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龙民:战争造就了美国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曾甫民:初中历史教学如
刘兴民:战后台湾中小学
周育民:中国近现代史纲
周育民:回应北京几位历
梁子民:学习历史和思考
魏恤民:追求有效的历史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
王德民:对话教学:一种
最新热门    
 
孙爱民:“节日”教学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时间:2009-10-18 17:54:10  来源:孙爱民
 

       高一历史第14课“节日”的设计、实施与反思

             上海市奉贤中学     孙爱民

 

    怎样才能将《节日》一课上成一节历史课?一节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的历史课?一节充满着思考与回味的历史课?让同学们在了解节日的演变发展中,获得文明的感悟。下面谈谈我的所想所思、所作所为和所感所悟。

一、设计的灵魂———正确把握节日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节日是社会风俗单元中的一课。社会风俗是一个民族相沿积久成习的文化现象,她普遍存在于人民生活当中。社会风俗不仅仅是裸露在生活表层的现象,她沟通着传统与现实、物质和观念,她更能反映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她可以更好的把握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节日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各种各样的节日总是伴随着我们,既凝聚人心,又让人开心。节日是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节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节日是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粘合剂;节日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识;节日是广大民众展示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华的舞台。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与本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不同文明的交往也在影响着节日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二、教材的开发———从节日的形成发展演变着手

    教材重点讲述了节日的三大类型——岁时农事节日、宗教祭祀节日和纪念庆贺节日,但作为完整的文明发展历程,不能仅满足于对具体节日的了解,还应当探究促使节日形成发展演变的因素,节日对文化的重要意义。这样才能体现节日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否则,《节日》就容易变成民俗文化史,而不是文明史。

基于以上考虑,《节日》可以四个问题进行引导和串联:

1.节日都有哪些呢?对于这么多的节日,我们该如何进行分类呢?

2.古代社会的节日主题是什么?为什么古代节日以此为主题?

3.近现代以来节日的主题较之古代节日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4.节日的功能价值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对待节日?

 

 

三、教学的实施———设置悬念、问题引领、顺势推进

(一)导入新课、短信展示。:教师展示几则不同节日的短信,让学生以此来判断节日。学生对节日还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很容易回答出。由此让学生进一步列举自己所知道的节日,他们七嘴八舌,说了好多,比如情人节、愚人节、环境日、七夕节、元旦、清明节、圣诞节、宰牲节、复活节、儿童节、妇女节等等。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发问:对于这么多的节日,我们可以以什么标准来进行分类呢?

    学生经过思考,各自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有科学的也有不科学的,教师顺势进行引导分析。

概括起来主要有:

A、中国的外国的:按照国别来划分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玫瑰节属于

保加利亚的节日;插秧节属于日本的节日。对学生的这种分类予以肯定。

B、阳历节日阴历节日:按照历法来划分节日。比如元旦、情人节、妇女节都是按照阳历来过,属于阳历

节日;春节、端午节、七夕节按照农历度过,是阴历节日。

C、按照月份来分类节日。每个月份都有很多节日。这种分类也可行。

D、按照民族来划分节日。有的节日是汉族的,有的节日是少数民族的。

E、宗教节日与非宗教节日。比如佛教的节日(浴佛节)、基督教的节日(圣诞节)、伊斯兰教的节日(宰牲节)等。

F、是否放假来划分节日。国庆节、五一劳动节、元旦、春节都放假;端午节、情人节等不放假。

G、年龄标准:儿童过的儿童节、大人过的情人节。这个说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同学们的质疑,那国庆节呢

,全民同庆,属于什么年龄段呢?:

H、男人节、女人节。这个说法也一致遭到同学们的质疑。

    在同学们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我问道:按照民俗学标准,按照节日的形成发展演变如何进行分类呢?学生还不熟悉。马上让学生浏览教材文本的三个目的标题,学生看后就一目了然了。我一边引导一边写板书。

    岁时农事节日,那么都有哪些节日属于岁时农事节日呢?同学们肯定会按照教材来讲中秋节、重阳节、元旦、冬至等,我趁机说岁时农事节日是产生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慢慢熟悉了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环境的关系,发明了历法,按照历法来安排农事活动,所以说二十四节气都属于岁时农事节日,用来指导人们的农业生产,比如一些农谚: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是古人特别重视的一个节日。立春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我们自古以农立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所以天子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与东郊,后来还举行鞭春之礼,旨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除了中国的岁时农事节日外,课本提到外国的了吗?(甘蔗节,玫瑰节,插秧节)

    第二种是什么节日?宗教祭祀节日。比如哪些节日属于呢?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的认识水平也比较低下,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种种变化,因而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通过各种祭祀活动以达到驱恶避凶的目的。

    第三种是什么节日?纪念庆贺节日。比如国庆节、儿童节、春节。纪念节日的主要内容是追念本民族、本地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庆贺节日以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题,形式比较隆重。

    通过此环节,不仅让学生对节日的类型了解,而且学会了不同的分类方法,完成能力方面的训练与培养。

 

(二)利用材料、转换主题:教师适时抓住学生学习思考的浓重氛围,巧设课堂教学中新的“思维场”,让学生的关注焦点顺势转移到节日的起源、发展、演变中来。利用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陈江《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  每年6月17日或18日,尼罗河水开始变绿,这是尼罗河即将泛滥的预兆,人们便举行一次欢庆,被称为“落泪夜”。8月,当洪水漫过河床堤坝淹没土地的时候,人们还要庆祝一次,庆祝泛滥的河水为两岸的土地带来肥沃的泥土。古时的庆祝活动,法老本人、文武群臣和宗教首领都要参加,与民同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喜气洋洋,云集一处。祭司手托尼罗河神的木雕像,并将它放在岸边。            

               ——摘自《埃及尼罗河泛滥节》

问题1: 从上述两段材料来看,古代节日的主题主要反映在哪两个方面?

 

问题2: 古代节日的主题大多集中在这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我国现有的法定节日有10个,分别是:新年(西历1月1日)、春节、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五四青年节(5月4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其中只有春节属于传统文化节日。其他节日,或来源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如国庆节),或与国家、政府的行政设定有关,有的则是采用国际公例,总之多是近、现代发展形成的历史产物。                                 ——韩晓东

《断裂、整合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材料四]  20世纪六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到六十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总数已达41个,其中绝大多数国家把独立的那天定为国庆日或独立节。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第六卷整理

问题3:从材料三、四来看,近现代以来节日的主题较之古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4:哪些原因导致了近现代以来节日主题的变化?

 

    学生通过互助讨论交流,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对古代节日的主题和近现代以来节日的主题有了较深的认识,而且能够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节日的变化,这其中就贯穿了文明史的要素,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活环境、宗教信仰和文明的交往都对节日的形成发展演变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顺势推进、拓展延伸:通过这几段材料,我们对古代、近现代的节日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那同学们在进一步的想想,现在一些节日还没有到的时候,很多地方很多人就早早为节日忙碌张罗起来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种洋节日“琳琅满目”,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而在传统文化复兴思潮的激荡下,各式民族传统节日及仪式也竞相“复活”,如成人礼、祀孔、炎黄公祭等,还有持续不断的元宵、清明、“鬼节”、重阳等。在这些热热闹闹的节庆面前,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人们为什么需要节日?节日有哪些功能呢?节日的价值在哪里?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心态来过节?学生进入新一轮的讨论。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宗教、娱乐、文化等方面讨论文化的功能,达成了共识。在学生对文化功能的认识上,学生把节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节日的内涵我们因该如何认识?这个问题有些难度,通过两段材料让学生提取节日的内涵。

材料五:国庆节记忆着国家创立的艰辛和发展的不平凡,能够起到回忆历史、聚合认同的功能;劳动节表达的是对劳动以及劳动者的敬意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团结与共勉;儿童节则体现了国家与社会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怀和期待;青年节则寄托了对青年责任和使命的厚望;妇女节则反映了国家对妇女地位和作用的重视以及社会对妇女的尊重与关怀。

材料六:父亲节、母亲节是子女对父母感恩以及与父母加强沟通的节日;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则包含着国人对团圆、幸福生活的眷恋与向往;清明、寒食、中元等节日则寄托着我们对先人的缅怀。                ——何爱国《节日滋养我们的灵魂》

 

(四)教师感言(结语):节日或者代表了民众对生活价值和意义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或者反映了国家的价值追求和人文塑造理念。那么今天更需要纪念的应该是哪种节日呢?

    我们需要节日来滋养我们的灵魂。既然节日寄托了人们的价值关怀,那么我们需要纪念的节日就应该是体现时代精神的节日。古代的节日与外国的节日,如果有助于我们体认时代内涵,我们不妨过一过。各种法定节日,由于能够体现国家的意志,国家有权力、有责任进行规范。各种非法定节日,包括各种约定俗成的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少数民族节日及外来节日,则主要由社会或个人自主去体验,国家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舆论引导。仪式不仅仅是形式。节日仪式更多的是在表现节日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诉求。节日无疑具有大众娱乐,甚至令人精神解放、狂欢的一面,但更重要的应该是精神升华与人文体验的一面。当前应该警戒节庆活动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利润、轻价值,重经济、轻文化,重吃喝与娱乐、轻社会人文关怀的倾向。节日及仪式是庄重的,需要我们认真参与。

 

 

四、课后的感受———留待改进与完善的反思

1.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而思维强度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如,关于节日的分类,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因此成为课堂中学生的兴奋点。

2.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呈现方式。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交流合作氛围,惟此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讨论到“为什么古代节日的主题大多集中在岁时农时和宗教祭祀上呢”时,学生根据以学的历史知识,指出:大河文明的国家从事农耕生产,农业是当时主要的生产方式,为了农业丰收,通过节日来庆祝。但是学生回答不完整,教师引导,今天农业也是重要的生产部门,为什么不大肆庆祝农事节日呢?经过师生互动,学生容易得出问题的最佳解释。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