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曾文正公全集推简体版 …
调查显示:孔子、毛泽东…
毛泽东与墨家思想:早年…
杨义:毛泽东诗词的历史…
57年前贺毛泽东60大寿 …
《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
毛泽东国际交往中的幽默…
毛泽东收藏印章的故事:…
毛泽东同志关于以谦虚之…
《毛泽东诗词传奇》:品…
最新热门    
 
毛泽东邓小平入选中国文化符号 专家:调查很规范

时间:2011-01-23 15:56:58  来源:不详

大学生的双重文化人格问题

 

  记者:这项研究还进一步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具有一种隐形的双重人格及流体型文化人格,传统与现代文化似乎在大学生主体中出现了内在悖反,比如他们认同书法却可能并不懂书法艺术,他们喜欢流行音乐却并不一定认同它的价值,他们在尊崇传统的同时追逐流行。作为国家文化认同的精英群体和未来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这种悖反,对中国文化继承与发展和软实力的提升意味着什么?

 

  王一川:实话说,当我们根据调查分析而进一步提炼出这一概念时,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难言的。大学生们的选择表明,他们在填写问卷时,是在普遍地抑制自己的日常感性喜好而竭力伸张内在至高的理性取向。对于这种选择,如果单从问卷中反映出的他们积极主动的政治觉悟和应有的文化水平看,那是可以得出“他们是让人放心的一代”之类乐观结论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那些被抑制的日常感性喜好平时又该怎么办呢?往哪里释放和对象化呢?例如,当大学生内心狂热地喜欢着周杰伦,却偏偏要抑制自己而理性地选择孔子时,他们的内在灵魂在经受怎样的熬煎或痛楚?也许,他们多年来对于此类问卷或习题,早已习以为常了,一点也不存在内心煎熬或痛楚?不管怎么说,我想我们已经和正在接触到一种内在地分裂或冲突的隐性的文化人格状况。不妨做个对比:对于我们77级、78级一代大学生,我们那时的文化人格是内外一致的,内心喜好与外在张扬几乎趋于一致,属于一种固体型文化人格,简称固体人格;而今天的大学生的文化人格却是内在地分离的,内心喜好与外在言行可以相互分离和共生于一体中,属于一种流体型文化人格,简称流体人格(或液体人格)。30年过去,大学生的文化人格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令人感慨万千。

 

  这样的流体人格状况显然会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产生影响。但真正重要的是,我想,在我们当今社会中,拥有这种双重文化人格的人群难道仅仅只有大学生群体?难道不包括更早的中小学生以及更晚的在职群体?今天的社会中,有多少人是带着这种双重文化人格生活着而不自知?重要的不是只盯住大学生群体,而是通过他们进一步关注所有的人群,研究和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