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重构历史与建构文化身份…
探析李齐贤“小乐府”诗…
试论吴伟业“诗史”的文…
试析红学考据:失去想像…
浅谈赵翼的文学发展观
论谐音禁忌的文化心理透…
试论“被看”的女人—《…
索尔仁尼琴创作的文化心…
古陶瓷的文化内蕴解析
费孝通海外撰述中的文化…
最新热门    
 
这样的文坛,就有这样的批评

时间:2010-9-3 10:45:36  来源:不详
找到许多有趣的现象,在我看来,他们已然发明了不少关于赞美和推荐的汉语词汇,力道十足,其文学价值和文字美感绝对比得上这些年爆发的房地产文案。事实证明,中国文人一旦变成某种力量的执行者,就会变得强大而有力,从古时候负责写那些歌颂国泰民安的御用文人,到当年“文化大革命”时的“石一歌”,再到今天一批为金钱竞折腰的“文学腰封家”,他们书写的绝对都是那种具有时代气味的文字。

  回到王彬彬这本以个人喜恶为基础的《文坛三户》的书上来,将喜恶放在选择论述本体的首要指标上,首先就会产生难以避免的偏激和机械性。除了在文学史和传统价值观上寻找一部作品的定位和价值外,王彬彬大概忘了还有一种叫打动人心和平常阅读的说法,就是那种审美中带来的“汗毛倒竖”、“轰然击倒”的感觉。这根本没法解释,无法在一本正经的论述文字中找到答案,但那也是一种审美。也不是说具备了“轰然击倒”感觉的就是好的文学作品了,甚至都不能以此说它就是“文学”了,但评判的标准在真正的文学和它的读者面前,是可以多元的,也是可以“不阐释”的。所以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判断《动物凶猛》这样的小说,尽管里面的调子会让有的人反感,甚至会产生极为痛恨的情绪。认为王朔是在回避、粉饰和美化某种东西,但这些在打破时代局限之后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动物凶猛》这样的小说其本身具备的审美性已经超越时代的局限,它可以让人共鸣的是真实的人性,而不是那些喜欢唧唧歪歪的人的所谓正确价值观。王朔的作品无论用怎样的文学眼光来审视,至少都不应该存在文学性的问题,这是常识。在论及王朔的时候,王彬彬多次表达出对作家本人 “流氓”的性情和“流氓”的人物状态的不屑,试图将其小说在囿于“爱情”和“案情”的主题上与“鸳鸯蝴蝶派”拉扯上关系,以达到将王朔及其小说拉下水的目的。这样做实在是太狭隘了,也肯定达到不了目的。流氓怎么了?朱大可在《流氓的盛宴》中上来就说“流氓从来就是中国历史和现实的首要问题”,既然是首要问题,为什么不能谈论之?而非要谈“氓”色变,上来就先一棒子打死呢?庞博而浩大的世界文学版图会拒绝一个流氓吗?我觉得这对于一个有过文学阅读经验的人来说是个常识问题,让·热内、波德莱尔、亨利·米勒这些就不说了,就拿奈保尔来说,嫖妓、找情妇,侮辱并逼死自己的发妻,这些在道德上毫无疑问的流氓行径,影响到他那些光芒万丈的作品了吗?很遗憾,甚至连波及都不曾有过,充其量只算生活轶闻。怎么可能通过一个“流氓”就将王朔否定?!再说,王朔仅仅在小说语言这个单项的成绩上,就已经绝对站在了当代华语小说的一流作家行列当中,这是保守的评判。如果像王彬彬那样按个人喜恶来说,我甚至觉得这个中国一流作家的行列里,王朔就是站在最前面的那一个。当然,这个说法的前提是所谓的当代华语写作中,还有一流作家这样一个群落。

  这就让我又不明白一个问题,王彬彬在已经对一个作家没有感觉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