的类型。对于每一种习题的特点、主要功能及其利弊,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利用。

 

(五)相关学术观点简介

 

新课标和按照新课标编写的中国近代史教材,及时反映了历史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在教学内容上,剔除了大量陈腐、极“左”、过时的内容,吸纳了学术界有定论或有影响的学术观点。新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世纪的历史教科书。作为一名施教新课标的教师,应了解中国近代史方面学术前沿问题。下面就相关学术动态问题简介如下:

 

1.有关对中国近代史研究偏向的纠正

 

中国近代史是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进入新时期后,中国近代史研究更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向。其突出表现是个别人对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提出了质疑,对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等人提出了新看法,也有人对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提出了质疑和责难,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大肆污蔑。

 

对上述现象,引起了一些史学家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原国家教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史学会于1995年6月召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研讨会”;1996年4月又召开了“五四运动与20世纪的中国历史道路研讨会”;1996年9月,又有8位中国近代史著名专家组成学术报告团,举办了“中国近代重大历史是非问题系列讲座”。之后,又相继出版了《走什么路——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问题》、《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原则问题》等书。刘大年、龚书铎、张海鹏等一大批著名史学家,对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看法,重新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指导作用。经过努力,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度出现的混乱局面得到了澄清和纠正,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为了深入把握中国近史研究的有关问题,建议教师们参考《历史的回答——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备要》等书。

 

2.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

 

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始于1954年。20世纪80年代李时岳发表了《从洋务、维新到辛亥革命》一文,引起了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成了学术热点,学者们各抒己见,发表了几种探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见解。主要有以下观点。

 

 

(1)三次革命高潮说:主张以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运动,为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2)两个过程说:一些学者根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有关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论述。用两个过程概括了中国近代主要线索。

 

(3)四个阶梯说:李时岳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

 

(4)争取独立谋求进步说:胡滨认为,近代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谋求社会进步(发展资本主义)两项根本任务。这两顶任务贯穿着整个中国近代史。

 

(5)近代化说:徐泰来提出以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看法,这一观点包括了反帝反封建,又包括了发展资本主义。

 

(6)新陈代谢的新三次革命高潮说:陈旭麓提出了以新陈代谢来表达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其标志是“新三次革命高潮”,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国共合作的国民大革命,打倒了北洋军阀政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

 

(7)一条主线与两个过程相结合说:夏东元主张“一条主线(即资本主义发展为线索)”和“两个过程”(即毛泽东所说的两个过程)相结合来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8)民族独立与近代化说:随着近年来近代化研究的兴起,许多学者主张把近代化纳入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问题的讨论中。刘大年提出了民族独立与近代化说。刘大年认为,110年的中国近代史基本的运动是民族运动,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要求民族独立,二是要求近代化。这一学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赞同。

 

3.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问题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思想界就开展了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基本上认同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80年代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讨论的重点是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它是不是一个向下沉沦的过程。李时岳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化过程中,从发展趋向看,存在着两个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联结,互相制约的过程:一个是以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半独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一提法,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是一种完整的、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形态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过渡。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学者认同。因此,把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既视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看作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较恰当的概括和反映。

 

 

 

4.关于近代前期中国的改革和革命问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生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为代表的改革运动,也发生了辛亥革命这样典型的革命。如何评价改革和革命,成为近代史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改革和革命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基本形式。改革或革命何种方式好,不能一概论定。过去多采取扬革命抑改革的观点,认为改革不如革命,认为革命对封建因素扫荡彻底,改革则保留封建残余。近年来又出现扬改革抑革命的观点,认为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革命破坏性大,应当“抛弃革命”。

 

对这一问题,史学界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以北师大龚书锋教授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认为革命与改革,既有互相矛盾的一面,又有互相依存、补充的一面。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动力。在一定条件下,改革也可以起到某种变革社会的作用。具体到一个国家,究竟采取革命的方式,还是改革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该国的历史状况、政治经济现状、阶级状况等现实国情。当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必须以革命的方式才能解决问题,而条件又具备时,这时如鼓吹改革以抵制、反对革命是不对的;相反,如不需要采取革命方式的解决,且又不具备革命的条件,却硬要采取革命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对革命、改革的得失,应实事求是的评价。完全抹杀革命,一味颂扬改良也是错误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