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红军长征准备问题研究参
郭湖海:对中国古代经济
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好
傅元根:对“一课一个中
佚名:历史教学中问题教
孟祥栋:问题中心教学法
孙才周:高中新课程课堂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
苏海亚:研究性学习的问
郭子其:“问题包”在历
最新热门    
 
辫子问题与近代变革特色设计

时间:2009-10-18 17:52:17  来源:何成刚、…
 

 

 

小说辅助历史教学的有益探索

——以《辫子问题与近代变革》为例

  

 

在教学中,你尝试过运用小说中的重要故事情节辅助历史教学吗?

 

我们的思路是,以《辫子问题与近代变革》的教学为例,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选取了《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供“辫子问题”教学之用。

 

一、《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当时辛亥革命发生已有十年,但中国社会的广大民众仍然十分愚昧。鲁迅试图“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唤醒沉睡的民众,疗救病态的社会,于是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我们从《阿Q正传》中节选了以下内容:

 

……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了。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阿Q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看见的人大嚷说,“嚄,革命党来了!”

 

二、小说《风波》完成于1920年8月,它以张勋复辟为背景。1917年夏,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扶持溥仪复辟。正在北京教育部任职的鲁迅愤然辞职,以示抗议。在举国上下的声讨中,复辟闹剧只延续了12天就匆匆收场。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后,就用小说来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我们从《风波》中节选了以下内容:

 

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皇帝要辫子么?”“皇帝要辫子。”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缎子裹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没有听到些什么。”“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他们没有说。”“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也没人说。”“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你想,不坐龙庭了罢?”“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

 

 

三、《头发的故事》创作于1920年10月10日。小说通过N先生回忆剪辫子后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并且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尚未完成的思想启蒙该怎么办?我们从《头发的故事》中节选了以下内容: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太不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我呢?也一样,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还被人骂过几次,后来骂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辫子,……

 

 

我们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在介绍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后,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阅读小说《阿Q正传》中的相关材料(见前面),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钱太爷的大儿子”令阿Q“厌恶”、甚至“深恶痛绝”?

(参考答案:此处略。)

(2)“钱太爷的大儿子”本来剪去了辫子,为何又要带上假辫子?

(参考答案:此处略。)

(3)“革命党进城”指中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城里和未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此处略。)

(4)从史学的角度就小说中未庄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认识?(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此处略。)

 

2.阅读小说《风波》中的相关材料(见前面),回答下列问题:

(1)赵七爷“将辫子盘在顶上”是在什么事件发生后?他“光滑头皮,乌黑发顶”表明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此处略。)

(2)为什么七斤和七斤嫂听了赵七爷的话“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

(参考答案:在他们看来,帝制就是辫子,没有辫子就是死罪)

(3)九斤老太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这表明了她对什么事情的不满?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此处略。)

(4)七斤嫂根据什么来判断“皇帝不坐龙庭”了?为什么最后七斤又受到了七斤嫂和村人的尊敬?

(参考答案:此处略。)

 

3.阅读小说《头发的故事》中的相关材料(见前面),回答下列问题:

(1)“我”剪辫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此处略。)

(2)“我”剪了辫子后在国内外遇到了哪些麻烦?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此处略。)

(3)回国的“我”是怎么应对这些麻烦的?

(参考答案:此处略。)

(4)国内较早剪去辫子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会剪去辫子?

(参考答案:此处略。)

(5)剪辫子不再是“犯罪”行为、不再被骂,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参考答案:此处略。)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选的鲁迅小说及有关历史,就辫子问题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撰写一篇历史小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围绕主题,条理清楚,史论结合,语言通顺,格式规范。参考答案略)

 

理论分析:

围绕历史主题,突出史学解读

注意与史籍、史书相印证

挑选学生熟悉的或易读易懂的小说

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

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

 

本文系何成刚、沈为慧、陈伟壁合作完成,阅读全文,请查阅《历史教学》2009年第9期。

 

 

 

参考文献: 

 

“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 

——虚拟故事中的“虚”与“实”思考札记

 

 

  

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头发的故事——身体的政治 

http://hist.cersp.com/kczy/xwss/200909/11259.html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