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研究 >> 正文
踏雪寻梅:高密一中高二
赵军梅:谈谈高中历史新
赵梅:历史教材中的美国
马立梅:初中历史教科书
马立梅:“用教材教”思
马立梅:“用教材教”思
马立梅:北师大版教材使
马立梅:历史教材标题的
李腊梅:浅谈“即时史”
刘石梅:高中历史新课标
最新热门    
 
刘梅:自初一历史新教材管窥二期课改

时间:2009-10-18 17:24:58  来源:刘梅
 

刘梅:自初一历史新教材管窥二期课改

上海市由由中学 刘梅

 
随着新世纪世界各国教材改期浪潮的到来,上海自1998年启动的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各学科《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初一年级的试验课本相继推出。本人激动之佘,对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与初一历史试验课本进行了认真研读。对比二期试验课本与原历史课本,并结合自己十余年的教学经验,我深切地感到二期课改的必要与优势,尤其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一、 以文明史为线索,突出人类创造精神

原一期历史课本的编写以政治史为主线,关注的是社会形态的更迭与发展,以及每一社会形态下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的状况,力求告知学生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二期试验课本与原历史课本相比,编写的理念有明显的改变。该课本以文明史线索,关注的是历史发展中的物质文明——生产力与生产工具,以及精神文明——科学技术与历史人物,力求引导学生探究的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究中突出的是人类的创造精神,感受的是以人为本体的文明历程。

这种理念更新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何谓“历史”?其最宽泛的定义是“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那么进一步追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含义,我们将得知:“自然界”泛指包括社会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而“人类社会”的定义有两种:一则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一则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的人群。这两个概念的复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地位与价值。对比“人类社会“的两则定义,我们惊讶的发现人们对“社会”的理解存在多么大的差异!长久以来,人们固执地按照第一种定义来理解“社会”,并按照这种观点将人看作社会的从属,这在一期课本以政治史为历史发展主线的理念中表露无遗。

那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究竟“人”和“社会” (姑且按“社会”第一种概念来理解)哪一个才是发展的本体呢?社会是由人组成,人不组成社会,人类就无法生存与发展。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进一步思索,将看到事物更深刻的一面:人组成社会是为了什么?——为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毫无疑问,在人与社会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中,居本体地位的是人。事实上无论是对自然界的膜拜——滥取——保护,还是对社会组织的选择——改革——更替,人类始终是在探求自身生存、发展的最佳方式,并且在探求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发挥出巨大的创造力。历史本身是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从这个角度来说,二期课改无疑是对历史本身更好的尊重和对历史事实更为真实的面对。学生只有在前人创造精神、牺牲精神的感召下、激励中,才能学会对自己生命的尊重,才能学会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二、选取典型事件,鲜活历史

原一期历史课体编写的体系是细分章、节,顺序展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在历史知识的选编上,既讲求面面俱到,又力求有一定的专业深度。二期课改对比做出重大调整,编写的体系不再拘泥于章节,而是以“课”为单位,选编每一历史阶段较为突出的、能充分反映本阶段典型特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对典型事件、典型人物介绍时,又以较多的篇幅适当铺开介绍,增加历史的生动性,改变历史呆板的面目,使历史真正鲜活起来。

例如:在中国历史“繁荣昌盛的隋唐文明”这一单元,编辑“民族团结”这部分内容时,将原一期课本中对唐代边疆各民族面面俱到 而又稍显生涩的介绍改变为选择最能体现出唐代阶段特点(繁荣昌盛)、民族关系特点(团结友好)的一个事例——唐蕃关系来展开介绍,并以这一事件中最杰出的“文化使者”“文成公主”作为标题。学生依据较为丰富的史料,在探究“松赞干布为什么向唐求亲”中了解到的繁盛;在探究唐太宗由“贵华贱夷”到“爱之如一”态度转变的原因中了解到唐民族政策的开明;在探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什么”中认识到中原先进文化对边疆地区的辐射作用。勿庸置疑,二期试验课本这样以点代面的阐述,在传承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诸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同样,中国历史“大一统文明与多民族融合”单元“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课,对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诸多科技成就删繁就简,只选择最突出的两项成就——造纸术与圆周率的计算来介绍,并在编辑时分别以这两项科技发明、发展过程中作出最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蔡伦、祖冲之为标题。显而易见,“蔡伦”与原一期历史课本中“纸的发明”标题相比较,不仅点题更直接,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般种理念的更新——人是历史发展的本体,突出人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以“祖冲之”为题介绍“圆周率的计算”这一成就时,由对科技成果的直接关注与罗列转向对祖冲之求得圆周率科学方法与艰辛过程的探究,显然二期试验课本这一变动对知识的传承、人格的塑造能发挥更积级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注意力更易于关注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二期试验课本的改变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同样,正如教育家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兴趣被激发出来,历史学科才能真正发挥其启迪智慧、弘扬道德、传承文明之功效。

 
三、吸纳丰富史料,倡导研究性学习

上世纪末,在第三届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向全社会发出了实施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号令;本世纪初,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典上,江总书记再次高屋建瓴地发出“教育创新”的号召。实行教育创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以“教”为重点、以“训练”为方式的教学活动改变为以“学”为重点、以“创造”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即开展研究性学习。

原一期历史课本为研究性学习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主要以文字表述为主,并且部分文字表述对初中生来说过于专业与规范。与之相比,二期试验课本历史信息的含量与提供途径有较大改观,编选的史料较为丰富。首先,文字资料在正文部分与原一期课本基本持平基础上,小字选读部分略有增加,并且选编中注重文字内容的可读性。其次,图表、图片、图像资料增加较多,尤其是图片,完全改变以往作为文字资料辅助的“插图”地位,增加了大量生动、活泼、珍贵、直观的内容,成为与文字资料并重的课文内容。这无疑增加了历史的亲和力,也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其三,二期历史课本增加了“史海指南”一栏,为学生进一步自学、查找更为丰富的史料提供“推荐书目”和网址。这既是对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取向的尊重,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学习的方法。其四,是与二期历史课本相配套的历史地图册也增加了图表、“读书指南”、“小知识”等内容,为学生自我识图、自我分析、自我学习提供帮助。

二期历史课本史料的选编丰富且体现出层次性,真正做到“让教材适应每一位学生”。丰富的史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一学习过程是学生以史料为基础自觉思维、实验、解决问题、发展自我的过程。二期历史课本每一课都提纲挈领地设置了几个启迪思维的问题,学生将因史料丰富而视角不同,又因视角不同而对历史发展作出各自的解释,这显然比传统的强迫学生从同一视角叙述历史,再得出单一的定论要真实、客观的多。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会着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治学原则;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自己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教育家卡尔罗述斯说过:“凡是别人教给的东西,相对的都无用的,对自己的行为极少或竞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都是自己发现并化为己有的知识。”二期课改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成长为各具特色、千面不同的人才。

二期试验课本无论其课程目标的改革,还是其课程内容的调整,无不渗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试验课本的出台是二期课改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昭示着二期课改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但作为一名热爱教育事业、深受教改鼓舞的中学教师,我也深知:在二期课改进一步推进过程中,要将二期课改的理念付诸实现,仅仅依托试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其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只有教师摆脱教材执行者的地位,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教师自身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指导、激励学生自觉进行探究。二期课改是民族教育振兴中高扬的一面旗帜,只有今天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才有明天全体国民素质的提升;只有今天坚持创新、协作,才有明天生机盎然、和谐统一的世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