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佚名:图史结合、双管齐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
佚名:历史教学中问题教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佚名:历史教学中的传统
佚名:应该感谢西方的殖
最新热门    
 
佚名:必修2 “斯大林模式”得失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6:55  来源:佚名
 

   历史必修2 第七单元 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一、课标要求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一五计划”、农业集体化和斯大林模式三个基本概念;理解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评价;认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知道学生阅读教材内外的资料,从多角度地认识、解释历史事物,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历史资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斯大林模式的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苏联建设成就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2、难点: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四、教学要点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十月革命、苏联国旗、国徽的图片,播放苏联国歌  )
师:请问这组图片分别代表了俄国历史上的哪些重大事件?
师: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成立。
师:这些重大事件与哪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关?
生:列宁,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
师: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俄国走上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但是,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列宁和斯大林等人在不同时期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其中,列宁曾进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尝试,但这些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不同的尝试。当斯大林继承列宁执掌苏共领导权和苏联政权之后,他又将带领苏联人民走上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展示板书:第2课  “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  )

 
 
【内容组织】
师:请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模式”吗?
生:(自由回答,一二人即可)
师:“模式”(英文:Mode)一词的本意是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当“模式”这个词被用于形容一定社会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时,它所具有的含义应该是指一定政府代表统治阶级组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时所提倡的理念、所组建的体制和所采取的政策、方针等。
师:那么,同学们又是如何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呢?
生:(自由回答,一二人即可)
师:如果要给“斯大林”模式下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理解:斯大林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即政治集权、经济集中、思想集控,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致命不足。而本课的任务就是将带领同学们去了解为什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会形成“斯大林模式”?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一模式?
师:首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依据我所提示的本课知识结构,快速浏览教材,并标出相应的知识点。从而对本课讲述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展示板书: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背景:⑴苏联建立;⑵列宁逝世,苏联的经济政策逐渐发生变化
2、过程
⑴方针提出:1925年12月,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⑵三个五年计划:①一五计划: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
②二五计划: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
③三五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⑶结果: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二、农业集体化运动
1、背景:①工业发展的需要;②粮食供应的困难;③斯大林的决策
2、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和失误
3、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三、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形成原因:⑴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封锁
⑵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
⑶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3、功绩:⑴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⑵为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⑶国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
4、弊端:⑴政治方面:高度专权、对感悟缺乏必要的监督、个人崇拜盛行
⑵经济方面: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③牺牲农民利益,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评价:⑴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
⑵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⑶它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
生:(在屏幕知识结构的提示下,快速浏览教材)
师:接下来,我们将会稍稍打乱一下教材的顺序,分别从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等历史角度(展示板书:四个角度)来探讨一下有关“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苏联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苏联面临着怎样的形势?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可以从国际形势、政治形势、经济形势等方面中自行选择一个角度进行归纳。(基本上四人一小组,选题自定,回答到位者可以加分,作为平时成绩参考之一)
生:(分组讨论归纳)

 


(逐次展示板书:
⑴国际形势:虽然赢得三年战争的胜利,但仍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
⑵政治形势: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台,通过政治斗争逐渐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⑶经济形势: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经济迅速恢复,但总体而言其生产力水平仍相对落后,20年代末工业产值仍只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5%。  )
师: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你作为当时的斯大林,你会如何选择苏联向社会主义过渡?
生:(自由回答,若能回答出“优先发展经济、发展国防建设”最好,随时点拨引导,一二人即可)
师:各位同学的设想都有一定可行性。但如果我在给出一些当时苏联的国内形势,你又将如何抉择?
(展示板书:
⑷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沙皇俄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奴制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虽然走上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但仍存在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从经济上讲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落后的农业国;从政治上讲,长期处于沙皇专制统治之下,专制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而且有着强烈的扩张欲望。
⑸思想环境:斯大林多次在国家问题上强调,“阶级的消灭,不是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的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只有最大限度的加强国家政权,才成车次铲除垂死的阶级的残余”。
⑹斯大林的个人性格特点:
①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②“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引自《斯大林与社会主义》卢之超、王正泉主编
③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
④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
——刘国良《准确把握“斯大林模式”》)
师:由此可见,苏联在二三十年代的发展道路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这一斯大林模式不是偶然的,可以说这是苏联当时特点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如果我们要总结出这一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的话,请问该如何总结?为什么
生:这是由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展示板书: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⑴国际形势;⑵政治形势;⑶经济形势;⑷历史传统与社会环境;⑸思想环境;⑹个人因素(个人性格、个人崇拜、个人专断)  )
师:那么,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请同学们按照时间顺序来重新整理相关历史事件。

 


(逐次展示板书: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过程:
⑴1925年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力
⑵1926年,苏联农业政策由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生产关系
⑶1928年,新经济政策终止。
⑷1928年起连续实行三个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建设。
⑸30年代初,苏联各地农村出现集体化浪潮,并出现严重失误。
⑹1932-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
⑺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
师:那么,在苏联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分别具有什么特点?请刚才自由组合的小组也分别选择其中一个来进行归纳。
(展示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资料和图片,如斯大林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论述;本课教材上的两张关于工业化和集体农庄的宣传画,指出其中俄文的含义  )
生:(结合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自由回答,教师引导)
(逐次展示板书:
⑴工业化建设的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计划性、指令性……
⑵农业集体化的特点:全盘集体化、机械化、强制性……  )
师:苏联的工业化都取得了哪些成就?与同时的欧美经济发展相比较,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问题?你家有苏联产的家用电器吗?为什么?
生:⑴成就:通过一五计划苏联由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通过二五计划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⑵说明:1929-1933年当时欧美正在发生经济危机,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⑶没有。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和轻工业发展落后,这是苏联工业化的最大问题之一。
师:教材【学思之窗】(展示【学思之窗】)农民大量屠杀牲畜的行为为什么会出现?和我国开展哪一项运动非常类似?
生: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把农民的住房、小牲畜等强行收归农庄所有,这类过火行为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不少农民大量屠宰牲畜,并要求退出集体农庄。与人民公社化非常类似。
师:请同学们浏览教材119页的【历史纵横】,思考:斯大林发起的工业化建设与农业集体化建设有何关系?你们还知道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政治领域的一件大事吗?这与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有关吗?
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
斯大林发动的三大运动(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它们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100年所走的道路。这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难以承受的。首先要解决的高度工业化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为此,斯大林发动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庄,实行义务交售制,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不论是高速工业化,还是全盘集体化,都是由国家采取强制措施自上而下推行的,这必然引起党内外的普遍不满。为了镇压这种不满情绪,斯大林发动了大清洗运动,从而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了政治障碍。由此可见,三大运动是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于是,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与社会主义》卢之超、王正泉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师:请问斯大林模式是何时,通过何种方式确立的?与中国类似吗?
生: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是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成就通过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类似于中国1954年宪法肯定三大改造一样。
师:那么,斯大林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①在生产资料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②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③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④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途径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⑤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⑥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制,等。
(展示板书: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地位  )
师:我们对于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包括自身特征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这一模式呢?尤其是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9页的“学习延伸”,还是分成小组,选择一个角度“功大于过”、“过大于功”进行讨论和总结。
(展示教材119页的“学习延伸”:
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一是“功大于过”说。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着很大的弊病,但这种体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不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这个模式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成现实,并且敢于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还有人认为,评价经济建设模式应该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国情和世界形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模式,它的历史功绩是抹杀不了的。
    二是“过大于功”说。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包括政治上的不民主和“肃反”严重扩大化,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以及外交政策方面的大国主义。它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历的谬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于上述观点,你支持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你还有其他看法,也请加以具体阐述。 )
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生:(可能回答)1、从功绩和弊端角度: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一模式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但这一模式也有明显的弊端:政治方面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干部职务终身制,个人崇拜盛行。经济方面表现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生:2、从模式角度: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带来的明显弊端告诉我们: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生:3、从历史影响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师:各位同学虽然言语不多,但总体上来看,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所应该采取的基本立场。

 


 
【课堂小结】
师:至此,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于本课“‘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的探究学习的任务。不过,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于鉴今。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历经了曲折的发展道路,逐渐探索出又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过,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曾打上了斯大林模式中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烙印。我们不说别的,请问同学们新中国以往每隔五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有关文件的名称是什么?
生:五年计划。
师:的确,这与苏联的五年计划可以出如出一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但目前我国两会召开过程中正在对新的五年建设目标进行设计,其名称又是什么?
生:十一五规划。
师:有何区别?
生:一字之差,前者是计划,后者是规划。
师:就是这一字之差,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经逐步摆脱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师:那么,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来看,从斯大林模式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发展历程对比来看,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深刻的教训?
生:(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要从本国国情出发,保证国民经济比例平衡发展,使经济稳步健康地发展。(3)要注意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师:虽然斯大林模式的功过并存,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虽然空想社会主义者曾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描绘了美好的设想,但那只是纸上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论证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但毕竟他们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现实。因此,如何在外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如何让社会主义生根发芽,应该说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他只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大额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即“斯大林模式”。因此,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立场都是不科学的。我们通过学习,不仅要弄清楚斯大林模式的来龙去脉,更要看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更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从挫折中逐渐走向发展。
 
六、作业设计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除了斯大林模式之外,有没有选择其他模式的可能?为什么?
2、新中国的建设历程中有没有出现过“斯大林模式”?什么时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巩固过程中,斯大林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据此谈谈你对斯大林的看法。
(三选一,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

 

 
 
七、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怎么看待斯大林的这一观点?
答案提示:不完全正确。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使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巩固。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了伟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但是,它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这一切造成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后来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2.想一想,那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提示: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一些地方把农民的住房、小牲畜等强行收归农庄所有,这类过火行为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不少农民大量屠宰牲畜,并要求退出集体农庄。


【探究性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你认为“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有哪些功绩与弊端?
答案提示:国家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其中的某些做法,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实行一定程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借鉴。但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生产消耗大、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2.简述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提示:随着工业的发展,苏联出现粮食供应困难,于是斯大林提出尽快地将分散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这样苏联农业政策发生变化。在苏共(布)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各地农村出现集体化浪潮。但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如:强行将农民的住房、牲畜等收归农庄所有;原有的富农和在新经济政策中富裕的农民被镇压、关入集中营或驱赶到边远地区等过火行为。到1973年底,苏联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八、教材注释
1、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苏联社会危机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斯大林模式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从形成途径看,斯大林模式是通过极端行政手段采用“自上而下的革命”建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论有着根本区别。从体制建构看,斯大林模式虽然在表面上创建起高纯度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但其指令性和国家所有制性质与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设想有着内在的差异;政治上,在“建成”社会主义之后,斯大林模式过分强化国家政权的做法,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之后国家镇压职能弱化的论述是有差别的;在人的解放方面,苏联社会也远未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至于分配上的按劳分配和组织上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斯大林模式中也都未得到全面的贯彻,等等。概言之,斯大林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不完整的运用。
2、关于评价斯大林模式的方法论问题
    有学者指出:“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应该有一个科学、历史和全面的眼光……应将斯大林个人、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严格地区分开来。决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为了某一政治目的而任意地贬低、歪曲甚至全盘否定模式。
    ”对斯大林模式的研究应掌握三条原则:第一,必须把斯大林模式和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丰富内容区别开来;第二,应把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和对斯大林本人的评价区别开来;第三,不能笼统地用斯大林模式概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全部方式和道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多数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总的看来功大于过,成绩是第一位的。该模式前期积极多于消极,后期消极方面已阻碍生产力发展,也很难适应科技革命。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
    学者们指出,斯大林模式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为现实,并且敢于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二个重大飞跃。
    该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曾起了巨大作用,主要是:它保证了30年代苏联的政局稳定,保证了30年代高速发展重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基础,保证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模式基本上适合苏联国情,而且取得了伟大成就,建成了社会主义,是取得胜利的、成功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它“不失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之一”。“苏联模式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之初的非常时期,对于客观环境险恶复杂的过渡时期,以及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关于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消极作用。学者们认为它“局部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严重弊病的。”这主要归因为一个“权”字,即一党揽权、个人专权、层层集权、干部特权和对外霸权。
    具体表现在三点:①权力过于集中,民主太少,领导干部易于脱离群众;②地方上统得太死,不利于发挥地方、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差;③不可避免地造成管理机构庞大和滋生官僚主义,从而难以防止国家机构的官僚化。上述弊端的存在,给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①它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②它束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③它不能适应当代迅速发展的世界科技革命。
    也有学者认为“它的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政治上缺乏社会主义民主,有严重的官僚主义和严重的家长制;经济上各部门发展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忽视了与人民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工业部门的发展;对外关系上推行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
4、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一、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2)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配置资源,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3) 由于前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由于斯大林还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二、斯大林模式在本质上属于典型的后发型工业化模式:
(1) 斯大林模式反映的不仅是前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也是世界上后发展国家选择工业化道路时普遍发生的一种规律。(2) 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由于历史、现状和国际条件的差异,呈现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化道路:先发内生型和后发外生型。由此,在经济体制的选择上出现了:自由市场型、计划统制型和市场统制混合型。 (3) 后发展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与先发展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区别在于,工业化的初始动机、产业结构选择、资源配置方式、产权形式等完全不同。后发展国家出于对付外来压力 和维持生存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型工业,并必须保证有限资源的高度集中和生产组织的高度集中,从而实行一种政府主导的、以指令计划为特征的产权国有制经济。


三、斯大林模式的正面历史地位就是使苏联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军事强国:
(1) 迅速实现前苏联的工业化,其工业产值及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在一个不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使作为落后农业国的俄罗斯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2) 在建立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型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度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核子技术、航天技术等,使前苏联一度跻身世界科技先进国行列。(3) 依托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前苏联不但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而且根据"雅尔塔"体系,在战后把东欧纳入其势力范围,并以"社会主义阵营"核心国的身份,成为冷战时期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
四、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后果就是苏联的畸形现代化:
(1) 畸形的产业结构。前苏联的经济结构呈现"超重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结果,使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重工业产品严重积压,消费品生产供应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难以真正提高。 (2) 畸形的经济增长方式。前苏联的经济增长具有"赶超性"、"外延性"特征,为了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诉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追求高速度,不惜以大量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为保障,以牺牲环境、质量、效益为代价,国家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3) 畸形的社会系统。前苏联的社会系统呈现"不对称性"。现代经济需要配以现代政治和现代文化。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以及由此产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文化体制,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全社会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动力,最终导致了前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失利,导致了前苏联的解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