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佚名:图史结合、双管齐
李健:《近代民主思想与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
佚名:历史教学中问题教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佚名:历史教学中的传统
最新热门    
 
佚名:《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设计点评

时间:2009-10-18 17:08:38  来源:佚名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设计点评


  前记:

  发表于此的“战国经济”一节课的教案原是为1985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区评优课而作,六年多来兴趣未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科书对本课内容的编撰,加强了我的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是根据三中和幸福村中学(由吴纳嘉执教)的课堂实录整理,实践也坚定了我的设计思想。

  这一课引发我的兴趣的原因在于战国这个时代和发生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史上的科学技术。为了表现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在内容结构或者目次编排上有所变动,旨在突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力求体现我的历史教学两个双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历史人物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教师、学生是现实的主体(现实和未来的创造者),以教学相长、古今相通贯彻于整个过程之中。此外,希望本课尚能达到同行朋友期待我实现的融知识、情感、哲理于一体的风格。

  评课人是张桂芳(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中学高级教师),此文原刊登于《名师授课录(中学历史)》(王铎全教授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战国时代的主要科技成就和经济发展状况,从中获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延续性特征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的教育。

  2、使学生获得从历史现象中探求历史本质的抽象与概括能力的训练,这是历史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亦是历史观点的形成和历史方法的培养的一个重要过程。

  [评:学史明智,鉴往察今,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历史思维能力既是学生学史的重要目的,又是使学生接受历史教育的重要条件。]
  

 

板书提纲


  一、春秋后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

  二、铁器时代

  三、农业的发展

  1、铁农具 农耕

  2、水利:李冰——都江堰 郑国渠

  四、手工业的进步

  冶铁:宛 邯郸

  煮盐

  丝织

  漆器

  五、商业和城市的兴盛
  教学过程


  师:谁告诉我,学过第七课“春秋五霸”和第八课“战国七雄”后,你是怎样看待春秋战国这个历史时期的?或者说,你认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也可以说,春秋战国时代给你的突出的印象是什么?

  生1:诸侯国并立,混战不休。

  生2:兼并战争加快了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生3:战国时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比春秋时代更频繁、更激烈、规模更大,因此,当时人们才称七个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为战国。

  生4: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生5: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师: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十分复杂而纷乱动荡的一段时期,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的特点概括得很好。总的来说,是不是可以用大变革时期来加以概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离开春秋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转向生机勃勃的生产领域。请打开教科书58页的第九课——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教师板书课标题)。我认为战国时的生产状况是生机勃勃的,尽管有分裂带来的阻碍和战争造成的破坏,其实在第八课的内容里已有关于生产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的说明,请同学们说说看。

  生:奴隶通过反抗斗争,有了一点自由,成为农民,肯定生产积极性就提高了。

  师: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生: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政策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

  生:各国越竞争得厉害,越要把生产搞上去。

  师:同学们指出了战国经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几个原因,而我换一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同时也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战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我想从一个传说说起,你们听完后请回答出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又说明了什么?

  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吴王阖闾命令一个叫干将的工匠为他制造宝剑,干将采了“五山之铁精”,也就是说选择了好多地方的铁矿石进行冶炼,失败了好多次,几个月都炼不成。后来呢,有三百个童男童女帮着他鼓动一种叫“橐”的牛皮做的像大口袋似的东西,一鼓一瘪地把空气通过管子送到炼铁炉里,于是炭火旺得多了,当然,炉温也就高多了,这样,铁矿石才溶化成铁水,真是不容易。对此,还曾有人添枝加叶地说:干将的妻子莫邪也尽力帮助他的丈夫,甚至剪断了头发,指甲投入炉中。终于用这铁水铸成两把宝剑。干将、莫邪从此被人们当作冶铸的先驱而被传颂着。好,谁来回答我的问题?

  

 

[评:引导学生由生动的历史材料得出结论,寓培养分析能力于“趣味教学”之中。]

  生:这个故事反映的事发生在春秋后期。

  师:你怎么得出的这个结论?

  生:因为阖闾是春秋末年人。

  生:这个故事说明春秋时候会炼铁,有铁器了。

  师:干将炼铁过程中突破的难关是什么?

  生:提高炉温。

  师:好,说到这里,请你们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想一想,世界上最早冶铁和制造铁器的是我们中国人吗?不是的,我们比其他文明古国要晚。人家的铁叫“块炼铁”,把铁矿石加热到800℃至1000℃,出炉时是海绵状的固体块,锻造成器物,也就是翻来覆去地锤打成型。我们春秋战国人也会这种技术,但更多地是像干将那样把铁矿石熔化成液态的铁水,浇在模子里铸成器物,这就是生铁。生铁比块炼铁坚硬,容易成型,省工省时,优越性大得多。但是,正如同学们分析的,需要的温度要比块炼铁高得多,要1300℃左右。那么,你看生铁冶炼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生:鼓风。

  师:对,欧洲至公元14世纪以后才掌握这种技术,也才使用生铁。说句不是笑话的笑话,14世纪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王宫中的生铁铸的铁器是和珍宝放在一起的。请你算算欧洲在这项技术上比我们晚了多少年?

  生;按春秋末公元前476年算,比欧洲早1800年左右。

  师:方法正确,通常说是1900年,生铁以及随后产生的一系列冶铁炼钢技术,完全可以和我国的四大发明一起载入史册,一样的伟大!在冶铁技术方面中国人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走在世界的前列,真可以说是后来者居上!这不是我们自己说,是受到全世界尊敬的科学技术史专家英国的李约瑟教授和贝尔纳教授说的,字里行间,他们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崇拜极了。(教师出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历史上的科学》两本书)以上从干将铸剑的传说讲起,讲到这里,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学生议)好,请大家抄写第一个标题。(教师板书:一、春秋后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首先应归功于当时被中原人称为蛮夷戎狄—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当时的少数民族。由于铁器的出现,才使金属工具逐步替代了木石工具,为什么?(学生议)因为铜、青铜少而贵。当然,由于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到了战国时期,铁器得以逐步普及,从而把我国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由青铜时代推向铁器时代。(板书:二、铁器时代)从考古发掘来看,出土的战国铁器分布在今天的22个省份,请看58页的铁器种类的表格和图片,这还是春秋时的。而铁工具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的使用,标志着什么呢?请你注意课文中的一句话——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请你以自己的理解来说明、解释一下。

  

 

[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让学生理解这一观点,即便于学习历史,又有助于认识现实。]

  生:就是说人的生产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师;对。社会生产力也叫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而决定着生产力、也可以具体说决定着生产工具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是人。人能发明、改进工具。

  师:而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又往往是从何处突破呢?

  生:是科学技术,比如,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决定着铁工具的产生和推广。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今后的学习会进一步加深大家的认识。战国时代,生产工具的飞跃发展,也就是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它锋利、坚硬等等优越性,远远胜过木、石、铜的工具——必然带来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进步。

  先来看农业,我们着重了解表明农业发展水平的工具和战国时为发展农业而进行的水利建设及著名的水利工程。(教师板书:三、农业:1、铁农具、牛耕2、水利:李冰——都江堰)战国中期铁农具排斥了木、石农具占了主导地位,成为生产者不可缺少的东西了,像齐国人认为一个妇女没有铁针、铁刀,一个男人没有铁犁、铁锄,那怎么能干活呢?中原的人见到远方,像楚国来的人,会问:“以铁耕乎?”请你回想一下,以往怎么耕地?

  生:用耒(lěi)耜(si)

  师:是的,18页有注解和图。再看59页右上图V字形的铁的犁头,说明犁耕代替了耒耜——这个变化十分有趣,欢迎同学们在课外学习时进行探讨——这才能大面积地翻地、深耕,也才能使用畜力。人为了省力,就找牲口、找老牛来帮忙,牵引耕地,你看,“犁”字的下半部就是“牛”,课文中通过几个角度,得出春秋时已有牛耕的判断,请同学课后阅读。畜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不又是一个飞跃吗!此外,战国时农民还会积肥、施肥、识别土壤、选种。我国独有的24个节气也大致齐备并能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了,这个内容在71页第十一课课文里。总之,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此时开始形成。

  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重视治水,到战国时候可以说进入了高潮,原因呢——当然是发展农业的需要,还不应忽视一个重要原因,也可以说是条件,我是指物质方面的……

  生:铁工具的使用。

  

 

师:没有铁工具,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似乎是不可想象的。战国时各国的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是——后来中外驰名,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创举,至今还为人民造福的都江堰。发源于松潘高源的(海拔三千多米)岷江奔腾流泻,进入川西平原,真给人一种“岷江遥从天际来”(《都江堰》清•黄俞)的感觉,江水陡落平川,流速顿减,泥沙沉积,河道淤塞,在成都附近——当时属秦国的蜀郡——常常泛滥成灾,而江的东面却因玉垒山的阻隔得不到岷江水的灌溉(边讲边画示意图)。大约是商鞅变法的一百年之后,公元前3世纪,李冰被秦王任命为蜀郡郡守,成为这个地方的最高长官。他深入高山峡谷,观山势,察水情,寒来暑往,日夜操劳,制订治水方案,而你能不能作个李冰身边的参谋呢?

  [评:让学生“神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对历史进行合理“想象”,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生1:开渠,把岷江水往东引。

  生2:筑水坝。

  生3:在江边挖个水库。

  生4:在江心筑个坝,把江水分成两条,一条灌溉,让它拐个弯,一条继续往前流。

  生:不断地运走河底的泥沙。

  师:大家的主意都符合治水的道理,而偏偏未曾注意这个堰——自然是因为你们没有学过——李冰设计并带领人民在岷江中游,灌县西北的岷江江心筑起一道堰。请同学读一下60页注解:“堰,是较低的挡水并能溢流的建筑物。”李冰是就地取材,后世著名诗人陆游有诗说明:“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无穷”(引自《视筑堤》),请你做一解释。

  [评:借诗讲史,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生:编竹篓装石头,堆砌起来。

  

 

师:正是这样筑成一道堰,请你们看60页平面图,它把汹涌而来的岷江水劈分为二:外江、内江,这个分水堰的头像鱼嘴,后延部分叫飞沙堰。凿穿玉垒山,使内江水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千里农田。那引水口俗称宝瓶口。有人说,没有到过都江堰,就讲不出都江堰,而我去过了都江堰,却仍讲不好都江堰。是因为我不懂得水利科学,尤其不懂得在2200多年前的都江堰却恰合今天的水利科学,那么神机妙算!像那分水鱼嘴,怎么就能在冬春枯水季节,自动按比例把大约4/10的江水排向外江,将6//10的江水排向外江,将6/10的江水排向外江,将6/10的江水引进内江,到了夏秋洪水季节,分水鱼嘴又能把比例颠倒过来,就像今天的机械化闸门(那是1974年修筑的)。至于那飞沙堰的溢洪或挡水,还能排沙,怎么就那样遂人心愿!在宝瓶口那儿就好像有一个专门调控装置,只能引入必要的用水量,多余的江水,必然是逼迫它们涌向飞沙堰,越过飞沙堰泄入外江。奔腾咆哮的岷江水,从此安流顺轨,川西平原“水旱从人”,赢得“天府”的美称。

  [评:教师带着深厚的感情讲解和赞赏都江堰,定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对这一水利工程的伟大产生深刻印象。]

  人们千秋万代颂扬着李冰的功业,请看61页李冰石像和石像旁的诗句:“始知秦太守,伯禹亦不如”(《石犀》唐•岑参)。传说李冰身先百姓,历时数年,必在人民,志在冶水,精力衰竭,在一个漫天风雪的黄昏,他拄着黄荆拐杖,举步艰难,昏倒在雪地上,数日后与世长辞。李冰的事迹光照史册,中国人永难忘怀。

  [评:描述人物,意在树立鲜明的道德形象使学生受到生动的品德教育。]

  我常想,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多少代人修治它,多少代人受益于它,世代相继,千古不废,世界文明古国中哪一国也没有我们中国的这种历史长河的延续性,不仅源远,而且流长。

  都江堰修建几年之后,还是秦国,一位叫郑国的人,是个水工,他主持开凿了一条灌溉渠,(边画边讲),西引泾水、东注北洛水,长达300多里,灌田400多万亩,“秦以富强”,关中成为沃野。可是,万万想不到是的,郑国他竟然是秦的邻国韩国派入的间谍,他受韩国之命,企图以修水利来消耗秦的人力、物力,也就是国力,阻止秦的兼并战争。工程进行中,秦国察觉了这个阴谋,正是秦王赢政在位,他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他以自己的胆识获得秦王的宽恕。

  

 

[评:轶事一段,使学生听起来饶有兴味,加深了对郑国的认识,并将他与赢政联系起来了。]

  讲到这里,61页的框题“说一说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已有了明确的答案,我们就不再在课上归纳了。在战国时期的手工业中,冶铁业自然是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到战国中后期,冶铁业在十分广大的地区推广开来,考古发掘出不少的冶铁遗址,各国都有冶铁中心,请看63页下图。最著名的是赵国的邯郸,即今河北邯郸,楚国的宛,即今河南南阳。除冶铁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与冶铁业并称的是煮盐业。(教师板书:四、手工业的进步:冶铁一宛、邯郸,煮盐)经营冶铁和煮盐业的作坊主富比王侯。此外,发展较快的还有纺织业,特别是丝织业,漆器工艺(我国是最早制作漆器的国家),青铜铸造业。说到这儿,考考你的课外知识,近年(1978年)出土的一组战国时的大型青铜器是什么?

  生:湖北随县的60多件编钟。

  师:对,这编钟是足以让全世界惊叹的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随之活跃起来,促成前所未有的繁华的大都市兴起,请你边看63页下图边做笔记。(教师板书:五、商业和城市的兴盛:临淄、邯郸、大梁——今开封等)请你从64页第四段内容中概括出一个成语。

  生:挥汗成雨。

  师:很好,小学语文学得很扎实。战国商业的活跃,还有一种论据,请你看看82页的下图:战国的货币——有刀形、圆形方孔、蚁鼻钱(又称鬼脸钱)、铲形。春秋时产生的金属铸造的钱币在市场上广泛使用,已经出土的春秋战国的钱币大约有7万多枚,从货币之多能看出什么呢?

  生1:商人多,各地物产交流多。

  生2:商品交换的频繁。

  师:是的,看到各地经济交往的发展,就会遗憾货币的不统一,必然给经济交往带来障碍。

  最后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概括一下战国经济的特点:以冶铁业的发达即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以水利高潮形成为重要表现,各地经济交往的日益加强,水陆交通的日益开辟,差不多要把四海之内联成一片了,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你是否也想到过另一番景象,列国纷争,诸侯国之间的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的连年战争。战国,真是名副其实的战国!两种景象交织在一起,多么不协调啊!历史就在这尖锐的矛盾中前进,它将向何处去呢?(学生议论)历史要求打破分裂,实现统一。

  

 

[评:小结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战国时代的经济特点与政治特点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悟出历史发展的真谛——在矛盾运动中的前进。]

  [总评:作为北京市的优秀历史教师,朱尔澄同志先后应邀到沪、津、冀、豫、川、陕、晋、两广、东北等许多省份的学校上过公开课,并获颇多赞誉。大家公认她的教学特点是:寓理于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近两年来,朱老师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开始了以发挥教与学双主体作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探索与尝试。这节课的语言,可以说即感情充沛又饱含哲理,教师对当时的历史、当时的人物的讲述充满激情,使人犹如置身其中,当面以对。而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则是环环紧扣,引导学生一步步得出结论。这节课的教学方法可说是“引导——探索”的方法,教师从史实入手,引趣激疑,学生在探求中完成历史学习的任务。一节课学生答问达29人次,所答语言与教师的讲述浑然一体,教与学达到了真正的统一,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感悟了道理,而且历史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使用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后记:


  在《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认识中国虽不是世界上冶铁的发明国,但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中国的冶铁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光大了中国的古代文明,使中国一跃而起,进一步跻身于世界文明之前列。这中间我本是简单的一问:“中国是不是世界上最早冶铁、制造和使用铁器的国家?”预想是学生简单地一答,也可能只是一个设问句,谁料到出现热烈的、难以终止的讨论,发言共14人次,概言之,有以下几种意见:

  1、好像是,说不清。

  2、可能不是,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也许是他们先制造出铁来。(我说:很好,虽说不准,但你记住了而且此时此刻注意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

  3、是。因为就是别的文明古国早,但他们可能没有记载下来,也可能记载没保存下来。(我说:看来你是记住了老师说过的别的国家、民族都不如我们的祖先注重历史记载。)

  4、是。因为中国的石头工具、青铜工具早,可能就会发现铁矿石。(我说:人类工具的发展顺序被你说得简明扼要,不过这个对各国各民族都一样的规律又怎么能证明中国最早呢?)

  5、是。因为中国比别的国家早进入封建社会,说明中国先进。(我说:这么深刻的判断说明你的课外知识丰富。)

  6、不一定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却不是其中历史最早最远的。

  对于这一段意外的讨论,我是这样了结的:

  

 

我们猜来猜去好像猜谜语。历史是事实,虽然已逝去,我们不做无谓的猜想。同学们的种种猜测却不是毫无意义的,我从中体会到同学们判断问题的思考角度,颇受启发。告诉你们答案吧:我国不是世界上最早冶铁的国家,而且比其他文明古国要晚许多年,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学所作的结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