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经说·经传·经变(8)
经说·经传·经变(7)
经说·经传·经变(6)
经说·经传·经变(5)
经说·经传·经变(4)
经说·经传·经变(3)
经说·经传·经变(1)
清雍正《陕西通志·经籍…
最新热门    
 
经说·经传·经变(2)

时间:2011-05-01 13:50:34  来源:不详
此《经》、《说》之名,后又移易为《经》、《传》。据《尚书正义》"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济南伏生,年过九十,失其本经,口以传授。裁二十余篇,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之言,此所谓《尚书》者,已非"本经",而是"口传",即"本经"之"传"。又据《汉书·艺文志》,道家学理也有《傅氏经说》和《邻氏经传》等不同的《说》、《传》。

    西汉之时,经师传经之业大盛,立为博士[注: 博士是教育机构授予的最高一级学位。如某科系哲学博士(PhD),理学博士(DSc/ScD),文学博士(DLitt),教育博士(EdD)。]者亦不在少数。此所谓《经传》,与《经说》大半传述圣人口说已略有不同。此正如杜预[注: 西晋学者兼军事家。历任河南尹、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等职。太康元年(280),因灭吴有功,被封为当阳县侯。军事上长于谋略,博学多识,特别喜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春秋[注: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 。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左氏传序》所说:"《经》者不刊之书也。故,《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随义而发。其例之所重,旧史遗文,略不尽举,非圣人所修之要故也。"正因如此,蒋伯潜先生才说:"圣人所作曰'经',贤人所述以释经旨者为'传'"。(蒋伯潜《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427页。)西汉、东汉[注: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朝和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历史。]以及从此之后经师所依之先秦经传,即如《春秋》而言,便有《左氏》、《公羊》、《谷粱》、《邹氏》、《夹氏》等不同的《传》。

    此所谓《传》,又有偏离《经》之主旨者,古人称为《外传》。如,三国韦昭在《国语·叙》中便曾说过:"其文不主于《经》,故号曰《外传》。"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有言:《传》者,"错综经文以尽其变。"故,"称'书'、'不书'、'先书'、'故书'、'不言'、'不称'、'书曰'之类,皆所以起新旧,发大义,谓之变例。"依此之言,似乎,在"六经皆史"(语出章学诚《文史通义[注: 《文史通义》-《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卷一《内篇一·易教上》)的中国,作为记录史事的"经传",相当于"外传"者,又有"变例"的一体。

    此所谓之"变例",笔者所经见之文献,尚未有专名。但或许与杨雄《法言》所谓"五经"之"变"的称谓有关。笔者所谓"经变"者,正是指此"经传"之"变例"。

    《春秋繁露》卷二《竹林第三》有言:"《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所谓的"变例",与此似也有相通之处。所谓"通辞",是指论说"道常"的言辞。(案:所谓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