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谈文学批评:不坚持标准会导致文化堕落 |
 |
时间:2011-06-21 12:03:46 来源:不详
|
|
|
方宁认为,当下的批评需要一种标准、一种要求和一种前景,否则就会陷入难以控制、随波逐流的状态,最终导致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走向堕落。
《文艺研究》为这个文学时代中稀有的批评声音提供了发声的平台,谈到这一点,方宁用“至少”来表达一本学术刊物的基本立场:“我们至少有一个责任,至少在这样一种状态中发出了批评的声音。我们至少起到了一个载体的作用,而那些敢于批评的学者更值得尊敬。 ”
鲁迅[注: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写道:“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这是那一代人作为殉道者的心声。方宁说,今天的批评,同样需要 “肩住闸门”的人。 “愿意肩住闸门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希望让别人舍身肩住闸门,自己去享受畅通无阻的权利;还有些人甚至于[注: 甚至于 拼音: 解释: 1.犹甚而至于。-shenzhiyu]去打击、去棒杀那些勇于肩负的人。在中国,总要有一些学者、有一些刊物,去做肩住闸门的事。 ”
上一页 [1] [2] [3] [4]
|
|
|
|