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陈国兵:历史教学中的叙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讲
本网:叶小兵教授部分作
叶小兵:对历史教科书作
叶小兵:历史教科书中对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陈国兵:新课程下对教科
叶小兵教授:我的历史课
赵一兵:“标新立意”与
最新热门    
 
叶小兵:点评《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时间:2009-10-18 17:03:42  来源:叶小兵
 

1. [] 安徽省级公开研讨课:《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安徽省][2007年9月16日][155]

简介:无
内容:
 《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教学设计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    赵剑峰 【导入新课】 【幻灯片1】Flash动画:西递宏村精美图片6张循环滚动播放,配乐《流水行云》,创设清新典雅的美的意境。 【幻灯片2】播放录像《卧虎藏龙》片断(52″)。首先,请大家欣赏一个录像片断。刚才这个录像片断,选自哪部电影?它曾荣获四项奥……

 


2. [] 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佚名][2007年7月21日][802]

简介:无
内容:
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南方网讯  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联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中国著名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受到这一特定环境和风情的启发,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从而使黟县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黟县境内至今仍存有保护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为皖南之首。西递、宏……

 

 

创新性地合理整合教材,搞好高中历史选修课的教学
——从赵剑峰老师的“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一课说起

叶小兵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第10期
  
   

在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高中历史课程的变化是比较大的,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体系等方面有一些新的定位,并编制了必修课和选修课。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相当的难度,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解决。其中,历史选修课是新设置和新编制的,选修课在教学实际中如何进行,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新高中历史课程的六个选修模块,就教学内容上讲,有些是教师比较熟悉的,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而《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模块的内容,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很少涉及,对中学历史教师来说会感到比较生疏。这就需要我们的历史教师不仅要进行重新学习,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大胆地进行研究、探索和创造,使历史选修课的教学焕发出独特的风采。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赵剑峰老师讲授的“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一课,在2007年7月的全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赵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可以说非常好。当时,评议组的全体成员对这节课的教学都给予好评。赵老师上的这节课,从整体上讲构思精巧,线索明晰,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活动多样。我认为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不是局限于对课本的结构、层次、线索做一般性的梳理,然后照本宣科地进行教学,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创新性的整合,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认识。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看教材的编排。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只是概要性地提到以皖南古村落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赵老师所用的教科书版本,是将皖南古村落这一课题分为四个子目,分别介绍西递村、宏村、村落水系、徽派建筑艺术。仔细分析教科书的这种编排和写法,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既分散又重叠,如前两个子目中的主体内容是介绍这两个村落的建筑,而第四个子目又专门论及建筑成就;第三个子目写村落水系,还是在介绍西递、宏村的人工水系。我们知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皖南古村落,就是西递和宏村,而这两个村落之所以入选,就是其建筑组群的历史和文化特色。教科书中这样划分层次,使前两个子目与后两个子目的内容前后重叠,又显得分割和分散,显然是不甚合理。
   

二是教科书课文的内容中,没有对皖南古村落形成的历史和文化因素进行具体介绍,只是单纯地围绕两个村落的建筑和水系加以论述。这样的写法,既未能突显古村落的特点、价值,也容易使本课题的教学失去历史的味道。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建筑群的定义,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上考虑的。皖南古村落作为世界上第一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民居,在这三个角度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皖南古村落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环境十分丰富,是与明清时期徽商的兴盛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与其他地区的村落明显不同的是,皖南古村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传统农业的依赖,其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了一种与文人、官宦阶层相近的追求。因此,在介绍皖南古村落时,不仅要突出其建筑的价值,还应反映出其历史和文化上的价值。
   

教材中课文的叙述逻辑和内容层次,只是提供给教师一个平台,供教师在备课和教课时参考。教师要教好课,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认识,就需要结合史事、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重新整合教学的范围、线索、要点等,而不受教材的束缚,这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在这方面,赵剑峰老师做得很好。他在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后,收集整理了有关皖南古村落的大量资料,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新的梳理和整合。他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整为“远眺”“近看”“纵观”“透视”四个层次,意图是“按照游览的时空顺序,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学生“全面、具体、深入、细致地了解、欣赏、感受、品味西递、宏村”。赵老师的这种设计,是围绕着皖南古村落这个学习课题,从古村落的选址、布局的特点入手,进而带领学生感受古村落所展现的徽派建筑艺术,再伸展到皖南古村落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的因素,触及到徽商文化,然后再从古民居的细节中体会其中的文化蕴涵。这样的设计,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张合放收显得合理恰当,最终给学生一种全景式的观察和认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样对本课的教学设计避免了就建筑讲建筑,而是引导学生从建筑中看历史、看文化,从历史的角度品味建筑的人文价值。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将教材的逻辑调整为学生认识的逻辑,从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出发,将教学内容的线索、顺序、层次等编排得更为合理,无疑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这种对教材的大胆而又合理的重新整合,应该是新高中课改所倡导的。这是需要教师自己具有对历史的认识和感受,在对教材加以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驾驭教材,甚至是超越教材。这就是这次新课改中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一种体现。

 


   

赵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十分注意学生对古民居的感受和认识。他运用多种类型的材料,组织了多样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此外,在这节课的结尾,他以自己去实地游览的感受,将对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这一问题提了出来,很自然地渗透和烘托出本课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因素。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这次新课改,提倡教学观念的转变,提倡教材呈现方式的转变,而具体到教学的实际操作上,还是需要一线教师合理地、有创新性地对教材进行整合,这对历史教师来说的确是比较大的挑战,但教学的实际需要呼唤着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多进行探索。就新编制的历史选修课的教学来说,更需要我们的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进行新的探索。从指导思想上说,历史选修课的编制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又是促进学生从多视角、多层次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这就不能再用通史教学的路数来套用了,也不能沿袭过去单纯讲解教科书课文的教学方式,而是要从对历史问题探究的角度上,对每一模块、每一学习专题、每一课题的立意和内容进行发掘。例如,课程标准对六个选修模块的设计,只是在《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设定了绪论式的学习专题,(即“历史与历史的重现”“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而其他四个模块则没有这种编排,有的版本的教科书也未对每一模块的探究主题设计导论部分。然而,为什么要进行这一模块的学习?这一模块的教学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学习这一模块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方法上有什么样的提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又给学生哪些教益?总之,每一模块的设计立意和教学价值是什么?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是什么?这对进行选修模块的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课标和课本的编排加以整合,在教每一选修模块的开始,设计和安排一节有导向性和启发性的导言课,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学好和会学。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专题和每一课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把所探究的历史问题与历史实际、学生的认识等结合起来,重组教学的内容,使历史问题的性质、特点、意义等更为突显,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习史使人明智”,因为历史中充满了智慧。学生要从历史中获得智慧,是需要有智慧的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及教学,为我们的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来充分开发和展示自己的智慧,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和实践。

hisedu的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54164/archives/2007/670018.shtml#125532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