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林永钦:台湾高中戊戌变
罗洪钦:历史漫画教学例
罗洪钦老师在衡阳高中历
罗洪钦:《甲午中日战争
林永钦:我在欧洲的日子
罗洪钦:《第二次鸦片战
罗洪钦:《第一次鸦片战
罗洪钦:《鸦片战争影响
罗洪钦:《国民革命运动
罗洪钦:新文化运动
最新热门    
 
罗洪钦:《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5:01  来源:罗洪钦
 

           第五节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罗洪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冯云山在紫荆山区的革命活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伐、西征、东征和军事上的全盛。

2、能力方面:(1)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2)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得失。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学会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

2、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搜集并整理有关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事迹,学会自我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收集提取资源信息并加以消化处理和创造性表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农民对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生活的强烈渴望,但另一方面它要实现的是自给自足的分散小农经济,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不可行!

2、引导学生认识到广大农民迫于生计发动这场起义,值得同情。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从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

2、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示例]

导言一:讲述式

    在中国历史步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侵略,本国封建阶级压迫剥削,中国的国内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各阶层对于风云突变的中国形势,必然产生反应。那么,面对清王朝的腐朽黑暗统治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所带来的新的灾难,广大农民纷纷斩木揭竿而起,汇成了反清革命的滔滔巨流——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一问题。

导言二:情境式

   (CAI课件展示给学生播放电视剧《太平天国》片头及主题歌(可以师生合唱),使课堂教学营造出历史氛围。)教师指出:刚才的影视剧等媒体把我们带入了19世纪中叶中国沦为半封建社会后发生的那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运动。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太平天国,这一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

导言三:问题式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有什么变化?(从单纯的反封建转变为具有反侵略反封建双重使命)鸦片战争对中国下层民众造成了什么危害?(外国商品输入,造成大量农民、手工业者破产;清政府赔偿英国2100万元,加紧搜括人民,人民负担加重)。中国下层民众反映如何呢? (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太平天国运动。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子目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

〖思维提示〗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可围绕“阶级矛盾的激化”到统治阶级无法照常统治和被统治阶级无法照常生存便会发生大的社会动荡这一思路做理性分析。应注意尽管这场革命爆发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但此时革命爆发仍属于人民大众同本国封建主义这一矛盾激化的产物。

 (学生自读课本相关内容,归纳要点,教师用课件演示,学生回答,逐项展出)

〖归纳点拨〗

1、  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封建统治的腐败;清政府的搜括,贪官污吏、地豪劣绅的勒索。鸦片战争后由于支付战争赔款,搜括、勒索进一步加剧)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可结合教材P20第一段小字理解。)

3、直接原因:1846~1850年间,两广地区的自然灾害严重。

(教师重点说明两个问题)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的激化,因为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局限于东南沿海地区,尚未深入中国内地,农民阶级与列强侵略正面强烈冲突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还是清政府及地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压迫和剥削。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这是从全局和整体而言,也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对比而言,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重。

 

 子目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洪秀全等是怎样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简述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的过程。

2、洪秀全为何创立拜上帝教?这一理论有何特点?简析它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

(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

〖思维提示〗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的过程,注意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掌握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进军路线;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完成革命政权的建立,形成了与清政府的对峙局面。

〖归纳点拨1〗

(学生阅读归纳“准备活动”,教师据CAI课件展示) 

    1、洪秀全的革命准备

⑴创立拜上帝教: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⑵革命理论建设:理论来源(西方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理论特点(将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

⑶建立活动基地:冯云山在广西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势力不断发展。

⑷形成革命领导核心:在斗争中,拜上帝会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等六人领导核心。

(教师针对洪秀全创立的革命理论,除引导学生阅读引文,明确其“平等平均”思想核心外,需要讲明以下三点)

①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义中“平等”思想与中国农民原有的“平均”思想以及儒家“大同”思想相结合,作为反清和创立太平天国的思想武器,它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宗教思想。拜上帝教起到号召、发动并组织群众的作用。

②表明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思想、政治方面向西方寻找出路。

③农民阶级毕竟不是先进阶级,他们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和革命理论,只能借助宗教手段来达到目的。然而宗教不可能把苦难的人民引向光明。

    2、太平天国的初期斗争(1851-1856年)

 (教师据CAI课件展示《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进军路线图》点拨理清兴起发展的过程)

⑴发动起义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②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⑵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天国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了政权。

⑶定都天京:1853年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认识“定都天京”这一问题,教师指出)

    定都天京,可持基本肯定观点,理由如下:南京曾为六朝古都;距长江天险;地靠江浙经济发达地区;建权避免流寇主义错误;扩大革命影响。(后来挥师北伐是军事战略错误;农民领袖思想腐化是迟早之事,与建都无直接关系)

 

〖释疑点拨2〗

    1.拜上帝教

    亦称拜上帝会,是洪秀全用宗教名义创立的农民斗争组织。1843年,洪秀全吸收了基督教一些教义和宗教形式,在广东花县创立。1844年至1847年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建立了拜上帝教基地,与此同时,洪秀全在花县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文献,号召人民为实现“共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1847年,洪秀全赴紫荆山,修改写成《原道觉世训》,号召人民奋起“击灭”“阎罗妖”(实影射皇帝)。1849年洪、冯与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组成领导核心。拜上帝教在组织发动人民斗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可能解决在革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新矛盾,尤其到了晚期,洪秀全沉溺在“天父天兄”的迷惘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至使这个理论反而日益成了太平天国前进的障碍。

    2.拜上帝教和基督教的关系

    洪秀全为发动农民起义,曾创立了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它是洪秀全用中国传统思想对基督教的改造,洪秀全将儒家的“大同理想”、“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等等思想与西方基督教糅合在一起,把宗教政治化,成为太平天国组织反清起义的有力思想武器。拜上帝教就是洪秀全创立的中国式的“基督教”。拜上帝教和基督教之间是改造和利用的关系。

 

 

 

子目三、《天朝田亩制度》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什么革命纲领? 应.如何评价它?

(教师适时利用CAI课件展示思维方法)

〖思维提示〗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对这一纲领既要充分认识它所具有的革命性(把历代农民的反封建斗争发展到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主张,从土地问题入手,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面改造封建社会,建立人间天国),也要明确它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且这种空想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所致(农民是小生产者,其生产方式是农业的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个体经营。它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而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其意识具有自私性,因而很难形成长久的团结与统一)

〖讨论点拨〗

(教师利用CAI课件展示《天朝田亩制度》的有关文献,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理解原文。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教师CAI课件展示)

1、宗旨(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改革方案(主要内容):①关于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评价:

    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它的基本内容是关于土地制度的。它提出的土地分配原则和方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表达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愿望;它所规定的产品分配原则,表明农民既要废除封建制度又想在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消灭剥削和贫困。从总体上说,这一制度具有:(1)强烈的革命性,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起义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2)空想性: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本性,无法实现。军事斗争形势严峻,无安定环境,没有真正实行过。(3)落后性:此纲领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平均主义和公有化失败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子目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教师提出问题、CAI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思考)

 〖导学引思题〗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的形势是什么? 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军事活动,其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2、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怎样评价太平军的北伐?

3、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取得的原因是什么?

〖思维提示〗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采取的这三大军事行动,时间交错,人物较多,目的复杂,结果不一,掌握起来容易出错,容易混淆。可采用列表的形式,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

〖归纳点拨1〗

    1.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的形势

①形势:清军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构成了对天京的南北夹击之势。

②迫切任务:进行北伐,攻破北京,推翻清朝;发动西征,控制长江中游以保天京安全;组织东征,阻断清政府漕粮运输,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2.太平天国的北伐。

⑴目的:北伐的目的是直捣北京,推翻清朝统治

⑵经过:1853年5月,洪秀全、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精兵北伐。北伐军从扬州出发,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经安徽、河南、山西等省进入直隶。10月,北伐军进军到离保定仅60里的张登镇,大大震动了清王朝。

⑶失败的原因:①孤军深入,粮食和武器供应困难。②撤退中固守城镇,失去了流动作战,机动灵活的特点。③援军失败,军心不稳。  

⑷评价:①转战六省,牵制大量清军兵力,打乱了敌人围攻天京的计划。②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震动了清王朝的统治。③为太平天国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太平天国的西征。

①     目的: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②概况:1853年,赖汉英率兵西征。在湖南,西征军同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口大败湘军。

③意义:西征的胜利巩固了天京的上游地区。

    4.太平天国的东征。

①     目的: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太平天国的经济力量。

②概况:1856年,太平天国派秦日纲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后同石达开会师,攻破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

②     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军事达到全盛时期

活动
 目的
 时间
 人物
 结果和意义
 失败原因
 
北伐
 推翻清政府
 1853
 李开芳、林凤祥
 失败。牵制大量清军兵力,打乱了敌人围攻天京的计划;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震动了清王朝的统治;为太平天国的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西征
 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1853
 赖汉英
 石达开大败曾国藩的湘军。攻占了天京上游许多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东征
 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经济力量
 1856
 秦日纲
 解除了天京之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讨论点拨2〗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成就:

①从1851~1853年,太平军由南向北,顺利进军,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②1853~1855年,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打乱了清军的战略部署,为其西征和东征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③1853~1855年,太平天国通过西征,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④1856年,太平军的东征,攻破了江北、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

    取得的原因

⑴主观原因:①太平天国的正义性(反封建反侵略)和群众性(《天朝田亩制度》对社会下层的影响)是取胜的主要原因;②太平军有比较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战略上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是取胜的重要原因;③革命的领导核心团结,积极进取,指挥得当;④太平军战士英勇善战;⑤所到之处,支持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斗争,打击官僚地主,分给农民土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⑵客观原因:①清朝统治腐败,军队军备废弛,纪律败坏,军队战斗力不强。②欧美列强由于太平天国运动迅猛发展,同时鉴于太平天国的性质,以及对其对外政策的不了解,所以表面上暂时采取了“中立”政策,这有利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3、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洪秀全顺应农民革命潮流,受基督教派的影响,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了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突围北上,定都天京。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革命纲领,反映了几千年来农民阶级平均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但它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只是一种空想。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并没有真正实行。太平军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打破了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围困,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巩固和发展了革命实力,扩大了影响。使太平天国运动达到了全盛时期。正当革命形势发展的时候,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了严重分裂,元气大伤,丧失了大好机会,转由进攻为防御直至最后失败。太平天国前期的活动正如这条红色曲线所表示的,以迅猛之势走向全盛的颠峰。正当此时,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一场大变乱,使已有的很好的形势急转直下。关于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我们在下一节课里来学习的。

〖知识网络〗


 

〖方法技巧〗

2、本节内容的历史事件较多,错综复杂,学习时一要紧紧抓住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脉络:酝酿组织→发动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突转北上→定都天京→颁布纲领→北伐西征→东征、全盛。二要联系“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

〖拓展延伸〗

[例1] 正确理解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关系、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

答案:太平天国运动是多年来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惨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偿付大量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战后开辟通商口岸,便利了西方商品的输入,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一批农民破产,流民增加;战后鸦片贸易猖獗,白银大量外流,加上统治集团生活腐败奢侈,更加剧了阶级矛盾。当时,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这里的“继续’’是指列强侵华目的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里的“扩大”,我们可以从战争的进程及结果上找到答案。

 

 [例2] 关于洪秀全建都天京的得失。

    答案:关于这一问题,大致有三派论点:①正确说。从金田起义到攻战天京,一路都是游击战、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定都天京后,改变了过去流动作战的方针,建立了以天京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使太平军处于出可以战,退可以守的有利战略地位,因而是必要的和正确的。②错误说。太平天国在攻克南京以后,应以全部军事力量北伐,沿途发展农民起义,进攻北京;从当时的阶级关系和历史特点来说,进攻并占领北京是很有把握的。而定都天京,是丧失了消灭敌人的好机会,使保守的战略代替了革命的战略,故建都天京是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天京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它的保卫问题和粮食问题经常成为革命军事和经济的头等重大问题,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因而,定都天京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③两重性说。建都天京是革命性和保守性互为表里:从积极方面看,军事上结束了流动作战,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从消极方面看,则助长了封建帝王思想和安逸享乐观点,军事上导致了保卫天京为主的保守战略的形成。 

 

4、当堂检测反馈

一、选择题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A、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B、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

C、天主教的广泛传播                             D、自然灾害严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认清主次矛盾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阶级矛盾,在外国侵略的刺激下加剧而成的社会矛盾总爆发。因为外国资本主义采用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侵略中国,民族矛盾处于次要地位,排除A项;此运动主要是农民意识指导下的运动,排除C项;D项属于直接原因。

答案:B

2、太平天国政权对所控制地区的生产关系产生的实际影响是

A、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B、根本上改变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C、部分农民得到了土地或减轻了地租

D、实行了土地和产品的平均分配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实际影响”。太平天国的土地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实施,因此,太平天国无法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方案只能是一种空想。

答案:C

3、太平天国前期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

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贯彻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对现象与本质的分析能力。解此题关键是首先明确《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规定包括哪些内容,教材中有明确叙述,结合这些规定分析所给选项可知:D项是目的不是实质,A、C虽有体现但不是实质,只有B项才是实质,也正是这一点突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封建性。我们强调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主要是《天朝田亩制度》中“分田”的规定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故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4、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最主要的战略目标应该是

A.西征,巩固大本营                   B.北伐,推翻专制政权

C.东征,充实经济力量                  D.反侵略,维护民族主权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必须明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目标:推翻清政府的统治。然后联系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

5、《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斗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C、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D、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解析〗此题应首先考虑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起义,其次考虑《天朝田亩制度》颁布的背景及其以后的实际推行,分析得出其平均主义的空想性,这样就可以排除AC两项。D项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有所触及,但没有彻底消除,因此,《天朝田亩制度》只是在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答案:B

6.促使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的军事行动有

①湖口大捷 ②秦日纲东征 ③三河镇大捷 ④李秀成破江南大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nbsr;          D.②③④

〖解析〗太平天国全盛时期是在天京变乱前,促使其达到全盛的军事行动包括北伐、西征、东征,北伐主要为西征、东征创造条件。经分析可知:①是西征行动,②是东征行动,③④是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行动。

答案:C

 

 

 

(五)资料链接:

    宗教与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创造了农民的上帝对抗封建统治阶级用以愚弄人民的一切鬼神,并且在这个上帝的名义下激发群众和组织群众。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太平天国这个单纯农民革命,是依靠他们所建立的宗教信仰而表达反封建的斗争目的的,也是靠这种宗教信仰而保持了贫农和贫苦中农的领导地位的。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这种洪氏宗教,披着基督教的外衣,拿着天父上帝来充幌子,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条规,对于控制下的军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剥夺和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和政治性邪教。                                                ——潘旭澜《太平杂说》

 

    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一个“理想”的制度和措施,之所以会在实际生活中碰壁,这主要不是人们的意识在作祟,而只能从经济关系中去寻找答案。《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主要措施一面企图把社会经济改造成为一体化的清一色的小农经济,另一面又企图在小农经济的上面强加一个原始的、落后的类似农村公社的组织,这就必然会产生原有的私有制和人为的公有化的矛盾。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为了均匀贫富,除了平分土地外,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农民多余的产品实行公有化。若平分土地所打击的目标是封建地主的话,那么财富公有化的对象就是农民自身了。农民中谁劳动力强谁收获多,谁就被公有化得多。这就会出现“多劳少得,少劳多得”的不合理现象,农民“嗟怨之声”四起就在所难免了。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下,“无处不均匀”的社会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憧憬。若勉强实行它,那么就会连“无人不饱暖”的目标都达不到。历史证明,财富公有措施在当时是违反经济发展规律的,是超出了历史所允许的范围的。“这种超出不仅超出现在,甚至超出未来,那么这种超出只能是蛮干的超出,空谈的超出,而在第一次实践试用之后,不得不退到当时条件所容许的有限范围以内。对私有财产的攻击,对财产公有制的要求,都不得不烟消云散。”历史的镜子启示我们,对私有制的攻击,对公有制的要求,并不是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革命的、正确的。在社会上私有制的退出和公有制的到来,它们的脚步总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济发展的规律行走的。若离开主客观条件,在所有制的问题上片面地求“公”,在生产组织上片面地求“大”,这往往会受到历史的惩罚和客观规律的报复。                                                 

——何振东《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