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刘良华等:有效教学论(
刘良华等:有效教学论(
刘良华等:有效教学论(
刘良华等:有效教学论(
刘良华等:有效教学论(
刘良华:超越“填空”的
齐渝华等:一堂成功的导
[推荐]刘良华:什么是一
刘良华什么是一堂好课?
最新热门    
 
刘良华等:有效教学论(五)

时间:2009-10-18 17:53:44  来源:刘良华等
 

 

第三节  “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

 

“发现学习”与“情境教学”的前提性理念是重视儿童的“感觉经验”以及儿童的“兴趣需要”。培根、夸美纽斯等人提升了“感觉”、“经验”的价值,其教育理想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之上;而卢梭、裴斯泰罗齐、福禄培尔等人使儿童的“情感”备受关注,他们的教育理想建立在“情感教育”(或“人格教育”)基础之上。20世纪初杜威将“感觉”(杜威将之发展为“经验”、“做中学”、“思维五步法”)和“情感”(杜威将之发展为“儿童需要”、“儿童中心”)两个主题一起纳入他的“经验教学论”(或称之为“经验课程论”、“体验课程论”)中。

 

一、发现学习

 

在“发现学习”被正式地提出来之前,发现学习已经长久地根植于人类教学实践和教学理想中。但只有当人们普遍关注儿童的“感觉”和“情感”时,“发现学习”、“情境教学”、“暗示教学”等才理直气壮地进入课堂。

 

(一)发现学习的由来

 

“发现学习”缘自“感觉论”(或经验论)的流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学习与培根相关。

 

人们很容易想起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殊不知培根对“知识”怀有某种戒备。在培根那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知识就是力量”的本意似乎应该反过来理解才符合培根的本意:只有那些有实际力量的知识,才配称知识。那些没有实际力量的知识,不配称知识。

 

究竟哪些知识有实际的力量呢?

 

至少在《新工具论》那里,是那些由“归纳”、“实验”而获得的知识。据说培根本人亦为“实验”而献身:有一次把一只鸡肚里塞满雪作冷冻实验时受了寒,因此死去。[118]

 

培根式的“感觉论”的流行,有力地推动了发现学习的产生和发展。但除了“感觉论”之外,发现学习也借助于“情感论”而壮大自己的力量。按照布鲁巴克的说法,对“感觉”与“情感”的重视一道促成了“发现学习”、“自我活动”等现代教学法的产生。“感觉实在论对现代教学方法的贡献确实很大,夸美纽斯等人曾经成功地根据感觉来安排教学过程,然而,感觉毕竟只是人的本性这一复杂多面体的一面。在本性的另一个方面,与感觉密切相关的还有情感这一面。”[119]如果说“感觉论”始于培根、夸美纽斯等人的努力,对“情感”的重视则主要应归功于十八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者卢梭。“卢梭进一步把人的内部感觉,或者说是人的活动的动力——情感包括进他的方法中去了。卢梭由此把浪漫主义的格调引进了教育,其影响直到二十世纪尚未消退。”[120]也有学者认为“卢梭的教育本质论成为近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源泉,近代教育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卢梭教育思想遗产的继承人。”[121]

 

卢梭的《爱弥儿》既可以视为一份倡导“发现学习”、“自由学习”、“活动学习”等现代学习方式的教育宣言,也可以视为一部浪漫主义教育论著。就此而言,“发现学习”从一开始就带有浪漫主义色彩,有时这种色彩甚至很浓。“发现学习”的魅力与悲壮之处,都与这种浪漫主义的出身相关。

 

卢梭之后,裴斯泰罗齐、赫尔巴特[122]、福禄培尔等人都从不同的视角推动了发现学习的发展。但真正使“发现学习”确立自己的地位者与杜威和布鲁纳的努力相关。

 

继杜威之后,布鲁纳为“发现学习”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经验和理论辩护。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邀请了34位专家学者,召开了著名的“伍兹霍尔会议”。布鲁纳担任大会主席。1960年出版的《教育过程》一书就是布鲁纳对大会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布鲁纳用结构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他旨在改革美国中小学课程的理论假说——“学科结构说”。布鲁纳在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同时提出学生应该“发现学习”。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实现“结构主义课程”的有效方法,“发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学科课程的基本结构。

 

布鲁纳特别看重“发现学习”这种新方法的课程价值。他认为:“进行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至少还有一个重要事情尚待解决。这就是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要包括培养从事学习研究的态度、推理和预测的态度,以及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关于发现的兴奋感。这就是说,发现以前未曾认识的各种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以及伴随着的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感。”[123]

 

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这种新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发现,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出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124]

 

他对“发现”的解释是:“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我之所以关心发现,直接的原因是出于美国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各种新课程计划的工作。人们跟数学家谈也好,跟物理学家谈也好,跟历史学家谈也好,反复遇到的课题,通常是对巨大效果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信念,而这样的效果恰好来自准许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变成发现者” [125]

 

 

 

(二)“发现学习”的理念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给学生,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布鲁纳认为学生发现学习的“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只是形式和程度的不同,而性质是相同的。因此,学生要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教学就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 [126]

 

发现学习重视发现的“过程”。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就认识者而言,认识的过程本身含有积极的意义,而不是消极的。假如认识者要使呈现在他面前的知识成为他自己的知识,他就必须亲自从事‘发现的行动’,亲自从事构成模式的过程。”[127]布鲁纳自己认为,“我采用的假设是:发现,无论是一个学生独自摸索出来的,还是由一位科学家在他那个领域的最前哨里栽培出来的,本质上都是重新整理或改造证据,以便他能够超越如此重新结集的证据,达到新的洞察力。”[128]

 

发现学习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认为,学习即发现的另一重大方面是增进直觉的理解。“直觉乃指无须明显地依靠一个人伶俐的分析器官就能领会问题的意义,或重要性,或结构的行动。正是这直觉方式,很快地提出假设,在这些假设的价值被认识以前,产生有趣的观念联合。直觉先于证明。实际上,直觉是预期把分析和证明的方法用来检验和检查……最重要的,直觉是一种活动的形式,这种活动形式依赖于对值得花精力的数学活动过程的信心,而不是依赖于始终正确的答案的重要性。”[129]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象或图像性的,它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正式的学术学科和日常生活中创造性思维很容易被忽略而又重要的特征。机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和大胆迅速地做出实验性结论,这些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极其珍贵的财富。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像,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130]

 

发现学习重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当然,为了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教材需要保持一定的趣味性和问题情境性。“增加教材本身的趣味,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把我们必须要说的东西转化成为儿童思想的形式,等等。这等于启发儿童对正在学习的东西的兴趣,并随之而一般地发展他对智育活动有适当的态度和评价。”[131]

 

(三)发现学习的评价

 

发现学习在现代教学论领域备受推崇,又饱受非议。人们常有的非议是发现学习费时太多,而且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发现。

 

其实,无论抱怨发现学习费时太多,还是断言有些知识并不需要发现,都源于对发现学习的“个人化”解释,而不一定真的就是发现学习的弱点。比如发现学习即使可能费时太多,但如果发现学习具有先慢后快的、加速运动式学习效应,所谓“费时”就不再成立;有些知识即使不需要发现,例如有人常以“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等事实性知识来作为不需要发现的证词。但是,对于某些儿童来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个事实性知识是否具有发现的可能和必要,还真难说。

 

就发现学习的优异处而言,至少以下几点值得一说:

 

第一,发现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由此而获得自我探索的内在的求知欢乐。

 

“发现学习使学生学会了怎样独立地发现事物。它开始了学生从教师那里进行解放的过程。它鼓励学生得出自己的推论和结论。”[132]“发现学习”被提出来本身是一种可贵的“发现”。人们意识到人的大脑里原本储存了一部“发动机”。教师的使命不过就是唤醒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自动自发”。

 

第二,发现学习可以促进有效的“接受学习”,尤其可以促进“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为经过“发现”的知识更便于接收和理解、记忆。发现学习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因而可以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发现学习有利于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应将变得敏捷而有效。日本学者在通过对比实验中发现,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发现法对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比其他方法都高出30%左右。

 

第四,发现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掌握收集资料、改造利用资料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方法。这对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直觉思维和洞察力,以及培养创造态度,等等,皆有益处。

 

若真要论发现学习的不足,可能在于它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包括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或者说,有效的发现学习总是对“情境”具有某种“依赖性”(或依附性)。后来“情境教学”的出现和被提倡,似乎与发现学习的这种“依附性”相关。

 

“发现学习”之后又如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遇到的一个难题。很难说“发现学习”有什么坏处,凡是喋喋不休或者想当然地数落“发现学习”的缺点的人,几乎都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发现学习”的情境。“情境教学”的出现,与其说是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创生,不如说是为着声援“发现学习”而来。因为有了“问题情境”,学生便拥有“发现问题”和“体验问题”的可能。

 

 

 

二、情境教学

 

如果说“发现学习”主要受布鲁纳的教学思想的影响,那么“情境教学”则主要受建构主义理论的推动。建构主义促成了“情境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有关认知与学习的情境理论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基于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手到心理学、人工智能、人类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显然,目前在学术界方兴未艾的情境化运动具有极其广泛的研究基础。它已跨越局限于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研究,而朝着跨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系统科学、脑科学、教育学等)研究的方向和推动不同研究领域人员的对话与互动的目标前进。”[133]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底色的“情境教学”目前主要显示为“问题教学”、“抛锚式教学”和“暗示教学”三种教学模式。

 

(一)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有多种源头,亦有多种“谱系”,比如有人就认为前苏联学者马赫穆托夫“是问题教学理论的创始人之一”。[134]这里主要指与杜威的“做中学”、“五步思维法”等相关的“问题教学”。

 

杜威的教学法缘自他对学生“经验”的重视,他的教学法大体可以认为是一种“以经验为中心”的教学。基于“经验”的考虑,杜威对传统的“活动原则”作了修正并使之转化为“问题教学”。“他把做中学的思想运用于教育,这是人们未曾料及的。”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说杜威是问题法的创始人是再合适不过的。”[135]在《我们怎样思维》和《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书中,杜威解释了“问题教学”的基本步骤:暗示(情境)—问题—假设—推理—用行动检验。[136]

 

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

 

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这五个步子后来为那些提倡“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者广泛引用。也有学者将杜威的“问题教学”视为“发现学习”或“探究学习”。

 

在以上五个步骤中,“第五步尤其是杜威活动教育的独特贡献。在这第五个步骤里,他别具匠心地提出要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假设身体力行,这样既验证了假设在理论上所预言的东西是否真的产生了,同时又使学生参与到经验中去。由此他们就必然能够理解有关的概念和内容。这里,杜威为实验室、工场和教学实地考察提出了一条激动人心的新理由:不仅仅是为了锻炼感觉,不仅仅是为了具体地或象征地了解新事物;更不仅仅是为了在紧张的学业中松一口气;活动教育是通过验证来学习真理,通过探索来获得真理。”[137]

 

在杜威看来,这种探究“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在这方面,他的思想并不很新。然而即便如此,当杜威在全国赫尔巴特学会里宣读他现在已经十分著名的论文《兴趣与意志训练的关系》的时候,在那样的背景下他的思想还是新得足以引起一场大辩论。杜威在赫尔巴特的兴趣论中发现了难点,因为这种理论把情感视为教学的结果,而不是原初的冲动或情感的一种状态。杜威本人劝告教师帮助学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自然倾向,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因此,一旦懂得兴趣只是从内部强烈地认识到有一股要外溢的精力,教师就应该把教学和学生天生的活动倾向联系起来,机敏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138]

 

按照杜威的理想,他心目中所期望的学校,“比起传统学校来更喧闹、更杂乱,但他并不因此感到为难。他相信,在儿童互相交谈、四处走动、忙于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来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的地方,和在学生静静地坐在课桌前,除非老师让他们做些事才允许活动的地方,纪律标准必然是不同的。在后一种学校里,教师会遗憾地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种境地:他们的纪律标准要求他时刻警惕着,防止违背学校规则的现象发生。而在前一种学校里,教师的时间就可以放在注意和鼓励儿童形成良好的习惯上。这种规则的确立,是儿童活动过程中为了促进他们都感兴趣的工作而自己制定的,并在活动中得到强化。”[139]

 

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在实践中遇到保守主义者的修改,被用来讲授传统课程中的“老的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当问题教学法几乎要陷入旧的形式主义的陷井时,克伯屈力图挽回问题教学法,把它改造为设计教学法。”

 

据布鲁巴克考证:作为“问题教学法”的变种,设计教学法在国外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在德国,设计教学法被称作是“不分科的课程”。在俄国,这种形式的教学在“综合”课程的名义下进行。

 

1913—1914年,俞子夷在美国考察教育期间,就注意到设计教学法的一些情景,尤其对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附小的“教材联络”的“自然实验”的做法留下了深刻印象。俞子夷回国后开始倡导“设计教学法”,主张“打破学科界限”。

 

1918年前后,中国教育界开始出现“联络教材”(相当于后来的“综合课程”)的改革实验。比如以研究猪的生活为主题,阅读时教“三只猪的故事”,作文做“小猪快乐”,算术计划“猪肉的卖价”,美术就画“老猪和小猪”,手工就做泥猪和用蔑做猪圈,唱歌就唱“小猪争食”。[140]

 

1921年“设计教学法”实验进入高潮。俞子夷所在的南京高师附小成为“设计教学法”实验的中心,在当时教育界引起轰动,参观者云集。“一时,参观南高附小的,络绎不绝,做南高附小参观笔记的,也不知有多少,在中国小学教育界的出版物上,到处到有他们的教学情况。”[141]

 

由于有杜威的教育理论作为背景,又有南京高师附小的“示范”,“设计教学法”迅速成为全国教育界培训和讲习的中心议题:“一些地方学校纷纷组织到实验学校去参观、考察,各种演讲会、暑假讲习会、暑假学校也都把设计教学法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夏季教育演讲,没一处没有这题目;铁路轮船上没一天没参观或演讲设计教学法的人往来’。”[142]南京、江苏、上海一带逐渐扩展带全国教育界,许多小学纷纷打破学科课程的原有体系,废除教材,推行“设计教学法”(也称“单元教学”)。理论界则出版大量关于“设计教学法”的文章和著作。1927年克伯屈应中华教育改进社之邀来华演讲。尔后出版《克伯屈讲演集》(瞿菊农编,文化社出版)。“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实验在1924年后影响逐渐减弱,但各地的零星实验一直持续到1949年。

 

但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问题教学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设计教学法”至今仍然在发生其影响。它所倡导的“活动”、内在“动机”和“兴趣”、“综合学科”等理念已经转换为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念。

 

 

 

(二)抛锚式教学[143]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主要由美国学者布朗斯福特(Bransford J.)等人提倡并开发出来。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座,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设计得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

 

抛锚式教学有以下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一是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杂研究或问题情境地。二是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

 

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

 

抛锚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抛锚式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在挑战之一就是角色的转换,即教师应从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144]

 

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这样看来,无论“问题教学”,还是“抛锚式教学”,此类“情境教学”仍然可以纳入“发现学习”的范畴。

 

(三)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由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创立,也称“洛扎诺夫教学法”。洛扎诺夫为暗示教学法所做的解释是:“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145]

 

在各种形式的暗示手段中,暗示教学特别青睐“艺术”:“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因为艺术直接诉诸无意识知觉,“动员”非特定心理反应;通过色彩、韵律、节奏等非理性知识觉“打动”人的全身心。

 

洛扎诺夫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行暗示教学法的研究。1965年,他成立了暗示法教学小组,进行了一天教1000个外语单词的实验。第二年扩展为暗示法研究所。1971年,洛扎诺夫正式发表他的研究成果《暗示学》,标志着暗示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暗示教学法是其在教学中的运用。1976年,美国洛杉矶召开了国际性暗示法教学学术会议。现已遍及美国、加拿大、法国、奥地利和日本等国。

 

1.暗示教学的原则

 

暗示教学法根据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确定了三条教学原则:

 

第一,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就没有暗示教学法。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在洛扎诺夫看来,人之所以紧张是由于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缺乏自信心的缘故。因此,遵循愉快而不紧张的教学原则,“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各种途径,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诱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学习。”[146]

 

第二,有意识和无意识统一的原则。即教师要正视无意识心理活动,并巧妙地利用它,使之与有意识活动和谐统一。“个人的见解、动机和记忆都受感情、想像以及其他无意识活动的影响。只有当有意识与无意识和谐统一时,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想像力和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遵循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理性和感情同时在活动的整体,注意使有意识和无意识高度统一。”[147]为此,暗示教学很看重环境的设计。要给学生提供激发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展开无须强化,无须在理解上特别用力的思维活动。暗示教学法反对进行重复的单调的训练,主张将同一教学内容尽可能地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出现,把学生从单一的思维维度中解放出来,这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形式。暗示环境一般不采用“公堂式”的课堂组织形式,更愿意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第三,暗示相互作用的原则。在课堂上必须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暗示相互作用,强调教师的暗示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受教,提高学习的兴趣。

 

洛扎诺夫认为,暗示教学法提出的这三条原则,既可应用于成人教学,也可运用于儿童教学;既适合于外语教学,也适合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它们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有一条不遵守,就不成其为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人们依据三个教学原则,灵活运用艺术、心理、教育等手段创造性地进行暗示教学的尝试。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上很难准确地概括出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暗示教学的一般步骤为:(1)准备阶段。包括身体和精神的放松和激发学习信心的暗示设置。(2)讲授阶段。包括复习、预习、生动的讲授(配乐)和“消极音乐会”式的重现。(3)操练阶段。包括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自我改正的测验。

 

暗示教学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暗示教学所引导的学习是轻松的、愉快的。暗示教学所倡导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优美舒适的环境布置、悦耳动听的音乐伴奏、愉快有趣的活动与游戏,等等,有利于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学习,伴随着愉快的情感体验来理解并记忆知识。在暗示教学那里,“刻苦”学习是错误观念,教学过程“自始至终是个愉快的过程”,要具有“放松效果”。

 

暗示教学正式地使儿童的情感、情绪成为教师考虑的中心问题。当学生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同学时,“学习”行为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生。

 

另外,暗示教学合理地关注了“无意识”、“默会知识”的教育作用和教育价值。暗示教学中的各种暗示手段的运用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愉快和轻松,而且给学生带来的是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学习“体验”。或者说,暗示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它让学生在记忆知识的同时,也记住了知识学习所伴随的情感态度、过程和方法。

 

知识如冰山一角,隐藏在冰山下面的是人的无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无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往往是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暗示教学使默会知识获得认可并转化为学习的力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