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樊汉彬:中学历史课堂教
毕晓黎:打造魅力课堂做
岷江:历史课堂教学的色
束鹏芳:历史教学的课堂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
中学历史课堂讨论教学质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
激活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最新热门    
 
课堂实录“历史真善美,求真是底线——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

时间:2009-10-18 17:07:55  来源:王叶军
 

 

 

课堂实录“历史真善美,求真是底线——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

 

作者:绍兴县华甫中学王叶军

 

地点:绍兴县柯桥中学

 

项目:县“轻负担,高质量”课堂教学风采展示

 

[背景]

 

有关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一方面,史学研究已较为深入,而且其成果正在日益大众化;另一方面,在这一史学研究成果大众化过程中,从具体的史实到宏观的历史观都存在着不少缪。这样对戊戌变法,特别是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进行研究性教学不但是可能是,而且是非常必要了。鉴此,笔者在2005届高三年级开设了一节主题为“历史真善美,求真是底线-----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的研究性教学课,以期达到培养学生信息解读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更好地进行文明史观教学,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有关这一内容的政治导向,以达成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实录]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戊戌变法的来龙去脉,今天我们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一些分析。(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不笑、不悲、也不怨,只是为了理解-----斯宾诺莎 “历史真善美,求真是底线-----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等字样,以明确主题)

 

教师提供材料,屏幕显示

 

有关“改革”这个概念的历史起源:“龚自珍在1814-1815年的一组政论文章《乙丙之际箸议》中首次将八百年前王安石称变法为的“改易更革”,缩成“改革”二字。……他指出在嘉庆朝貌似富强的表面下面的种种问题,呼吁帝国统治者‘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成为第一个‘自改革’的倡导者。” (朱维铮、龙应台合编之《维新旧梦录》P29 三联书店 2000年版)

 

有关“革命”这个概念的历史起源,“‘革命’一词,源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在辛亥革命中为孙中山所取用,遂日益成为一个极其深刻的政治术语。”(李泽厚《世纪新梦》P236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教师:改革与革命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请先说明联系。

 

学生杨:两者都是消除社会障碍的有效途径。

 

教师:很好,改革与革命两者都是文明演进的重要方式。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付:改革是自上而下的,革命是自下而上的。

 

学生李甲:改革是和平进行的,革命是暴力进行的。

 

学生杨:改革是循序渐进的,革命是急风暴雨的。

 

教师:很好,同学们基本上能较好地区分改革与革命两个历史概念,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就不能以革命思维来看待改革。我们今天把戊戌变法定位成一个“自改革”,我提供一些材料,大家补充一些材料,请大家来分析这场“自改革”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师提供材料,屏幕显示

 

之一:“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总被视为‘数典忘祖’。‘华夏中心’论认为,中国是居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祖宗崇拜’与‘华夏中心’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被斥为‘以夷变夏’的大逆不道,因而更加困难。……在古代倡导‘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训、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在近代,《海国图志》、同文馆、修筑铁路等等更是历经曲折。”

 

之二:“由于历史上日本长期学习中国文化,所以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一直视日本为‘蕞尔岛国’、‘东夷小国’。但在历时近十个月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却惨败于向为国人小觑的日本……而战后的康有为却喊出‘不妨以强敌为师资’的口号,说‘我朝变法,但采于日本,一切已足。’并邀请伊滕博文辅佐变法。”

 

 

 

学生沈:(手拿网上下摘的文章)老师我也有一则类似的材料,“风闻东洋故相伊滕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臣虽得自传闻,其应如响。伊滕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相让人。” (众学生侧目)

 

学生杨:(手拿我校另一历史教师提供的材料)老师我也有,“伊滕觐见,又系我带领。时太后在帘内,到班时,我向伊滕拉手,乃外国礼而太后不知。上殿时挽伊之袖,对答词毕,又挽伊袖令出,就赐坐,太后皆见之。”中国皇帝怎能和自己看不起的敌人握手呢?(众学生侧目,议论)

 

教师:很好,大家利用前一段时间,作了充分的准备。从以上四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哪一方面的原因?

 

学生钟:在当时不能提出向日本学习。

 

学生林:更不能邀请伊滕博文。

 

学生杨:当时不能提出向日本学习,这一点我也有体会。

 

教师:站起来讲一讲看

 

学生杨:我有一次在网上和人讨论当今的中日关系时,我只说了句,日本人自律方面比我们中国人做得好,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这样的意思,结果被铺天盖地地骂了。我想戊戌变法时,人们关心的是怎样报仇雪恨而非向敌人学习。

 

学生张甲:我上次说美国好,他(指了指同学娄某)说我卖国贼。(学生大笑)这种情况下,怎能提出向美国学习?

 

学生俞:这种例子在近代史多的是,《海国图志》就成了一本禁书,洋务派修筑的铁路还要被义和团拆掉。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归纳起来,是哪方面的因素制约?

 

大部分学生: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

 

学生张乙:舆论因素,在当时向日本学习面临更多困难。

 

学生杨:不良民族主义情绪影响。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到此为止,我们再看材料

 

教师出示有关变法措施之“废八股“引起的非议之材料,屏幕显示

 

之一:“张之洞对废除八股的意见是:‘深恐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材,数百万童生之怒。惧其合力以谤已而排已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之二:“戊戌年夏天,浙江学政陈学芬说:‘改试策论,阅卷艰难,不如八股之易’,光绪当即批示:‘陈既不会看策论,可无用视学’” (罗志田《近代史学十讲》 三联书店 2004年)

 

之三:“康广仁劝乃兄缓行此策:‘八股已废,力劝伯兄,宜速拂衣,虽多陈无益,且恐祸变生也……弟旦夕力言,新旧水火,大权在后,决无成功,何必冒祸……’” (夏晓虹编《追忆康有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

 

教师:材料能表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哪一方面原因?

 

 

 

学生没有回答

 

教师:我们想一想,比如说,今天我们要废除高考,是不是要考虑我们成千上万学子的出路。

 

众学生没有回答,但有点头同意者,也有若有所思者。

 

学生诸:康有为不会变法。

 

学生何:康有为刚愎自用。

 

学生杨:改革急风暴雨,不会成功。我看过一个资料,103天内,光绪发布了300多道诏书,太快了。

 

学生陈:(手拿我校另一历史老师提供的资料)自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一日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正式变法,不过,光绪皇帝推进改革的办法,是靠急风暴雨式地、毕其功于一役式地发布谕旨。有时一天竟多达十几道,反映了他变法的急切心情。据统计,在“百日维新”期间,他一共发了110道谕旨、诏令。而所有这些上谕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的支持,甚至说缺乏政治上的基本章法。(众学生侧目,议论)

 

教师:如果我们班级连续100天每天接到班主任三道通知,我们作何感受。(学生大笑、议论)

 

教师出示有关康有为个人品质的材料

 

之一:早在1893年,孙中山求见,康有为即以拜师为俯见的先决条件,惹得孙中山拂袖而去。康有为中举入仕后,又拒绝“谢恩”惯例,不肯拜见主考官,三劝之下,总算拜乡试主考许应为房师,然师生关系形同水火,维新时期,参劾康有为最力的便是这位礼部尚书许大人。康有为在就期间,还不依例拜访广东籍京官,弄得狂名满天下。……当时的康有为,不过六品工部主事(未到职),只因首倡变法,声势夺人,又得到皇帝支持,几年前还是一介布衣的康有为竟然不知所以傲气四迸。其时,因甲午之败暂时失势的李鸿章愿出银二千元加入强学会,康有为却否决了李鸿章的申请,1896年初,李鸿章的亲家、御史杨崇伊一纸弹章便将强学会参劾下来。弄得十分器重康有为的翁同和也在日记里说:“康祖诒(康有为字)狂甚。”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第三章第六—八目)

 

之二:入江宁居20余日,说张香涛(张之洞)开“强学会”。香涛颇自任。隔日一谈,每至深夜。香涛不信孔子改制,频劝勿言此学,必供养。吾告以“孔子改制大道也。岂为一两江总督供养之哉?若使以供养而易其所学,香涛奚取焉”。(《康南海自编年谱》 中华书局1992年。)

 

之三:戊戌年1月24日,康有为应约在总理衙门与翁同和、李鸿章等入对是说“六部要全撤”而代之以“农、商、工等十二局”。6月16日在回答荣禄“法是应该变,但是一二百年的老法,怎能在短期内变掉”的问题时,回答说:“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就可以变了……他认为,只要皇帝驾临乾清门,大功可成)“令群臣签名具表,咸去守旧之谬见,力图维新。……重罚一人以惩其后……一日之间,风云俱变,更月得数诏颁下,则海内皆动色奔走矣。”(时至9月,维新事业已岌岌可危,康有为上书,请求)“皇上先断发易服(全国穿西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并)“大集群臣誓于天坛太庙,上告天祖,下告臣民……即以今年改元为维新元年”。……在改革处于僵持状态时。他还认为中国的改革不是没有钱,要钱很容易,把西藏卖给英国。他们还提出全国要发行6亿两白银的公债。((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 )

 

学生杨:康有为太狂傲,做事情不能服人。

 

学生李乙:康有为善于说大话,与事无补。

 

教师:有没有学生补充相关材料。

 

学生有叫杨某回答的,也有叫沈某回答的。这两位同学课堂表现一向活跃,成绩也较好。特别是沈某很务实。

 

 

 

学生杨:(翻开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有为早年酷好《周礼》,……后见廖平所著书,乃尽弃其说。”“(康有为治学)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异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先生最富于自信力之人也。其所执主义,无论何人不能动摇之。于学术亦然;于治事亦然。不肯迁就主义以徇事物,而每熔取事物以佐其主义,常有六经皆我注脚、群山皆其仆从之概。” 可见由于康有为学术中的剽窃行为,使举荐康有为的人纷纷撤销他们对康有为的支持,曾经许诺重金支持强学会的张之洞亦反事事掣肘。”

 

学生沈:(拿起网上下摘的文章杨天石《梁启超为康有为弭祸》) 翁同和说:“看康长素《新学伪经考》,以为刘歆古文无一不伪,窜乱六经,而郑康成以下皆为所惑云云,真说经家一野狐也。惊诧不已。” 这说明,康有为的学术学术造假成为改革的阻碍。

 

学生金:(拿起从《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复印的文章)说:“康有为先生集合十八省举人一千三百人,在松筠庵集会,拟上一公呈,请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文章写定,初步决定5月4日递上都察院。朝廷执政主和的大臣恐怕人心汹汹,将会阻挠和局,于是秘密地派遣了一些特务进入松筠庵,说康有为已成进士,上书会对康氏前程不利,还说和议条约上盖了玉玺。聚会的举人们认为,事情既然已经无法挽回,再说也没有用了,于是纷纷散去……这件事情就这样罢了。”可见公车未上书。(学生哗然)

 

教师:大家可以继续研究,但一定要注意“证史一致”。

 

此时,下课铃已响。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讨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些原因,比如说文化因素、个人因素、改革方法等等,其它还有很多原因,我们有机会再探讨,在此基础上得出关于改革成败的一般性规律。

 

学生秦:老师,我有一套《走向共和》的光盘。能不能在班级里放一下。

 

教师:同学们,下个星期我们争取按排个时间,看一下以戊戌变法这一段历史为题材的影片。希望大家这两天再去搜集一下戊戌变法这一历史材料。一定要注意“证史一致”这一原则。

 

专家点评(县教研室祝旭东)

 

 

 

本节课是基于对话的研究性教学,成功之处是实践了对话教学的本质,对话教学的核心是基于理解,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的师生对话和学生间对话。通观整个过程,这节课是有基础的,是有所准备的,历史性、教育性得到较好地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上能在过程中得到孕育,历史课程的三个目标维度能较好地结合起来。

 

但是“培养学生信息解读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更好地进行文明史观教学,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有关这一内容的政治导向,以达成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这一目标并不能较好地实现。原因是三方面,其一,没有解决多媒体教学中播放文字资料时容量过小的缺点,为了让学生能看清楚,一张幻灯片的文字容量非常有限,利用幻灯片提供文字资料并非好的选择,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息解读速度与合作学习的开展,直接关系着教学进度。其二,对学生主体性发挥而言,对话教学往往容易导致两极分化,整节课发言的基本上是平时课堂教学中活跃的、成绩也还好的同学,像这节课,杨同学与沈同学的机会就更多,而许多同学却是无话可讲,合作学习也只能停留于预设。要解决这个问题,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间的对话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其三,是教师准备还不充分,既然要做到“更好地进行文明史观教学,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有关这一内容的政治导向,以达成科学与人文的统一。”那么就必须在问题设计上下一番功夫。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