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孙存元:笑声背后的思考
张元:与高中学生谈学习
张元:大学生心目中的历
张元:老师读《通鉴》
赵士祥:学习张元先生讲
張元:寄自疆場的家書—
张元:历史的理解
张元:历史的理解—以长
张元:朱子讲历史之一:
扶永元:中国传统文化主
最新热门    
 
张元:举手的表达:全班参与的方式之一

时间:2009-10-18 17:05:09  来源:张元
 


张元:举手的表达:全班参与的方式之一
  

    一堂历史课,我们要求全班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投入课程的进行,应该并不过分。问题是怎么做,才能做得到呢?讲到全班学生都参与,我们立即会想到“角色扮演”,让全班学生都分配工作,每人都负责某项任务;像是某几位代表甲,某几位代表乙,其他的代表丙,或丁,或戊等等。一堂课下来,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历史”的演出,都兴高采烈,回味无穷。很好,这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但每一堂历史课都能这样上吗?显然不无疑虑。我们不妨设想另一情景,一位老师把历史讲得无比动人,全班学生无不全神贯注,听得如醉如痴。请问:这难道不是“全班参与”的一堂课吗?再问:每一堂历史课为什么不能都是这样上呢?我的意思是,历史课的全班参与,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都能投入的学习过程,不只是搞搞活动,也不是尝试一些新鲜事物而已。当然,我还想说的是,不是旧的教学法都不好,更不是任何新的教学法都很好。


    那么,我们历史老师是不是要努力地把历史讲得无比动人呢?这是一个崇高的理想,只是极难做到。严耕望说:“过去大学‘中国通史’课程教得最成功的,我想应数钱穆先生为最,因为他学力、才气兼备,加以擅长演讲,又富于民族感情,所以他在北京大学讲‘中国通史’,据说极一时之盛。此外就我所知,没有一个人能兼备这四项条件,所以也就不能有他那样的卓越表现。”(《治史答问》,110页)我可以看到,严耕望的学识渊博、见解高远、口才绝佳和感情丰沛四项条件,或许讲得严了一些,大体上仍然有其道理,一般教师能够符合者极少,也就不能作为努力追求的目标了。


    我们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课程的进行,首先想到的应是如何安排一个让学生无法脱离的教学环境。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有一个法子,随时提醒学生,你在上课,你得参与课程的进行,你不只是一场演讲的听众之一,你不能作壁上观。老师方面,如果欠缺上述如同钱先生的四项条件,只是自己讲课,成效有限,最好放弃这种授课方式,改成与学生谈话,就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一场认真的谈话。学生既然是谈话对象之一,就不能只是坐在位子上听老师怎么讲,而是随时要回答老师的问题,加入共同的讨论。但是,一班学生三四十人,每人都要发言,七嘴八舌,这堂课还能进行吗?当然不是这样,我们要想一个办法,要学生参与,但不要他们一直在发言,一直在讲话。我觉得,学生用举手的方式表达意见,就是一个可以考虑采用的办法。这是一项小小的设计,想要捉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让他们脱离学习的氛围。


    老师设计问题,用来带起谈话式的讨论,是今天课堂教学上一再强调的基本模式,我们这里不谈。我只想谈一下为了达到全班学生参与的目的,如何让学生用举手的方式表达意见,这或许只是课堂教学上的一项小技巧而已。我觉得要学生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至少可以问四种不同形式的问题,那就是:一、你听懂了吗?听懂的同学请举手。二、你同意吗?同意的同学请举手。三、这两种不同的看法,你赞同谁的?赞同前面那种说法的请举手,好,请放下,赞同后面那种说法的请举手。四、刚刚介绍过的几种讲法,请大家想一想,好,赞成第一种讲法的请举手……赞成最后一种的讲法的请举手。


    如果我们老师只是在讲一些事情,当然没有“听得懂吗?”的问题,但历史课只讲一些“事情”吗?我们讲故事的话,还可以问问,懂得意思吗?假设我们要讲一个道理,一个不大容易理解的道理,就非得问问学生听懂了没有。我们只有多问学生懂不懂,要他们说说不懂的地方在哪里,我们才知道他们的思考属于那一层次,才能安排设计我们讲课的深度。例如:我们讲上古时代,考古资料之外,传说神话也要提一提。我们总不能再讲三皇五帝、尧舜禅让这些从过去一直流传下来的说法,而是应该谈谈顾颉刚,简单地谈谈他的“层累造成古史说”。这个说法能成立吗?我们今天是用这个说法来取代三皇五帝的旧说吗?显然不是,因为这个说法不能成立,主要原因是方法的错误,特别是“默证”运用的错误。所以,“默证”是什么?就成了这堂课的重点之一。所谓“默证”,指一事未见资料记载,表示此事未曾发生,与我们一般运用资料说明事情的情形相反。“默证”的使用,至少有两项条件:一是资料中记载了与此事不能并存的事,因之此事不曾发生;二是资料中记载此类之事甚完备,此事未见记载,可知并未发生。顾颉刚的“层累造成古史说”即用此方法,但未遵守此项条件,故方法有误,理论不能成立。我认为这是认识过去,运用资料时很重要的概念,此时若不讲述,以后难得遇到这样好的例子。不过,这个概念有一点复杂,特别是对于只会听史事叙述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这时,就要问问学生是否了解了。老师讲述完了,立即问:你们懂了吗?懂的同学请举手。一定是只有少数几位举手,老师请某位举手的同学说一遍,就会发现有的对了,有的遗漏了。老师不妨再讲一遍,再问一次。如果加上一句,考试会出这道题目,学生一定尽力弄懂它,也就可以记住它了。

 

 


    历史学者是依据资料提出解释,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这门知识的重点所在。一些著名的“解释”经过老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对于历史思考是怎么一回事,有了深刻的印象,多接触几次,也就愈来愈能加以掌握了。安特生,这位瑞典地质学家,在中国上古历史研究中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发现者,贡献极大;就是对于北京人的发现,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我们在讲中国上古历史时,是不能不提到他的,也不能不讲到他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我们在介绍完了这个中国文化晚于西亚,当然受到西亚影响的说法之后,不妨问问学生:你们赞成安特生的中国文化从西方传来的说法吗?赞成的同学请举手。看看举手的学生不多,或没有。接着问:不赞成的同学请举手。一定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表示他们不能同意安特生的说法。老师可以点一位学生问问:你不赞成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如果说:安特生是外国人,有着外国人的偏见,所以,我不赞同他的说法。这样的回答不是全无道理,但这个道理不是中学生所能完全理解,老师处理得不妥,就会引导到凡是外国人讲到中国事,只能讲中国好,不能说中国不好、不行,那就很糟糕了。如何应付呢?提出“证据”的观念来。请同学拿出证据来,如果学生知道中国最早的农业与西亚两河地区不同,老师就要大加赞赏,这就是强调理论需要证据的支持。对于安特生的说法,我们可以提出许多反证,他的说法也就不再为人所接受了。这时,不妨谈谈何炳棣的《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只简要谈谈“全刊小结”部分即可。


    一件史事,解释不同,而且针锋相对,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最有助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性质的理解。在中国历史中,这类的题材不算多,有深度的尤其少,所以,这类题材一定不能轻轻放过,一定要用于课堂教学,要看看学生的反应。三国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最为熟悉的时代。三国人物之中,曹操的评价不能避免。郭沫若说曹操:“把汉末崩溃了的整个社会基本上重新秩序化了,使北部中国流离失所的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来恢复了生产劳动……他应该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载《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持正面的肯定态度;钱穆则说曹操:“曹操、司马懿纵是中国史上第一等大人物,但路走错了,简单一句话,他们各具一个私心,为己不为人,为家不为国。不论一切事,先论一个心。此番道理极简单,但极重大。”(《史学导言》载《中国史学发微》)持传统的贬抑看法。老师对郭、钱二位的评论稍做解释之后,一定不要忘了问问学生,你赞成郭沫若的意见吗?还是比较欣赏钱穆的批评?想一想,再用举手的方式“投下你的一票”。我个人在教这一段历史时,一定会看看学生的选择,一般来说,举手赞成郭沫若的意见,总是比欣赏钱穆的为多,但两个数字的距离却是在逐渐地缩小之中,这也是蛮有意思的现象。


    我们很强调解释的重要,这是因为,从历史学习来说,史家解释往往比事实的本身更为重要。学生只记得“事实”,除了应付考试,用处不大;但从“解释”中,就可以知道一些历史工作,知道如何才能从资料证据中建构起一个叙述或说明。如果我们老师在讲一个历史事实的不同解释时,不必先把最好的解释讲出来,大可以也要学生举手表达一下他们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哪一个讲法最有道理,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感觉很不相同,看法相当纷纭。举例来说,殷人在迁殷之前经常迁都,这是一个事实,原因何在,需要解释。目前可以看到的说法不少,如殷人尚在游牧阶段,故常迁都;殷人要避洪水肆虐,经常迁都;殷人极重视铜器,铜原料用罄,必须迁都(张光直说);殷人随国势发展,向外扩张,要迁都;殷人鉴于奢侈糜烂,想要“行俭去奢”,需要迁都(传统说法)。老师用最简要的方式,做最清楚的说明,就问学生:“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有道理?”要学生举手表达。如果我们同意裘锡圭所说,最后一种解释最有证据可以支持(请参见氏撰《关于商代的宗族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一文)。你可以看到学生的惊讶了,学生也可以从不小的惊讶中认识到古人的想法与今天真是有很大的差异啊!


    设计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量参与课程的进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方面不少精彩的设计,以及十分优异的建议,值得我们去尝试、去印证。这里只是想到老师在课堂讲述时,可以有一些小小的做法,目的无非是用最简单的动作,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多多参与课程的进行,得到学习历史的好处。

    【作者简介】张元(1943-),男,河北广宗人,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宋史及历史教学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