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历史选
高考辅导如何解答评论型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高一新生如何学好历史
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选
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初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浅谈历史教师如何运用语
李志雄:如何搭建历史教
岳志:浅谈中学历史教学
最新热门    
 
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

时间:2009-10-18 17:54:13  来源:何永德
 

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 

 

──浅谈《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纵向展开

 

□ 何永德  

 

一、更新观念,立志做“研究型+学习型”教师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总的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的许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路都与过去的分科教学有所不同,教师要重组原来分科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教学素材、课件、案例。这就意味着,在新课程面前,教师必须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钻研新的教材,建构新的课程观念,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从多方面努力,更新观念。

第一,打破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建立新的课程观念。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过程,害怕讲得不够、讲得不细、讲得不深、讲得不全,好像教师不讲学生肯定不会,考试肯定要吃败仗似的,学生的学习目的好像都是为了考试。但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种教育观念已经妨碍了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堵塞了学生的实践渠道。因此,教学必须改革。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真正认同课程改革。如果教师在心里对课改还存有顾虑,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就不能积极投身到课改当中去,那么新课程的实施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可能也会感到迷茫、困惑、焦虑、不安,认为新教材知识无体系,内容没有到位,要点没有讲透,甚至会出现抵触课程改革的情况。所以,现在教师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进行“洗脑”,以彻底树立新课程理念。

第二,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条线。此次课改的中心就是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发展,课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抓住了这条线,就找到了实施新课程的钥匙。具体而言,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全面发展出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建立起立体的目标框架: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体验、交流、分享、相互激励与碰撞中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促使学生在头脑中自动生成知识,完成有意义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引导,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促使学生树立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发展学生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第三,重视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它区别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在知识内容、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弹性,它为教师发挥创造性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给教师理解与把握课标带来了困难,所以正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其次,教材的使用与处理也应从课程标准中找到相应的理论支持,因为教材是教材编写人员在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编制出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能动性的二次加工。以上这些观念的转变、方法的变革,都需要教师在工作中研究、体会、反思、总结、修正、充实、完善。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教师应该重新学习课程理论、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研究教材、学生以及教学过程。

二、发挥集体的力量,汇聚集体的智慧,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课程,它有许多新内容、新目标、新理念、新教法,同时它也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等其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时空跨度大。这些都给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带来了挑战。由于历史上分科教育的原因,教师一般都存在着知识结构的缺陷,懂理科的教师往往不懂文科,知识体系不完整,综合课教师不仅缺乏相应的学科知识,更缺乏对综合知识进行整合的方法和能力。所以,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实施综合课程难度确实很大,并且再加上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的理解尚存在困惑,这将会打击一线教师在课改中的积极性。那么,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教师完善知识结构、迅速掌握新的教材教法、落实课程目标、体现课程理念、凸显综合特色呢?这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汇聚集体的智慧,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些“臭皮匠”最好是不同学科背景的“臭皮匠”、不同年龄层次的“臭皮匠”、不同教学风格的“臭皮匠”。也就是说,在实施历史与社会这门新的综合课程时,首先应在教师队伍上进行“综合”。教师队伍的“综合”将会使集体的力量更强大。大家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携手进步,在团队的一致努力下,一齐发展和提高。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下两方面。

1. 合作的组织形式:备课组长负责制。

备课组长对外负责与学校、区、市、省、国家等各级相关部门联系,申请科研课题,把握教科研动态;对内安排协调各成员的科研重点,确定集体研讨的时间、地点,制定常规制度。

2. 合作方式与内容。(具体内容见下表)

合作方面

合作方式与内容

资源开发

(1)分工查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文本、图片、音响、视频等教学资源;分工制作课件;

(2)搭建教学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

教学研讨

(1)就课程改革的某一领域,如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标准的把握、教材教法的处理等,大家分头钻研,相互质疑问难,共同研究讨论;
(2)定期听课评课,书写教学反思,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3)集体备课时,分工协作,确定中心议题,中心发言人。

学生分析

    就学生当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学生对该课的积极性、兴趣、兴奋点等展开调研,把各班的情况汇总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群体对课程的感受,制定相应的策略和应对措施。

知识互补

    知识上相互培训,掌握各个分科课程的教学特点、性质,建构大综合的课程观与思维方式。

三、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使自己脱颖而出

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脱颖而出,是每个教师应思考的问题。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学习,谁的认识就深,转变就快,进入新课程的速度就快。另外,除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之外,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还应有大胆尝试的勇气。新课程是“前无古人”的工作,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供我们学习,是等到理论发展完善了、大家合作准备充分了再干呢?还是大胆探索、边干边修正、完善呢?显然,后者能使我们进步更快。所以,我们一边学习课程理论、学习同行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新路来。

课改的阵痛是难免的,但只要坚定信念、咬紧牙关,立志做一名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及时把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点滴心得记录下来、把困惑与疑问记录下来、把课改得失记录下来,带着问题细细琢磨,寻求专家与同行的帮助,借助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就会发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进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