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张小华:唐诗反映的唐朝
顾忠华:再谈历史教学中
顾忠华:从2006年高考作
钟祖华:悬念设置在历史
唐少华:创造性思维与历
钮昕华:历史学习中的必
逝水年华:再谈历史教学
张志华:“演绎法”在新
彭兴华:教学叙事反思
殷松华:捕捉课堂“星火
最新热门    
 
刘宗华:按照历史课的特点进行教学

时间:2009-10-18 17:07:00  来源:刘宗华
 

 

按照历史课的特点进行教学

刘宗华

 

一、历史课的特点

 

历史课的特点是由它讲授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历史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具体说来,有如下特点。

 

(一)一度性

历史课讲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物,具有一度性,不可能再现、重演。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它,只能凭借历史遗迹、遗物、文物资料和文字记载,因此研究历史应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史料。以接近客观实际,求得历史的真实。

 

(二)具体性

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人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认识事物就是从认识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开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否则,简单化、抽象化,“千人一面”“事物雷同”就无法认识和研究历史。

 

(三)时序性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演变和历史现象的变化都是依时间推移的,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会显现出阶段性。认识和研究历史,就要重视这种时序和过程,把握过程发展的基本线索、内在联系和阶段特征,这样才能从总体上认识和掌握历史事物。

 

(四)因果性

历史上出现的具体事物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有其必然性。研究历史就要弄清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一事件和其他事件的联系。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得对历史问题较深刻的理解。因果是相对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对于后一事件或现象来说是因,而对于前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又是果,因果相承循环往复。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客观合乎规律性的一面,又有主观合乎目的性的一面。因为历史的运动是通过人(人群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既不能陷入机械唯物的宿命论,又不能陷入主观唯心的唯意志论。

 

(五)借鉴性

人类已经有了几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创造了日益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累了日益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李大钊所说“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吾信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有我们的世界,有我们自己”(《史学要论》)就是这个意思。

 

 

 

二、按历史课的特点进行教学

 

上述特点是我们认识研究历史问题时应有的基本认识,对指导历史教学有重大作用。但历史教学与历史研究并不完全相同。历史教学的内容是以历史研究的成果为基础、为依据,历史研究的成果靠历史教学去普及、去发挥资治育人的作用。历史研究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史料,从中得出认识和结论,是“论从史出”。历史教学则是根据育人的要求和特点,有选择地介绍历史研究的成果,它不要求“论从史出”,而是要求“史论结合”,“以观点统率材料,作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这是因为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要符合认知的规律和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认识,按历史课的特点进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再现教学

历史课讲授的内容既然是过去了的事物,是不能再现与重演的,也就不能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通过实验进行观察研究。按照认知的规律,认识事物只能从直接的感知开始,因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尽可能再现历史的画面,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观其人、闻其声、参其事,成为直接的观察者和参与者。特别是对离现实年代久远的历史,学生心理上就有一种陌生感,认为教是“陈年老账”,与现实无关,与己无关。不打破这一心理障碍,就不可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可以说再现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怎样实施再现教学呢?按照过去传统的做法,一是利用历史地图、文物挂图、模拟实物等教具;一是靠教师生动具体的讲述与描绘。在制造利用直观教具方面,不少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北京回民中学陈志嘉老师绘制的历史地图、文物图有上百幅,其中包括敦煌莫高窟一个洞窟复原国。上海华东师大附中蒋伟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制造了几十幅抽插式的活动历史挂图。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进军路线图都是动态的,能随讲随动,直观生动,给学生印象深刻。辽宁朝阳铁路中学岳志忠老师制作了曲辕犁、筒车、都江堰模型等教具,发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述方面,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至关重要。要使语言鲜明、生动、幽默、形象,非经过长期的磨练不可。非要有“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精神。特级历史教师时宗本的教学语言就有一种特殊的魁力。他讲“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比较难懂的概念时说:日光空气对我们重要不重要?同学们说重要。他接着问“重要!多少钱一斤?”同学们都笑了,这说明日光、空气对于人虽十分重要,但没有人的劳动参与就没有价值。他讲文艺复兴时,把但丁的《神曲》讲得惟妙惟肖,听讲的学生好像游览了但丁描绘的地狱、炼狱和天堂。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再现教学”又有了新进展。不少学校使用了幻灯、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广东全省各中学逐步建立了历史专用教室,备有电视、计算机、录像等硬件和各种软件,还有历史地图、文物图和其他各种实物教具。在专用教室上课,增强了历史氛围和历史感,易于再现历史的场面。上海中学的高一世界史课,在讲述雅尔塔会议时,让学生扮演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巨头对话,互相辩驳,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真情实感。日本安井俊夫先生设计的“十五年战争”(1931~1945)教案把十五年战争分为十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可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并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分发表议论,如第一课时:“空空的饭盒”。上课时先播放《船头小唱》,引导学生从歌声中感悟时代背景,然后教师介绍当年新闻报导:《徒步由东海道走向故乡》《催人泪下的空饭盒》《商谈卖儿女的广告画》等,再提问学生“为什么回故乡”“为什么徒步走”,使学生感受到经济大危机年代(1929~1931),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徒步回乡,卖儿卖女的时代气息。

总之,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和方法,关键是用丰富、生动、具体的史实,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历史表象。但是,目前历史教学中因受应试高考的影响,不少教师只追求能力与知识点的落实,讲得很干瘪,忽视史实的“再现教学”,这是不符合历史课特点和认识规律的。

 

(二)观点统率材料,史论结合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感性认识只是表面的现象的认识,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恩格斯说:“没有正确的观点统率,知识就是一堆无用的东西”。中国古代史专家金景芳教授说过:“没有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我掌握的那些文献材料或者不能解释,或者只是一些没有联系的死东西,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中国清史、近代史专家戴逸教授说:“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只能搜集、排比历史资料,描述历史过程的个别片段,而不能认识历史的规律和本质,有时甚至会误入歧途,得出谬误的结论。”

历史的现象十分错综复杂,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我们既要看到历史的客观性与必然性,是有规律可循的,又要看到它是历史舞台上的人群有目的活动的结果,带有主观性和偶然性。观察认识历史的人,由于时代与阶级的不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结论。在古代,有上帝造人的神学史观,有英雄豪杰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也有阴阳五行周而复始的历史循环论。只是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人类的认识史和认识的成果,创造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才在人类认识史上引起了革命,才有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它们研究观察历史,才有可能“一叶知秋”“见微知著”,得出正确的认识和结论。否则,“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能走入歧途。

研究历史如此,讲授历史也是如此。几十年来,有成就的优秀历史教师,无一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建国前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宋毓真和历史系毕业的时宗本,都深入钻研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宋老师以列宁《国家与革命》的观点,讲解世界古代史《埃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为了说明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她补充了一个事例:“上埃及与下埃及两个国王都是奴隶主贵族的头子,都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上埃及国王头上戴着白帽子,上面蹲着一头鹰;下埃及国王头上戴着红帽子,上面盘着一条蛇。”通过这个生动典型的史料,把奴隶主残暴凶狠的本质揭露无遗。时老师讲文艺复兴,不但史实丰富生动感人,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的观点,说明意大利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文艺复兴的前提条件和经济基础,并指出:“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上海51中学蒋衍老师,讲解西汉初期王国问题的形成和解决的问题时,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历史问题的形成要有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寓论于史”“史论结合”,作到了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单纯知识教学、客观主义教学的倾向,忽视正确理论观点的指导。比如,讲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抗战,为了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民族的抗战,增加些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日的史实是可取的,但不能因此就不讲两条抗战路线,模糊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与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再如,讲“郑和下西洋”,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它和西方新航路的开辟进行对比,说明郑和船队的规模大,时间要早半个多世纪。但是不讲两者的背景和产生的社会后果,这是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这类事例应引起我们重视,并加以改进。

 

 

 

(三)以史为鉴,资治育人

以史为鉴,资治育人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春秋时期的孔子就以鲁国的历史为本编修《春秋》,用以劝善惩恶“医救时弊”也就是资治育人。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统治者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以古(历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这就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的“一部历史,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历史进入近代以后,革命先驱者孙中山、李大钊都重视借鉴历史经验,孙中山提出的“举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就是要避免重蹈西方的覆辙。李大钊比较了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认为中国应当以俄为师,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毛泽东总结“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育人方面,我国3000年前的周朝,就有史官编写的学童教科书《史籀篇》,以后秦朝李斯的《仓颉篇》、汉代史游的《急就篇》也是这类教材。《三字经》《千字文》更是大家熟知的儿童启蒙课本。历史教育与道德教育是这类教材的主要内容。在历史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熏陶下,我国形成了爱国、民族自尊、自强不息等许多优良传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为民族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英勇奋斗、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这是导致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否定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历史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紧抓以下三个方面。

1.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线,紧抓政治方向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像前面举的“郑和下西洋”的事例那样。社会主义教育一定要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有些青年人不懂历史,总认为中国比西方落后,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甚至有的认为建国初期不搞抗美援朝就好了,让美国打进来也许我国早就现代化了!我们一定要结合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国家侵略和我国民主先驱探求救国真理的史实,让学生理解中国落后是西方侵略掠夺和本国腐朽封建统治的结果。先进的爱国志士想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道路拯救中国,但是走不通,他们从爱国主义、民主主义走上了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建国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我国实行严格的物资禁运;入侵朝鲜,派第七舰队驻台湾海峡,是要阻止我国解放台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在此形势下,我们只能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加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今天,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遇到了暂时的挫折,处于低潮。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奴隶制到封建制,从封建制到资本主义制度,都经过长期的反复和斗争。社会主义运动只有150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则更短,现在就说社会主义已在全世界失败,未免太轻率,为时过早。

2.以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紧抓思想观点的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正如李大钊说的,历史中有我们的人生,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课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结合具体史实进行基本思想观点的教育,更有说服力和实效。对此,历史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并自觉指导自己的教学。

3.紧抓道德品质教育。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等等。这在当前市场经济,追名逐利,见利忘义的浪潮中更加显露其价值的光辉。

 

(四)以社会为课堂,联系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是过去的事物,不能重演与实验,但历史又与现实密不可分,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借鉴,为现实服务,又从社会现实中受到启示,找到学习历史的钥匙。历史教育必须以社会为大课堂,为实验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可见历史与社会是同其内容的,从纵的发展来看是历史,从横的现实来看便是社会。所以,以社会为大课堂,联系社会现实是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当然,这种联系社会现实问题,不能像政治课那样以理论观点说明解释社会现实问题,而是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结合史实来进行。否则,不联系实际,就事论事,为教学而教学,历史就变成一堆死知识。李大钊说得好:“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的。”(《史学要论》)这就是说同样的历史内容,因时代的变迁和现实生活的变化,就会有不同的讲法,不同的侧重点,发挥不同的解喻功能。例如,1944年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是用李自成起义说明明朝的腐败黑暗,最终为农民军推翻,用以影射国民党的黑暗腐败、必将走向崩溃。所以此文刚一发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立即组织御用文人,写文章反驳。延安《解放日报》进行了转载。毛泽东看到此文后,立即作为党的整风文件转发全党学习。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他借鉴李自成集团进入北京后,很快骄傲腐化以致失败的历史教训,告诫全党,力戒骄傲腐化,以迎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不要步李自成的后尘。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后,党中央从西柏坡进驻北京,临出发时毛泽东还念念不忘地说:“我们要进京赶考了,我们要考试合格,不要学李自成。”1994年中国史学会和炎黄文化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开会纪念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50周年和李自成进京失败350周年,也是借鉴历史,联系现实,重点在反对腐败,把我国干部队伍建设好,以巩固我们的政权。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事例,说明学习历史联系现实,发挥历史“与时俱化” 的解喻功能。这样学习与讲授历史,历史就活化了,有生命力了。

联系实际有广阔的领域,可以联系国内外的政治现实,比如香港、澳门回归,台湾问题、西藏问题,美国高叫的人权问题,以及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问题等。也可以联系反腐败、廉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热点问题,还可以联系学术界、思想界的一些不同观点,如“告别革命”“信仰危机”“西方民主”“侵略有功”,等等,要结合史实给以分析批判。更要联系学生思想认识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要经过缜密的思考,要精心设计,不可信手拈来,更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

以社会为课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取许多方式,如举行“五四运动”“三一八”“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让学生结合形势进行讨论和评说,或者进行社会调查与访问,调查访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亲历者、学校历史上的名人,调查访问乡土史迹、历史遗迹,等等。总之,与历史有关的社会活动是很多的,我们要放开眼界,走出小课堂,让学生在社会这座大课堂中学习锻炼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眼务社会的有用人才。

 

(资料来自:历史天地网)

 

 

历史课程网系纯粹公益性历史教育网站,除本站原创及作者惠赐大作以外,本站图片文字等信息均由其它网站收集整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即来信(ncct@china.com.cn),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