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王德威 汉学研究趋向融…
王德威:中国当代文学无…
褊狭与空洞的现代性——…
最新热门    
 
王德威:没有五四,何来晚清

时间:2011-01-26 11:58:43  来源:不详
 

  我最近在完成中国抒情传统方面的论述。我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写,选这样一个时间点,是因为,我想探讨,1949年前后,史诗的时代,怎么会有一群人做抒情的文学?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代坚持抒情的立场?然后又要为这个立场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

 

  过了五十年之后,回过来看,我们重新了解,原来抒情是这么重要的现代性的文学脉络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的文学都是史诗,那未免也太沉重了一些,所以我做了不同的文类,研究了林风眠、台静农、沈从文、何其芳、冯至等人。抒情不见得是文本,也可以是绘画。

 

  南都周刊:抒情也是个非常复杂的阵营,就说你论述过的李碧华,她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我觉得都很棒,可是读她的小说,你就会觉得她实在太矫情了。

 

王德威:看不下去,非常非常矫情。她代表的是香港消费文化的一种书写、生产和阅读的循环。李碧华从来不会将自己定调成为严肃作家,但是她有意无意之间投射出来的历史的轻飘飘—“不能承受之轻”—的看法,却似乎有意无意地契合了香港在上个世纪末的一种总体情绪,或者用雷蒙·威廉斯的话来说就是“情感结构”,那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