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设计 >> 正文
张小华:唐诗反映的唐朝
顾忠华:再谈历史教学中
顾忠华:从2006年高考作
钟祖华:悬念设置在历史
唐少华:创造性思维与历
钮昕华:历史学习中的必
逝水年华:再谈历史教学
张志华:“演绎法”在新
彭兴华:教学叙事反思
殷松华:捕捉课堂“星火
最新热门    
 
郭福华:高中历史选修课《中国文化史》教学设计

时间:2009-10-18 17:09:19  来源:郭福华
 

高中历史选修课教学《中国文化史》专题15

文学·个性·时代》教学设计

 

 

[引言]

 

高中文化史选修课教学内容可以由四个部分组成。[材料导读]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阅读材料转化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理解材料。这仅仅是教学的基础,不是全部。[知识拓展]一方面,联系语文学科的文学作品,利用迁移规律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补充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理论提升]适当增加与教材有关的文学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理论,研读教材,探究历史上的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规律。[课题研究]在上述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一个课题进行初步研究。这是教学的归宿。

 

[材料导读]

 

为什么采用问题教学?

1、  从教学论角度看,问题是学习的心脏。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问”是前提,是“本”,而“答”是结果,是“末”。李政道也指出:“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自己会不会提出正确的问题。”又说:“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因此完整的学习应包括学“问”与学“答”两个方面。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并围绕着某个问题展开。一个人一旦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解决它的欲望,就能够更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提高对无关信息的抗干扰能力。问题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选择性,对持续进行有目标的思维、探索活动形式具有显著的激励功能,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至少没有积极的专注的思维。问题对思维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对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思维的点火、起动,到定向、展开,直到成果的获得与否,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从认识论、方法论角度看,问题是思维的路标。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知识的增长:理论和问题》一文中指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应该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提出问题(猜想)是探索活动中的关键环节。

4、  从历史角度看,问题是历史发展的间接动力。

 

材料1  文学各体的发展

1、            什么是文学?古今文学的概念、范围有何异同?

2、            概述我国古代诗、赋、文、词、曲、小说等文体的形成、发展及其源流关系。

①《诗经》和“楚辞”文体上有和差异?什么是乐府诗、五言诗、七言诗、今体诗、古体诗、格律诗、绝句?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②汉赋有何特点?

③骈文有何特点?说说唐宋古文运动产生的背景、内容及代表作家。

④结合宋代社会发展,说明宋词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⑤古代戏曲是怎样产生、发展的?

⑥“小说”的含义古今有何异同?

材料2  文学的尚善与乐观精神

1、            为什么说中国文学具有尚善的精神?其内涵是什么?请以屈原、陶渊明、李白的文学创作为例具体说明之。

2、            中国文学为什么会具有乐观的精神?其内涵是什么?请从作家(陶渊明、杜甫、苏轼)和体裁(诗歌、戏曲、小说)两方面具体说明之。

材料3   文学集团、流派及文学思潮

1、            什么是文学集团?请以“三曹七子”和“初唐四杰”为例说明文学集团的活动对文学发展的作用。

2、            什么是文学流派?江西诗派和桐城派的文学主张各是什么?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

3、            什么是文学思潮?为什么会形成五四文学思潮?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后来是怎样分流的?

4、  文学集团、流派、思潮与所在的时代是什么关系?三者对文学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材料4    文学的辨体与破体

1、            什么是文学创作的辨体?请以诗文词为例说明辨体的重要性。

2、            什么是文学创作的破体?请以赋记词为例说明破体的必要性。

3、            简述文学辨体与破体之间的关系。

小结: 《文学·个性·时代》

         “文学”   形式---语言  表现手法   结构   体裁(材料1文体) 

内容---题材   主题(材料2尚善乐观精神)

         “个性”   材料2尚善乐观精神    材料4破体         

“时代”  材料3文学集团流派思潮    材料4辨体

 

 

[知识拓展]

 

 

1、中国文学具有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例如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三则最著名的古代神话中,女娲、后羿和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们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夸父连日”、“精卫填海”等故事也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古代的英雄崇拜其实是先民们对自身力量的崇拜,因为神话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箭垛式的人物,是先民们对自身集体力量的艺术加工。所以在古代神话中产生了有巢氏、除人氏、神农氏等人物,他们分别发明了筑室居住、钻术取火及农业生产。而黄帝及其周围的传说人物更被看作中国古代各种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的发明者(如螺祖发明蚕桑,仓颔造字等)。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己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神话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间,他们的主要事迹是除害安民、发明创造,实即人类早期生产活动的艺术夸张。因此,中国的上古神话或多或少具有信文化的倾向,许多神话人物一直被看作真实的历史人物在神话传说中的投影。可见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正是中国上古神话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在整个中国文学中,无论是抒情文学还是叙事文学,中国的作家总是把目光对准着人间而不是天国。他们关注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悲欢离合而不是属于彼岸的天堂地狱。宗教观念在中国文学中的反映是极其淡薄的,即使在佛、道二教兴盛之后,它们对文学的影响也主要体现为作家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而没有造成文学主题偏离现世的转移。例如在唐诗中,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人生,且不说沤歌边塞题材的高适、岑参和关心民间疾苦的白居易、元镇,即使是喜爱刻划鬼神世界的李贺,其实也以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反衬着对美好人间的向往。又如明清的著名小说都以社会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即使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也不例外。孙悟空蔑视天庭的统治秩序,即使失败后仍保持着傲骨,对佛祖菩萨也敢嘲弄椰榆。《西游记》寄托了人民反抗社会邪恶势力的理想。因为那些妖魔全都贪婪凶狠,残害百姓,有的还与天上神佛沾亲带故,显然是人间邪恶势力的象征。                   

2、中国文学具有“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

中国文学家大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作家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的共同心态。在这种背景下,以诗文为教化手段的文学功用观成为古代最重要的文学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积极提倡诗教,企图以文学作为推行教化的有力工具。其他诸子的观点虽然势若水火,但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也都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设计,同样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可以说,先秦诸子的“文”都是为其“道”服务的,“文”只是手段。“道”才是目的。这种传统后来被唐宋古文家表述为“文以载道” 或“文以贯道”,不但成为历代散文的共同准则,而且成为整个中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文以载道”的思想对中国文学有正、负两面的深刻影响。首先,这种思想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为文学注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使作家重视国家、人民的群体利益,即使在纯属个人抒情的作品中也时刻不忘积极有为的人生追求。例如在唐代诗人中,杜甫篙目时艰,忧国忧民,对儒家仁政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成为杜诗的核心内容。即使是浪迹五岳、神游九枚的李白,也在诗中强烈地表达了追求功名事业,要在外部事功的建树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而且明确地以孔子作《春秋》为自己的文学事业的典范。至于唐宋古文运动的巨大成就,更是在“文以载道”思想的直接指导下取得的创作实绩。其次,“文以载道”的思想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使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政治的附庸,从而削弱了其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这种消极的影响不但体现在士大夫的诗文作品中,而且体现在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中。例如元杂剧虽然高扬了针对黑暗势力的反抗精神,歌颂了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民主思想,但它往往以道德判断作为审美判断的核心价值参数,而且这种道德判断中常混杂着封建伦理说教的糟粕,这就严重地损害了其思想意义。

3、中国文学的抒情性质                   

中国文学中发展得最为成熟的样式是以热情为主要功能的诗歌。这个事实说明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性质是抒情。抒情性质使中国文学在总体上具有诗的光辉,即使是叙事文学也不例外。例如《史记》就因洋溢着司马迁的悲愤情感而被鲁迅誉为“无韵之《离骚》”。而杂剧《西厢记》、小说《红楼梦》也因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使人百读不厌。正是抒情性质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写物手法上不重写实而重写意,例如山水田园诗本来可以处理成叙事性或描述性的作品,但在唐代王维、孟浩然的诗中,却往往以抒情手段虚化了即目所见的景象,他们诗中的山水田园其实是他们宁静心境和淡泊志趣的外化。又如戏剧在西方历来是以写实为主的,但中国的戏曲作家及理论家却强调戏曲首先要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即“意”,而不是简单地模仿生活。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骤德指出:“剧戏之道,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曲律》)元杂剧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确实是“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写时代之情状”(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抒情性质和写意手法使中国文学产生了以下文化特征:首先,中国文学是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但更是中国人的心灵记录,这使它成为我们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最好窗口。假如我们要想了解禅宗思想与理学思想对宋代士大夫的影响,最好的材料不是禅宗语录或理学讲章,而是宋诗。只要你仔细阅读王安石、苏武、黄庭坚等人的诗歌,就能对宋人融儒道释为一体的思想面貌有直观而真切的把握。其次、中国文学追求的艺术境界不是真实而是空灵,不是形似而是神似,那种为历代文学家所憧憬的变化莫测、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的艺术化境,正是在精炼含蓄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才可能达到的目标。

4、中国文学的中和之美

儒家倡导的“中庸”精神对中国文学有深刻的影响,孔子称赞《诗经》“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佰》),这种观点后来发展成“温柔敦厚”的“诗教”说(见《礼记·经解》),即主张在文学作品中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而不要把感情表达得过分强烈。在这种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学,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中和之美。一般说来,中国文学中很少有剑拔夸张地表达狂怒或狂喜的作品。多数古代诗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诗教”的精神,以“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方式来批判现实。诗人在抒写内心情感时总是委婉曲折,含蓄深沉。中国诗歌中决不缺少深挚的感情,但从未达到过西方诗歌那种“酒神”式的迷狂程度。情感宣泄的适度与表现方式的简约使中国文学在总体上具有含蓄深沉、意味隽永的艺术特征,这正是中华民族平和、宽容、偏重理性的文化性格特征在文学中的积淀。

5、语文学科的文学作品

让学生用中小学语文课所学的中国文学作品,论证《中国文化史》教材观点。

 

[理论提升]

 

1、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多边关系,它包括了从生活到作家、从作家到文学文本。从文学文本到读者,再由读者进行反馈的双向过程。社会生活不可能直接产生文学,必须经过作家的中介,即由作家的创造才得以实现。在这里,作家也即创作主体是文学得以产生的中心环节。另一方面,作家创造出来的文学文本也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活动才得以成为审美对象,发挥其社会作用。

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正如毛泽东所说:文学“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就不仅肯定了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同时又强调了创作主体即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在反映生活过程中的重大作用。现实一经作为文学的反映对象,它就不再是独立于创作主体之外的纯粹客体,而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地被主体所观照,所摄取,所发现,所加工和改造,从自然形态的东西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处处打上主体的印记。文艺创作是一种主、客体融为一体的意义创造,作家笔下的现实决不仅仅是对生活现实的“复制”,而是体现了作家创作个性和审美态度的“第二自然”。如歌德说的艺术妙肖自然,而非摹仿自然,服从自然。又超越自然。以往的再现说基本上属于直观反映论,把作家的作用仅仅看成摹仿或镜子式的反映,把艺术看成是与现实同质的东西。而能动的反映论在肯定生活是创作源泉的前提下,强调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劳动,在这过程中,主体拥抱生活,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对象化,创造出既源于生活,又与生活异质的审美容体。黑格尔曾经指出:“艺术作品中形成内容核心的毕竟不是这些题材本身。而是艺术家主体方面的构思和创作加工所灌注的生气和灵魂,是反映在作品里的艺术家的心灵,这个心灵所提供的不仅是外在事物的复写.而是它自己和它的内心生活。”丁黑格尔认为“绘画的基本原则在于内在的主体性。”至于文学.它用的则是更为观念性的语言符号作为媒介,用语言来造型、叙述和抒发感情.这样.无论在其内容上和表现方式上,都为主体性原则所深深地侵人。

2、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文学作品的内容对形式具有决定作用。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共同构成统—有机的艺术整体。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一从文学的创作过程看,先有内容,后有形式。作家总是先有了对生活的强烈审美感受和深切领悟理解,  并形成一种有明确意向和目标追求的创作欲望后,才考虑采用何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与传达这种感受和理解的。这个过程虽然是十分曲折和复杂的,但内容先于形式,并支配和决定形式这个程序,是不会改变的。二从文学的发展过程看,内容先变,形式后变。 

(2)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反作用。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文学作品的形式一旦形成,往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采用,并保持着它的基本特点。直到一种新的形式脱颖而出,并走向成熟,那种旧形式才逐渐为新形式所替代。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作品的形式。文学作品的美当然是由内容和形式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来体现的,但形式是作品美的外在表现,因此,读者首先接触到的必定是形式,然后再通过形式而进人对内容的体验。同时,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从作品整体中分离出来,对它进行单独鉴赏。这也说明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内容与形式相互渗透和转化。其一,内容和形式的区分是极为相对的。 其二,内容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在一部具体作品中,内容是以形式为存在条件的,没有形式也就没有了内容。同样,形式也是以内容为存在前提的,剥离了内容也就取消了形。两者互相依存。其三,内容与形式的地位是互相转化的。任何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就其内部构成关系而言,双方必定是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的。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如此。

(4)内容和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 。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虽然同居于一个艺术整体之中,但并非每部作品中的内容与形式这两个方面,都能达到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的。那些优秀的作品才能达到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这种境界无疑应成为文学创作追求的目标。

3、文学的流派

(1)产生文学流派的条件 。文学流派需具备三个条件:首先,以一个在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为代表的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可大可小,但必须是三人以上。倘若仅是一个或两个作家,即便符合其他条件,也不能称为文学流派。其次,这个作家群要有基本相同或相近的文学见解、创作原则、审美追求、政治思想倾向。再次,这个作家群中各位作家的创作要形成既各具特色,又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艺术风格,亦即要形成多样而统一的流派风格。

根据这些条件,我们在对文学流派的认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凡可以称为文学流派的作家群,都应该在文学创作上作出一定的成就。流派是人们对某一作家群在创作上具有相当艺术成就的认可,而不是一个作家群可以自封的。第二,一个作家能否成为某一文学流派的一员,关键是看他在创作上是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一个有杰出艺术成就与艺术风格的作家,并不一定会成为某一流派的代表或某一流派的一员。因为一个有杰出成就和风格的作家,有可能高出同时代作家之上,连那些追随他的作家也无法形成与其基本相同或相似的风格特点。这样,这位作家虽然风枪独特,但只能作为个体而存在,人们无法将其划归某一作家群。第三,有些作家或结成社团,或以师徒相称,严然是文学见解、思想倾向相近的作家群体。但这样的社团或群体,也不一定具有流派的意义。只有当这个群体的作家们,在创作上显示出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艺术风格,才可以将它视作一个文学流派。第四,文学流派与创作原则有密切关系,但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同一流派的作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采用同一种创作原则来反映生活;而不同流派作家的区别,往往也鲜明地表现在他们采用不同的创作原则来反映现实上。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采用相同的创作原则来进行创作,只是一个作家群有可能成为文学流派的条件之一,而非关键性的条件。由于采用相同的创作原则的作家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便可能形成不同的文学流派,并非在一种创作原则旗帜下进行创作的作家们只能结成一个文学流派。在我国,区别流派主要以思想倾向、艺术风格为标志。

(2)文学流派的类型。文学流派的形成情况各不相同,其类型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 第一,由于受某个特定时期的文艺思潮的推动,一群作家共同采用体现这种思潮的创作原则进行创作,或以文学社团,或以报刊、出版物为主要阵地来开展活动,于是逐渐形成一个有共同倾向、共同文艺观点、相近艺术风格的文学流派。    第二,因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作家的创作与理论的影响,辗转传播,而出现大批追随者,随之形成一定的文学思潮,于是在追随者与代表性作家之间产生了大致近似的艺术风格。这样,文学史家就将这群作家视作一个文学流派。    第三,有的作家并没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创作理论,但在创作上却显示出某种一致性的特点,如因取材的相同或思想倾向的一致而表现出近似的艺术风格。于是,文学史家就把这群作家看作一个文学流派。由于文学流派形成情况的复杂性,在文学史上对流派的命名方式很多。如有从创作题材着眼的,如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山水诗派;有从创作原则着眼的,如古典派、浪漫派、写实派、象征派等;有从艺术风格着眼的,如豪放派、婉约派;有以代表作家籍贯命名的,如江西诗派、竟陵派、桐城派;有以社团名称或以其创办的刊物名称命名的,如新月派、论语派、学衡派等。总之,情况不一而足。

(3)文学流派之间的竞赛和斗争的意义 。 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学流派的形成,不管它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在阶级社会中,文学流派总是和一定的社会思潮、一定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不同的文学流派总是表现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和审美要求,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虽然同一阶级内部,可以有多种流派,这些流派之间也会有矛盾与冲突,但它们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特点,表现出它们所属阶级的阶级性来。由于各阶级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不同的流派就有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之分,他们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常和阶级斗争、思想斗争联结在一起。在多数情形下,这种斗争对文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文学流派的性质和艺术成就之间并非总是成正比的。同是进步的流派,其艺术成就可能有差别。有的流派,其思想是消极的,但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有值得借鉴的意义。因此,文学流派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便具有两重性:思想影响、艺术影响两者的一致性与不均衡性。  

此外,属于同一阶级的不同文学流派之间,因在思想上的一致性或非对抗性,便在艺术上展开友好而激烈的竞赛。在文学史上,这种竞赛常可以促进文学的发展和文学风格的多样化。

4、文学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定社会的精神生产是以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文学的发生、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并与物质经济生产的发展基本相适应。    

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中,文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宗教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学,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制约,或说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与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着文学的性质。这是说,一个社  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性质,那么,在这个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文  学,就其总体而言,也将具有这种性质。不过,通常经济基础的 性质对文学性质的决定,要通过政治等意识形态的传递。因此,  这种决定作用,一般是间接的。其二,经济基础的演变制约着文  学的演变。这是说,文学不仅是适应着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  的,而且要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的。不过,促进文学变化  与发展的因素有多种,经济基础是这多种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种。  通过经济基础的变化对文学变化的制约,要通过多种中介因素的转换。然而,不管怎么说,文学的性质、变化与发展,归根结蒂  是要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的。

从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双向的、交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文学是在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它要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另一方面文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学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或者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发展;或者对经济基础起作用;或者在破坏旧的经济基础的同时又促进新的经立和发展。

文学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文学的变更通常并不和经济基础的变更同时发生。就是说,当经济基础发生变更时,旧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学往往不会立即消亡,而会延续一个时期,通常要借助新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新文学与之竞争,才能促使或加速它的消亡过程。而且即便旧文学从总体上退出历史舞台了,某些旧形式还会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发挥着作用。其次,文学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一时代的文学,虽然都是适应着一定的社会发展或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但它一经产生,就会成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材料,凝聚着一定的文学惯例和传统,从而影响着后代文学的发展。就是说,旧时代文学中富有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仍然会在新的社会条件里流传下来,成为欣赏的对象和创新的前提。文学的发展除了受社会生活的制约外,还受它自身内部规律的规约,即在继承中革新。在延续中发展。再次,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况:其一,从艺术形式来看,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可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这种艺术形式反而会停滞或衰落。其二,从整个艺术领域来看,文学的高度发展有时不是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而是出现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期。

总括起来说,从文学艺术总的发展趋势、总的历史进程看,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是相平衡的,经济因素是制约文学发展的根本因素。但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里,两者之间既有平衡的一面,又有不平衡的一面,因为文学的发展还要受到上层建筑其他因素的影响与文学自身规律的规约。

5、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比较接近,因而对经济的作用较大较直接。在上层建筑各领域中,政治是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种影响表现在:第一,政治影响着文学的性质和方向。经济基础的性质对文学性质的决定作用,通常要经过政治的中介作用。就是说,先是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政治的性质,再由政治的性质决定文学的性质。同时,政治还可以影响文学的方向。政治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势必会对文学的方向以有形或无形的影响,特别是激烈的阶级斗争时期或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政治,这种影响尤大。第二,政治影响着文学的内容与风格。文学虽不一定直接表现政治的内容,但政治会作为一种文化环境或社会气候影响文学关心什么、反映什么,并使文学形成反映政治形势与时代精神的总体风格特征。如初、盛唐文学,因其政治相对清明,往往表现出积极进取、博大乐观的风格;而中、晚唐时期,因社会动荡,政治昏暗,文学则多表现人民的不满与反抗的内容,其风格转向怨怒哀伤。第三,政治影响着文学的繁荣或发展。统治阶级的文化制度与政策,乃至统治阶级中权威人物的艺术趣味与爱好,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文学创作,对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起着或促进或阻碍作用。当然,文学也对政治发生影响,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影响是较为间接的,而且文学要通过特有的审美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才能发挥这种影响。

6、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辩证关系

文学发展是继承与革新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的过程。继承与革新是既矛盾又统一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如下的辩证关系:继承是革新的基础和前提,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或称目的和方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与任何一位作家,都必须对前代人创造的文学遗产有所继承、有所接收,才能进行新的创作。这是一个前提条件,舍此没有别的途径可走。但是继承并不是对过去的思想资料和艺术经验的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一个以革新为目标的有批判、有分析、有吸收、有舍却的扬弃过程,因此,可以说在继承中已包含着变革与创新的因素。这表明,只有真正确立革新的目的。才不致于使继承变成没有多大意义的对旧东西的抄袭与模仿,也才有可能打破传统的束缚,并依据新生活的要求进行新的创造,从而将文学推向前进。这样看来,革新不仅是继承的目的所在,而且是使继承得以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的方向。然而,革新也不是完全抛却传统、无所依凭的白手起家。事实上,革新在突破传统禁铜时仍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与传统的血缘承继关系。正因如此,文学的传统,一方面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又被注人了新的因素和生命活力,从而形成新的传统。文学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就是这样既互相渗透又互相转化的。在继承和革新的关系中,革新应是矛盾的主导方面。

                                                                                                                                                  

 

 

[课题研究]

 

一、        学生自选题           

二、教材的“讨论·研究·实践”题

1、中国文学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2、试比较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异同。

3、中国现代作家与古代作家相比,身份角色有何变化?这对文学创作与批评产生了何种影响?

4、简述音乐、绘画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影响。

5、你认为是否仍能采用格律诗的形式抒写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请尝试作一二首格律诗。

三、要求

1、       有文学味:以中国文学为研究对象。

2、       有历史味:文学发展史。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历史现象。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