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吕准能:《第一次世界大
绍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莫景华:我也能时空穿越
罗洪钦:《第二次鸦片战
罗洪钦:《第一次鸦片战
蒲涛人:选修1第九单元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
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
秦汉律篇二级分类说--论
华好九章论史学:评《史
最新热门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教学优化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9:12  来源:manager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教学优化设计

浙江师大附中     吕准能   321004    05/4/26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党和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2、理解各族跨入社会主义的途径;3、掌握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原因与成就;4、政治、历史、地理的学科综合与渗透能力;5、归纳历史上民族关系史实,强化学科内综合能力。

二、                 过程与方法:

1、立足于学生实际,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尝试“问题激励递进探究法”,强调启发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学习作为自主探索和信息处理的过程,补充部分史料,拓展史学视野;运用对比法,即以解放前后不同的民族政策的对比,说明我国政府重视民族团结,并引导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的道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师生互动,有目的地让学生在阅读、讨论、歌曲演唱、实物展示等形式上充分表现自己,完成学习任务

2、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体验和感知,提前布置学生从教材、互联网、课外读物、民间老人中搜集关于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材料。在自学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首先夯实教材双基,同时发挥师生储备的知识,进而激活师生互动中所产生的知识,优化学生活动设计,因材施教,活化学史思维,克服照本宣科和按部就班等积习,提升读史兴趣

3、确保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着力让学生学会而且会学,注重以史为鉴,自觉促使历史与现实的契合,引导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解决人类社会面临问题,关爱祖国未来发展。

三、                 思想、情感和价值观渗透:

1、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贯彻党和政府的正确民族政策,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及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

2、解决维护祖国的统一与领土完整,防止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3、树立民族团结平等思想,遵循多元文化观,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4、自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学生在体验历史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5、青少年要志在四方,为西部大开发贡献力量。

教学方式:

一、创新思路:

通过课前准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积累生动、真实的历史知识,让学生感知我国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对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变化比较,加深对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的理解与感悟;运用课堂讨论和交流,如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某一少数民族的变迁,使学生能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模拟展览馆形式,分设几个展览厅,通过几位解说员的解说或对话,营造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PPT课件脚本

展厅一:各族概况〖1、序幕(歌曲“爱我中华”、少数民族邮票展示);2、各族名称分布;3、随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展厅二:民族政策〖1、宪法选录;2、民族政策、地名趣闻〗

展厅三:跨入社会主义〖1、民主改革与土地改革;2、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浙江自治县、镇、乡〗

展厅四:共同繁荣〖

 1、党和政府重视;2、发展状况、铁路建设;3、身边的历史(金华与和田对口支援、青海班、新疆班;4、西藏沧桑;5、青海印象(学生采访汇报))

展厅五:巩固拓展〖1、知识小结;2、所学相关知识竞赛;3、走进西部,新疆、内蒙、西藏、云南、广西图片;4、知识补充(学生演唱民歌);5、参考书目、网站〗

留言厅:结语言、〖徐本禹感动中国、学习感受、文科综合研究性学习〗

三、学生活动设计:

1、     动笔写作反映西部少数民族风情的随笔;2、搜集少数民族相关的歌曲、影视、邮票作品尤其是搜集的歌颂各族人民翻身得解放或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代表性歌曲并演唱;3、上网浏览青海、新疆、云南相关资料,4、开展少数民族知识竞赛;5、学生模拟记者走访青海班学生和我校援疆老师并汇报;6、建议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行,以了解相应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地理环境、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开展历史或文科综合研究性学习,选取某一民族或区域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掌握第一手资料,写成研究行学习文章进行展示。

四、课前预习题

1、对比新中国与旧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之处?

2、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是怎样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3、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的一项政策。我国实行这一政策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

4、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问题1、在旧中国,中国人民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外来势力同本国反动势力对中国少数民族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这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较汉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的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策,在中国共产党英明民族政策的引导下,少数民族获得了重大的发展。

问题2、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步骤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改革,第二步是社会主义改革。通过改革,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了剥削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1958年后,少数民族地区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问题3、建国后,党为了保卫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

问题4、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民族问题上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政治制度,也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新时期,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不仅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总之,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你对我国的少数民族还有些陌生、神秘和好奇,有一首由宋祖英演唱的歌名叫《爱我中华》,我们一起来欣赏好吗?(学生齐唱)“五十六座星辰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繁衍在这片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悠久而辉煌的中华文明,建国以后,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章——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发展》,与同学们一起旅行,边走边看,领略我国少数民族的风采和沧桑变迁。

二、导学过程

一.我国民族分布

请任意说出我国十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主要有……。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绝大多数具有两个以上民族成分,浙江的民族成分比较单纯,最主要的是畲族,分布与中南部山区。请你说出身边于少数民族相关的现象:主要有文艺作品、旅游见闻、来自贵州等地的民工(背篼和首饰)、西北的拉面和烧烤。

为什么旧中国少数民族发展比较落后?主要有地理环境、历史因素、人为的民族压迫与歧视。

二.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仅占全国人口8%的少数民族,却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4%,由于他们的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和交错居住”的特点,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尤其要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又比较落后的实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又在我国宪法中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并将继续加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

除此,党和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平等、团结的具体政策,下达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展示以下资料三则)(1)1951年,政务院“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匾额等一律禁止或加以更改”的指示。(2)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3)1989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从而使少数民族在解放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三.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

1.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56个民族同在一个大家庭,亲如兄弟姐妹,但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发展水平严重不平衡。党和政府按照少数民族的意愿,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社会改革。分为两步完成的。第一步是民主改革,即通过和平方式,废除原有剥削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取消了土司、头人和农奴主特权。也进行了土地改革。第二步是社会主义改造,即1956年,全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和政府又根据少数民族的意愿,按照各民族的具体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现状和经济结构不同,社会改革的步骤也不尽相同。1958年,各族人民跨入了社会主义。

2. 民族区域自治: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它即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政治制度。到90年代初,我国建立了多少自治区、州、县?(参照课文及教材表格,联系地理知识)。我省的唯一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武义的柳城畲族自治镇、兰溪的水亭畲族自治乡等。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什么意义呢?生:(阅读教材并作答)。

3. 西藏沧桑:展示农奴被束缚和砍手图片,毛主席会见西藏代表、十二世班禅乡江主席献出哈达。

四.各民族共同繁荣

1.党和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援。仅以西藏为例,财政上,从1952年到1983年,中央的财政补贴就达72亿元,是西藏自治区1983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0倍。物力上,仅1983年从内地调到西藏的商品,就占西藏商品货源总量的84%。人力上,国家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科学技术人才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大家熟知的孔繁森。党和政府也特别重视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和人才,提高其文化素质。生:(在教师指导下,看教材“西藏大学成立”图)。胡锦涛同志曾担任贵州和西藏的党委书记职务,胡主席温总理都曾在西北起步,西北成为第二故乡。

2.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哪些发展,能举例说明吗?

回顾建国后几个时期的工业和交通建设示意图,“一·五计划”时期的三条进藏公路;全面建设时期的兰新铁路、包头钢铁公司、“文革”时期的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攀枝花钢铁公司等。有内蒙古呼和浩特成为我国重要的毛纺织业中心之一;刘家峡水电站就建立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这些不仅说明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也说明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是正确的。

3、身边的历史

结合地理知识,近年几大工程:南疆铁路、青藏铁路、渝怀铁路、宁西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南大通道等。

运用补充资料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权状况的改善、经济、文化发展。

以采访青海班几位少数民族同学的资料说明青海五十多年来的巨变。

你能列举多少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名牌产品?

 金华与新疆和田成为结对帮扶城市,定期向和田派遣干部、教师和医生。我校为支援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所做的有招收青海班、派遣援疆英语老师、发动师生捐献等。浙江金华汤溪中学招收了新疆班,绍兴柯桥中学招收了西藏班。温州、义乌、永康等地大批商品和商人进入西部,开拓市场,贵州、云南的大批民工到浙江务工。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至关重要的,两者不可分割,特别是在当今一些西方国家,妄图以人权等干涉我国内政,达赖集团、“东突”势力妄图分裂祖国,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电影《花腰新娘》新片好评如潮,片中所呈现的自然美景与现代情怀交融的和谐之美,让首都观众再次强烈感受到了彩云之南的无穷魅力。

三、小结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体现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唐朝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本节课通过新旧社会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民族政策的对比,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真正的春天,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今天我们要珍惜共同繁荣的良好局面,就要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骨肉亲情,防止任何外来势力和达赖集团、“东突”势力的干涉、破坏,使中华民族大家庭永远和睦相处,荣辱与共。“五十六座星辰五十六枝花,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好男儿志在四方,让我们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四、板书设计:

1.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2.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3.民族区域自治政策;4.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随堂练习:(2003年江苏高考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或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性地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经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10分):(

 1)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知识竞赛:

1、我国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牺牲的少数民族爱国将领有:        

2、抗日战争时期的两支少数民族抗日武装:为:               。

3、   年中央政府与     地方政府签署协议,实现了和平解放,是我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祖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4、近年来威胁和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的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主要是:             。

5、中国古代与少数民族实行“和亲”政策,其中“     出塞”和“        入臧”被传为千古佳话。

6、广西传说中最著名的山歌歌手是:       。西藏喇嘛教的最高宗教领袖为:             。

7、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为:       浙江南部山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为:        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   

8

 、维吾尔族、回族等西北少数民族主要信奉      教,历史上曾统治过全国的少数民族王朝有:     

课后巩固与提升:

一、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IO)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二、知识补充:

1、【相关歌曲】:新疆(玛依拉、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你送我一支玫瑰花、达坂城的姑娘,我们新疆好地方);青海(草原牧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青、黄河源头);西藏(翻身农奴把歌唱、在北京的金山上、北京有个金太阳,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内蒙古(赞歌、天堂、草原上一个美丽的传说、嘎达梅林、草原之夜);广西(山歌好比春江水);云南(绣荷包、小河淌水、梭罗姑娘)等。

2、【相关电影】新疆(冰山上的来客、雪城);云南(五朵金花、阿诗玛、花腰新娘)等。

3、【相关邮票】见课件

4、【少数民族习俗】如 1985年、1987年、1988年发行的庆祝自治区成立的五枚纪念币和纪念邮票,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某个少数民族的节日等(藏、彝族的新年,回、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青蛙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

4、【青海概况】: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形成了青海人文景观的一大特色。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青海湖而得名。青海位于西部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江河源头”。全省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地3160万公顷,耕地58.99

 万公顷,森林25万公顷,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省内行政区划为3个市,6个自治州,1个地区公署,47个县,省会为西宁市。有藏、回、蒙古、撒拉等43个少数民族,人口518万。全省现有少数民族人口共235.06万多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例分别是:藏族21.89%,回族15.89%,土族3.85%,撒拉族1.85%,蒙古族1.71%。

5、【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古称西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是我国行政面积最大的省区。全区的人口中,各少数民族人口1096.49万人,占总人口的59.39%,47个民族中,世居于此的主要是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13个民族。

6、【少数民族】 在中国,除汉族以外的其他各民族的统称,即人口数量上占少数的民族。具体包括已识别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族、高山族55个少数民族及一些未识别的民族。总人口约912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1990年人口普查数字)。

7、【中华民族】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中华”一词,与“中国”、“华夏”相通,兼有族名、国名等多重含义。历史上曾专指汉族,至近代,用以指称包括历史上居住于当时中国境内的一切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民族识别,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蒙古族、满族、壮族、黎族、畲族、高山族等55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仅占总人口的8%。从分布来看,汉族聚居中原,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56个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现在,全国已建立了5个自治区,以及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旗)。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三、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节选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我们的政策是比较稳当的,是比较得到少数民族赞成的。我们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也要反对,但是那一般地不是重点。我国少数民族人数少,占的地方大。论人口,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四,是压倒优势。如果汉人搞大汉族主义,歧视少数民族,那就很不好。而土地谁多呢?土地是少数民族多,占百分之五十到六十 。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历史上的反动统治者,主要是汉族的反动统治者,曾经在我们各民族中间制造种种隔阂,欺负少数民族。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影响,就在劳动人民中间也不容易很快消除。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究竟怎样才适合,要好好研究一下。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苏联,俄罗斯民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很不正常,我们应当接受这个教训。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四、2004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5{2005年04月13日 来源:新华网}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

在中国,少数民族公民既与汉民族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全部公民权利,又依法享有少数民族特有的各项权利。 各少数民族通过选出本民族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高于人口比例5.5个百分点。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2004年,国家新开工10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800亿元,涉及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国家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2004年,在原试点基础上新确定全国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县37个予以重点扶持。2000年至2004年,中央财政投入兴边富民行动资金累计2.64亿元

 ,带动全国投入兴边富民的各类资金150多亿元,兴建各类兴边富民项目2万多个。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国家设立的各项教育专款、实施的各项教育工程重点均向民族地区倾斜,国家实施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主要也是面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十五”期间(2001-2005年),国家安排50亿元继续实施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其中80%以上用于西部和民族地区;已投入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40亿元,其中的57%用在了西部和民族地区。新疆、西藏、宁夏、青海等省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83%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待遇,对西藏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包学习、包吃饭、包住宿。目前,中国共建立了13所民族高等院校,主要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民族班、内地新疆班,承担为新疆、西藏等地区培养人才的任务。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国家支持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语言文字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事业,组织、支持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国家重视民族自治地方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四、首份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昨发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我国首份《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的民族关系总的趋势是很好的。极少数人从事的民族分裂活动违背中国人民的意志。白皮书披露了我国在民族区域自治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人民币。目前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白皮书还说,为加大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中国政府决定从2005年起在少数民族地区试点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500人,力争在2007年达到年招生5000人、在校生总数1.5万人的规模。

五、国家民委解析民族地区落后三大原因、阐明了我国三大措施

新华社北京2005年2月28日电(记者杨维汉)在国务院新闻办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解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落后的三大主要原因并阐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措施。“民族地区落后原因很多,主要是三大原因。”吴仕民说,第一是地理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区、沙漠干旱地区、西南的熔岩地区等边远的交通不便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都比较恶劣。第二个原因是历史原因。上个世纪40年代末,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当不发达,经济落后也造成了社会事业的落后,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第三个是经济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进入我国,但是进入民族地区的外资很少。吴仕民表示,我国目前正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使民族地区和东部地区协调发展。国家将会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吴仕民说,中国处理地方民族关系,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第一,就是加快这些地方的发展,为协调好民族关系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第二,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教育,使各个民族都能够友好相处、平等相待。第三,是加强法制建设,使各民族都能够遵守国家的法律。

六、西藏的变化:

史料记载,处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的西藏,占总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上层寺院几乎占有了西藏全部的土地、草原、山林和绝大部分牲畜。一份历史档案记载,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当时的拉萨城区只有2

 万人,而露宿街头的贫民和乞丐就达1000多人。2000年,西藏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6448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比上年增长5.8%。全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3.16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0.4平方米,90%左右的农牧民盖了新房。(新华网西藏频道)-        

七、西部铁路建设

在2020年前,要在西部地区新建1.6万公里的铁路,从而形成以重庆等中心城市为主的西部铁路网骨架,使西部铁路网规模达到4万公里。王兆成说,自2000年以来,西部铁路已完成投资994亿元,西部铁路营业里程达2.67万公里,青藏、渝怀、遂渝、宜万铁路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西部国土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参考书目网站: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勒德行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杨勤为等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上)(焦春荣等主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国网地方概况、新华网、中央电视台网国家地理、中国西部网、中国民族网、青海新闻网、云南热线等。

师生随笔:

   梦中青海(吕准能)

青海——人、神灵、大自然的恩赐和杰作,蓝天、白云、碧野、阳光、沙滩、冰川、牦牛、羚羊……不正是王洛宾那首著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韩红歌声中的《黄河源头》和民歌《草原牧歌》中的痴情牧人吗?多年来一直萦绕着我,更成了我心头的一种说不出的思绪。我唯一的遗憾就是至今还没有实地到过迷人的青海,只能把梦中青海与你分享!

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原始而质朴,召唤人们揭开神秘的包装。

 青海给我一份苍凉,一种博大,一层圣洁,很多神话传说给它蒙上了一丝浓浓的面纱,诱惑着我一份渴望的心绪。山的凝重,水的灵动、神的空灵,人的虔诚,在天公的神功之前,我彻头彻尾地折服了。

天上不知何时飘来了天鹅绒般的白云,飘飘忽忽地垂在头顶,云彩的边缘非常清晰,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辽阔的草原上,这是一种无法抗拒其魅力的深蓝,也许只有梦幻才能呈现这般深邃。青海地处世界屋檐,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湖泊沼泽星罗棋布,这是人与神共享的天堂。蓝天白云下,青海湖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高原之上,晶莹剔透,湖面群峰环绕,雪山倒影,烟波浩淼,碧波连天,水中游鱼欢跃,湖上飞鸟翔集,湖滨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上,野花珍奇斗艳,环湖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飘香。不远处的点点帐篷,群群牛羊,生机勃勃,充满着诗情画意,犹如一副美丽的天然图腾。我尽情享受那片美不胜收的湖光水色,面对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湖水,手捧不知名的散发着动人香气的野花,但觉魂魄游游荡荡,浑然不知去向何方。

青海青,黄河黄,还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山和冰川景色壮丽,蔚为壮观,这儿的山、水、云、草无不变幻无常,如此纯净,如此清新,清澈明亮、纤尘不染,与洁白的云朵相互映衬,看一眼都能让你心醉,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阳光下巍峨的唐古拉山脉绵延相连,尤其是那山顶覆盖着皑皑积雪的山峰,如同一群银装素裹的美丽少女,热情地迎接着我。繁花点缀的草原上,绿草如茵,绵延无边,灰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牦牛、各色的马和白蹄白唇的驴子游离其间,自然协调地构成了一个伊甸园,珍禽异兽数不胜数,黄羊、野驴、天鹅不时出没,青海湖鸟岛尤为突出。可可西丽的藏羚羊,是高原的精灵,应被推举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

自从西汉于青海设置郡县,古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在此经过,古道西风,悠远的时空中撒下一路驼铃,留下多少恩怨悲欢,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一路西行,不仅播撒下了汉藏友好的种子,也留下了众多的胜迹与美好的传说,化作了雪域的女神。由于山高路险,气候严酷,至今仍然是人烟稀少,人们不难想见,当日文成公主进藏、使节和商旅往来长途跋涉的困苦情景。唐与吐蕃在这里进行过无数次大战,死伤不计其数,杜甫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诗句描述了当时战争的惨烈。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海少数民族聚居,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可考察和体验到藏、土、撒拉等族的传统和习俗。高原上充足的阳光将牧民们的皮肤晒成古铜色,很健康的壮美,他们乐观热情又粗旷豪放,载歌载舞,或许正是大漠孤烟赋予他们宽广的胸怀。我猜想是当地离天国比较近的缘故吧,似乎与天公地母触手可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环境,洗礼了常年居住于此地先民们的灵魂,让他们对自己的信仰如此虔诚。青海盛行喇嘛教,多有寺庙,且规模宏伟,建筑辉煌,更形成独特的宗教艺术,驰名中外,历史的风霜不能侵蚀她的丰采,混沌而悠远,具有穿透时空的力量,青海成为了朝圣者的天堂。

中华儿女来吧来吧,拿着牧鞭骑着大马……可如今我身在东南,而她在西北,君在长江头,云浩浩、山苍苍,而吾在长江尾,小桥流水人家,杏雨春花江南,遥不可及,这样的感觉如同思念远方天生丽质的恋人,有千丝万缕的牵挂,多的是相思而不见的苦涩与惆怅。权且忘了这浓郁的青海情结,日后有缘再见时,将封尘的记忆打开,故地重游,不见不散,应是别样的一种喜悦!

“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梦醒时分,我立马背上行囊出发!去采撷冰川上的雪莲和灵芝,去陪伴荒野中的牦牛与羚羊,去聆听草原上的歌声与驼铃。“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芳菲四月让我流连忘返……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吕准能)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同为祖国增光彩,装点江山美如画……”。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繁衍在这片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共同创造了悠久而辉煌的古老文明,建国以后,“春风已度玉门关”,各族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部大开发”的春潮涌动下日新月异。

新疆——举世闻名的歌舞之邦、瓜果之乡、玉石之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川秀美,古迹遍地,既有千里冰封的山峰、万顷碧波的草原美景,又有光怪陆离的戈壁幻境,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气势磅礴,气象万千。以前语文课上读过作家碧野的《天山景物记》至今记忆犹新,让我心驰神往。沙海中的一个个绿洲阡陌纵横,花果飘香,弦歌不断,充满了诗情画意。“西出阳关有故人”,作为玛依拉和阿拉木汗的故乡,请“掀起你的盖头来”吧。十三个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以及不同的聚居区域,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民俗奇异。这些奇特的人文风情与自然景观相交融,使新疆充满了新奇和怪异。新疆土地富饶而美丽、广袤而神奇,而且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既豪爽、热情,又纯朴、友好,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姑娘们身着点缀着斑斓亮丽的色彩和图案的服饰而轻歌蔓舞。“维吾尔”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流传着许多精彩的民间故事、民歌、谚语,尤其是《阿凡提的故事》脍炙人口。我惊叹于新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里不愧为诗人的王国、画家的宝库,考古学家的天堂,旅游者的乐园!新疆——亚克西!

蒙古草原的长河落日,犹如一幅淡淡的国画,美不胜收。“草原上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个久远的梦,宁静,空旷又忧伤。记得小时候痴迷于金大侠的《射雕英雄传》;年青时那“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歌曲让我早就对蒙古草原心仪已久,迷恋那一望无际的草原;神往那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歌”;追思象征蒙汉团结的昭君足迹,激荡于那“不叫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气概。我在心潮澎湃之余,梦想有朝一日只身策马驰骋于草原上,去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待人坦诚,臧天朔的《天堂》凄婉得如泣如诉,腾格尔的歌使人想起青青的湖水,奔驰的骏马和洁白的羊群。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五朵金花”的故乡,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西北的迪庆,神秘的茶马古道和马帮文化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趋之若鹜。“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鲜艳夺目的奇花异草,自在欢快的珍禽异兽。在这块美丽的红土地怀抱中,聚居着26个民族,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能歌善舞。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彝族的贝玛文化……泼水节、插花节、火把节、木鼓节、三月街……神话、史诗、歌舞、绘画、戏曲、古乐……莫不独具特色,深邃而幽远。云南是歌舞的海洋,音乐的沃土,各族人民都擅长演奏乐器,民族乐器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别具一格,音色优美动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有傣族的“孔雀舞”、

 “象脚鼓舞”、彝族的“阿细跳月”,瑶族的“铜铃舞”,藏族的“锅庄舞”,纳西族的“勒巴舞”,哈尼族的“扇子舞”,苗族的“芦笙舞”,基诺族的“太阳舞”等,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惟妙惟肖,井加以拟人化,这些舞蹈或轻柔,或刚烈,扣人心弦。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孔雀舞”令人喝彩,她所创作的“云南印象”旋律优美、自然舒畅,反映了对恬静、欢愉生活的向往,倾倒了无数的海内外观众。

谁不说俺家乡好,台湾高山族的舞蹈具有集体性的特点,无论劳动、恋爱、婚宴、祭祀等,都有歌舞助兴,豪放粗犷,原汁原味,场面热烈火爆,形式自由活泼,《娜鲁湾情歌》表露的情感直白火热。西藏的《翻身农奴把歌唱》表达他们获得解放的欢快心声,才旦卓玛的歌使人想起高高的世界屋脊,想起醉人的青稞酒和独特的酥油茶。广西“歌仙”刘三姐把多少人陶醉,《山歌好比春江水》那样高亢洪亮的歌曲演绎了清纯如水的性情。苗族歌手宋祖英、蒙古族歌手斯琴格日勒、壮族歌手田震等明星家喻户晓。宋祖英的《爱我中华》、《大地飞歌》、《好日子》等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好心情和新希望……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草创于2005年4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