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新课程历史九年级上模拟
新课程七年级历史段达标
张波:浅谈新课程下的历
新课标四川省2005中考历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周明学:新课标下历史教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历史新
新课标下对历史教育现实
最新热门    
 
新课标连载: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时间:2009-10-18 17:07:30  来源:佚名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20—22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开国大典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 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外交成就相关多媒体、彩图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难点: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的进步的理解。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第二次工业革命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学习本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人类何时进入蒸汽时代?”复习旧知识。然后指出,这节课要讲的是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飞跃。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节课教学建议教师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沿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顺序,一步步展开教学。

    3)讲授新课: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电气时代’的到来”一目,教学中要避免让学生直接学习“电气时代”这个历史概念,应尽力增加学生对它的感性认识。

    (1)提问学生:“家中或周围有哪些电器?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电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接下来出示问题:

    请你说一说电是如何发明的?它又是怎样进入实际生产领域的?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

    (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请学生比较“使用电力生产的工厂比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哪个更先进?”使学生认识到,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表现。从此,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也跨入了一个新阶段。由于课文中没有蒸汽动力工厂生产的材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结合现代工厂使用电力生产的了解,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4)“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是一个开放性话题,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新变化。教学中要结合下一目中“动脑筋”问题,通过学生观察书中插图,联系课外中的一些知识,增强感受。另外“早期的电话”既属于电力的应用,又属于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简单了解就行,不必过多介绍。

    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目,一方面需要了解爱迪生做出的重要贡献,另一方面着重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可以通过故事会形式,使学生了解更多科学家的事迹。教师可投影资料框中爱迪生的名言,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一目的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引导。可以课前搜集一些老式汽车的资料图片,与汽车发明前欧洲城乡利用马车做交通工具的资料,以加深学生认识。

   (1)利用书中的插图对比汽车与马车的不同特点,探究“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要鼓励学生充分讨论,积极发言。不难归纳出:①汽车有新型的动力;②汽车体积小、速度快等。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亲身体验,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从中感悟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着社会进步。受时空的限制,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当时的变化,可以从观察汽车广泛利用引起身边的变化,去间接地感知。以锻炼学生历史想像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习惯。

    (3)请一个学生朗读[动脑筋]“想想看,他们谁说的有道理?究竟应当怎么办才好?”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辩论,各代表一方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汽车工业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可以补充一些具体事例,以便对汽车工业的负面效应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

    (4)“飞机的发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观察插图“飞艇”、“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增强直观认识。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飞机设计师冯如在飞机研究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5)巩固、小结:回顾本课内容,师生共同完成“活动与探究”问题,作全课小结,投影如下: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汽车和飞机问世→提高生产能力扩大了活动范围
 
     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5)练习:想一想: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在没有电灯之前,我们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种方法照明?采用这些方法,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6)作业: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附:板书设计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汽车和飞机问世→提高生产能力扩大了活动范围
 
    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片段做成图片资料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

    学习本课之前,引导学生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引导学生沿着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顺序,一步步展开教学。

    3)讲授新课: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帝国主义争霸世界”是从这个角度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在让学生了解这一过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要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以使学生能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教师可以以不同方式处理:(1)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进行讲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世界局势,讨论大战的原因。

   (2)也可以按照历史的顺序,先回顾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争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矛盾异常尖锐,只需要一颗火花就能点燃整个世界,联系教材给出的“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

    作为颇具代表性的凡尔登战役,教学中应对战争残酷的现实进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这也是这一目以“空前的灾难”作标题的原因,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要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

    2)列举一战中的三条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及四次战役):

    注:一战中首先交战国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 ;西线和东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在两线作战的是德国和奥匈帝国。

    3)一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有三次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年在西线)、凡尔登战役(1916年)、索姆河战役(1916年)1916年 被交战双方认为是关键性的一年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进行了四年多,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在战场上,双方不断使用新武器,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四、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①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来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这就导致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②20世纪初,以英、德为首的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展开扩军备战活动,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关系极度紧张,一场世界战争一触即发。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③性质:就整个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各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6、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结。

    7、练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发生了哪些与这次大战有关的重要事件?把这些事件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作业:简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板书设计:

 

 

    测验单元----七

     [测试目的]

    1、抓住共性问题进行测验,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力。

    2、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错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教学方法]自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类型]测验课

    [教具]单元测试---七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2、发放试题

    3、 开始测试

    4、 收试卷

    5、 阅卷

    6、 分析、总结

 

     讲 评 课

    讲评第七单元测试题

    [教学目的]

    1、 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错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2、 抓住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类型]讲评课

    [教学重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总评:本次测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在作选择题时,个别学生审题不清;

    2) 在作填空题时,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

    3) 有些学生在回答问答题时,答案不全。

 

    采取补救措施:

    1) 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

    2) 加强对学生“写”的训练;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点评:

    分析试卷,按选择、填空、问答的顺序有重点的讲解。

    在选择题中,重点讲解第1、3、8 、11、15题

    在填空题中重点讲解第1、4、5题。

    (其他详见附页---单元测试题)

    4、 留出时间让学生改错、巩固

    5、 练习(使用微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是在(  )

    A1949年B1970年C1971年D1989年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

    A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时  B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尼克松总统访华时 D毛泽东访问苏联时

    3)14、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是在下列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

    A第16届 B 第26届 C第27届D第28届

    6、作业:“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上述条文的通用名称是什么?

     2)是谁怎样提出的?后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