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林永钦:台湾高中戊戌变
罗洪钦:历史漫画教学例
罗洪钦:《甲午中日战争
罗洪钦:《第二次鸦片战
罗洪钦:《第一次鸦片战
罗洪钦:《鸦片战争影响
罗洪钦:《太平天国运动
罗洪钦:《国民革命运动
罗洪钦:新文化运动
罗洪钦:五四爱国运动
最新热门    
 
林永钦:我在欧洲的日子

时间:2009-10-18 17:06:21  来源:林永钦
 

 

国中历史作业「我在欧洲的日子」教学设计与实施

 

              林永钦    桃园县八德国中

 

引言

 

国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练习的作业通常是:笔记、学习单与习作本。这些作业,在形式、外观上稍有不同,但究其实质,大都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学习重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填充题,闭锁式的题目为主;作用则不外乎练习、复习、记述与巩固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这样的历史作业的缺点是:过多地注重教科书中的知识,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否设计培养与发展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作业课题?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增加学生在教学过程参与的历史作业,是否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样的历史作业,学生必须改变学习的方式,学生的反应如何?本文纪录一个国中历史课后作业,「探究过去,模拟角色:『我在欧洲的日子』」,从想法、设计到实施、成果的点滴与体验,期与同行们共勉。

 

一、作业设计与教学

「探究过去,模拟角色:『我在欧洲的日子』」,是我任教学校桃园县立八德国中,三年级四个重点班级一百一十八名学生的寒假作业。国三上学期的课程,在学习到欧洲工业革命的内容时,告一个段落。对于欧洲因工业革命而带来的变化、人们生活的情形,我希望学生能自己搜集一点资料,进行一些了解。这个作业的设计想法是:希望设计一个活泼的、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是一个开放的、研究性的课题;是一个以培养并提升理解过去能力为主的教学活动;而且这个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必须自主、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安排作业题目的同时,我发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参考数据,以及作业题目的说明。这份说明的教学时间,大约十五分钟。内容如下:

 

◎「探究过去,模拟角色:『我在欧洲的日子』」作业说明

活动引言:你在卡通影片里看过时光机?我想,你一定知道我指的是哪一个节目。剧中人物乘坐时光机,去到他想要回到的过去,真是太棒了。这份作业,就让你尽情地展现创意——驰骋你的想象——回到过去!

活动课题:假如我们走入时光隧道,来到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的西欧,我们将怎样生活呢?

活动目标:探究过去,模拟角色——

1.你可以是农民、童工、教师、警察、画家、资本家、发明家、矿坑工人、工厂劳工、家庭主妇、餐厅侍女;你也可以是一个酒鬼、无赖、绅士、贵妇、官员、中产阶级等等各种职业或角色,来模拟、体验他们的生活情形。

2.你也可以就服饰、饮食、住房、商店、日常用品,或者,从建筑、交通、娱乐、工作、休闲和文化等方面,神入、想象当时历史上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图文:1.「发明家的世界」(《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台北:天卫文化)

          2.「一千九百点」(《写给儿童的世界历史》,台北:天卫文化)

          3.「两个铁矿工人的遭遇」(郭少棠,《西洋史一点点》,香港:商务)

          4.库尔贝「采石工人」;米勒「拾穗」、「晚祷」;马奈「佛利贝尔杰酒店」;贺诺瓦「船上的午餐」、「钢琴前的少女」

活动要求:1.这是一份「探究过去,模拟角色」的历史书写作业;它不同于心得、感想报告,也不是凭空想象、任意杜撰的写作。这就是说,你所模拟、体验的角色,要符合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西欧的生活实际。

     2. 因为你是透过历史的思考,来模拟、体验当时的生活情形,所以,你还要自行搜集一份历史(文字或图片或影视)材料;并以它作为「证据」,将它应用在你的历史书写作业中。    

作业类型:1.自白几句生活片段;或纪录一则日记;或编写一个故事;或叙写一段对话;或书写一封仿古书信。

      2.上列作业类型任选一种、字数不限;尊重智财,参考数据请注明「名称」、「来源」; A4规格,手写、计算机打印、3.5磁盘均可。

成果展示:1.书面报告

          2.班级传阅、交流欣赏

          3.班际观摩、增广学习

 

 

 

在讲解「作业说明」时,我向学生强调「探究过去,模拟角色」的两层意思:一方面这道作业是研究性的题目,透过搜集历史资料,希望学生能练习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形成自己对十九世纪欧洲的认识;另一方面,这道作业是历史想象的题目,希望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时代的某个人物,用文字纪录自己当时的生活情形,或所见所闻、情景事物。

    至于发给学生的参考数据,我们认为文字浅显,历史图像清晰生动,份量也相当足够。学生即使不再查找任何资料,依凭这些资料也能练习这道题目。不过,我还是鼓励学生利用寒假时间,搜集一些数据,互相研究讨论,对历史想象进行一番体验;在国三毕业前夕,留下青春时期历史学习的见证。

要之,这份「作业说明」的内容,不仅隐含了这道题目的设计想法,同时也

包含了这个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1.希望透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查找历史资料的能力;2.透过阅读数据、观察图文,加深对工业革命后、十九世纪欧洲生活情况的认识与理解;3.在阅读数据与转化仿真角色的过程中,增加体验、丰富历史想象的能力;4.综合运用各种知识,透过书写历史作业,锻炼文字表达能力;5.透过交流传阅、观摩优秀作品,增广学习并涵养欣赏、尊重的态度。

寒假结束、下学期开学的第一周,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已完成作业。很快的浏览后,我从四个班级的作业中,挑选出每班五至八篇优秀的作品,影印内容、加装「菁华篇」封面,一式四份交给四个班级,请同学自由传阅。

「成果展示」,是课后作业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阶段。用意在于:提醒学生,阅读同侪优秀的作品,是看看别人搜集了哪些数据,是如何将数据转化为历史想象的依据;透过交流观摩,欣赏之余,可以模仿学习,可以使自己成长、进而独创。虽然,希望学生能透过研究,形成自己对时代的认识,但毕竟受限于各种条件,所以,透过其它同学不同角度、视野的内容,不仅加深学生对十九世纪欧洲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还有着增广学习的作用。

第二、三周将评阅的作业陆续发还。课堂上讲评优缺点后,另外再请学生填写一份「问卷」。讲评、填写问卷的时间大约二十五分钟。问卷的内容如下:

 

 

◎「探究过去,模拟角色:『我在欧洲的日子』」活动问卷

1.    我花的时间大约  □30分钟以内;  □30~60分钟;  □60~90分钟;  □其它

2.    我觉得历史课后作业  □很有趣味; □有点趣味; □无聊; 

□很有收获; □有点收获; □浪费时间;  □其它(可复选)

3.    如果觉得困难,是哪一方面觉得困难?如果都没有,请略过直接作答下题。(可复选)

□    升学压力,找数据、写报告耽误读书时间。

□    不知道哪里有适合参考的数据。

□    「探究过去、模拟角色」超出我的理解能力。

□    其它困难:

4.    我觉得《我在欧洲的日子》整个教学活动中,哪一部份很有意思?(可复选)

□    老师发的参考数据。

□    搜集数据、阅读数据到构思、写作的过程与体验。

□    书面报告完成时的成就感。

□    各班「菁华篇」优秀作品的交流传阅、观摩学习。

□    没感觉。

□    以上皆非,都很无聊。

5.    请与老师分享,书写这份作业的过程或者心路历程。

(1)阅读数据后如何构思?为什么会选择模拟这个角色?

(2)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思考、写作?为什么会这么想?

6.    如果还有其它意见,老师更欢迎!请写在下面:

 

二、学生作业表现分析

    由于这是一道开放性、范围广泛,而且没有固定仿真对象、没有一定写作内容的题目,所以,我大致上依据下表内容,作为方便评阅学生作业的评量指针。

 

 

 

 

◎「探究过去,模拟角色:『我在欧洲的日子』」评量指标

评量项目       细项指针       到达水平       配分比例

学习精神态度       缴交情形       准时缴交;

或迟交;

或缺交    15﹪

       搜集资料与注明来源    认真;

或还不错;

或没有    15﹪

作业内容       符合十九世纪与欧洲时空背景    有或没有       10﹪

       合理的历史想象    能反映一种历史现象;

或能说明一个历史问题;

或能展示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20﹪

       参考数据与写作内容的关联       有或没有       10﹪

文字表达技巧       10﹪

美工、整体包装    10﹪

独到的创意    10﹪

就教学与评量的关系而言,教学内容中重点之所在,即评量重点之所在。因此,若从「探究过去,模拟角色」的两层活动要求,亦即,「搜集历史数据」、「据以进行历史想象」这两个具体教学目标,来看学生的作业内容:一方面,虽然我因为考虑国三课业压力,没有硬性规定学生一定要搜集历史资料,但是118名学生中,有96人、约占81﹪,还自行搜集了参考数据;另一方面,学生在态度上大都能尽力将参考数据改写,进行一次历史想象的练习。所以,整体而言,学生的作业表现相当的好。

(一)    搜集资料与写作内容的关系

    这道作业题目,学生的写作内容,与学生查找、参考了什么样的数据,应该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搜集了什么样的资料作为参考?学生在阅读、观察图文资料后,对十九世纪欧洲得到什么样的认识与理解?学生会选择什么样的角色或主题作为仿真、体验的对象?这些问题息息相关,也是我们首先想要知道的。

    学生搜集参考数据主要的来源与种类,依次是网络资源79人次,文字书籍39人次,图画书籍18人次,影视媒体4人次。这些数据的内容,大约如下:1.学生利用网络,输入像是:工业革命、十九世纪、十九世纪欧洲、十九世纪画派(家)、拾穗或米勒、资本家或资本主义、马克思或共产主义、矿工或童工、狄更斯或孤雏泪或十九世纪小说、红磨坊或康康舞……等关键词,来搜寻数据。2.文字书籍主要的有,百科全书、世界百科全书、大美百科全书、中华儿童百科全书;以及全球通史、世界通史轻松读、世界风文志、高中历史教科书等历史类书籍;还有,飘、孤雏泪、双城记、安徒生童话故事、乔治奥韦尔1894等小说类;世界伟人传记等。3.图画书籍,有米勒、雷诺阿、梵谷等画家的绘画集,巨匠美术周刊、世界博物馆巡礼周刊,国中艺术与人文教科书等。4.影视媒体,有块肉余生录、怒海争锋:极地征伐、红磨坊等。

其实,我们也关心的是,学生会选择什么样的角色或主题作为仿真、体验的对象?因为,这表示学生在阅读、观察图文资料后,对十九世纪欧洲得到什么样(虽然是片段)的认识与理解。

学生的作业中,选择体验、仿真的主题或角色,大略如下:1.描述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日常生活变迁的最多,大约22人;2.模拟矿工或童工的工作与生活情况的,大约18人;3.反映工业革命后的社会问题,像是中下阶层生活、挨饿的孤儿、贫富悬殊现象、工人暴动、工资工时的不公平、妇女地位、扒手、酒鬼等,大约15人;4.体验工厂或纺织厂工人与生活的,大约15人;5.想象城市文化或城市生活,像是中产阶级、城市淑女、百货公司的新事物、美术馆展览、音乐会、舞会、公园、学校、服饰打扮等,大约14人;6.以米勒的拾穗画作为主题的,大约8人;7.以革命家或社会主义为对象的,大约5人;8.其余,则假想自己是发明家、音乐家、哲学家、画家、船员、旅人……等。

希望学生透过搜集历史资料,来「探究过去」;希望学生透过「模拟角色」来体验历史,是这个作业活动的教学目标。而从学生所搜集资料与写作内容来看,反映出两者呈现正相关。亦即,符合我们作业设计的预期教学目标。

 

 

 

 

(二)    历史想象能力的表现情形

    学生所搜集资料,与体验、仿真的主题或角色,大致已如前述。搜集历史数据,对某一个角色或主题进行仿真与体验,基本上没有对错优劣。不过,历史想象能力的表现,应该有合理与否的分别。那么,学生能否依据参考资料,将自己融入时代、转化为历史想象?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表现得如何?是我们观察的另一个重点。

    我们认为,这个作业作为教学活动,是学生进行一次历史想象能力的练习。而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力,是指学生的作业中,要能依据参考数据,将自己融入时代、将数据进行一次加工、转化,表现为能反映一种历史现象、或能说明一个历史问题、或能展示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设若学生的作业能有这样的表现,就表示具备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力。

    从作业内容来看,学生个别的历史想象能力,大约表现为以下几种水平类型:

1.脱离「十九世纪欧洲」时空背景的活动要求。大约有8人。其中,有两位学生的作业内容,描述十九世纪中国情景;另外两位,依据现代观念或超时空人物,来体验古代情景;其余四位,虽以欧洲为背景,但分别模拟伏尔泰、法王路易十六,或描述一次大战、计算机等事物,都明显不符合「十九世纪欧洲」时空背景的活动要求。模拟伏尔泰、法王路易十六的两位学生,是因为上课时对这两位人物的言行,留下深刻印象。其余几位学生,则大多是疏忽了这道题目时空背景的限制。我大抵劝说他们重新练习,补交作业。

2.偏离历史实际,描述过多常识性细节。大约4人。这类学生作业的内容中,除了像是「矿坑」、「工厂」、「资本家」、「工业革命」等字眼之外,其余常识性细节的描述,所占篇幅过多,几乎无法辨识具体的历史场景。这类作业,显示学生的思考中,「历史」的成分太少,常识性的「想象」太多。我们希望学生发挥创意,藉由作业活动展示学生活跃的内心世界,但不是凭空虚构,而是要有资料左证,以符合于历史实际。

3.表述参考数据内容,未能活化历史、转化为历史想象。这类作业不少,大约十多人。例如:

1849年10月7日

    今天又是一个细雨绵绵的日子,就像二十年前的今天一样。……那天正是我和爸爸发明的蒸气火车「火箭号」参加比赛的日子呢!……我们的火箭号,居然很争气的以时速二十四公里的速度,顺利地来回跑了十次。后来,1846年,爸爸被推选为伯明翰市机械工程协会的首任会长。身为爸爸的儿子,真是备感光荣!当爸爸被称为「蒸气火车之父」时,爸爸却说:「这份荣誉,我不敢一个人独享。发明蒸气火车的是李察‧脱勒比西,把他加以改良的是赫特勒,我只不过把他们两位的蒸气火车再加以改良,使它更实用而已。」……(「罗伯的日记」:节录作业二分之一,302、女生)

参考数据的内容,其实就是历史的知识或概念。这个作业活动的用意,是希望学生在阅读、观察图文资料后,将脑海中活化的历史图像,透过写作表达出来,而不是转述历史知识或概念。这类作业的学生,一部份是不完全理解活动要求,另一部份大约是历史想象能力有所不足。

4.描述的内容情景简要单一,历史想象能力并未完全开展。这类作业也大约十多人。例如:

今天我戴着帽子,手握着拐杖到矿场巡视,当我看到三个年约十一岁的孩子,吃力地推着一台装满煤矿的推车时,我终于了解为何这个社会会如此的动荡不安、抗议连连了。(「场主日记」:作业全文,302、男生);又如:

    我是一个十九世纪的资本家,今天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参加舞会,交了许多朋友。我的家住在城市外的郊区,因为我最近刚搬家,所以有点不太习惯。不过,这里的风景真好,而且还有鸟儿每天叫我起床呢!这里的生活真好,搬来这里真是对极了!(作业全文,303、女生)

这类作业的内容,由于表现为内容简要、情景单一,显现学生应用、组织数据的能力,联想、创新意识与历史想象等能力,并未完全开展。这类作业的学生,一部份是学习心态不积极、草草应付,另一部份大约是各方面综合能力,都有待更多的培养与发展。

    以上所述,是学生作业内容美中不足之处。表现为这几种水平类型的作业,大约占三分之一。这三分之一类型的作业内容,若与学生所搜集、所呈现的资料合观,意义稍有不同;而且,还大都看得出学生努力尝试练习的痕迹。也许是初次练习,当然,也有少数胡涂或不完全理解题目要求,以致表现历史想象欠缺深入、复杂,甚或出现不符活动要求的情况。

5.符合「搜集历史数据」、「据以进行历史想象」两个具体的活动要求。其实,大部份学生的作业内容,都能符合上述两个具体的活动要求。举例展示如下:

              1862.11.17 晴天

我是大庄园主的女儿,因战争而来到亚特兰大避难。第一天来到亚特兰大觉得这里真是避难的好地方,但心中不禁担心起父亲。因为北军炮舰在海上的封锁越来越紧,父亲庄园里用来换取钱的棉花就无法销往英国市场,那么那些堆在库房里的棉花,不就成了废物?

不过,在亚特兰大我就可以放心的生活了。在这个烽火不断的时期,能找到一个地方安顿一段时间,已经是非常不简单了,况且附近的生活供需也是非常方便,实在是不需担心了。(「逃难日记」:作业全文,303、女生。又按:在作业说明时,也允许以美洲为背景);又如:

因工业革命的缘故,经济越来起繁荣,贫富差距大,有人在房子中吃得太饱而正呼呼大睡,门外却有因太冷太饿而饿死在路旁的小童工。此类之事,时有所闻。以下,是法国贵妇们的一段对话。

地点:港口

蕾萌:「好久不见!真是的,去英国一去就是三个月,也没消息。」

米娜:「没办法啊!我父亲太想我了,爱女心切嘛!嘿,你瞧,这帽子是英国现在最流行的款式,还有这套红色洋装,是我爸最新的产品喔!另外他还给了我好多印度的、中国的宝玉、衣服、手饰、佛像呢!」

瑞雪:「好好喔!真希望我也有一个英国纺织业之冠的爸爸!」

米娜:「少来了,你爸不也是个大银行的老板吗?不说了,走吧!好久没去红磨坊看看了,不知道拉古鲁和珍‧雅维尔的独秀还在吗?那真是超赞的说。」

地点:红磨坊

米娜:「这里还是一样热闹,啊!刚好是康康舞耶!每次看都是那么精采。」(节录作业二分之一,304、女生);又如:

昂斯:真惨啊!我们这些工人的命真不值钱,我好几个老朋友都死在矿灾里,不然就是承受不了强大的经济压力而过劳死了。

恩克:你觉得马克思的理论怎么样啊?要赢得社会主义的美好社会,不是靠资本家的薪水,而是靠我们人工自己的努力,一旦我们团结起来,一定也可以让整个社会迈向共产的未来呢!

昂斯:这么说来是要搞革命啰?像是美国和法国革命那样吗?

恩克:不是很清楚耶!不过据说马克思和社会主义者知识分子,已经建立一个国际工人协会。他们不但到各个工厂宣传、拉引新份子,更发动了好几次的大型罢工行动,好多资本主义者都恨他们恨得牙痒痒的。

伯坦:你们在聊革命啊?其实我倒觉得社会主义者应该「为更好的未来少工作一些,为更好的现在多工作一些」。换句话说,就是通过渐进主义的改革手段来获得直接利益,而不是通过革命为社会主义而奋斗,毕竟革命的死伤太惨重了。(「英国伦敦一个矿区内」:节录作业二分之一,304、女生)

当然,学生个别所表现历史想象的合理性,以及因各种综合能力的差异,所展现的写作内容与水平,有着程度高低与内容优劣的差别。而少数表现特别突出的作业,甚至让我们看到,学生是如何应用数据、理解时代,以及,在练习写作时思考的过程与方法。例如:

克莱儿的父亲潼恩先生是十九世纪的资本家(注1),因此她的家庭经济状况在当时是很不错的。潼恩先生总是对克莱儿说:「你要好好用功读书,将来才会有一番成就。瞧瞧那些浪漫主义(注2)思想的人,说什么太早让小孩受教育是揠苗助长!我看啊,他们的小孩以后就像街头的那些小流氓(注3)一样没出息!」

    不过,潼恩先生可能不知道,克莱儿结交了许多父亲所谓的「小流氓」的朋友。克莱儿对他们伸出友谊的手,他们也接纳克莱儿。因为有他们,克莱儿才知道,他们是因为迫于生计才说谎、偷窃、抢劫,他们的父母就是被像潼恩先生这种资本家压榨。其它还有比他们更穷苦的人——连工作都没有,因为工业革命,为了降低成本,资本家利用机器取代人力,导致许多人失业。数年后,随着工人阶级抬头(注4),街头时常有抗争活动,而潼恩一家也成为工人们的目标。克莱儿随着父亲逃亡,但在途中不幸病死……。

 

 

 

注1:资本主义是近世欧洲各国政府,为了富国强兵而重商的一种经济政策,基本理念是强调金银的累积与贸易的竞争。

注2:信奉浪漫主义的人士相信,过早迈入符号抽象世界,对孩子只是有弊无利。浪漫派的人往往有种自命清高的心理,他们很不齿属于同一阶级水平的其它父母为大家制造竞争的压力,「悖逆」他们所编织的「快乐儿童嬉戏图」。

注3:当时的伦敦街头出现很多贫儿,他们肮脏、褴褛、污秽、行乞、偷拐抢骗,成为社会上的麻烦制造机。青少年犯罪,更是1850年代伦敦人很头痛的社会问题。

注4:劳工问题:失业、职业病、薪资问题、保险等等。

     劳工抗争:工人运动→组织工会。

     抗争方式:破坏机器→罢工(最常用、最好用、最直接)→投入民主运动。(作业全文,302、女生);又如:

1879年5月25日

今天还是像往常一样早起,在铺着白色桌巾的餐桌上吃早餐,手中拿着新买的瓷杯喝咖啡,享受早餐时光。接下来是上钢琴课,老师教我弹几首曲子。

夏日正午最适合出去野餐了!今天朋友们特别举办了午宴,邀请我到塞纳-马恩省河上的馥内斯餐厅用餐呢!里面有美酒佳肴堆起的小山:葡萄酒、红酒、水果、起司……真是让我饱餐一顿!下午我约了朋友到公园晒太阳,喝下午茶,谁知道!公园里人山人海,许多妇女撑着伞,戴着时下最流行的圆帽;绅士们戴着高帽,手拄拐杖,牵着在旁的淑女呢!

接下来要到百货公司采购日常用品……吃完晚饭后,准备搭火车到蒙马特欣赏〝费尔南多马戏团〞的巡回表演,是最受欢迎的表演节目!当然,我们看得很尽兴!今天似乎又比昨天要来得精彩!

※在我眼中的十九世纪的历史

瓷杯:欧洲盛行的器皿,常在19世纪画作中看到。

钢琴课:19世纪中叶,人们已不会让孩子为了生计,早早工作了;而希望孩子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所以他们不只读书,甚至要学才艺。

喝下午茶:19世纪欧洲城市居民,生活较富裕,有较多闲暇时间。

伞、圆帽、高帽、拐杖:19世纪欧洲流行服饰,较为华丽。

女士优先:相较于东方「重男轻女」的观念,19世纪欧洲到现在,女权较高。

百货公司:19世纪中叶成立百货公司,大多位于市中心,里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物品。

马戏团:是19世纪流行的表演节目,还有红磨坊、康康舞……。

蒸气火车:18世纪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蒸气火车、蒸汽船成为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城市Lady的日记」作业全文,301、女生)

 

 

 

三、问卷反映与思考

问卷题目的设计,是想要了解关于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以及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体验观感。

第一题,问练习作业所需时间。30分钟以内者14人;30~60分钟者39人;60~90分钟者38人。没有勾选或勾选「其它」却又未说明花费时间的人数不少,大概是不记得花了多少时间;也有回答「找了好久的资料」、「因为有些是从英文网站找到的,需要长时间的看看,加上打字,不只2、3小时耶」,其中「一个下午加晚上」是所看到花费最多时间的回答。从问卷反映来看,半数以上的学生,在90分钟之内可以完成作业;超过二、三小时者,主要原因是搜集查阅资料费时过多。

第二题,概略地问学生对于这道历史课后作业的感觉。勾选很有趣味者17人,有点趣味者80人;勾选很有收获者30人,有点收获者62人;勾选浪费时间者1人,勾选无聊者1人。至于第四题则是想要知道,这道历史课后作业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究竟是对哪一部份感觉兴趣或收获。从反映来看(可复选),对「老师发的参考数据」感觉兴趣或收获者71人;对「搜集数据、阅读数据到构思、写作的过程与体验」感觉兴趣或收获者65人;对「书面报告完成时的成就感」感觉兴趣或收获者67人;对「各班『菁华篇』优秀作品的交流传阅、观摩学习」感觉兴趣或收获者76人;勾选「没感觉」者2人;勾选「以上皆非,都很无聊」者2人。合观这两部分,可以明显看出,绝大多数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在欧洲的日子」教学流程的某些阶段,对他们是有趣而且有收获的学习经验。

第三题,问「如果觉得困难,是哪一方面觉得困难?如果都没有,请略过直接作答下题(可复选)」。认为「升学压力,找数据、写报告耽误读书时间」者11人;认为「不知道哪里有适合参考的数据」者65人;认为「『探究过去、模拟角色』超出我的理解能力」者5人;勾选「其它困难」者5人。其中,勾选「不知道哪里有适合参考的数据」者65人,等于约占55﹪的学生,对搜寻适合的资料,感到某种程度的困难。这样的情况,特别引发我们高度的关注。这样的反映,应该如何解释?若设计类似的作业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一方面显示,学生习惯于固定答案的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精神有待培养;同时,暴露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偏狭薄弱。另一方面,设计类似的作业时,需要再思考的,应该是教师角色的定位、活动过程涉入的程度;需要再检讨、考虑的,应该是作业实施的时机,以及,教学资源像是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学校图书馆条件等等。

第五题,请学生反映(1)阅读资料后如何构思?为什么会选择模拟这个角色?(2)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思考、写作?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些问题,主要想知道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过程,可以说是这份问卷的重点所在。

第(1)题的重点是想知道,学生选择模拟某个角色或体验某个主题的理由。透过问卷内容的整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动机或理由,大概有三类:

第一、写作内容与其接触的数据内容密切相关。例如:「因为查到的资料,都在说当时平民生活很苦」、「刚好看到关于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下,儿童悲惨生活的介绍,就决定要这样写」、「因为参考的数据是旅游介绍,所以就扮演一个旅行者」、「配合图片上的内容来仿真当时的角色,因为和图片一起写,会让人比较好理解」,所反映的,大概都是相同的意思。又如:「看完数据后想表现出贫富差距的现象」、「为什么选择矿工当模拟角色,是因为……实在是想为他们抱不平啊」、「看完数据,觉得和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最有关系的,应该是工人,而且工人都受比较多委屈」。上述这两种类型的反映最多。从这些学生所反映的内容显示,参考数据,是学生选择仿真某个角色或体验某个主题的灵感来源,或者,在阅读、观察数据后内心有所感应,于是决定作为写作对象,发而为文。其实都在说明,写作内容与其接触的资料内容,普遍密切相关。

第二、连结旧经验涌现出新的灵感。例如:「融入生活当中,因为生活和我们息息相关」、「大部分的想法都来自小说,我想小说大概是最类似我们作业的了」、「不久前才看到这类型的电影(按:电影『红磨坊』)……然后,就构思好了」、「我曾看过『块肉余生记』的电影,……所以有真实的让我去参考,比较好想象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小童工」、「因为电影改自小说,我就把它再改一次。(按:电影『怒海争锋』)……因为故事讲的是十九世纪初,以舰上生活、作息为背景的故事,便决定扮演『见习官』的角色」、「以书中曾出现的事情或物品为灵感,这样思考比较能聚焦(按:书名《飘》)」等。不论是小说或电影,这一类型,都是生活的旧经验被提取,衍生出新的想法。

第三、投射自己、融入写作内容。例如:「我模拟的是画家,因为我对素描有兴趣」、「我本身是女生,所以想当当看男生;也觉得自己生活很快乐、幸运,希望从中体会穷人生活的辛苦」、「因为一直当穷人不好玩,所以换成有钱人」、「我是以一个小孩来看那个时代。当小孩看到自己的父亲,一天到晚一直在工作,一定有很多疑问」,这些反映,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生活的缩影、内心的投射;也有藉此作业抒发,纵情想象一番的,例如:「因为不想让主角过着悲惨的生活(笑),所以使她成为一个富家千金」、「想象自己是十九世纪欧洲的有钱人,城市Lady,体验一天『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闲情逸致的生活」,甚至,「只是直觉这角色不错,就算是给自己一个挑战吧」。

 

 

 

 

第(2)题的重点,是想知道学生思考、写作的过程与方法。经由整理问卷内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运思过程或方法,大概有两类:

第一、依据老师发的参考数据内容和范例。例如:「因为看了参考数据的内容和范例」、「应用老师给的文章内容,找一个比较好模拟的角色」,或者,像是「我是将数据某些重点串联起来的,并设身处地的想象那个时候人们所过的生活」、「我是先找好数据才仿真角色,配合找到的题材去模拟」,问卷内容中,有相当多这样思考模式的反映;也有再请教同学亲友,提供参酌意见的,例如:「与同学充分的讨论后,自己再思考一下、上网看一看」、「我是参考老师发的范例,配合我找到的数据写成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写这种作业,所以不知如何下手,不过,在参看同学的作业,和家人讨论后渐渐完成。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个很特别的作业」、「当时找出的书面数据很多,且含有不少艰涩的内容。我首先请教姊姊、朋友,请他们给我一些初始的想法,并选择以对话方式呈现,经过几次修改,报告便成型了」。

第二、独立而且有意识地运用思考的方法与步骤。例如:「1.首先,把数据分类,把需要的挑出来;2.把数据熟读,记下重点;3.把自己融入数据,就可以开始写作啦!条理分明会比较有效率」,这位学生,对于思考的方法与步骤,应该有着相当清楚的意识。还有像是,「先从阅读过的数据中画重点、作上记号,接着上网搜寻相关资料。并把老师发的数据中的一些事情、场景、内容作类似的思考,另外发展一个主题」、「利用家中美术书籍,从画作中体会画中人物的想法,更可找出十九世纪欧洲人们生活的线索」,能够这样独立运思的学生,还不算少数;另外,从学生所表达的心路历程,例如:「在构思的过程中,可能是太注重年代背景的限制,所以人物的个性并未表现得很鲜明,对话感觉很僵硬(因为有些专有名词不能出错,所以牺牲了对话的趣味度)」、「其实看完资料时,脑筋顿时一片空白,……然而,再反复看了几遍后,我想,应该先找图片、再看年代,找寻十九世纪发生什么事,再把自己纳入年代之中」,也可看出运思的脉络。

第六题,是广泛搜集与这个作业、历史课或历史教师相关的「其它意见」。学生的反映相当热烈。这些回馈,不论是针对这次的作业、历史课或历史教师本身,都可供我日后教学时参酌,都饶富意义。不过,在本文中,则只针对与这个作业有关的反映意见,归纳讨论如下:

第一类,少数学生觉得困难,例如:「呃~这种作业……一次就够了^^ooo」、

「老师,请不要再出那么困难的作业了啦」。有些同学则反映了具体的难点或实施的建议,例如:「可以简单一些,更好」、「希望老师以后可以出简单一点的题目。因为一开始,我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查数据,也不知道该查什么东西」、「其实一开始没什么头绪,甚至有些不知道要干嘛!不过,请教了同学之后,有比较了解」、「希望老师可以再给一些数据,例如:大约在哪个网站」、「希望下次出的作业,能更容易搜寻到相关网页」、「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参考数据供参考」、「若老师有更多参考数据,或更详细的制作方式,我们写作报告会更流畅」;还有,「如果分组讨论,可能会比较好吧!人多一些有更多创新想法和意见」。

第二类,少数几个学生觉得,不应该在三年级练习这样的作业,例如:「我觉得这种作业,应该在一年级给我们『怡情养性』用的吧!在三年级用这种作业,好像有点不妥吧!虽然是不错啦」、「这样的作业,在二年级做更好」、「我觉得应该在国一或国二做这种作业,毕竟学测快到,有课业压力。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次的活动蛮不错的」,从反映来看,觉得这个作业还不错,只是不想在国三课业压力下,多花时间。不过,有一个学生则表达了相反的看法,认为「如果多一点这种作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但大部分的同学和家长,都把注意放在学测上,太狭隘了。希望以后升学制度有所改变……老师可以让学弟妹多参与这种报告,让他们上高中可以更轻松」。

 

第三类,表达对这个教学活动的认同。例如:「Good」、「觉得出的作业很好」、、「太完美了」、「很支持老师」。至于认同支持的理由,大约是:「老师的构思很好」、「可以学更多」、「能够任意想象,很好哦」、「这次作业老师出得很鲜活,因为我们很少有机会去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应用想象力,激发我们思考,还可以彼此交流、欣赏别人的作品,感觉很不错」、「这次的题材很好玩、很有趣,感老师」、「谢谢老师给我一个特别的experience」。提出进一步建议的,则有:「希望能再有机会做这类作业」、「为了学弟妹,请务必多出这一类的作业」、「剧情编好以后,以话剧方式呈现,使印象更深刻」、「如果往后还要出这种作业给学弟妹,可以用话剧方式演出,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四类,综合意见。例如:「一点点麻烦,但很有趣」、「老师你下次不要那么早收啦」、「我其实对于这种可以亲自体验、仿真角色的作业很喜欢,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只是查数据有点累」、「老实说,中国史时就该做这个了。我想回中国古代去!不然,日本也可以」、「在国中的生涯里,做了一些历史作业,经历许多的磨练,越来越会做报告了。且在制作的过程,也学到了很多很多…..谢谢老师」、「希望老师继续努力,再培育一些比我们强的学弟、妹们。也盼望老师永保活力,让别人知道历史的魅力」、「做得很好,值得鼓励。符合老师常说:『请将你最美好的青春,留一点点给历史』这句话」。

 

 

 

 

结语

「探究过去,模拟角色:《我在欧洲的日子》」,是一道开放性、范围广泛,带有研究性质的题目,所以,没有固定仿真对象、没有一定的写作内容。

由于开放性、范围广泛,学生吸收知识的管道多元,使得作业内容也呈现多样性。事实上,在面对学生主题不同、角色各异的作业内容时,我的第一个切身体验是,自己知识能力受到挑战。因此,教师自身的知识系统,也需要不时地更新、精进,才能应付类似的作业;另外,有别于强调历史知识传授的教学,教师的角色与定位、教学的观念与方式,相应的,也应该进行思考与调整。

由于「探究过去」、「模拟角色」的研究性质,学生必须自主学习,而且,可以直接体验。在设计上,「搜集历史数据」、「据以进行历史想象」,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虽然,在问卷反映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对搜寻适合的资料,感到某种程度的困难,但我们认为教师尽可以提供方法,却不必急着给答案。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利于获取历史知识方法的学习与培养。

最后,《我在欧洲的日子》这样的作业,是学生喜欢而且感受成功喜悦的教学活动。从作业内容与问卷反映,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因为没有固定仿真对象、没有一定写作的内容,学生反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观察学生的作业,令人尤其感觉可贵的,正是学生透过不同角色、不同主题、不同文字类型,甚至程度各异的作业内容,向我们所展示活跃而个别化的内心世界,所表现活泼的创意,以及所展现的各项清新可喜的潜能。(本文作者任教于桃园县立八德国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