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佚名:从06年高考障碍看
汪学毅:教学应重视细节
魅 力 源 于 细 节——
佚名:历史教学中的细节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孙曙光:新课标下的拓展
颜建立:宏观把握 细节
陈国兵:要重视知识细节
汪德武:细节拓展在历史
汪学毅:重视细节  讲究
最新热门    
 
细节拓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09-10-18 17:54:00  来源:汪德武
 

汪德武:细节拓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200135)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5)11-0056-03   

    人们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蹲下身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细节做起。前者,专家学者的专著甚多;后者,见诸报端的相关文章却难觅踪影,而这正是一线教师十分关注的。本文想谈谈细节拓展对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其中,抓住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细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人教版《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可作如下设计:

    出示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时间是1971年11月15日。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让我们把历史镜头拉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

    本节课的导入,还可作如下设计: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她拥有对联合国重大国际问题决策的一票否决权。然而,这一权利来之不易,毛泽东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要了解这段历史,就要走近1971年,走近26届联合国大会。

    上述两个导入设计,是从有关史实中撷选两个“点”来展开的。它之所以能吸引学生,是因为引文的语言生动、形象,甚至是夸张,但又是历史的真实(指语言的出处),学生在期待、探究之中进入新课情境。

    二、解释难点

    历史本来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但囿于篇幅的限制,课本往往是高度凝炼、概括的语言。言简意赅是对课本编写者的要求,但教师又如何把它传授给阅历甚浅的学生呢?须知,对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轻描淡写的叙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特别是对一些结论性的语言,教师必须进行拓展。既要拓展,又要精干,所以,教师的选材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且看下面的例子:

    上教版《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中有这样一句话:“(九一八事变)是一次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仅凭这句话,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的,它蕴涵了太多的史实,笔者在处理这一知识点时,作如下补充:

    明治天皇《御笔信》:“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海外。”明治年间,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第一步:征服中国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东北与内蒙古地区);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南洋、亚洲,乃至世界

    联系前面学过的知识,文中的第一、二步一目了然。这段材料很典型地说明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蓄谋已久”的,并为后面学习七七事变(第四步)、太平洋战争(第五步)埋下了伏笔。

    三、深挖教材

    医学上有切片检查,一根发丝、一滴血液、一块指纹……可以检测出人的体质状况、遗传基因等等。“见微知著”,史学亦然。通过小的细节,可以窥探深层奥秘。在讲述“二战后期的国际会议”时,可作如下细节拓展:

    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

    通过这段话,可以发现:在调侃之余,三国的争霸之图已隐隐显现了。这从一个侧面告诉学生,三国在打败共同敌人——法西斯之后,分道扬镳势在必然。

 

 

    四、思想教育

    历史课程孕育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遗憾的是,这块宝藏我们并没有充分开发。我在早年教学中曾碰到这样一件事:戊戌政变时,谭嗣同原本有机会赴日本避难,但他不愿出逃,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酬圣主”。就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下面有一个学生竟脱口而出:傻瓜!这件事给我震动很大。后来我有幸看到孔繁刚老师的一篇文章,对我感触颇深。可以说,它触动了我对细节教学的重视。

    我在上《辛亥革命》时,讲到青年革命家陈天华……毅然决定投海自杀,以此震惊国人……虽然陈天华的义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现实与历史影响是巨大的,但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来说却很难理解,觉得十分不值得甚至可笑。在了解学生这般思想后,我就接着补充讲了1906年5月陈天华灵柩从日本启道经上海、武汉运回长沙安葬的情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涌出长沙古城,徐徐向岳麓山移动。队伍的前导,是由众人抬着的一具灵柩,跟随着大都白衣素裹,打着旗帜、挽联、祭帐,延绵十余里。涟涟泪水,回荡悲怆挽歌;巍巍岳麓,宛若披上缟素。这哀而动人的场面,使沿途被官府派来阻止葬礼的巡警,呆立一旁不敢干涉。葬礼开始后,主祭人讲到陈天华不惜蹈海殉身时已是泣不成声,下面送葬的数以千计的中外学生更是号啕大哭……此时此刻,我发现我的学生听得入神了,困惑也消失了。

    可以看出,孔繁刚老师的成功就在于,他抓住了人们自发为陈天华送葬这一小小的细节,而“细节决定成败”!一节原本可能失败的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种“润物细无声”般的德育渗透在潜移默化中收到了效果,它比空洞的说教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啊!

    五、选材设问

    经过精心挑选的历史细节知识,或趣味盎然,或发人深省,或感人泪下……当学生的情感、思维被调动起来时,正是教师发问的最佳时机。见下例:
  
 19世纪初的英国,已是“世界工业第一强国”、“海上霸主”,清朝统治者对此竟一无所知。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嘉庆帝与大臣孙玉庭有这样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
   
    嘉庆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孙玉庭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嘛,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富不如中国。
  
    嘉庆帝问:何以见得?
    孙玉庭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由于中国富吗?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嘉庆帝:哈哈……

    孙玉庭:嘿嘿……

请思考: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寥寥数语,将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愚昧落后活脱脱地勾画出来。学生们发出苦涩的微笑,摇头者有之,嘘唏者有之……对我随后的发问,人人思如泉涌,发言踊跃,因为“触动情感的语言是最深刻的”。

    六、引人入胜

    回顾历史教材的演变,不难发现:眼下的教材图片多了,小字多了,楷体字多了。一句话:可读性增强了(实质上大部分就是细节拓展)。何以如此?投学生所好耳!雅言之,以人为本耳!试想:一副教师爷面孔十足的教科书,如何吸引信息丰富、见多识广的当代学生?如今,历史教师也普遍反映:书越来越难教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走在学生的前头,领先于教材,在细节拓展上再下工夫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如:在莫斯科战役的教学中,可作如下讲述:

    “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按照惯例,照常在莫斯科红场检阅部队,发表演说,全苏联和世界人民都听到了斯大林充满信心的坚定声音:‘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这是在战火纷飞、白雪遍地的红场上庆祝十月革命节。接受检阅的部队直接从红场开赴前线。12月初德军迫近莫斯科城郊,德军的一个侦察营从望远镜中已经看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尖顶红星。这是德国侵略军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尖顶红星。”

    这段话,把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斯大林的镇静自若、从容不迫,苏联红军浴血奋战,法西斯德军已成强弩之末……一幕幕战争风云,仿佛就在眼前!我的一位学生在若干年后谈起二战故事时,感慨地说:莫斯科战役是他学过的战争类历史中印象最深的!

 

 

    七、承上启下

    历史是一条连贯的长河,历史课本却是跳动的篇、章、节、目的组合。因此,历史教学中的衔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过渡自然,不留斧凿之痕是低要求,倘能捕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于看似不经意之中,当属教学的艺术层面了。选取好的细节,就能达到这样的功效。且看下例:

    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和会的开幕式上,作为东道主,法国总统发表了演说。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48年前的今天,德意志帝国就出生在这个大厅(凡尔赛宫镜厅)里。由于它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

请思考:

    1.“生于不义”指什么事件?为什么法国人说它“生于不义”?

    2.“当死于耻辱”,又意味着什么?

    法国总统的几句话,有历史的追忆,也有复仇的心迹表露,在这一细节处巧妙设问,可谓“瞻前顾后”,课堂上,教师的话锋由此直指下文——法国对德国的肢解计划。

    八、激发思考

    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关键。这中间,材料的遴选是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的一句话、一封信、一个动作……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成为课堂教学的好素材。例:

    1967年,尼克松在美国《外交》杂志上撰文:“从长远观点来看,我们实在不能让中国永远呆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不能让7亿有可能成为最能干的人在孤立和愤怒状态下生活。”1968年8月,尼克松再次声称,不管谁是今后四年或八年的总统,“到头来必须同一个超级大国的共产党的中国的领导人谈判。”他向记者发表谈话时又说,他“将会访问中国,如果中国肯发给我签证的话。我认为我们今后八年将看到同中国的对话。”1970年9月27日,已经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对美国《时代》周刊发表谈话时说:“如果我在去世之前,有什么事情要做的话,那就是要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是他第一次以总统的身份公开表示愿意访华。

    读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已被强烈地调动起来,急切探究其中的原委:尼克松为什么如此“热衷”于改善中美关系?此后的行动到底是什么?中国方面有何举动?至此,师生的互动、交流就水到渠成了。

    九、多次利用

    兴趣点是很容易记住的。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对精心挑选的细节,完全可以“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如:前面的新课导入,毛泽东认为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回过头来发问:(1)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句话?(2)这件事为什么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再如:前文“明治天皇《御笔信》”可在后面相关教学中多次提及。

    几点思考:

    1.细节拓展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

    很显然,细节拓展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视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以一套高水平的大学教材为“底本”也会觉得心中无底。教师的阅读视野要瞄准高校学刊、名人传记、回忆录,乃至最新的学术成果等。以淘金般的目光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

 

 

    2.细节拓展的目的要明确。

    细节史实深受学生的欢迎,适当补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所补充的史实要围绕教学目的,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历史课成为故事会。史学之美,美在通俗、趣味与情节,更美在严谨、深刻与睿智。

    3.细节拓展要注意资料的考证。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人们获取资料的来源日趋多样化(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在便捷的同时,勿忘对史料的甄别、取舍,尽可能选用第一手材料或摘自权威性著作。课堂是严肃的圣地,史学以真实为崇高。

    如果把一段历史比作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那么细节就如同一个个摄人心魄的特写镜头。可以想象,没有特写镜头的电影一定让人恹恹欲睡;同样,没有细节的历史教学也一定催人昏昏入眠。我们每个人回顾以往学过的知识,其系统性、逻辑性大多遗忘,留下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例子、生动的趣事或触动心弦的震撼,从心理学上讲,这是符合人的生理记忆规律的。教学是一门科学,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则事半而功倍。刚刚出版的《话说中国》一路热销,也很能说明问题。这部16册皇皇巨著,带领读者遨游五千年国史,以千元高价竟炙手可热,细究其因,以1500个经典故事为线索,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案例教学的深入研究,细节拓展一定会引起历史教学界的广泛重视。

【作者简介】汪德武(1968—),男,安徽和县人,上海市建平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及教研工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