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新课程历史九年级上模拟
新课程七年级历史段达标
张波:浅谈新课程下的历
05年山东课改实验区中考
新课标四川省2005中考历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陈宇:在课改中培养学生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最新热门    
 
新课改省级示范课:《文学艺术的大师》

时间:2009-10-18 17:05:29  来源:孙海文
 

这是2006年5月参加黑龙江省第二届新课程教学研讨时,我所做的一节公开示范课,我把他收录的自己的博客里,留做纪念.

文学艺术的大师》教学设计

齐齐哈尔阳光学校  孙海文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教教材的做法,体现用教材教这一理念。为此,这节课我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去思考,自主去解决历史问题。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注意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通过文学、音乐作品鉴赏会的形式,使历史知识趣味化,使学生真正地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者,协作者。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1、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对新教材和新教法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对三位大师的知识有所了解,为学习本课做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课程资源的重组和素材的选择

1、对本课课程资源的处理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课更加充实。

2、三位文学艺术的大师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要理清知识脉络,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荷兰伟大的画家凡•高,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世界名曲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图片和引文,学习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特点。
    (2)学生欣赏课本所提供的凡•高代表作《向日葵》,了解其艺术风格。
    (3)学生课前搜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举行小型的贝多芬音乐作品鉴赏会,畅谈作品的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心灵震撼力,以及不屈服于命运的抗争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托尔斯泰作品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培养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不能只做

“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 读死书、死读书的人,关注同情弱者。
 欣赏《向日葵》,培养热爱生活、善待人生、生命的意识。
    感受贝多芬身处逆境却发出 “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 的呐喊,那种坚强的毅力、勇敢的精神,可以克服成长道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四、教学重点: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化领域的三位大师和他们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教学难点:如何联系时代特点和大师生平,欣赏并理解其作品的内涵及风格,感受其作品的思想和精神。

五、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感陶冶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2、实践学习法:学生通过情景模仿音乐作品鉴赏会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艺术和感悟历史。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的运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一)图片导入:伴随着贝多芬的音乐,屏幕上出现红、黄、蓝三个飞速旋转的齿轮交织在

一起,接着出现一束光柱上面写着“去听、去看、去感受……”一组凡高的绘画作品展现出来。情

感的启动运用声、像、动画强有力的感官因素紧紧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问学生:“你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导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导学阶段

1、阅读质疑: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一个人要学会学习并且能够终身学习,首要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会阅读,新课之前,让学生快速阅读书上内容,并自主提出本课所希望探究的问题,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

2、 制定目标: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按照知识内在结构师生共同整理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并激发学生去探究解决自己所提出问题的强烈欲望,从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3、 合作探究:我们首先走进用生命作画的人—凡高,教师简介凡高的历史,然后,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看书,看完之后,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引导学生欣赏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谈谈欣赏所得。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下去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升华:凡高喜欢田园般的生活,画了许多乡村题材的绘画作品,让我们伴随着乡村音乐来欣赏凡高的作品,学生感受着乡村音乐,自然、田园般风格与凡高作品融为一体,再现这位艺术家的人生经历、艺术追求,进入他的艺术领域。任何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都有他的时代背景,屏幕上出现一个动画短片,一束白光穿过三棱镜,光的色彩变成七色,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凡高不满足印象派停留在对物象表面的光色上,主张表现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对二十世纪现代美术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然后让学生借鉴凡高的人生历史,畅谈感受。

4、巧设情境:绘画是一种艺术,接着让我们再感受一下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熏陶,走进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组织学生全班分成文学和音乐两个学习小组,召开一次托尔斯泰文学作品鉴赏会和贝多芬音乐作品鉴赏会,教师要点明鉴赏会的要求,给学生充分讨论时间,学生自主导演鉴赏会,小组即合作又进行有益竞争,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当时历史情境,仿佛自己在于经典对话,与大师交流,以自己的思想与大师的思想在碰撞。让学生感悟体验历史,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历史味道:历史课上的文学、音乐要有历史味道,教师要点明托尔斯泰作品的历史意义和贝多芬音乐的历史作用,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体会贝多芬的代表作《命运》所表达的精神,强调人的一生不是命中注定,而是抗争的结果。

 

(三)、评价阶段:借鉴历史  畅谈感受

      通过本节课托尔斯泰、凡高、贝多芬他们艰难的人生历史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借鉴历史,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束语:配乐朗诵。

 

八、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拓展,让文学、绘画、音乐作品折射出历史的轨迹,让学生感受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文学艺术大师,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情感的渲染,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无形中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品位。这是本节课所追求的最优预想效果。
    2、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以很大的启示:一是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教师要甘当“配角”,尽职尽责地做好指导者;三是要增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可操作性,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实实在在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孙海文老师博客的地址:http://blog.cersp.com/userlog19/52269/index.s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