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材资源 >> 正文
2005学年济宁市中考历史
2005年中考历史材料解析
2006年中考历史综合模拟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中考历史模拟精选
2006年中考历史单元训练
2006年重庆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珠海中考历史模拟
2006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
2006年全国中考历史基础
最新热门    
 
《20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6

时间:2009-10-18 17:26:36  来源:本站
 

 

编者赘语:本站发布的史学资讯,只为参考之用,并不表明我们赞成其中的观点、立场。希望我们老师在阅读时,从《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取舍使用。

 

 

《二十世纪世界史》授课纲要

(6

 

4、《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评价

 

当英法苏谈判处于僵局状态,德国又向苏联透露战争即将爆发,一再催促苏联签订两国互不侵犯条约时,苏联邀请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访问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的签订,结束了4种谈判,也同二战全面爆发有一定的关系。

 

关于评价,想说4点。

 

a. 该条约使德国成为1939年国际斗争的最大赢家。

 

b. 斯大林宁肯承受条约带来的消极影响,同世界人民的主要敌人达成暂时的妥协,自有其难言的苦衷。

 

c. 在事实真相日益明朗的今天,作为总结历史教训,可以看出斯大林的签约决策并非无懈可击。如:苏联在德国进攻波兰前后同英法结成同盟的可能性没有完全断绝;条约模糊了苏联和世界人民的认识,不利于推动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d. 秘密附属议定书中对东欧势力范围的划分,如果仅仅作为阻遏德军向苏联国境逼近的手段,或者为了战时的需要而临时占用,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借此机会实行永久性的疆土扩张,就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作的举动。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体制的终结

 

一、德国进攻波兰及各国的反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的发展过程。1931年“9.18事变”,日本在中国燃起第一场战火;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1939年,意大利侵吞阿尔巴尼亚,德国进攻波兰,英法等国对德宣战;直到1941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各主要大国才完全卷了进去,打成了一场真正的全球大战。所有这些局部战争,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英法对德宣战,具有较突出的意义。中国抗战开辟了中国战场,该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诸个战场中,开辟最早,持续最久,贯穿始终,它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是打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主要战场,破坏了日本既定的侵略计划,延缓了法西斯国家的结盟进程,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牵制了日本百万大军,保证反法西斯盟国得以实施“先欧后

 

亚”的战略。英国和德国作为当时世界上对国际事务有重要影响和作用的大国,当争夺霸权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时,在欧洲这一具有较大战略意义的地区总爆发,对战争进程和世界形势都有很大的影响。

 

30年代恰逢世界格局发生转换之际,一些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的国家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处心积虑地要打破旧的格局,世界形势出现动荡、分化、改组的局面。这时发生的局部战争,不仅包含着演变成全球大战的趋向,其本身也成了世界大战的有机组成部分。

 

1939年9月1日,德军按计划进攻波兰,使用闪击战战术,以2个集团军群分5路实施钳形突击。前锋部队以每天30-50公里的速度分割包围波军,9月16日就使波军丧失反击能力,27日攻陷华沙。

 

英国已将波兰视作对德东战线的主体力量,9月1日当天即要求德国停止进攻,撤出军队。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以后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及自治领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加拿大也先后宣战。但是英德两国的战争主要发生在海上,德国潜艇开战不久就击沉英国航空母舰和主力舰各1艘,英国则在8个月内击沉27艘德国潜艇,并迫使德军自行凿沉1艘战列舰。但是在陆上,8个月内没有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争,英法军队静静地坐在钢筋水泥工事后面,眼睁睁地看着德国兵士在前线铁路上起卸军火弹药,毫不干涉,成了“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假战争”、“晦暗不明的战争”。

 

 

 

美、苏、意3国继续保持中立。美国通过新《中立法》,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金购货,运输自理”,使之有利于拥有海上运输能力的英国。苏联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附属议定书》的规定,出兵进驻波兰东部,随后开始了一系列调整西部疆界的行动,其中包括:把波罗的海3国纳入防御范围,以后又并入苏联;同芬兰调整边界;收回同罗马尼亚有争议的领土比萨拉比亚,并割占北布科维纳作为“补偿”。苏联称这些行动是建立“东方战线”,借此把西部边疆向西推移了150--400公里。在苏联同芬兰交涉时,两国爆发了苏芬战争,为此苏联被国际联盟指责为“侵略者”而遭开除。

 

苏芬战争爆发后,英法两国向芬兰提供大量援助,并计划派遣志愿军。它们既希望把战火引向苏联边境,也打算借运兵之机占领挪威的运输港口,切断德国的铁矿石运输线,并进而占领瑞典铁矿区和全部挪威,彻底断绝德国的铁矿石供应,从北翼威胁德国。

 

 

 

2、德国进攻西欧,法国败降

 

希特勒原计划在1939年11月就进攻西欧,后因天气等原因一再推迟。当他看出英法的意图后,从1939年12月起开始考虑入侵挪威和丹麦,保住铁矿石运输线,占据威胁英国的海空军基地。1940年4月9日--6月10日,德军进攻北欧,占领了这两个国家。

 

德国入侵西欧的军事计划名为“黄色方案”,原方案是“史里芬计划”的翻版,规定通过比利时中部向巴黎实施主要突击。后因计划泄密,被迫采用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坦因的修正方案,把主攻方向定在出人意料的阿登山区,用庞大的装甲部队突破色当法军防线,直趋英吉利海峡,包围敌军主力。1940年5月10日,德军动用136个师在西线发起进攻,迅速逼降荷兰比利时,包围英法军队主力,并在6月22日接受法国投降。英法联军通过“敦刻尔克大撤退”,好不容易撤出近34万人,保存了有生力量。

 

德国侵占西欧诸国后,按预定计划应返身进攻苏联,但是对德强硬派丘吉尔已于1940年5月10日就任英国首相,采取了不妥协的强硬立场。希特勒发起“和平攻势”,企图诱英妥协,暂时保持西线和平,但都遭到英方拒绝。他恼羞成怒,颁布“海狮作战计划”,打算用军事手段逼迫英国投降。德军为筹集必要的舰只,颇费时日,希特勒又下令实施对英空战,于是从1940年8月到1941年5月,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不列颠空战”。德国对英登陆作战则不了了之。

 

 

 

3、大战的起点和初期阶段的性质问题

 

二、战争的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法国败降后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动

 

 

2、苏德战争爆发

 

进攻苏联是纳粹德国的既定国策和“先大陆后海洋”扩张计划的重要一步,希特勒在争取“逼和”英国的同时,从1940年8月起向东欧地区调兵,并先后把匈、罗、保和斯洛伐克拉进法西斯侵略集团,为侵略苏联铺垫道路。苏联在法国败降后也增强了战争紧迫感,对内加紧备战,对外努力争取中立日本,于1941年4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同时调整与英美的关系,以扩大外交上的回旋余地,谨慎处理对德关系,避免引火烧身。但是对德国在东欧的行动却非常不满和警惕。

 

于是希特勒邀请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于1940年11月访德,一方面了解苏联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向苏方施放和平烟幕。希特勒在谈判中要求苏联参加德日意三国军事同盟,组建“四国联盟”,共同瓜分世界,特别是分割大英帝国崩溃后留下的“遗产”,并且鼓吹苏联应该向印度洋波斯湾方向扩展势力,打开通向不冻港的通道。莫洛托夫以沉默拒绝了希特勒的建议,要求德方明确说明其东欧政策和出兵芬兰、罗马尼亚的意图,再三要求德国从芬兰撤军。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谈判结束后,苏方认为英德矛盾已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因此德国在打败英国之前不大可能进攻苏联。而希特勒却认为苏联的态度过于强硬,可能会干扰德国对英作战,于是决定在1941年实施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打算在这年入冬前打到欧亚分界线一带。

 

 

 

1941年6月22日,德国动用550万兵力、3000架飞机和4300辆坦克,分北、中、南3路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进攻的重点在中路。德“中央”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对苏军实施钳形突击,先后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完成合围。之后主力部队分别北上南下,协助“北方”集团军群封锁了列宁格勒,与“南方”集团军群在基辅以东完成合围,包围并消灭苏联部署在乌克兰地区的重兵60--70万人。同年9月,德军实施“台风”作战计划,向莫斯科方向发起主攻。10月6日,“中央”集团军群在维亚兹马完成合围,包围苏军60多万人。之后继续向东进攻,10月中旬逼近距莫斯科不到100公里处。

 

苏德战争一爆发,苏联全国上下就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苏联建立了“总统帅部”,以后改名为“最高统帅部”,斯大林自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由于战前不适当地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低估德军“闪击战”的作用,苏方制定了坚决实施反攻的战略,并且在战争爆发后坚持实行。苏联领导人命令各地苏军必须粉碎主要方向上的敌人,向德国领土挺进,使前方战况进一步恶化。直至7月初,苏军才彻底转变战略指导思想,改而实施战略防御。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苏联难以在短时间内遏制住德军的攻势。当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苏联政府为安全考虑,将部分机关和外交使团迁往古比雪夫,但是斯大林和其他主要军政领导人均留守莫斯科,并照常在11月6--7日举行十月革命庆祝大会和阅兵式。

 

11月15日,德军再次发动进攻,分西北、正西、西南3路扑向莫斯科,先头部队甚至进抵离莫斯科20公里处,能够看见克里姆林宫顶端的红星,但是在苏军的抗击下,再也不能前进一步。苏军抓住战机,趁德军预备队用尽转入防御而立足未稳之时,于12月6日发起猛烈反击,首先粉碎包围莫斯科的突击集团,进而将德军战线向西击退100--250公里,重创德军38个师,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消除了德军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莫斯科战役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苏联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3、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国内的南进北进之争,到1940年夏有了初步结果。1938年7月和1939年5月,日军曾先后在中、苏、朝交界的张鼓峰地区和中蒙交界的诺门坎地区挑起事端,作“北进”的试探,遭到苏军猛烈反击,此后“北进派”的影响开始下降。法国败降后,“南进派”进一步占了上风,它们提出“不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口号,主张趁西方国家穷极潦倒之时,南下抢夺它们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一带的殖民地。为此,日本一方面强化国内集权体制,另一方面向东南亚伸手,先后控制了泰国并出兵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为了以德国的力量牵制美英,日本一改以前的态度,主动要求缔结法西斯军事同盟,于1940年9月27日签订了《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

 

美国也对法国的快速沦陷感到震惊,并增强了战争紧迫感。但是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后,它面临来自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双重威胁,对此,美国政府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针对日本的“南进”侵略行动,美国采取了反措施向日本施压,如正式宣告废除《日美通商航海条约》,对若干日本急需的军用物资实行出口限制,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从西海岸转移到夏威夷。但是它更希望通过日美谈判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从1940年冬天开始同日本举行为时达1年之久的谈判。由于双方坚持的条件相距甚远,谈判较难达成妥协。

 

德国入侵苏联后,日本“北进派”曾一度抬头,要求乘机进攻西伯利亚,与德国共同瓜分苏联,但遭到实权人物的拒绝。从1941年7月起,日本调集大量兵力到中国东北地区,举行“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作为掩护南进的烟幕。7月29日,日军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占领了整个印度支那。

 

美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在菲律宾成立由麦克阿瑟领导的美国远东陆军总司令部,宣布对日本全面禁运石油,试图切断日本的能源供应。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8日),日本动用60多艘舰船和423架舰载飞机,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击沉击伤美军大量军舰。同时出动5路陆军,向东南亚各国和西南太平洋岛屿发动进攻。日本在袭击珍珠港后1小时,正式向美、英宣战。同日,美、英对日宣战,以后荷兰、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哥斯达黎加等近20个国家相继对日宣战。12月11日,德、意对美宣战。以后,美国、古巴、巴拿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加等国相继对德、意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局部战争发展成了全球战争。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由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民主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3种力量组成。法国败降后,美国通过《租借法》,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和粮食,并于1941年3月同英国一起制定“ABC-1计划”,规定了两国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共同确定“先欧后亚”战略,这样,英美两国结成了事实上的反法西斯联盟,开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第一阶段。

 

苏德战争爆发后,随着社会主义苏联的加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进一步扩大。1941年7月12日,苏英两国签订《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30日,美国总统罗斯福遣使访苏,苏美英之间开始正式合作。同年8月,美英之间经过协商,发表《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联合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提出了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居乐业、促进一切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等一系列进步和民主的原则。以后,苏联政府宣布基本同意这些原则。9月底至10月初,苏、美、英3国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谈判,签订了大战期间第一个三国协定,即《秘密议定书》,俗称《对俄供应第一号议定书》,其中规定了美英两国扩大对苏供应的具体内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等20多个国家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关系进一步发生变化。经罗斯福提议,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加、澳、印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告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保证互相合作,不与敌国单独停战或媾和。嗣后又有21个国家陆续加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形成,以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成立“联合国”奠定了基础。由于反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占据多数,这一联盟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和要求。然而,这一联盟拥有特定的目标,具有“应急”的性质,各国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坚持追求不同的利益,因而联盟内部一直充满着矛盾和冲突,战争中期主要围绕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展开,战争后期则集中表现在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上。

 

 

 

三、大战的转折

 

1、中途岛海战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之初,联盟成员国处于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不论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欧洲战场或是北非战场,都处于退却和防御的态势。然而经过1942年的三大战役--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和阿拉曼战役,战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日本在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一带得手后,海军希望继续采取攻势,陆军则主张采取守势,最后海军军令部决定向所罗门群岛和珊瑚海一带挺进,试图切断美国同澳大利亚的联系,于是在1942年5月上旬爆发了珊瑚海海战,尽管双方军力损失相当,但日本南进的势头开始受阻。

 

同年4月18日,美国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型轰炸机,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东京、名古屋和神户等城市,严重冲击了日本国民的心理。为了稳定军心,日本海军立即将争论不决的中途岛作战计划付诸实施。

 

中途岛是珍珠港的西北门户和屏障,日军动用了包括8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余艘舰船和700架舰载飞机,企图占领该岛,作为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前进基地,同时诱出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把美国势力赶回太平洋东岸。

 

美军在珍珠港事件后提高了警惕,通过破译日军电报密码掌握了日军的进攻计划,得以沉着应战。当时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的手中只有3艘航空母舰,23艘其他作战舰只和233架舰载飞机,兵力明显处于劣势。他决定采取集中兵力、以侧翼伏击日军主要舰队的战术,将全部舰只隐蔽集结在中途岛东北200海里处,并用中途岛巡逻机和潜艇在600海里范围内严密侦察警戒,争取抓住有利时机出奇制胜。

 

1942年6月3日,中途岛海战开始。日军首先攻击阿留申群岛,但没能诱出美军舰队北上。4日凌晨,负责进攻中途岛的第一机动编队正式发起进攻,但美军早有准备,已经升空的飞机迎击日机,使日军未能取得预期的战果。编队指挥官急令第二波攻击机改装炸弹,准备再次攻击中途岛。美军舰队见机突然出击,日方舰队失去空防,无力还手,4艘重型航空母舰全都被炸沉。除此之外,日本还损失1艘重巡洋舰、332架飞机和数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而美军只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扭转了珍珠港事件后军事实力上的劣势。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之后日军逐渐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而美军逐渐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1942年8月7日,美军乘胜反击,进攻日本威胁美澳交通线的最前沿--瓜达尔卡纳尔岛。但是,美英的全球战略是“先欧后亚”,没有向太平洋地区抽调更多的兵力,因此瓜岛争夺战持续了半年之久。,美军占领瓜岛后,完全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2、斯大林格勒会战

 

1942年4月,希特勒发布军事命令,决定发动夏季攻势,实现“巴巴罗萨计划”规定的目标。但是当时德军实力有限,希特勒不得不放弃全线进攻的计划,采取先南后北、逐次进攻的方式,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于是爆发了斯大林格勒会战。

 

同年6月底,德军在库尔斯克至罗斯托夫地区发动进攻,很快攻入顿河河曲和高加索地区。7月中旬,德军越过顿河下游向斯大林格勒进攻,会战正式开始。7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苏军防御时期。德军分南北2路实施突击,苏军经过1个月的艰苦防御,退守城市外层围廓。德军又组成南北2个突击集团,共18个师,实施向心突击,在城北切断了苏军防线,进至伏尔加河边。9月中旬,德军开始强攻市中心,苏军利用建筑物进行顽强阻击,双方对每个街区、每栋楼房、每层楼面都反复争夺,使市区争夺战达到白热化程度,但终于守住了英雄的城市。

 

苏军最高统帅部从全局着眼,不被敌人的局部攻势所迷惑,抓住斯大林格勒保卫者与敌鏖战的有利时机,调集了14个集团军共100多万人部署在战线两翼,准备实施钳形向心突击,围歼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11月23日,苏军突击部队完成合围,在斯大林格勒以东包围德军22个师共33万人。德军急忙组成“顿河”集团军群,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突击,试图解救被围部队,但未能成功。1943年1月,苏军实施“指环”进攻计划,全歼德军被围部队,俘虏指挥官鲍罗斯元帅。苏军趁着会战的胜利,打响了列宁格勒解围战,在维亚兹马一线发动反攻,使整个苏德战线进一步西移。

 

 

 

希特勒不甘心失败,于1942年夏天实施“堡垒”进攻战役,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对苏军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钳形向心突击,妄图制造一个“德国的斯大林格勒”,扭转颓势,不料遭到更大的失败。苏军乘胜追击,在3个多月里向西推进400--450公里,解放了包括哈尔科夫、基辅在内的162个城市。库尔斯克会战以后,德军彻底丧失了反击能力。

 

斯大林格勒会战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它严重削弱了德军的力量,迫使它在主要进攻方向上转入战略防御,法西斯国家一旦转入防御,其命运也即将完结,因为它的政治和军事生命是完全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苏军的胜利还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和扩大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使法西斯集团惊慌失措,离心离德。

 

 

 

3、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事始于1940年夏。当法国即将败降时,意大利匆忙于6月10日向法国宣战,正式成为参战国。7--8月,东非意军以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为基地,向英属苏丹、肯尼亚和索马里发起进攻,9月,北非意军又从利比亚入侵埃及,都取得一定的战果。

 

1941年初,英军实施反击,迫使意军后撤,并帮助埃塞俄比亚复国。希特勒本来不愿意卷入非洲战事,以免分散准备进攻苏联的力量,但在意军一再败北的情况下,只得派出隆美尔,指挥“非洲兵团”进入北非。隆美尔在利比亚境内的阿盖拉地区发起攻击,把英军打回埃及境内。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趁德国空军调离北非之机,发起“十字军”行动,再次把“非洲兵团”打回到阿盖拉一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原来准备增援北非的英军部队和装备被调往亚太地区,北非英军的实力受到削弱,而北非德军的力量却得到增强。1942年1月隆美尔向英军发起反击,进展顺利,到6月底就打到阿拉曼附近。

 

英国政府紧张万分,一旦德军打到苏伊士运河和巴勒斯坦一带,非但可以切断英国的生命线,而且德意军队还可以进入红海,侵入印度洋,同日本会师。8月4日,丘吉尔亲临开罗,任命蒙哥马利为主力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主持制定了反击计划,准备发起阿拉曼战役,突破敌军阵线,迅速向西挺进。

 

1942年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正式开始。英军计划分3路出击,主攻方向在北段,但蒙哥马利留有心计,在南段设置了假的辎重卡车、军火站和输油管,并频繁地使用电台,诱使敌军在南段集中兵力。战斗开始后,蒙哥马利灵活指挥,当德军主力北调,南段只剩下意大利师时,他一方面命令北段英军继续强攻,突破德军的防线,另一方面在南段也保留一部分兵力,并于11月2日突破意军的防线,转而北上,截击敌军退路。隆美尔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于11月4日率部向富卡撤退,蒙哥马利尾随追击。由于英军过分谨慎,行动缓慢,尽管先后占领北非沿岸一系列城市,于1943年2月中旬到达突尼斯边境,但未能全歼隆美尔兵团。

 

阿拉曼战役不仅使法西斯国家在北非的进攻势头完全丧失,其后续行动还使北非德意军队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它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942年11月上旬,当战役刚刚出现转机时,美英盟军及时在西北非的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而后东西合击,于1943年5月全部肃清北非敌军。

 

 

 

4、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10日,美英盟军根据两国首脑作出的决定,开始进攻西西里岛,1个月后取胜。

 

意大利历经几个战场的失败,主力部队丧失殆尽,国内面临政治经济全面危机。此时,统治集团发生分裂,不少人主张废黜墨索里尼,同美英停战,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7月24日,法西斯最高委员会不顾墨索里尼的反对,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决议,要求墨索里尼交出一切权力。翌日,国王召见墨索里尼,命令其辞职,由意军参谋长巴多里奥组阁。事后,宪兵监禁了墨索里尼。

 

9月上旬,巴多里奥政府同美英签订无条件投降的停战协定,英美军队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希特勒随即命令驻意德军进占罗马和意大利北部,意大利政府退入南部盟军占领区。10月中旬,意大利正式退出法西斯集团,并宣布对德作战。

 

意大利倒戈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它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5  德黑兰会议

 

战争格局发生战略性转变之后,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就突出起来,从1943年下半年到战争结束,同盟国之间举行了一系列会议,除了协调彼此间的作战行动外,主要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争论。

 

1943年11月下旬,中、美、英3国首脑举行第一次开罗会议,讨论对日作战和战后亚太地区的安排问题。《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侵占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同年11月28日12月1日,苏、美、英3国首脑举行德黑兰会议,讨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组建联合国、处置德国、划定波兰疆界和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问题。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