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教材 >> 教学研究 >> 正文
佚名:新课程历史教师需
佚名:教学语言在历史课
佚名:感人心者,莫先于
刘向荣:如何在新课改中
佚名:图史结合、双管齐
佚名:实践新课程教学一
佚名:人格教育应当成为
佚名:历史教学中问题教
李志雄:如何搭建历史教
佚名:关于素质教育观念
最新热门    
 
佚名:如何实现师生交融、教学相长

时间:2009-10-18 17:54:20  来源:佚名
 

                    如何实现师生交融、教学相长


    聂幼犁教授在点评上海田颖城老师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国民大革命史教学中的困惑》时指出田老师有一个很好的教学“惯例”——在一个单元教学完成后,安排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提出本单元学习中的疑问,教师来答疑。聂教授分析说“这是一个将教学注意力从自己是否教好,转向学生是否学好的‘惯例’,既有利于学生及时理解和巩固已学的课程,又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案。”可见,教学不仅要关注自身的“教”,还要重视学生的“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教”也是为了更好的“教”服务的。教得好,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好,是否能让学生接受消化,是否能和学生的认知接轨?不然,“教”就没有达成其应有的价值。师生的教与学要有机融合,不能各自为营。要相互理解才能相互促进。这关键在于教师方的努力和功力。

    想到师傅听完我的课,说我在叫学生回答问题发言时很形式化。我问我的,学生答学生的,学生答完不能及时给出准确到位的回应和点评,没有真正的内在的交流和相互启发。是的,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作个比方的话,学生像水,我就是油,课堂上,水和油是分离的。我不知道学生听懂我多少,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回应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应对。我的教能不能给予学生足够足效的服务?我这一轮的教学能否为下一次的教学提供经验或是教训?答案是不确定的。这里的不确定还不如否定。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师生之间游离神散的状态呢?显然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和提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能知其所以然。就像聂教授在点评中所指出的:在学生发言和提问中,能够发现其可贵之处或不足之处,并能将其作为新的“教学机遇”,深化教学,并引导学生作更宽广更深入的思考。如果以田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为例的话,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教学过程:第一步——完成《中国国民大革命史》单元常规教学(第一轮常规教学完成);第二步——学生提问质疑(惯例);第三步——教师要能够在学生的提问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以作为新的“教学机遇”(即第二轮深入教学的切入点),在这里,教师在发现有价值问题的同时就要知道价值何在,并要对学生的问题有自己的较为成熟的看法,而且还要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讨论发言有一定的预见性(当然,这是较为理想的教师状态,需要深厚的功底,需要长期的磨练和经验);第四步——在组织第二轮教学过程中,要能看清看懂看透学生的发言,要能发现闪光之处,更要能发现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并给予正确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教学过程,正如聂教授所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懂得发现,学会‘欣赏’,而且要发现到本质里,‘欣赏’到点子上。帮助、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要有的放矢,但前提是必须找准这个‘的’,拥有和善于放‘矢’。否则,锅里的鸭子也会飞走。”要想实现上述的理想化的教学过程,关键是聂教授所阐述的这个前提,但对于我这样的年轻教师,这个前提确实很难具备。难但毕竟不是不能吧。

    那么怎样才能练就聂教授所说的这个前提呢?怎样才能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呢?怎样才能实现组织有效的第二轮教学,避免“熟鸭子飞走”的尴尬和惋惜呢?——“找准这个‘的’,拥有和善于放‘矢’”。

    “找准”需要识别力和判断力,要能慧眼识珠。但慧眼是借不来的,也不可能朝夕练就。但朝朝夕夕一刻也不能放松练习,就是要多看多思考多比较,日积月累。

    “拥有和善于放矢”,首先要有矢可放,要胸中有竹,肚子里有货色。其次要善于应对,巧于应对,不能有失就乱放,不能答非所问,避免第二轮教学流于形式,成为一种人力和精力的浪费,更不能和学生一起误入歧途。

    那么怎样才能有矢可放并且放准矢呢?此无他,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备课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广泛的阅读、深入的思考。

    恨不能片刻之间读尽天下书!呵呵(苦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