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绍兴市05年初中升学考试
绍兴:历史教学有效性研
王叶军:绍兴10月高中调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
吕准能:《第一次世界大
基于对话的教学设计:绍
绍兴高中历史研修班学员
绍兴高中历史研修班学员
绍兴高中历史研修班学员
莫景华:我也能时空穿越
最新热门    
 
绍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反思

时间:2009-10-18 17:07:20  来源:朱建芳
 

   部分高中历史研修班学员的教学设计及课例研究
 
    2006年3月6日    
 
    第一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教学设计)

    绍兴市高级中学     李时平

 

       第二篇:


对课堂有效对话的再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课例反思

绍兴市稽山中学 朱建芳

对话,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话过程的有效程度。如何领会对话教学的实质并在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

在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选定一节能比较容易体现有效对话的课作为课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就是其中之一。它主要涉及二战前后的国际关系史和战争史,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按照教师的指导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要分析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只有结合他们的特点才能更为有效。比如高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教具或有趣的历史事件上,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有直观性和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高中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简单的世界史,对一些基本的史实还是有所了解,但知识面不宽,讲课时要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还有高中生对历史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正确分析国际关系的思维能力不强,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才能活跃思维,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为例,结合研修班成员的教学设计,特别是两位老师的观摩课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与反思。


反思一:有效对话需以文传情,以情感人。

我认为情感应该是由教师、学生、文本三个动态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互动空间。它既包括师生情感的对流,又包括学生与文本作者情感的对话,还包括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

比如:先随机采访学生“我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都没有太多的诸如悲伤、愤怒、惋惜或慨慷之类的情感流露,所以教师接着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段关于二战伤亡、损失、灾难的文字,配以相应的图片,才使学生动容,课堂有了情感,这就是有效的对话,在合作交流中引领奠定课堂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但是,教师在情感表现上切忌矫饰与夸张。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老师为了拉近与学生在感情上的距离,显得富有亲和力。课堂表情和语言都极其夸张,甚至有矫揉造作之嫌。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一时能起到激起学生兴趣的作用,但是长期下去,会给学生留下虚伪做作的印象。不但再也起不到激发情感的作用,反而对这种非理性的情感会产生厌恶之感。这样对学生健康情感与积极人生态度的培养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是热情外显型的,有些是深沉内敛型的。教学中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来实现有效对话,故做深沉或活泼,都是不可取的,真情的流露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教师在分析二战的经过时,没有采用讨论、分角色扮演等花哨的作法,只凭平实的语言就引来了学生的惊叹,为何?因为在平实中不乏丰富的细节和符合教师个性的真情实感。

 

 

反思二:有效对话需层层设问,激思促疑。

大家都知道《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它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 提问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探索精神等,顺着屈原的提问,也引发了我们的许多遐思。受此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设计问题要科学,结构要合理,设问要巧妙,问题要衔接,逻辑要严密,分析要透彻,重点要突出,解决问题要彻底,这样才能真正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属于战争史的教学,可以在战争过程中做提问的文章。如二战中德军进攻法国,教师让学生看德军进攻西线图,然后层层设问:德法边境是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法国北部则是强大的英法军队,德军如何才能找到突破口?德国古德里安三个坦克师从阿登山脉地区进入法国时,马其诺防线是否还有用?当德军直插英吉利海峡时德军是否有后顾之忧?法国北部的英法军队受到德军进攻时,被迫向海边撤退,这时,希特勒两次命令其坦克部队停止前进,为什么?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是怎样出现的?号称强大的法国为什么一个多月就溃败了?这种教学既生动又调动学生的思维,其效果比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强多了。
 
反思三:有效对话需有效讨论,注重教师引导。

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已为人们所提倡和推崇,于是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如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导演了一场一场“热烈”的对话,好像只要有讨论学生就能学习,只要有讨论教师就算上了一堂好课。虽然静悄悄的课堂未必是好的,但是“热烈”课堂对话也未必是有效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谈些什么,怎样谈。如果学生仅仅是在日常的瞎扯,漫无目的的聊天,或者仅是毫无秩序的交谈,却没有真正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这种对话只能干扰学习而不能促进学习。为了保证更高效率的对话,教师要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引导。
 
常碰到在讨论过程中一些学生一时还不能领悟到其他学生的观点,而又想急切地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这时教师必须提醒他们不要轻视同学的观点。当学生在同伴面前提出一个新观点时,教师要鼓励他们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立场。当学生在讨论中“跑题”了,教师必须有技巧地加以“打断”,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讨论的主题上。当一个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突然发生时,如某一学生发表新颖的论点,或者得出未预料到的实验结果等等,教师必须当机立断,决定是要按原计划进行来保持课堂的连贯性,还是要利用刚出现的“教学时机”,进行更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在讨论“我们如何对待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难题”时,学生自由发挥余地比较大,但往往只是泛泛而谈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教师需要引导向纵深思考:从自然环境深入人际环境、节约不是少用而是充分合理利用等等;还有学生谈到了恐怖主义问题,这些教师在课前都是有所预料的,但是由于没有深入仔细分析,存在对问题认识的纰漏,那也就无法正确引导学生了。所以对一些敏感的或困难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准备才能宏观调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