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日军为什么在南京进行大
陶永福:《南京大屠杀》
06年南京市高三历史第一
06南京师大附中高三考前
江苏南京高三三模联考历
南京市07 届高三历史质
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历史期
江苏南京07年1月高三历
江苏南京08届高三历史教
南京市2007届高三历史质
最新热门    
 
《“南京大屠杀”影视观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8:18  来源:陈亚东
 

 

《“南京大屠杀”影视观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提要: 《“南京大屠杀”影视观摩课》采用创设情景、问题探究的模式作为设计思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在本课的教学反思中,笔者提出“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的辨证关系”及“‘看’与‘思’的辨证关系”,提升教学经验。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南京大屠杀”的教育价值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惨剧,也是法西斯暴行的一次集中上演。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罪恶,敬畏人的生命权,是每一个历史教师都会认真思考的问题。而它亦是中华民族的一桩国耻。国都沦入敌手,国民被禽兽肆意残杀。前事不忘,警钟长鸣,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应负的责任。忘记历史,意味的不仅是背叛,而且是荒诞。我们不要做背叛民族历史的国民,我们不要做荒诞剧的剧中人!

对比战后德国对战争期间所犯罪行的深刻反省,近年来日本民间、官方的一些言论是不负责任、令人不齿的。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有必要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欧洲的“奥斯维辛”与中国的南京大屠杀在纪念待遇上的不同规格之落差,可作为引导学生自我反思的途径。

(二)教材处理思路

我校的历史课采用人教社普高教材,而现行高中段历史教科书的思路仍然是通史性的断代史叙评。排除其结论性的言说极大的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之可能与合法性,就是那种重符号、线条式的处理方案亦难使历史成为生动的、丰富的生活图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既定的,重符号、线条式的处理要实现总的突破难度极大,比较切合的方式是适当补充专题,而“南京大屠杀”就是在整个抗日战争史单元中的一例。

(三)情境教学的取向

“南京大屠杀”留下了丰富的可视化素材及完形的作品。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资料要比教师的讲解更有穿透力,课堂上学生是强烈要求“看电影”的。因势利导,教师把本课命名为“影视观摩课”,但这绝不是为了单纯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是遵循要让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先要让学生回到历史情境之中的原则,它是一种必要的让步。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电影资料的观摩,认识: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恶;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一桩国耻。

(二)通过课堂讨论,探讨不同国家、民族对战争罪行的反省之区别并加以评价。

(三)通过赵薇军旗装事件的讨论,理解并体会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意味着荒诞的真义。

(四)通过搜集专题材料,提高对感性材料的加工能力。

 

 

 

三、教学过程

步骤及用时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媒体脚本

导入(1分)

 

 

观摩《一寸河山一寸血》之《南京屠城》片段。

(30分)

 

结构:观摩(接受)—讨论(理解、表达)—升华(认识、评价)—转折(再升华)

布置学生记录:对影片中哪句或哪段旁白印象最深刻?

以课前小组为单位,选出发言代表;观摩记录片

片段包括:“南京屠城概况”、“幸存者自述”、“审判战犯”等

组织学生进行发言、讨论

 

讨论、发言。学生印象深刻的主要集中在日军的暴行方面。

 

(1)概括学生的主要观点,提出教师印象最深刻的旁白。

(2)教师引导:这段话好就好在它判明了一个民族文明与野蛮的标准。对待法西斯,有些同学的“来个东京大屠杀”的言论,我但愿只是一时之愤。

思考

放大文字(旁白):回想当初日军残杀中国同胞,一刀一条命,一梭子弹一排活人,从未经大脑思考,而今我们仍然赋予一个十恶不赦的战犯以的基本尊严与权力依法审理,什么叫野蛮?什么叫文明?两者之间的区辨,往往不是从表面可以看得出来的。

对影片的批判态度。

(1)教师引导:这段话(旁白)又是有折扣的。我们看看A组同学搜集的一些材料,它涉及到国民政府又是怎么审判冈村宁次这样的战犯的。

(2)教师引导:一方面,我们要肯定记录片中所叙是一个值得推崇的原则;另一方面,我们要正视它在执行中的不力。什么叫辨证的看问题?希望大家予以体会。

A组代表上台发言:国民政府急于打内战,非但错过了许多正义的审判,而且居然聘用冈村宁次这样的战犯为他们的顾问。

组长指定的同学发言谈看法、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冈村宁次接受审判照片

反思“南京大屠杀”

(10分)

 

视角:罪犯—受害人—受害人后代,最后认识升华

“德国和日本对战争罪行的反思之比较”。

“南京大屠杀”过去60多年了,对待这一事件,各方的反思又都是怎样的呢?先看看日本,我们请B组讲解和分析。

)教师指导学生选材要精,力求典型,可适当让学生多做分析,但不要过于琐碎和极端。

B组讲解和分析,人员安排思路类同于上。

展示“德国总理下跪”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图片

受难者的不同待遇——“南京大屠杀”纪念与“奥斯维辛”纪念之比较与反思。

(1)同样是屠杀的受难者,我们再看看他们不同的“待遇”,先请C组同学就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做介绍。

(2)是啊,当全世界的目光集中到奥斯维辛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日本军国主义肆虐的亚洲却没有类似的“奥斯维辛”?(出示材料)

(3)引导同学分析,得出结论:我们没有搜求资料的意识,我们在战后没有进行认真调查。

展示材料,其他类同于上。

出示相关图片和葛剑雄先生的一篇文章《亚洲为什么没有“奥斯维辛”》片段。

葛先生的文章中,涉及对这个问题的多个方面的反思,选取可有侧重。

“赵薇军旗装事件”的启示:

(1)如果我们忘记了这段悲剧,会有什么后果呢?请D组同学来介绍一个事件,并谈自己的看法。

)应提示学生把握它的主要脉络:缘起(图片被刊发)—民间的批评声音—赵薇的道歉。枝节舍去。

(2)教师的观点:忘记历史,意味的不仅是背叛,而且是荒诞。我们不要做背叛民族历史的国民,我们不要做荒诞剧的剧中人!

类同于上

出示相关的两幅图片:军旗装、赵薇接受采访进行道歉;

放大文字(教师的观点)

观摩《南京大屠杀》片断

(3分)

播放片段

 

观看、思考

《南京大屠杀》最后一集之“南京各界千人在南京大屠杀57周年祭日之祭奠仪式”片段

布置作业

(1分)

课后出一份历史墙报:《前世不忘,警钟长鸣——纪念南京大屠杀》

 

 

 

 

 

四、教学效果

(一)听课人的评价

本节课听课老师的反响是基本肯定的,一位老师这样写道:

(教师)没有把这堂课的中心思想放在鼓动学生的仇日情绪和单纯的爱国主义教育上,而是深入到评价中日两个民族的文明与野蛮问题的标准当中……这不是单纯激起学生的复仇心理,而是引发他们思考:如何在未来做出理性而又不失血性的决断。

当然,也有老师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该课采用创设情景、问题探究的模式,通过以……等材料带动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并不失时机地予以点评和引导,教师的“引发-主持-促进”等作用发挥得较充分,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理念。但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则教师对课堂进程的设计着墨似乎浓了些,多少制约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挥。

(二)学生的状态

就教师课上的观察,本节课约有85%以上的学生自始至终关注并参与课堂,在最后播放“祭奠仪式”片段的时候,学生中隐隐出现了哭泣之声——历史课达到这样的效果,别无它求。

(三)学生的课后反馈

这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笔者学年末进行的教学调查中,有一道题是问学生对老师所列的十节课按印象深刻程度排序,结果《“南京大屠杀”影视观摩课》排列第一;更有学生在回答“本学年通过历史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的时候,这样写道:老师,您上的“南京大屠杀”那课,我一辈子忘不了。

五、教学反思

(一)关于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的辨证关系:

当代课堂教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之一是赋予学生在课堂中以生命,其体现是三个多动:动手、动思、动说(以往的长项是动看、动听)。三动齐发、完美结合是我们的追求。然而客观现实又是学生普遍的动手(搜集、整理资料)最难。我校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动手预习作业,常以敷衍、抄袭甚至不完成待之。课后常规作业质量亦差强人意。但是,个别学生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这部分学生是可以调动起来的,甚或他们可连带其他同学一起行动。因此,在课前让这样的同学在课前搜集部分史料,于课堂上进行展示。从策略出发,亦安排他们作小组长,树立其榜样形象,并使其他同学产生一定的归属意识。这样,营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看”与“思”的辨证关系:

固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观摩。但是,思考是必须的,只有看时有思,看后有思,才能使这些影视资料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意义。所以,教师怎样布置学生思考的脉络,同时怎样在资料呈现的同时使自己的布置少留痕迹,值得费心。也就是说,本课为一二重奏弦乐,主弦在资料的呈现,副弦在教师的引导与介入。它们共同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令他们考问自己的心灵。让步还有另一种策略涵义,教师可以此作为一种交换条件,分配给学生部分搜集资料的任务,来更有效的促发学生的“动手”。这样的话,资料的呈现质变为有节奏、长短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它要比单调的一个影片的播放、讨论更具立体性。

(三)关于教学内容的一些思考

就本课教学内容来说,有些地方教师展开的还不够,或者说值得商榷。如:葛剑雄先生的那篇文章是否值得再推敲?亚洲为什么没有奥斯维辛是不是单纯只因受害者的过失?昔日反法西斯战争中一时结为同盟的国家,直到今天仍然难以消除之间的隔阂,这点是不是尤其值得引导学生得出判断和促发他们思考呢?此外,犹太人对纳粹战犯的态度是不是也可以拿来同我们进行对比呢?但这个问题可能牵连很大,笔者在《新京报》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个追查战犯的犹太人的报道,那上面提到件事:他曾经目睹过一个临死前的德国士兵向他忏悔,那时他还被关押,这个德国士兵哀求他宽恕他,这样士兵才能安心的去死,结果这个犹太人选择了沉默。此后,这个犹太人总是问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是错?多年以后,他已不再为这个问题所困绕:他要的就是让后人知道真相,要付出罪行的人得到惩罚,这样才能根本的杜绝悲剧的重演。相形之下,我们现在连民间索赔都步履艰难……看来,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只有更深入的认识、剖析,才能培养更理性的国民。

 

参考文献

[1] 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王雄:《历史教学心理学》,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本文由《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05年第6期刊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