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沈为慧:一节传统课 —
傅元根:一节美丽的历史
刘向荣:一节“探究式教
刘敏:一节印象深刻的美
解爱群:由一道历史开放
《紫日》:由一部抗战电
龚洁:由一道历史开放题
李翰:我的第一节历史课
陈伟壁:第一节历史课备
潘金传:新学期的第一节
最新热门    
 
由一节公开课反思教师专业素养

时间:2009-10-18 17:03:10  来源:天边一朵…
 


 
有感于一节公开课

天边一朵云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153884/archives/2008/822175.shtml


 


不久前,到深圳宝安一所公办高中听一节历史公开课,听完之余,发现这位教师有诸多“硬伤”,使人很难相信这就是特区公办高中面向全区的一节公开课!

本节课的内容是岳麓版必修Ⅱ《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课,首先这位教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对矛盾入手引入“井田制”,试图以此导入新课,但显得生硬而不自然。

接着在让学生预习时,他有意在学案上设计三种社会形态,使学生按照原始、奴隶和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进行填写土地制度。

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理念带有强烈的旧学术观点的痕迹之嫌。

而社会形态概念在新教材已经淡化和弱化,这显然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讲到“井田制”时,这位教师反复数次称劳动者为农民,这显然是错误的,自耕农只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而产生的,称“井田制”上的劳动者为农民,还为时尚早。

在讲解练习题时,有一题是有关北魏均田制材料的内容,设置的问题为“你认为这种制度在中国古代能根除土地兼并的现象吗?为什么?”他启发学生露田要交还政府,桑田不还,得出政府所授田地越来越少,难以维持下去,从而不能根除土地兼并的现象。当时,我很惊讶,因为他没有把土地兼并的根源找出来即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而学生也就默认其结论了。再看学案上设置的练习: 


北宋史学家说:“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久。”


A.指出了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

B.没有正确指出均田制被破坏是必然的根源

C.客观地说明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

D.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繁荣和发展

还有课本上引用张履祥《补农书·总论》:“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两者都认为人多地少,是造成均田制被破坏和租佃制产生的原因。如果按照这位教师如上分析,这两段材料他是否判断准确,还真的值得怀疑。


在学案的最后一题:“结合第一、二课所学知识,请你从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和土地制度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特点。”他把耕作方式确定为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分明是小农经济的特点,现在却成为耕作方式了,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另外,《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一课,还有一目“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它与前面两个标题“废井田,开阡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紧密相连,但该节课却把它人为的“阉割”弃置不用,不知是何用意?


此外,没有板书,多媒体也只是展示与学案有关的答案而已,给人感觉板书和课件没有任何关系的“两张皮”,如果两者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用。还不如不要课件的好。


课下想想,固然一节公开课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甚至带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但教学最基本的应该没有知识性错误,而这节课却存在这么多的“硬伤”,后果的严重性和可怕性是不言而喻的。

这节课给我的最大反思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了。

新课改虽然轰轰烈烈,探究式教学模式也成为最受追捧的“宠儿”,然而无论教学形式和手段如何翻新、变换,那也只是一个技术、技巧性的问题,但要是一个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出了问题那才是教师的致命处,也必然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的“软肋”。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的话,大概不会有学术思想、也不会有自主创新的资质和能力、更不能做到厚积薄发,精彩的课堂最终会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而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也不会有质疑的精神和批判的眼力,更何求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