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罗洪钦:历史漫画教学例
罗洪钦:《甲午中日战争
林永钦:我在欧洲的日子
罗洪钦:《第二次鸦片战
罗洪钦:《第一次鸦片战
罗洪钦:《鸦片战争影响
罗洪钦:《太平天国运动
罗洪钦:《国民革命运动
罗洪钦:新文化运动
罗洪钦:五四爱国运动
最新热门    
 
林永钦:台湾高中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与评量命题

时间:2009-10-18 17:09:06  来源:林永钦
 

台湾高中戊戌变法教学设计与评量命题

 

林永钦 张晓芬 王秋兰

  

每一堂历史课,都有也都应达成其教学目标,而如何达到这堂课在知识、能力、情意等方面的目标,并附加教学效果,确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而如果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精进或提升来着手,应该是可行而且有效的着力点。

  

所以,本单元「戊戌变法」的教学设计,不是依据现行或新编历史教科书,而是以学生在「戊戌变法」单元主题中,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为基础来拟定课程大纲的。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教师讲述、问题讨论与数据阅读法。本单元主题「戊戌变法」时期的历史,有些部分是非常富有故事性与戏剧张力的,对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多讲述几个故事,让学生「神入」当时情境中,呈显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历史图像,体会变法迫切、蓬勃的时代气氛;另外,教师可以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数据(可含故事),或者由教师自行语译、改写,编制成辅讲教材,交付阅读,随课堂问题的提出,请学生表示看法、进行讨论。透过历史故事、数据阅读,以及之后教师针对故事或数据、所设计问题的提问与讨论。一方面是要向学生传达历史概念,一方面是藉以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要之,都在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留下印象。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设计课后的模拟历史剧。必须声明的是,这项活动还只是未经实验、值得尝试的教学设计。由于考虑学生能力与教学效果,方式是由教师提供剧本,指导安排学生在课后演出。希望藉由剧中主题,谭嗣同与梁启超的故事,一方面实验另类教学方法、活络课堂气氛,一方面藉人物精神获得一些历史的感动。

 

  最后,就教学与命题关系而言,教学内容中重点之所在,即试题命制之所在;本文命题与评量部分的题目,就是针对本单元:维新思想、戊戌变法背景与内容,以及戊戌政变三个要项的举例。

贰、「戊戌变法」课程大纲

 

一、广义的「维新运动」

 导引:「维新」是什么意思?

 早期维新思想

 对时代的再认识

  〈资料一〉问题与讨论:梁启超批评的对象?提出了什么因应改革主张?有着什么意义?

 

二、戊戌变法

 康、梁与公交车上书

  〈资料二〉康有为小传、梁启超小传

 光绪皇帝决心变法

  〈资料三〉问题与讨论:判断守旧派、维新派代表?各自坚持什么主张?光绪意向?

 百日新政

 

 

三、戊戌政变

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资料四〉问题与讨论:光绪诏令有利维新派?为什么、什么情况下达?背后的意义?串连数据能建立什么历史解释?

 杀捕维新人士

  〈资料五〉仿真历史剧:去留肝胆两昆仑

 

参、教学内容

 

一、广义的「维新运动」

广义的维新运动,是一个庞大的题目

 ,而且不是本课的主要重点。讲述第一小节「维新运动」时,只要让学生对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维新思想主张,有大概了解就可以了。更重要的反而是理解它所显示的意义

 

课堂教学的开始,不妨先问学生知不知道「维新」是什么意思──把旧法改成新法,作为「导引」;然后说明,虽然维新变法的思想在甲午战争以前就已萌芽,但是真正茁壮是在甲午战后,所以一般就以甲午战争以前推行的改革称为「自强运动」,甲午战后的则称为「维新运动」。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即将提到的几个类似的名词:本课所讲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却不能等同于维新运动,而是维新运动的一个环节、一个将维新思想付诸实际行动的例子。

 

1. 早期维新思想

维新运动的第一个重点,应该是向学生介绍甲午战前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但是,如果讲述维新代表人物与著作,不仅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费时费力,而且不能达成什么教学效果。不如换个方式来说,早期维新人物,大略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到过外国留学,或者生活在英国人统治下的香港,直接受到西方文明的洗礼后,开始形成早期维新思想;第二类,一向接受传统中国教育,在发表维新思想之前虽没到过外国,但借助翻译书籍或别的方式,间接地认识西方政教,渐生向慕;第三类,曾经参与自强运动,在实践中因为不满而分化出来,超出了洋务思想的范围。接着,请学生想一想,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读过若干西人著述,在身历目睹西方强盛或与西人交游中,因反省、不满、担忧中国的情势而发展出他们的议论,于是求新求变的思想,逐渐形成一种舆论或运动。

 

2. 对时代的再认识

  维新思想所提出的改革主张是讲述的第二个重点。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所(不同于自强运动)显示的意义;这里,挑选了一段梁启超的文字〈数据一〉,作为辅讲教材,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请学生阅读后,随即在课堂提问、讨论。

 

〈资料一〉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鎗耳、炮耳、船耳、机器耳。

(梁启超)

 

问题与讨论:阅读资料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是赞许还是批评呢?对象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呢?批评,是的;学生应该也能回答批评的对象是李鸿章等人所领导,偏重在军事、国防、外交方面的自强运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梁启超是本课戊戌变法、维新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梁的批评多少代表了维新派的思想,那么,他提出了什么因应改革主张呢?这些主张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呢?设计这些提问与讨论,用意是在启发学生一些简单的历史思维能力。借着教师的引导,设法让学生说出,梁启超所代表的维新派改革主张,不同于自强运动时期,视界范围扩大到民权、内治、国务等政治制度方面;它的意义在于维新派更懂得反省,中国的弱或西方的强,不是只有船炮枪械而已,表示对时代问题想得更深入、更周遍了。

 

 然后,再简单说明早期维新主张:在外交方面,他们力主维护国家主权,指陈以往所订条约之害;经济方面,一致强调振兴工商业,亦即发展社会经济;学术、教育的改革,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培养国家人才;最突出的则是政治革新主张,他们开始倡导涉及国体的民主或议会问题,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在方法上,这一时期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求变的用意是明显而殷切的。可以附带补充,早期维新思想的特色,只是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改革主张,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行动。

 

二、戊戌变法

酝酿了三十年的维新思想,之所以化为戊戌变法而见诸实施,是结合了时势需要和人为因素而成的。所以,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体会变法要求的迫切;其次,人为因素方面,领导者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其人,以及所制造扩散的舆论风潮,也是要让学生认识或体会的重点;还有,就是戊戌变法百日新政的内容了。因此,第二小节「戊戌变法」的教学,可以归纳为三项要点:康、梁与公交车上书、光绪皇帝决心变法、百日新政。

 

1. 康、梁与公交车上书

  甲午战争以前,维新变法的呼声还是很微弱的,只是少数维新思想家在提倡;可以先试问学生:为什么甲午战后维新思想有着蓬勃的发展呢?这个问题是要学生多想一想、联系旧课程,理解到甲午战争是一个关键。借着旧课程知识的联系,一方面是复习,一方面是引领学生体会民族危机加深的刺激──甲午之役。一向被视为蕞尔小国的日本,不仅是打败中国,还粉碎了他自强运动富国强兵的美梦;随着甲午战争硝烟的散灭,马关条约签订、势力范围划分、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危机日甚一日,变法维新的呼声也日高一日──神入变法在即的时代气氛。

  康、梁等人所领导的公交车上书,可以说是戊戌变法的序幕,其人其事,都是教学的重点所在。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领袖人物,他极早预感到中国面临的危机;在中法战争失败后,就曾上书光绪皇帝,要求变法、推行新政。1891年,他在广州创办了一所新式学堂──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学生,其中有梁启超等。教师应该在课堂介绍康、梁生平中有关维新事业的部分;或者找些现成材料稍加改写,制成小传,课前即可交由学生径行阅读。(参见〈资料二〉)

 

〈资料二.1〉

  康有为小传:康有为(1858~1927年),是广东南海县人。从幼年起,就接受传统儒家书籍的熏陶,有「圣人」的称号;后来他的老师朱次琦,特别注重启发他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经世学问。二十一岁的时候,他游历了香港和上海的公共租界,深受震动,觉得西方国家治理社会的办法很值得中国仿效;然后,他开始大量阅读翻译的外国书籍,对那些有改革倾向的主张特别感兴趣,产生了要改变现状的革新思想。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州,开设了一个取名「万木草堂」的学馆。他在讲学时,既讲儒学,也讲西学,参照欧美世界大势,旁征博引,比较论证。他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提问,随时解答。每当谈到中国内忧外患的命运时,便激动地慷慨悲歌,甚至涕泪纵横。万木草堂打破了传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方法,把求知和救国救民、改革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资料二.2〉

  梁启超小传:梁启超(1873~1929年),是广东新会县人。梁启超比康有为小十几岁,可是从小聪明好学,十五岁就中了举人,人们夸他是「神童」。他很赞成康有为的主张,慕名去拜访康有为。康有为说:「您是举人,我是秀才;您功名比我高,何必来屈就呢?」梁启超说:「先生虽然屈居秀才,学问可远在举人之上。我怎么不能拜师呢?」

  康有为见他心意诚恳,就问他读过什么书,他颇自得地说:「我从小熟读四书五经,还钻研过诗词文章。」没料到,康有为却摇摇头说:「你读的那些书,都是陈腐无用的东西。」接着,康有为谈起俄国和日本如何变法,使国家由弱变强;康有为讲的道理,梁启超从来没有听过,觉得眼界大开。从这以后,梁启超接受和发挥康有为的学说,很快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两个人决心为实现变法而奔走。

 

维新思想在康、梁师生领导,联合知识分子作大规模的请愿而掀起高潮;这是讲述公交车上书的用意。1895年,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得知了马关条约签订的内容后,极为悲愤。他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一千三百多名举人,上书光绪皇帝,要求清政府做三件事:迁都、拒绝议和、实行变法等。历史上称这次事件为「公交车上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以示礼遇,后来人们就用「公交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梁等是举人,这次上书就叫做「公交车上书」。)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的是,这次上书事件,虽然由于清廷内部守旧派的阻挠而没有成功,但影响却很大。为什么呢?因为这次知识分子的联合政治运动之后,维新变法的思想迅速地在全国各地发展。

 

接着,教师可以借着讲述各地学会、学堂、报馆等维新团体的出现,以及鼓吹变法、制造舆论的情况,让学生想一想,呈现一幅维新变法风潮蓬勃的历史图像。可以这样向学生描述:公交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来改名为「中外纪闻」),摘登中外新闻,介绍西学、西政,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他们还在北京组织「强学会」,集会演讲、印行书刊。从此各地的维新报刊和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到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所以上,由此也可见维新变法风气在全国各地蓬勃的情况。

 

 2. 光绪皇帝决心变法

  光绪皇帝的意向,是讲述戊戌变法经过的另一要点;前述变法风气已经在全国各地展开,那么,朝廷方面是怎么看待的呢?在介绍光绪皇帝之前,这个问题是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的。这里的教学,是撷取《康南海自编年谱》的一段文字〈数据三〉,因为已经语译、改写,加上内容富有故事趣味且不难理解,所以请学生在课前参阅,教师在课堂直接提出问题。

 

〈资料三〉

  1898年1月,光绪皇帝想传旨召见康有为。守旧派大臣却用「清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不能召见;皇上如果有所询问,可命大臣传话」作理由,极力阻挠康有为与光绪皇帝接触。

  于是,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传话、考问。出席考问的总理衙门大臣有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考问一开始,荣禄劈头就教训康有为说:「你老是变法呀,变法的,可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反驳说:「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的领土的。现在祖宗的领土都保不住了,死守祖宗之法还有什么用呢?制度总要应时而变的。就拿这总理衙门来说,祖宗的法里原是没有的。」荣禄气急呼呼,无言对答。

  李鸿章不等康有为把话说完,大声质问起来:「你说变法改制,难道连六部也要撤销,从前一切的法律制度都不要了吗?」康有为从容回答说:「现在的情况和从前不同了。从前的制度,不能适应今天的形势,就应该废除。……」李鸿章也张口结舌。翁同龢怕气氛太难堪了,改变话题问康有为变法所需款项如何筹措和变法的具体方案。康有为都回答得头头是道。第二天,翁同龢将经过情形及谈话内容详细奏报了光绪皇帝,并极力推荐康有为。

《康南海自编年谱》

 

问题与讨论:你能分辨〈资料三〉中那些人代表守旧派或维新派吗?守旧与维新派各自坚持什么主张呢?光绪皇帝的意向如何,你能说出吗?前两个问题都很简单,学生读了资料就能回答:荣禄、李鸿章是守旧派,康有为、翁同龢是维新派;守旧派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维新派则认为要「因时制宜」,为什么呢?因为时代变了,祖宗之法既不足以应付当前问题,所以维新派认为要变法改制。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说明,守旧派甚至声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大肆攻击和诬蔑维新派,并尝试引导学生理解,(戊戌)变法是有阻力的、(历史发展)不是那么简单的。

 

再来,教师理应介绍光绪皇帝,但生平宜简要:光绪帝名载湉,是慈禧太后的姨侄;他被选定继位时才四岁,实权掌握在太后之手。光绪皇帝成年以后,很想摆脱太后的束缚,而有一番作为。甲午战争时,他主张抵抗;战败以后,他买了许多西方的书籍和科学仪器,更有了奋发自强的志向。重点则在于光绪皇帝决心变法、心路转折的历程:光绪皇帝对康有为上书所痛陈,再不及时变法、国将不国的言词,深受震动;尤其对康有为撰写、进呈的《波兰分灭记》印象最深,在这本小册子里,康有为沈痛诉说了波兰遭到列强瓜分的原因。波兰亡国之痛的凄惨,使光绪皇帝感动得热泪盈眶,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

 

3.

  百日新政

  1898年6月11日(旧历戊戌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皇帝下「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6月16日,光绪皇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还是破例)召见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并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专管奏折之事。不久,又召见康的学生梁启超,赐他六品衔,主持办理大学堂和译书;还让维新派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进入军机处,参与变法。要向学生提醒的是,这些人的品秩都不高;但是,他们借助光绪皇帝的「上谕」,把变法运动推向了高潮。

  「百日维新」,一百零三天里,「上谕」一共下了一百一十多道;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这显示光绪皇帝变法的决心不小、也很急切。百日维新中新政诏令的内容和性质,可以归纳成四个要项:政治方面,撤销或合并无事可办的闲散衙门,裁减多余人员;提倡广开言路,准许自由办报纸、刊物,鼓励臣民上书议论时政等。经济方面,废除旗人由朝廷供养的特权;设立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改革财政,设立银行、编制国家财政预算;设立矿务铁路局,兴办邮局等。军事方面,裁减绿营兵将;用新式方法训练军队,改习洋枪、洋操;添置兵轮,扩建海军等。教育、文化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开办京师大学堂,普遍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学科,培养人才;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等。教师在讲述百日新政的内容时,宜着重在指出所「颁部的新法」是什么,「改革的旧制」又是什么的精神之所在。

 

三、戊戌政变

1.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百日新政以一百一十多道上谕为基础,看似洋洋洒洒,但新政内容能实际执行者,却非常有限。问问学生:为什么呢?从内容来看,它会不会遭到什么人反对或阻挠呢?第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纷歧、多面:才一百零三天,法令太多;康、梁等人官位不高,或光绪皇帝没有实权,大家爱理不理。第二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取消满人特权」及「废除八股」所引起的反对来回答。学生的答案只要是涉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就算有效,也都值得鼓励。(废除八股是变法的第一大事,引起的反对也最激烈;可以与命题部分的第二道题目互参,题中要点为张之洞所说。)

  由于新政措施,不但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党的利益,而且遭致了一切守旧势力的不满,所以,在中央和地方,许多官吏都在破坏和阻挠变法法令的贯彻执行,维新派遭到极大的阻力;阻力的首源,当然是守旧派「马首是瞻」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成竹在胸,着着部署,待机而动,是戊戌政变发生的关键。因此,第三小节「戊戌政变」教学,主要重点是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至于杀捕维新人士的过程,则是当作次要重点来处理。这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教学,是选取四道光绪皇帝的诏令,就其内容择要语译,制成讲义〈资料四〉,在课堂阅读后,由教师设计问题、请学生思考。〈资料四〉的问题设计,是希望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理解史料,并训练一些简单地利用史料来建立历史解释的能力;在知识内容上,借着〈资料四〉,也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留下印象。

 

 〈资料四〉

  以下是四道光绪皇帝的诏令──

   1898年6月11日,上谕:「定国是诏」。

   1898年6月15日,上谕:革除翁同龢户部尚书职务,开缺回籍。

   1898年6月15日,上谕:以后新授二品以上大臣,要到慈禧跟前谢恩。

   1898

 年6月15日,上谕: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问题与讨论:阅读资料后,首先问学生:百日维新在哪一天开始的呢?1898年6月11日,是的。第二个问题:〈数据四〉光绪皇帝的诏令内容是否有利于维新派、光绪帝本身,还是守旧派呢?为什么?这堂课前面的教学,已经提过翁同龢、荣禄;数据中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革除翁同龢职务,教他开缺回籍,一正一反的诏令,学生应该也能理解,是不利于维新派的;再加上二品以上新授职的大员,不是到光绪皇帝面前谢恩、批准,而是向慈禧谢恩,俨然「太后门生」,这样一来,不独对维新派不利,对光绪帝本身也是不利的。为什么呢?教师可以视学生回答情况,提示学生思考:翁同龢是什么人,属于哪一派呢?荣禄是什么人,又是属于哪一派呢?或者,教师可以补充说明,翁同龢是当时的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又是光绪皇帝的师傅,最为维新派所敬重和信任,可以说是新党中最重要的人物,革除了他的职务,是大大削弱维新变法势力的。荣禄是坚持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守旧派,而直隶总督一职则统帅北洋三军:包括当时董福祥的甘军、聂士诚的武毅军、袁世凯的新建军,多的一万几千人,少的也有七千人,合共数万人,是清政府军队中的精锐,驻守在首都北京及天津一带。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是光绪皇帝,你会下这样的命令吗?学生一定回答:不会。当然不会。第三个问题:那么,光绪皇帝为什么还要下这几道诏令呢?他可能是在什么情况底下下达的呢?背后显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出:光绪皇帝不得已、被逼的。被谁所逼呢?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这么做,表示什么呢?皇帝连自己师傅的顶戴都保不住,表示实权仍在慈禧太后手里。第四个问题:串连〈数据四〉,你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解释吗?虽然学生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做「历史解释」,但是这样能力的培养,应该值得尝试。可以向学生这样说,北洋三军既归荣禄统辖,京畿一带也就在旧党的控制之下了;慈禧太后用自己最亲信的荣禄,掌握了军权。然后请学生注意〈数据四〉中各道诏令的下达时间,找出其中的关联。百日维新开始于6月11日,仅仅过了四天,6月15日,光绪皇帝就被慈禧太后所逼,发布了几道对戊戌变法,同时也对自己非常不利的诏令。根据〈资料四〉所能建立的历史解释是:在百日维新一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旧党就做好了有朝一日发动政变的部署与准备了。

 

2.

  杀捕维新人士

  戊戌政变最后阶段,教学重点可侧重在新、旧两党的对立与紧张关系上,至于经过的内容则可简要:荣禄任职直隶总督不久,就把军队调到北京外围待命兵变。社会上并传言说,太后和荣禄要藉九月份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的机会,乘机将他废黜,另立新君。维新派在形势愈来愈危急的时刻,也深切感觉到他们已在旧党所部署的军事包围中,要摆脱是不容易的。这时可以请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呢?要怎么办呢?因为慈禧太后所主要依靠的,是荣禄所控制的北洋三军。于是光绪皇帝密诏康有为、谭嗣同商量对策。维新派势单力孤,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把希望孤注一掷地寄托在荣禄的部下袁世凯身上。这是因为袁世凯曾经参加强学会,维新派认为他应该会同情变法的关系。九月中旬,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他诛杀荣禄,保护光绪皇帝,对慈禧太后「兵谏」。不料,袁世凯表面上答应,第二天就去天津向荣禄告密。袁世凯为什么要「阳奉阴违」?你觉得他表现如何呢?教师也可以提出和学生稍加讨论。9月21日,慈禧太后先发制人,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第三度临朝听政。接着,她又做了两件事,惩治她的政敌,推翻新政。康有为、梁启超事先得到外人帮助,逃往英、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还有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被捕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政变发生后,新政措施除了保留京师大学堂外,其余全部都被取消,戊戌变法失败了。

本课「戊戌变法」的主要教学内容,讲述到这里可以告一段落。然而,戊戌变法最激动人心的场面,并不是变法的日日夜夜,而是维新人士在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所作的努力与牺牲。尤其,以谭嗣同的慷慨就义,最为特出。所以,本课的教学活动,是设计课后的模拟历史剧,由教师编写剧本〈资料五〉,教导学生、安排演出,目的在让学生加深印象,有所感动。

 

肆、教学活动设计:模拟历史剧

一、主题:谭嗣同与梁启超的故事

二、说明:

 

1.由学生分别饰演谭嗣同、梁启超、大刀王五、通臂猿胡七。主要安排成二幕:第一幕,谭嗣同与梁启超诀别;第二幕,王五、胡七劝逃不果。安排一位学生报幕、旁白;「楔子」与「尾声」只有报幕者的旁白和适当音乐,其用意是补道具、场景之不足,旁白者的语气宜富有感染力,藉以烘托时代与各幕场景气氛。

2.教师部分:提供剧本,指导、安排学生演出,并提醒学生不可占用太多读书时间;教

师要在表演之前就对演出情况有所了解,演出时能有效掌握教学活动效果。

 3.学生部分:表演者态度宜严肃、真诚,要注意角色身分、语气;观赏的学生也要认真对

待。

 

三、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资料五〉

楔子:〔旁白〕

  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青年谭嗣同由湖南溯江而下直达上海,畅游京师,准备拜谒康有为,将一腔热血洒给中国。正巧康有为有事回到广东,没有见着。谭嗣同和梁启超却风云际会地结为莫逆知交,日夜谈论着他们的维新大业。

  不料──。

 

第一幕:

〔旁白〕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出谭嗣同和梁启超忧愁的面容。

  梁启超无奈地说:「听说皇上已经被太后软禁了……。」谭嗣同听了,心里像刀扎一样地难受。「嗣同,还是一起走吧!」梁启超接着劝他。

  「我已经说过,以前想救皇上,已无可救;现在要救南海先生,也莫可奈何。我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而已。你不必再劝我。」谭嗣同从容地说。

  「天下兴亡,知其不可而为之;留得青山在……。」梁启超还想说动他。谭嗣同以手势打住梁启超的话,并说:「没有逃命的人,维新大业无以为继;没有留下的人,皇上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两件大事,任重道远,我和你勉力分任。」

  二人眼神坚定、凄然抱拳相别。

 

第二幕:

〔旁白〕

 深夜。大刀王五和通臂猿胡七趁着夜色、翻墙潜入谭嗣同的书斋。

  「我不懂,慈禧这婆娘一定不会放过你,你怎么不走?」王五气愤愤地说:「这臭婆娘!」他挥舞着虎虎生风的大刀。

  谭嗣同说:「各国变法都要流血。今天中国还没有为变法流血的人,这是国势不振的原因。我谭嗣同愿意做第一个这样的人!」

  「凭我们两人的功夫,加上我们以死相护的决心,你绝对可以逃得掉。」胡七握紧双拳说:「先避避风头再作打算吧!」

  谭嗣同坚决的摇头。

〔旁白〕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谭嗣同被捕。他在狱中意气自若,整日绕室而行,拾取地上炭屑,就粉墙作书。留下这一首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尾声:〔旁白〕

  八月十三日,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刑场慷慨就义。谭嗣同如自己所愿地「死得其所」;当年,他才三十三岁。

  梁启超则乘大岛舰东渡。他的〈去国行〉说:「呜呼!……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遂在日本办报,为苦难的中国继续请命。

  戊戌变法失败了。

逃走的和留下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肝胆相照,像昆仑山一样巍峨高大。

 

伍、命题与评量

一、判断下列论述的基本思想属于哪一派的主张?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守旧派 D革命派。

  (  )祖宗之法不可变。

  (  )饬各疆臣……调集兵船,购利器,筑炮台。

  (  )扫除数千年种种之专制政体,脱去数千年种种之奴隶性质。

  (  )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说明:本题为理解史料题,在测量并测验学生对清末各阶段重要史实的理解能力,若能记得重要的史实,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

 

二、在一次变法后,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阅读上述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  )文中的「变法」是指什么?A自强运动     B护法运动C百日维新D

 立宪运动。

  (  )文中的「国难严重」最有可能是指?A割让台湾B签订不平等条约C瓜分危机 D巨额赔款。

  (  )「提倡实学」特别是指?A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B培养农工商业人才C购置军舰成立海军D选派学生出国留学。

  (  )「带头领导」的这个洋奴汉奸应指何人?A康有为B李鸿章C袁世凯D段祺瑞。

说明:本题是资料阅读题,主要是测量学生分析、推证、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百日新政内容、以及戊戌变法整体的理解,学生必须在「废八股、提倡实学」是百日新政重要内容的知识基础上,推证、综合戊戌变法相关知识回答此题。

 

 三、清代有位皇帝下了一道密诏:「朕思考时局艰难,不变法不足以救中国,不去守旧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则不能变法,但是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劝谏,太后更生气。现在朕位几乎不保。你们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应妥当秘密筹划,设法相救。」请据此和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  )下这道密诏的是清代那一位皇帝?

 A同治 B道光C光绪D咸丰。

  (  )密诏中的「变法」是指什么?

 A自强运动B百日维新C立宪运动D辛亥

革命。

  (  )「皇太后」是指何人呢?

说明:本题为史料分析题,主要是测量学生分析、推证、综合历史知识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戊戌变法、政变、情势的了解。如果了解,则可从题中「康有为……」等人名推出正确答案;此外亦可藉此密诏,使学生对戊戌政变的印象更为深刻。

 

四、下列各项表述,何者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措施?A

 广开言路鼓励臣民上书议政B五大臣出国考察准备立宪C设同文馆培养翻译外交人才D讲求洋务并废除科举制度。

  说明:本题是基础历史知识题,只能测知学生简单的记忆、理解能力。

五、清末戊戌变法,是将维新思想化为实际行动,其重要原因有哪些?A中法战争后丧失越南属地B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危机C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D慈禧太后赞成光绪皇帝进行政治改革。

说明:本题是要测量学生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戊戌变法发生原因的了解。

 

六、下列事件: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甲午战争D公交车上书,若按时间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说明:本题在测量学生理解历史线索的能力,并测验学生对戊戌变法因果关系的了解。

 

 参考书目

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梁启超,〈谭嗣同传〉。

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台北:里仁出版社。

 王 栻,《维新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陈晓林,《青青子衿》,台北:时报出版社。

 《清朝史话》,台北:木铎出版社。

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台北:远流出版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