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林永钦:台湾高中戊戌变
罗洪钦:历史漫画教学例
罗洪钦老师在衡阳高中历
罗洪钦:《甲午中日战争
林永钦:我在欧洲的日子
罗洪钦:《第一次鸦片战
罗洪钦:《鸦片战争影响
罗洪钦:《太平天国运动
罗洪钦:《国民革命运动
罗洪钦:新文化运动
最新热门    
 
罗洪钦:《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5:03  来源:罗洪钦
 

                 第三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罗洪钦老师的历史博客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8/42510/index.shtml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英法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占广州;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能力方面: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及危害性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手段及其战争影响的比较教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历史学习的比较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围绕“问题探究”逐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师生对话、自主探索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问题的展示、探究和激发。诱导学科内知识迁移,强化中外历史联系与参照

2、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历史材料的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将第二次鸦片战争置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太平天国运动强劲发展之时这一国际和国内大背景下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封建主义是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的总根子,增强学生反封建的意识。增强世界意识进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自觉性。

2、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虚伪、贪婪和惟利是图本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在这一基础上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封建的必要性。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的教学,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作为青年学生都应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俄国侵吞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难点: 如何把第二次鸦片战争放到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国内清政府正在与太平天国作殊死斗争这一历史大背景中去观察和分析。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例]

导言一:讲述式

    1856年,正当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江中游及天京外围激烈搏斗,各地各族人民武装起义风起云涌,严重威胁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时候,英国侵略者向中国发动了新的武装进攻,第二年扩大为英法联军的侵华战争。侵略者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在于攫取比《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更大的殖民特权。它实质上是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继续和扩大,因此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侵华战争的直接出面者是英国和法国,卖力支持和趁火打劫的则有沙俄及美国。它们狼狈为奸,相互配合,以战争手段迫使既自大又软弱的清王朝作出让步,满足其侵略要求,进而彼此勾结,共同镇压以太平天国为主的人民起义。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是中外反革命结合过程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

导言二:情境式

   (CAI课件展示给学生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影音资料的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待学生观看几分钟后,教师指出140多年前的秋天咸丰皇帝仓皇逃离圆明园,使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都遭受了空前的浩劫。大家看了火烧圆明园,是怎样使你的身心震撼!那么,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问题。)

导言三:问题式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打开中国大门,为资本主义发展在中国开辟市场) 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大量侵华特权。) 那么,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是否如愿以偿地在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呢?(没有)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廉价商品没有打开中国的市场呢?英法等国又采用了什么样的办法来实现其目的呢?最终,他们为什么又选择了一场战争呢?这场战争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子目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为什么把1856年英法发动的侵略战争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是如何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

(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

 〖思维提示〗

    应联系鸦片战争,把第二次鸦片战争放到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国内清政府正在与太平天国作殊死斗争这一历史大背景中去思考和分析,把握英法侵略战争的背景、原因和借口。

〖归纳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利用CAI课件归纳、逐步展示要点)

    1、国际:英法提出"修约"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①“修约”的原因:一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原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市场。二是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使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的预期效果幻灭。列强急于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修约”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修约”要求的实质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就是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国内:①清政府正倾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清政府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心怀疑惧,拒绝“修约”(直接原因)

    3、英法制造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亚罗号事件——英国(1856年秋)

②马神甫事件——法国(1856年)

(教师可简要介绍这两个事件,指出这是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

    4、英法侵略军攻占广州

①1856年10月法国葛罗、英国额尔金率英法联军发动战争;

②1856年12月攻占广州,叶名琛被俘,柏贵投降;

③成立联军委员会——近代史上中国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

 

 

 

 子目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英法侵略者从事强盗式劫掠是指什么?

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又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有何危害?

(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

〖思维提示〗

1、关于战争的经过,应结合教材《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更具体和形象地把握。按时间顺序去梳理,重点掌握一个强盗式劫掠(火烧圆明园)、两个阶段(1856—1858、1858—1860)、三个地点(广州、天津、北京)。

2、学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地图,将时间要领和空间概念结合在一起,整体记忆和思考。应联系史实说明其危害。

〖归纳点拨〗

(教师利用CAI课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归纳、逐步展示)

1、经过(1856—1860年):

元凶——英法联军,俄美——帮凶,

(1)第一阶段(1856—1858年):广州,广州—天津

(2)第二阶段(1858—1860年):天津—北京

(3)火烧圆明园

2、《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⑴中英、中法、中美、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内容: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增开牛庄、淡水等10处通商口岸;

C外国军舰、商船可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D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E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2)、中英、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

内容:A《天津条约》继续有效;B增开天津为商埠;C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D准许华工出国;E赔偿英法军费增至800万两白银。

〖讨论点拨〗

〖看一看〗(教师利用CAI课件展示圆明园彩图,播放录像,展示课外资料)

    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在访华时做客清华大学,在与清华学子交流时,一个同学问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请问首相先生,您如何向您的孩子解释大英博物馆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中国文物?”时,布莱尔尴尬的笑着说,“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1860年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10月6日,联军直扑圆明园,随后进行了大洗劫。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全园化为一片火海,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乱,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

〖想一想〗畅谈面对满目疮痍的废墟你该有何感受?(痛苦、痛恨和痛惜)

〖议一议〗1999年前后,北京各界人土曾经围绕着是否应该修复圆明园的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一种意见主张按当年原样修复,当今国力强盛,理应再现我国园林一绝,褒美于世界;一种意见主张保持现状,以利于教育子孙后代勿忘国耻。

    你是怎样认识这一问题的?试谈谈你的观点。

(教师应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可以归纳分歧意见,适当引导不同论点问题展开辩驳交锋,以活跃思维,培养思维说理能力,并鼓励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不必强求一致。)

[小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将圆明园由一个人间奇迹变成了一片废墟。英国是侵略战争的主角和先锋,法国是积极参与者,美国是积极的追随者,沙俄更是帮凶和趁火打劫的强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在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释疑点拨〗

(教师利用CAI课件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条约内容分析危害)

    ①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本来一国使节驻于它国都城并不意味着什么不平等,但是侵略者的意图是准备通过这个步骤,以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带有明显的侵略性。

    ②关于“割九龙司地方一区”: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作了准备;进一步削弱了广州对外通商的地位;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③关于“通商口岸”:应观察地图,找出特点:广、多、深。其危害是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游地区)。由于长江各口岸的开放,不仅强行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而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天津是北京的大门,天津开埠通商,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的安全。

    ④关于“游历”:许多外国人充当间谍,到中国内地刺探军事、经济、地理情报,为列强更大规模的侵略准备条件。“内地传教”的规定成了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各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符。

    ⑤关于“准许华工出国”:与现时我国劳务出口有本质区别;其与黑奴贸易性质相同,是掠夺廉价劳动力的表现。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子目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哪些领土,领土面积分别是多少?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

〖思维提示〗

    应联系学过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的中俄东段边界,结合课本中的一“表”一图,掌握俄国是如何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的,注意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要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活动,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背景中去观察,突出其“趁火打劫”的卑劣手段。

〖归纳点拨1〗

    (教师据CAI课件《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师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事先绘出的“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图”上不同阴影区说出割占该地的条约(协定)名称和时间,领土面积,具体位置。)

(教师再据CAI课件展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表》)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表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六十多万平方公里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四十万平方公里
 
1860年

1864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西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四十四万平方公里
 
19世纪80年代
 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七万多平方公里
 

(注意):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只有1858年的《爱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  

   

[小结]“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俄国割占大片领土,不仅使中国领土的完整遭到空前的破坏,而且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具有无法估量的严重影响。

 

〖探讨点拨2〗

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俄侵略各有什么特点?(英国注重为其经济侵略创造便利条件,攫取大量特权;俄国注重抢占领土,扩大版图。

②为什么英俄扩张会有如此的差别?(取决于两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社会主导力量的观念:英国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大量商品需要扩大海外销售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需要更多谦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尚处在较低水平,没有很多的产品输往国外,贵族地主阶级也热衷于掠夺土地,扩张疆域。)

 
 

子目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

〖思维提示〗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应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对不平等条约内容所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这个方面的分析可采用对比法,即同《南京条约》比较;二是对清政府同侵略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一分析应注意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因素(太平天国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外反运势力共同的利益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结论。

〖归纳点拨1〗

(教师利用CAI课件引导学生在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危害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展示)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1、政治:

①领土和主权: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附庸和工具:统治者投靠侵略者;清朝统治者集团,开始分化;

③中外勾结:基础: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

①势力延伸: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②结果:难以抵挡(低关税和工业生产的优势):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③客观影响:中国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知识网络〗

 

〖方法技巧〗

本节内容要点可概括为:一个原因(战争爆发);两大影响(政治、经济);三个坏蛋(英国额尔金、法国葛罗、广东巡抚柏贵);四割领土(指沙俄四次侵占我国北方领土);五条内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都是五条)。


 

〖拓展延伸〗

    [例1]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的主要理由。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题干认为两者关系为“继续”,所谓“继续”,指二者有连续性,一致性,下面从两次战争的背景、目的、手段、后果、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是否仅仅是继续。

    参考答案:理解:①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目的来看,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但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西方列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要求修改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当“修约”要求遭到拒绝后,即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成果。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②从两次鸦片战争的手段看,列强都是凭借其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同样发动了两次进攻,战争过程也有相似之处。③从战争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被迫签订赔款、割地、开商埠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种种主权,这种结果很清楚地表明了是一种继续。④从侵略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第二次虽然多了一个法国,又有美俄出面调停,但实际上是以英国为主,这也说明了继续的特点。

    理解:①《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限于东南沿海的五口通商是个明显的大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这些都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②《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有利于西方列强控制清政府。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了更加严重的损害。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例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说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从原因上看:①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攫取侵略权益,打开中国市场。②英法等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由于不满足鸦片战争的既得利益,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从性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都是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3)从进程上看:①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国,战火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燃烧。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合发动的,美俄充当了帮凶。第二次鸦片战争持续了四年,英法不仅攻占了广州,而且还一度攻占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天津和北京,并洗劫了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等,破坏程度及规模都进一步扩大了。

(4)从结果上来看:①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均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的侵略势力不仅扩大到沿海各省,而且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从两次战争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性质、参与者、时间的长短,侵略路线区域及其他情况,产生的结果和影响等方面都可以看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扩大史实如从:

①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只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②开通商口岸增多。第一次开5处,第二次增开11处。

③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第一次破坏了中国的独立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外国领事进驻通商口岸;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清朝都城北京,可直接与清政府交涉,还取得了在长江自由航行军舰等权利。

 

 

 

    4、当堂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

    1.(2005·北京东城调研)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因为它

A.是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             B.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C.继续割占中国领土                   D.仍强迫清政府交纳战争赔款。

〖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意图是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形式的经济侵略,作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当然是以扩大对华商品输出为主要意图。

答案:A

    2.清政府拒绝英法美三国“修约”要求的原因主要是

A.害怕“修约”危及自己统治                B.维护民族利益

C.做好了反击侵略战争的准备                D.认为以前条约是平等互利的

〖解析〗作为统治阶级的清政府,它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故正确答案应为A。

答案:A

    3.据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1860年)来华英商享有下列哪些特权?

①商船可任意航行中国内地  ②可到中国内地游历 ③商定关税 ④发生商务纠纷由英国领事裁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中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能力。②③④是1860年以前英国通过《天津条约》、《南京条约》及附件中取得的,当然英商1860年来华可以享有②③④特权,①项不合适,1860年英商船可任意航行长江各口岸,但不可任意航行中国内地。

答案:B

    4.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是

A.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B.强迫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解析〗“海盗式”扩张其主要表现就是烧、杀、抢、掠,据此BD两项可以排除,英法联军抢掠了圆明园,又放火烧毁了这一名胜,因此,正确选项应为C。

答案:C

    5.1860年清政府被迫割让给英国的是

A.新界      B.九龙司         C.大濠岛          D.香港岛

〖解析〗1860年清政府与英签订的不平等条件是《北京条约》。在《北京条约》中割给英的领土是九龙司。AC两项是1898年英国强租的,D项则是1842年《南京条约》割走的。

答案:B

    6.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主要在于

A.中国的资源被掠夺                   B.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D.西方对中国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中国门户进一步打开,中国大片领土被迫割让,领土完整进一步被破坏。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极大地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和影响,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答案:C

 

 

 

(五)资料链接:

圆明园

    北京西郊从西苑到西山一带,风景秀丽。清朝雍正帝定为夏宫,扩建了不少避暑宫殿。到了乾隆帝时,更召集全国名匠从事兴建。前后花费了数以万计的钱财,终于建造了一座世界上少有的宏伟美丽的人工宫宛。圆明园包括三个主要的园:万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所以也叫园明三园。其中以圆明园最大。此外,还有许多附属的宫宛,以圆明园为中心,连绵二十几里,放眼看去,一片山林园,亭台楼阁,非常优美秀丽。圆明园是中国智能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园中很多景物是仿造各地的名胜古迹,漫步园中,就好象游历了整个中国的山南江北。另外,有些景物是仿造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所建造的,置身其中,彷佛进入了那些诗人画家的幻想境界。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丽,而且还收藏着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物,包括先秦时代的钟鼎铜器,以及历代名人的书画,可说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博物馆。一八六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城,占领了圆明园,把园内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掠夺一空,然后一把火将圆明园烧掉了。执行放火的军官看到这一座瑰丽的宫宛烧了三天三夜,变成了瓦砾焦木,也不禁感叹摇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无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大浩劫。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修约”与“换约”

    “修约”即修改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所订条约。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国外市场和掠夺海外殖民地。在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厦条约》中有12年后修约的规定,英国援引“最惠国待遇”利益“一体均沾”的条款,也享有修约的权力。1854年、1856年,英法、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正在倾尽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实际上要订立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新的不平等条约。“修约”要求的实质是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  

    而“换约”的概念是:根据外交体例,条约必须经过签约国双方政府批准后,再互相交换才能生效。1858年,清政府和英、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英、法两国政府在批准条约后,于1859年6月派使节来华换约(即到北京交换中外双方已批准的条约——《天津条约》批准书),且各带一支舰队(英16艘、法2艘、美1艘),意在挑起事端。清政府要求英法公使不带武装,从大沽附近的北塘登陆,经天津至北京换约。但英法公使蓄意寻衅,英国舰队司令贺布率英法舰队悍然闯入白河,突然炮击大沽炮台,挑起大沽之战,结果被僧格林沁所败,损失惨重。英法舰队惨败的消息传到英国和法国,1860年英法再度挑起战争                                                                       (杨洁)

                  “六不”总督叶名琛

    叶名琛(1807~1859),湖北汉阳人,道光进士。1847年升任广东巡抚,上任不久便遇上了英人欲强行进入广州城的事件。由于叶名琛采用强硬的态度对待侵略者,很快被赐为一等男爵。可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他既不积极备战,也不作英勇抵抗,被俘后也不屈膝投降,最后客死他乡,给后人留下了“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的笑柄。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为扩大在华的既得利益,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其侵略野心已昭然若揭,但刚刚升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却对此不理不睬,不作任何战守准备,有人曾进言备战,被他斥之为虚妄之说。

    及至战火燃起,作为战争直接决策人的叶名琛却一味敷衍和迷信,他曾向神灵求卜,卜语上说英军在天黑后自会撤退,于是深信不疑,下令军队不准还击。到第二年英军再次进攻广州,他仍然如法炮制。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中说英法联军必不敢进攻,据此,他便把英法军队发出的最后通牒当做“纯属恫吓”,下属要求严守,他却一律不听。然而,战局的进展却完全出乎他预料之外。1857年12月英法联军很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广州城。总督府官员人马大都四散奔逃,惟有叶名琛却端坐厅堂,袍衿上挽,照常批阅公文,部下劝而不动,最终叶名琛被俘。

    做了“阶下囚”的叶名琛还幻想有朝一日,晋见英国女王,当面指责英军的无理行径,他自诩为“海上苏武”,拒不投降。在被押往国外之前,叶名琛让人取来朝靴官服,带上中国的厨役和理发匠,还买来了数石粮米。在登轮之际,侍者劝他投水自尽,他坚决不依。不久,所带粮食吃尽,随从想购买外国粮食,他又坚决不从,于是绝食而亡。

选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第10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